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宝宝9个月爬行小瓢虫玩具怎么办 宝宝9个月爬行小瓢虫玩具正常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宝宝9个月爬行小瓢虫玩具怎么办 宝宝9个月爬行小瓢虫玩具正常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幼儿园中班《小瓢虫》教案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小瓢虫》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了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经常机械性的学习,学习不够主动。为了让幼儿能更主动的学习,更深入的掌握数的概念,设计了《小瓢虫分家》这一带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活动,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小昆虫—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的点数量不等的特点,让幼儿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按数量分类。
小瓢虫背上的点的数是变化很多的,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其中玩数,轻松的学习。
二、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10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画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10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一棵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10个点的树叶的大树
四、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帮助瓢虫分家—帮助瓢虫找树叶—结束游戏
五、活动过程:
1、今天,张老师邀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朋友来们班里,猜猜它是谁?
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那么多小瓢虫,让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们一起来看看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1)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2)请你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3)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4)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5)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6)你的朋友是九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7)你的朋友是十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3、小瓢虫刚和说,他们很希望小朋友帮他们一个忙,他们最近造了3幢漂亮的房子,可是就5幢房子,却有那么多小瓢虫,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能说出按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请幼儿帮助小瓢虫分家。
4、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还希望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活动的小树叶(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瓢虫放到相应的数字树叶上)
5、让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数4、5、6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通过情境创设,让幼儿体验到数活动的乐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小瓢虫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纸制五彩瓢虫若干。
2、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3、3幢房子。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领养瓢虫——帮瓢虫找家——瓢虫吃虫子——讲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王老师邀请了一群我们的好朋友来我们班里,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晚一个手指游戏,玩了之后你们就知道是谁了?
2。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二、领养瓢虫。
1。知道是谁了吗?看,他们都已经跑到你们的凳子底下了。
2。幼儿每人领养一只小瓢虫。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1)对,他们身上的小圆点的个数不同,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2)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他的名字和身上的圆点有关,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3)你的朋友是四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4)你的朋友是五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5)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6)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三、帮瓢虫分家
1。小瓢虫现在知道自己背上有几点,也知道自己的名字了,可现在又碰到了一件困难的事,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他们最近造了3幢漂亮的房子,可是就3幢房子(出示房子),却有那么多小瓢虫,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能说出按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2。请幼儿帮助小瓢虫分家。
小结:把四星瓢虫送到四个圆点的家~~~~~是根据圆点来分家的
四、小瓢虫吃虫子。
1。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还希望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爱吃的小虫子,但是他们只吃和自己身上圆点一样多的虫子,多一条也不要,少一条也不要。
2。请幼儿操作:根据圆点点数将小瓢虫和树叶连线。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
3。交代要求:
①人直接到后面操作,不用拿椅子。
②幼儿做好后马上回到位置上。
五、讲评。
教师拿几张有错和一张对的进行讲评。纠正出错的作品。那现在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小百科: 瓢虫别称花大姐、胖小、红娘等等。体色有黑、赤、橙、黄、褐色等艳丽的色彩。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虫。
一、设计意图:
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的点数量不等的特点,让幼儿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按数量分类。小瓢虫背上的点的数是变化很多的,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其中玩数,轻松的学习。
二、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10以内数的认识。2、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画有4个点、5个点、5个点、7个点、8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一棵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8个点的树叶的大树
四、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帮助瓢虫分家―帮助瓢虫找树叶―结束游戏
五、活动过程:
1、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朋友来我们班里,猜猜它是谁?
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那么多小瓢虫,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1)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2)请你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3)你的朋友是四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4)你的朋友是五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5)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6)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7)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3、小瓢虫刚和我说,他们很希望小朋友帮他们一个忙,他们最近造了5幢漂亮的房子,可是就5幢房子,却有那么多小瓢虫,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能说出按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请幼儿帮助小瓢虫分家。
4、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还希望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自己的小树叶(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瓢虫放到相应的数字树叶上)
5、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一、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经常机械性的学习,学习不够主动。为了让幼儿能更主动的学习,更深入的掌握数的概念,我设计了《小瓢虫》这一带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活动,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小昆虫—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的点、数的量不等、颜色不同的特点,让幼儿巩固对8以内数的认识,学习按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的学习。
二、活动目标:
1.尝试按数量、颜色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巩固对8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情境创设,让幼儿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画有5、6、7、8点数的各种颜色的瓢虫和树叶。
2.写有数字5、6、7、8的三栋各种颜色窗户的房子。
3.瓢虫妈妈一只。(老师扮演)
四、活动过程:
(一)音乐引入
1.今天叶老师邀请了一群你们的老朋友来我们班里,我们来听听它们是谁?
2.哇,树上有好多小瓢虫呀。它们都长得一样吗?
小结:小瓢虫身上的颜色和点数都不同。
3.那你们知道身上有4个点的瓢虫叫什么吗?(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二)领养小瓢虫
1.那么多小瓢虫,它们都想和我们交朋友,让我们来找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只小瓢虫)。
2.和同伴或客人老师交流一下你领养了一只怎样的小瓢虫。
3.请个别幼儿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瓢虫。
(三)挑树叶
1.哇,你们看这里有什么?(树叶)
2.是怎样的树叶呢?(颜色不同、数量不同)
3.告诉你们噢,小瓢虫最喜欢在小树叶上玩啦!
4.我们也给自己的小瓢虫挑选一片小树叶!想一想你的瓢虫朋友会喜欢哪一片小树叶呢?
5.你给小瓢虫选了一片什么样的树叶?为什么?
小结:我们的小朋友们真棒!都为自己的瓢虫朋友挑选了一片它最喜欢的树叶。
(四)找家
1.(瓢虫妈妈出场叫唤小瓢虫们)天黑了,瓢虫妈妈叫孩子们快回家啦!我们把小瓢虫们送回家好不好?
2.这是小瓢虫的家,看看是什么样的?
3.想一想你的瓢虫朋友是住在哪幢房子的哪里?为什么?
4.现在请你们把小瓢虫送回家吧!
5.瓢虫妈妈开心极了,谢谢大家帮忙把它的孩子们送到了各自的家中。
活动目标:巩固幼儿对8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活动准备: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8个点的纸制瓢虫人手一只,大瓢虫一只。五个呼拉圈,数字4、5、6、7、8。在树五棵,会别贴了数字4、5、6、7、8。幼儿人手一只没有画点的瓢虫,蜡笔人手一份。活动过程:导入活动,引起兴趣(出示瓢虫妈妈)提问:这是谁呀?这是瓢虫妈妈,今天她带了许多瓢虫宝宝来我们中一班,你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愿意)
与瓢虫宝宝交朋友。(出示瓢虫宝宝)-------那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就领一只小瓢虫吧。
-------现在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只瓢虫宝宝了,请小朋友看看自己的瓢虫宝宝和旁边小朋友的瓢虫宝宝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观察后回答:瓢虫宝宝身上的小点不一样多,颜色不一样。
--------你是怎样看出来它们身上的小点不一样的?(点数、目测)
--------这些瓢虫宝宝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个小点,那它就叫几星瓢虫,你的是几星瓢虫?(幼儿个别回答)
--------小朋友们都特别棒,老师也很想认识一下你们的瓢虫宝宝,请拿着四星瓢虫的宝宝到老师身边来好吗?请拿着五星瓢虫的宝宝到老师身边来好吗、、、、、、、
按颜色、数量分类。---------现在我们都知道瓢虫宝宝的名字了,就是好朋友了对吧,那我们带着瓢虫宝宝一起来做游戏吧
游戏占圈:(1)出示五个圈子,圈子里分别放上数字4、5、6、7、8,请小朋友分别进入圈子;(2)把圈子的数字换成不同颜色的瓢虫宝宝,请小朋友安颜色分类进入圈子。
四、为瓢虫宝宝找家,按数量分类。
瓢虫宝宝们玩得可真开心,现在它们要回家了,它们的家在哪呢?(大树上、森林里)小朋友们愿不愿意送它们回家呀?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画有5个点、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五棵标有数字5、6、7、8、9的大树。
3、操作卡、蜡笔。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伸出你们的小手,跟我做一个好玩的手指游戏吧。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与瓢虫交朋友,点数瓢虫身上的圆点。
——刚才游戏里有一只小昆虫,他是谁呀(小瓢虫)?今天王老师请来了许多小瓢虫,让我们来跟他们交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这些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他们身上有几个点,那么它就是几星瓢虫。现在请小朋友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点。
(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
——都数好了吗?谁来给老师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个别提问后,教师小结:
(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现在王老师也要来认一认这些瓢虫宝宝了,请手上拿着五星瓢虫的小朋友,站出来。(幼儿起立,请其他幼儿帮助检查。)
看看他们有没有数对?全体幼儿点数。他们很棒,都数对了,请他们相互碰一碰,我们用掌声表扬他们吧。
依次请出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八星瓢虫、九星瓢虫。
3、为瓢虫宝宝找家,按数量分类
——那么多的瓢虫宝宝,现在他们要回家了,老师这里有几棵大树,我们来看看,这些大树是哪些瓢虫宝宝的家。(依次出现大树,树干上贴有数字,请幼儿根据数字说出是几星瓢虫的家。)
(引导幼儿能说出按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请幼儿帮助小瓢虫找家。
——先请第一组的小朋友为瓢虫宝宝找家。
第二、三组小朋友为瓢虫宝宝找家。
请五个孩子上来检查。
4、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十分感谢小朋友。瞧!又来了许多瓢虫宝宝,它们也希望小朋友来帮忙,在树叶上画出属于它们的小圆点,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点,就在树叶上画几个点。然后在后面的3个数字宝宝中选一个正确的,把它圈起来。
幼儿操作。
(幼儿画出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数字圈起来。)
5、检查几个小朋友的操作卡。
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有没有帮瓢虫宝宝完成任务。
我们把瓢虫宝宝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检查有没有做对。
四、活动结束。
一、活动目标:
1、在巩固幼儿对9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二、活动准备:
1、画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一棵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树叶的大树。
三、活动重点、难点:
让小朋友准确地找到瓢虫所对应的树叶。
四、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今天,诸老师邀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朋友来我们班里,猜猜它是谁?
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领养瓢虫
(1)那么多小瓢虫,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2)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3)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4)请你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5)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九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3、帮助瓢虫找树叶
小瓢虫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活动的小树叶: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瓢虫放到相应的数字树叶上。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五、活动结束:
让找得最快的小朋友讲讲他是怎么找到的,并对今天表现好的小朋友给予鼓励。
六、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将今天他是怎样帮助小瓢虫找树叶的过程将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活动目标:
1、巩固对10以内数的`点数。
2、能做到数物的对应。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带有秋天背景的七星瓢虫图片,课件《可爱的小瓢虫》、数字卡片、数字胸卡。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手册《主题活动·可爱的小瓢虫》。
活动过程:
1、观看七星瓢虫图片,进入课题。
小结: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点,所以我们叫它七星瓢虫。
2、观看课件,加深认识。
小结:小瓢虫身上有几个点,我们就叫它几星瓢虫,如二星瓢虫,四星瓢虫,七星瓢虫,十星瓢虫等。
3、游戏"我是小瓢虫"。
规则:幼儿喜欢几星瓢虫,就去找相应的数字胸卡,取下来挂在脖子上,教师依次出示不同的数字,请相同点数的"瓢虫宝宝"飞到教师这儿来。
4、完成操作材料,锻炼数物对应的能力。
活动内容:山林或公园真美(手工)
活动目标:
学会运用建构材料及辅助材料进行小组合作的主题建构。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种建构材料、辅助材料,山林和公园的图片或照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山林和公园的图片或照片,引题。
引导幼儿充分讲述山林里有什么?公园里有什么?即时小结山林和公园的景色、设施等,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自由组成小组,商量小组建构事项。
引导幼儿讨论,确定本组建构的主题内容,如建构山林可以有树木、野花、流水、房屋、小动物的家等,建构公园可以有亭子、游乐场、湖泊、小桥、小路、草地、鲜花等。
引导幼儿讨论,确定各成员的建构任务,以及使用的建构材料。
3、引导各组自主选择材料,分工制作,集中组合,共创作品。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不仅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让孩子学习到了知识还增加了见闻。在活动中幼儿不光积极思考和还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充分达到了教学的效果,这是一门很有创意的课。在教学类容来看我也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安排的。在上课过程中更是充分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来进行教学让幼儿在一种愉快的氛围汇总进行学习。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到了知识。相信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学习很有帮助。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数4、5、6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通过情境创设,让幼儿体验到数活动的乐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小瓢虫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纸制五彩瓢虫若干。
2、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3、3幢房子。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领养瓢虫——帮瓢虫找家——瓢虫吃虫子——讲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王老师邀请了一群我们的好朋友来我们班里,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晚一个手指游戏,玩了之后你们就知道是谁了?
2、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二、领养瓢虫。
1、知道是谁了吗?看,他们都已经跑到你们的凳子底下了。
2、幼儿每人领养一只小瓢虫。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1)对,他们身上的小圆点的个数不同,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2)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他的名字和身上的圆点有关,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3)你的朋友是四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4)你的朋友是五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5)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6)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三、帮瓢虫分家
1、小瓢虫现在知道自己背上有几点,也知道自己的名字了,可现在又碰到了一件困难的事,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他们最近造了3幢漂亮的房子,可是就3幢房子(出示房子),却有那么多小瓢虫,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能说出按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2、请幼儿帮助小瓢虫分家。
小结:把四星瓢虫送到四个圆点的家是根据圆点来分家的
四、小瓢虫吃虫子。
1、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还希望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爱吃的小虫子,但是他们只吃和自己身上圆点一样多的虫子,多一条也不要,少一条也不要。
2、请幼儿操作:根据圆点点数将小瓢虫和树叶连线、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
3、交代要求:
①人直接到后面操作,不用拿椅子。
②幼儿做好后马上回到位置上。
五、讲评。
教师拿几张有错和一张对的进行讲评。纠正出错的作品。那现在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今天我想要介绍的这本《第五个》。
简介:五个残缺不全的玩具在一间昏暗的房间里等待着,然后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在门后,又焕然一新地走出来。门后面是什么呢?
绘本的每一页的画面基本上就是五个坐在椅子上的玩具,乍看每一页的内容都差不多,进去一个,少了一个,又出来一个......每一页也只有寥寥几字,
门开了,一个出来,一个进去,还剩四个
门开了,一个出来,一个进去,还剩三个
门开了,一个出来,一个进去,还剩两个
门开了,一个出来,一个进去,还剩一个
门开了,一个出来,独自进去
医生你好
首先我们来看看绘本的封面:封面上是谁?五个玩具小动物。那第五个是谁?是从左边开始数,还是从右边开始数起的第五个呢?(在这里我们就可以顺便跟孩子聊聊“序数”,问问左边数起第三个是谁?第四个是谁?)每个玩具是谁?他们坐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宝宝们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环衬部份:我们来观察一下这本绘本的环衬部份,(精装绘本才有的环衬部份,用来连接封面硬纸板与正文,使得整本书浑然一体。这个角度说,环衬的首要作用是起到装帧上的装饰作用。后来,作家们也参与到这个原本属于印装环节,把环衬作为图画书整体设计的一部分,精心设计创作,使之与故事主题紧密相连,甚至成为故事的重要内容。前后一致的环衬经常是一些用来突出故事主题的艺术设计,有的环衬只是内文插图的主色调,有的是内文的某个细节的放大,有的是内容中某个场景的画面,不一而足。为数不少的环衬是纯色的,用来渲染故事的氛围、强调人物的情绪。)《第五个》的环衬底色是桔色,桔色有时尚、动感,活力四射的感觉,是欢快活泼的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颜色。但是我们对比封面的颜色,封面的主颜色是昏暗的,冰冷的,在这里就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在这里我们会不会想到”黑暗中的光芒“?这个环衬的图画的五把空椅子,那动物玩具们都到哪里去了呢?预示了些什么?
我们给孩子讲的时候肯定不会讲得这么细节,这是大人们的体验,针对不同阶段年龄的孩子,我们只需要提示一下有几个椅子排在一起?玩具动物们怎么不见啦?之类,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就可以了。
扉页部份:木偶人匹诺曹坐在椅子上,那第五个会是它吗?
故事开始了,第一页,我们看到一间黑漆漆的屋子,只有一盏孤零零的灯,但是门下透出一道光线。门外的小椅子上坐着五个动物玩具,好像出了什么问题。是不是每个小玩具都受伤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受的什么伤?小熊的手和眼睛受伤了,青蛙的背贴了创口贴,鸭子少了一个轮子,发条小企鹅翅膀都没有了,小木偶的鼻子断了。(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发现不同)
看,发条小企鹅不时的看着门,门后面到底是什么呢?
门开了,出来了一只缓慢爬行的小瓢虫,房子里透出了大片温暖的光,好像没有那么可怕哦。可是门外的小玩具们可能是等得太久,大家都一副好紧张的神情。
门开了发条小企鹅出来了,它跟进去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吗?如果你忘记了,我们跟前面的比一比就知道了,它身上的翅膀回来了呢!真奇怪,为什么进去又出来之后会变了样呢?现在你们觉得小企鹅的心情怎么样呢。
又进去一个。第二个进去的是谁呢?是一只断了轮的鸭子,看着它走路的样子还真是困难呢!
门外现在剩下几个玩具呢?当小鸭子进去之后,门又关上了,门外又开始变得安静起来,只有昏暗的一盏吊灯和冷冰的墙。感觉好孤单好冷清啊!小熊玩具一副难过的样子,小青蛙张大了嘴巴好像在说些什么,匹诺曹头转向一边,背紧紧的靠在椅背上。等啊等......
这次小鸭子出来的时候多了些什么?对了,小鸭子的脚上多了一个轮子,走路稳 稳的啦!
第三个进去的是谁?是手臂和眼睛都受伤的小熊,这次小熊出来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呢?剩下在门外等待的两个小动物还有谁?还有后背受伤的青蛙和鼻子断的小木偶在等待呢。看,小青蛙伸出它的长舌头在干什么呢?我们再看下一副图,小青蛙似乎更不耐烦了,直接躺在了椅子上,排在最后的小木偶开始哭了起来,留下了一滴眼泪。
当门又打开,小熊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小熊身上的伤都已经好啦,看起来一副很轻松的样子。接下来是轮到谁进去啦?排在第四的小青蛙。
门又开了,青蛙出来了,这次青蛙是跳着出来的,而且它的头上还多了一顶皇冠呢!蹦得那么高,看来心情很愉悦啊!现在只剩下小木偶了,它此刻的心情是什么呢? 独自进去”, 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小木偶勇敢地迈开了步伐走进房间,它甚至很有礼貌的把头上的帽子拿在了手里, “医生你好”! 小木偶的做法无疑给小朋友们一个很好的榜样示范,虽然内心各种却仍然保持绅士的风度。原来房间里是一位慈祥的医生啊,所有的动物玩具都是他修好的呢!房间里温暖的黄色灯光和黑暗的房间形成对比。这里是不是让人的内心有了种突然安定的感觉?
(以上图片只是整本书中的节选,并非整书内容)
小木偶进去了,出来的时候又会怎么样呢?它的鼻子能治好吗?宝宝们一定知道了答案。
仔细感受一下整个故事:玩具小动物们受伤了来看医生,坐在这个昏暗的空间里等待着,光线只来自于一盏吊灯和门缝里透出微弱的灯光。黑暗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画面的恐惧,在黑暗中一般是怎样的心情?有点不安,有点害怕,但是可以从门缝里温暖的灯光里,又有点好奇,有点期待。小动物们是来看病的,他们希望身上的伤能被治好,但是却又抵不过内心的小恐惧,勇敢和退缩是不是一直在它们的心里打架?!每一次门开了,出来一只治好伤的小动物,剩下的动物们有些惊讶、有些好奇的看着它。
看这本书的节奏和韵律:出来一个~进去一个~出来一个~进去一个~还有屋顶的吊灯,动物出来时往右摆,进去时往左边摆,门关上的时候吊灯是静止不动的,整本书的节奏感非常明显。宝宝们看到灯就知道有动物出来或者进去了,还是他们在等待中。
版面设计:左边是整版留白,只有几个文字。我们知道绘本里的留白是有讲究的。留白能够为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然后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空白”借题发挥。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这里的留白,宝宝们可能已经在脑补玩具动物进去里面的各种情境了。在排版上来说,右边的版面已经是整版厚重的颜色,给人压抑的感觉,而在右边的留白则能中和一下,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不是那么烦闷。
图画手法:图画作者以排列紧密的钢笔线条呈现画面的画法,让作品的艺术风格呈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独特魅力。我们并不需要对孩子强调这一点,因为他们会在阅读中自然感受到。而通过吊灯、房灯改变画面的色彩和光感,从而体现和调动人物情绪等技法与表现手段,则可以结合故事内容给孩子适当的提示。
我们知道,绘本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画面”,仅仅看字读绘本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图画的解读和欣赏,再图文结合来理解,一本高质量的绘本,每一帧图画都堪称艺术精品。所以,父母讲绘本给宝宝听时,要将重点放在画面的解读上,引导孩子欣赏优美的线条、色彩的表达,图片里隐藏的小细节等,发挥想象力感受画面里隐藏的故事。运用夸张的语气和表情,模仿故事角色的声音等,这样才有带入感,宝宝才会觉得好玩,愿意听下去。
在观察图片时锻炼了宝宝的观察能力,在父母与宝宝互动时又可以培养宝宝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还能让宝宝的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
作者介绍:恩斯特·杨德尔(Ernst Jandl),1925年生于维也纳,2000年因病去世。他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1984年获各奥尔格·毕希纳奖(德国最具声望的文学嘉奖),除此之外,他还荣获过多次文学大奖,如奥地利国家图书奖等。他的全部作品由鲁赫特罕特出版社出版发行。
诺尔曼·荣格(Norman Junge),1938年生于基尔,作为自由创作艺术家生活在科隆。曾荣获特罗伊斯多弗尔图片奖。他和恩斯特·杨德尔合作的作品还有《越拉越高》及《对立者》。
关于本书的成就与赞誉
1999 荷兰国家Vlag en Wimpel奖
1999 “银羽毛”推荐书目
1998 德国青少年文学奖提名奖
1998 波隆那书展最佳绘本
1998 德国基督教出版协会插图奖
1997 “最美的德国图书”奖
创作背后的故事: 文图作者据说合作创作《第五个》的时候已经是垂暮之年。杨德尔写下这本书里面那寥寥几十个单词的时候,已经70多岁了(这本书出版3年后老诗人去世),而图画作者诺尔曼·荣格则是年届花甲。儿童阅读推广人艾斯苔尔评论说:“两位老人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候诊室的玩笑。杨德尔的诗虽然在最后一句迎来了喜剧性的颠覆,但前面那极富节奏感的来来去去、进进出出,实在也是当真的。门开门关,甚至能让人想起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成年人很容易把自己的人生阅历与诗人的感慨相对应。不过不管怎么感怀,记住诗人最后的戏谑吧,即使真的要面对一扇可怕而未知的门,我们也不要忘了说一声‘你好’呀。”
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无论是个体数量、生物数量、种类与基因数,它们在生物多样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复杂而密切,有些昆虫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有些种类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昆虫纲Insecta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纲。在汉语中,“昆”的意思之一是“众多”、“庞大”;而“虫”字所指的范围甚广,刘安、董仲舒的“五虫说”和《大戴礼·易本命》中“虫”为所有动物的总称。1890年,方旭在《虫荟》一书中把“羽、毛、昆、鳞、介”5类动物中的219种小动物归为“昆虫”类,“昆虫”一词才具有近代概念。
西方语言中,“昆虫”(entoma和insect,前者源于希腊语,后者源于拉丁语)最早包括的范围也很广。1602年,U.Aldrovandi所写的《昆虫类动物》(De animalibus insectis)中“昆虫”包括了节肢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等;1758年,林奈(Carl von Linne,或Carolus Linnaeus)在其巨著《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第10版中所命名的昆虫纲Insecta里尚包括有蛛形纲、唇足纲等节肢动物。1825年,P.A.Latreille设立六足纲Hexapoda,才将“昆虫”规范为体分头、胸、腹的六足节肢动物。
【昆虫纲】
昆虫纲不但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纲,也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全世界已知动物已超过150万种,其中昆虫就有100万种以上(即占2/3)。而植物(包括细菌在内)的已知种类为33.5万种左右,只有昆虫种类的1/3。要知道昆虫的确切种类数是很困难的,因为分类学家们还在不断地描述新种,例如,根据Imms统计,鳞翅目昆虫(蛾、蝶类)到1931年止为8万种,到1934年增至10万种,到1942年以达到14万种。昆虫纲中最大的目是鞘翅目,种类已超过25万种,而其中的象甲总科竟多到6万种左右。
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一个蚂蚁群体可多达50万个个体。曾有人估计,整个蚂蚁的数量可能会超过全部其他昆虫的总数。小麦吸浆虫大发生的年代一亩地有2592万个之多。一棵树可拥有成10万的蚜虫个体。在阔叶林里每平方米的土壤中可有10万头弹尾目昆虫。
昆虫的分布面之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从赤道到两极,从海洋、河流到沙漠,高至世界的屋脊——珠穆朗玛峰,下至几米深的土壤里,都有昆虫的存在。这样广泛的分布,说明昆虫有惊人的适应能力,也是昆虫种类繁多的生态基础。
【昆虫纲繁荣发展的原因】
第一,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的类群。飞行给昆虫在觅食、求偶、避敌和扩大分布等各方面都带来莫大的好处。
第二,昆虫一般身体都比较小。体小只需很少量的食物便可完成发育。例如,一张白菜叶能供上千头蚜虫生活,一粒米就可供几头米象生存。也正由于体小,可使食物成为它的隐蔽场所,从而获得了保湿和避敌的好处。
第三,昆虫口器类型的分化,特别是从吃固体食物变成吃液体食物,大大扩大了食物范围,并改善了同寄主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寄主不会因失去部分汁液而死亡,也不会反过来再影响昆虫的生存。
第四,昆虫有惊人的生殖能力。这同体小发育快(即在单位时间内,可完成较多的世代)联系起来,成了昆虫具有极高繁殖率的重要条件。因而在环境多变,天敌众多的自然情况下,即使自然死亡率达到90%以上,昆虫也能保持它一定的种群数量水平。
在追溯昆虫的起源中,人们找到了最古的昆虫化石,发现于中泥盆纪的岩石内。换句话说,昆虫在地球上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三亿五千万年了。而人类的出现,大概在近古代的第三纪,距今只不过一百万年。所以,在人类出现以前,昆虫和它们所栖息的环境里的一切植物和动物,已经建立了悠久的历史关系。
【昆虫成为最繁盛的动物类群的原因】
1.有翅能飞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的一类,也是动物中最早具翅的一个类群,飞翔能力的获得给昆虫在觅食,求偶,避敌,扩散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2.繁殖力强
昆虫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大多数昆虫产卵量在数百粒范围内,具有社会性与孤雌生殖的昆虫生殖力更强,如果需要,1只蜜蜂蜂后一生可产卵百万粒,有人曾估算1头孤雌生殖的蚜虫若后代全部成活并继续繁殖的话,半年后蚜虫总数可达6亿个左右。强大的生殖潜能是种群繁盛的基础;
3.体小优势
大部分昆虫的体较小,不仅少量的食物即能满足其生长与繁殖的营养需求,而且使其在生存空间,灵活度,避敌,减少损害,顺风迁飞等方面具有很多优势;
4.取食器官多样化
不同类群的昆虫具有不同类型的口器,一方面避免了对食物的竞争,同时部分程度地改善了昆虫与取食对象的关系;
5.具有变态与发育阶段
绝大部分昆虫为全变态,其中大部分种类的幼期与成虫期个体在生境及食性上差别很大,这样就避免了同种或同类昆虫在空间与食物等方面的需求矛盾;
6.适应力强
从昆虫分布之广,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延续历史之长等特点我们可以推知其适应能力之强,无论对温度,饥饿,干旱,药剂等昆虫均有很强的适应力,并且昆虫生活周期较短,比较容易把对种群有益的突变保存下来。对于周期性或长期的不良环境条件,昆虫还可以休眠或滞育,有些种类可以在土壤种滞育几年,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以保持其种群的延续。
【生物的命名与模式标本】
科学家们给每个他们研究过而又没有记载过的生物都取一个拉丁学名,包括属名和种名两个拉丁字,称为双名法,1758年由瑞典科学家林奈首创。定名所依据的标本称为模式标本,其中指定一个为正模,其余为副模。
【昆虫和人类的关系】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由于人要从自然中获得生活资料,要改造自然,必然会出现同昆虫争夺资源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昆虫也为人类提供了资源。因而人也就同昆虫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昆虫同人类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构成复杂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昆虫食性的异常广泛。根据前人的估计,昆虫中有48.2%是植食性的;28%是捕食性的,捕食其他昆虫和小型动物;2.4%是寄生的,寄生在其它昆虫动物体外和体内:还有17.3%食腐败的生物有机体和动物排泄物。这个为我们大致划出了昆虫的益害轮廓。但是这只不过是个自然现象,而人的益害观是从对人的经济利益的观点出发的,因而要复杂的多。下面就是昆虫对人类的有害和有益方面分别进行讨论。
【怎样识别昆虫?】
谈到昆虫,也许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彩色纷飞的蝴蝶,访花酿蜜的蜜蜂,吐丝结茧的蚕宝宝,引吭高歌的知了,争强好斗的蛐蛐,星光闪烁的萤火虫,身手矫健、形似飞机的蜻蜓,憨厚可爱的小瓢虫,举着一对大刀、怒目圆睁的螳螂,令人讨厌的苍蝇、蚊子、蟑螂等等。那么,昆虫还有哪些呢?吐丝的蜘蛛、蜇人的蝎子是不是昆虫?马陆、蜈蚣呢?对这些问题,你不一定能完全答出,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什么样的虫才算做昆虫?
(1)身体的环节分别集合组成头、胸、腹三个体段,但不分部
(2)头部是感觉和取食中心,具有口器(嘴)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及单眼;
(3)胸部是运动中心,具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
(4)腹部是生殖与代谢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器和大部分内脏;
(5)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
(6)会鸣叫的昆虫是雄性,雌性不会鸣叫
因此,昆虫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膀6只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
有了昆虫的概念,对前面的问题你现在已经知道了答案:蜘蛛、蝎子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段,还长着8条腿,所以不是昆虫。蜈蚣、马陆的腿就更多了,几乎每一环节(体节)上都有1~2对足,当然就更不是昆虫了。
【最大与最小的昆虫】
从重量来说,世界上最重的昆虫是热带美洲的巨大犀金龟(鞘翅目犀金龟科)。这种犀金龟从头部突起到腹部末端长达155毫米,身体宽100毫米,比一只最大的鹅蛋还大。其重量竟有约100克,相当两个鸡蛋的重量。另外,巴西产的一种天牛(鞘翅目天牛科)体长也有150多毫米。但从体长来说,最长的昆虫是生活在马来半岛的一种竹节虫,其体长有270毫米,比一只铅笔还要长。
世界上最小最轻的昆虫是膜翅目缨小蜂科Mymaridae的一种卵蜂Alaptus magnonimus Annandale,体长仅0.21毫米,其重量也极其轻微,只有0.005毫克。折算一下,20万只才1克,1000万只才有一个鸡蛋那么重。
【世界上有多少种昆虫?】
最近的研究表明,全世界的昆虫可能有1000万种,约占地球所有生物物种的一半。但目前有名有姓的昆虫种类仅100万种,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2/3- 3/4。由此可见,世界上的昆虫还有90%的种类我们不认识;按最保守的估计,世界上至少有300万种昆虫,那也还有200万种昆虫有待我们去发现、描述和命名。现在世界上每年大约发表1000个昆虫新种,它们被收录在《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 record)》中,所以,该杂志是从事动物分类的研究人员必须查阅的检索工具。
在已定名的昆虫中,鞘翅目(甲虫)就有35万种之多,其中象甲科最大,包括6万多种,是哺乳动物的10倍。鳞翅目(蝶与蛾)次之,有约20万种。膜翅目(蜂、蚁)和双翅目(蚊、蝇)都在15万种左右。
昆虫不仅种类多,而且同一种昆虫的个体数量也很多,有的个体数量大得惊人。一个蚂蚁群可多达50万个体。一棵树可拥有10万的蚜虫个体。在森林里,每平方米可有10万头弹尾目昆虫。蝗虫大发生时,个体数可达7~12亿之多,总重量约1250~3000吨,群飞覆盖面积可达500~1200公顷,可以说是遮天盖日。
【中国已知多少种昆虫?】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唯一跨越两大动物地理区域的国家,因而是世界上昆虫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一般来说,我国的昆虫种类占世界种类的1/10。世界已定名的昆虫种类为100万种,我国定名的昆虫应该在10万种左右,可目前我国已发现定名的昆虫只有5万多种,要赶上世界目前的水平还任重道远。况且,世界的昆虫种类应该在300~1000万种,所以我国应有昆虫30~100万种。由此可见,我国还有太多太多的昆虫新种等待着有志研究昆虫的朋友们去发现、命名、描述它们。
【昆虫生活在哪些地方?】
昆虫种类这么多,因此,它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场所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有些昆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本能的表现很有研究价值。可以说,从天涯到海角,从高山到深渊,从赤道到两极,从海洋、河流到沙漠,从草地到森林,从野外到室内,从天空到土壤,到处都有昆虫的身影。不过,要按主要虫态的最适宜的活动场所来区分,大致可分为五类。
(1)在空中生活的昆虫:这些昆虫大多是白天活动,成虫期具有发达的翅膀,通常有发达的口器,成虫寿命比较长。如蜜蜂、马蜂、蜻蜓、苍蝇、蚊子、牛虻、蝴蝶等。昆虫在空中活动阶段主要是进行迁移扩散,寻捕食物,婚配求偶和选择产卵场所。
(2)在地表生活的昆虫:这类昆虫无翅,或有翅但已不善飞翔,或只能爬行和跳跃。有些善飞的昆虫,其幼虫期和蛹期也都是在地面生活。一些寄生性昆虫和专以腐败动植物为食的昆虫(包括与人类共同在室内生活的昆虫),也大部分在地表活动。在地表活动的昆虫占所有昆虫种类的绝大多数,因为地面是昆虫食物的所在地和栖息处。这类昆虫常见的有步行虫(放屁虫)、蟑螂等。
(3)在土壤中生活的昆虫:这些昆虫都以植物的根和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料。由于它们在土壤中的活动和对植物根的啃食而成为农业、果树和苗木的一大害。这些昆虫最害怕光线,大多数种类的活动与迁移能力都比较差,白天很少钻到地面活动,晚上和阴雨天是它们最适宜的活动时间。这类昆虫常见的有蝼蛄、地老虎(夜蛾的幼虫)、蝉的幼虫等。
(4)在水中生活的昆虫:有的昆虫终生生活在水中,如半翅目的负子蝽、田鳖、龟蝽、划蝽等,鞘翅目的龙虱、水龟虫等。有些昆虫只是幼虫(特称它们为稚虫)生活在水中,如蜻蜓、石蛾、蜉蝣等。水生昆虫的共同特点是:体侧的气门退化,而位于身体两端的气门发达或以特殊的气管鳃代替气门进行呼吸作用;大部分种类有扁平而多毛的游泳足,起划水的作用。
(5)寄生性昆虫:这类昆虫的体型比较小,活动能力比较差,大部分种类的幼虫都没有足或足已不再能行走,眼睛的视力也减弱了。有些寄生性昆虫终生寄生在哺乳动物的体表,依靠吸血为生,如跳蚤、虱子等。有的则寄生在动物体内,如马胃蝇。另一些昆虫寄生在其它昆虫体内,对人类有益,可利用它们来防治害虫,称为生物防治。这些昆虫主要有小蜂、姬蜂、茧蜂、寄蝇等。在寄生性昆虫中,还有一种叫做重寄生的现象。就是当一种寄生蜂或寄生蝇寄生在植食性昆虫身上后,又有另一种寄生性昆虫再寄生于前一种寄生昆虫身上。有些种类还可以进行二重,或三重寄生。这些现象对昆虫来说,只是为了生存竞争的一种本能。
【食用昆虫】
提起昆虫,人们就会想到蚂蚁、蟋蟀、蜻蜓、蚂蚱、蝉、毛毛虫等各种奇形怪状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捉来玩玩,观赏一下未尝不可,但要作为食物吃进肚中,可能就有很多人觉得难以想象,说不定还会恶心呕吐。其实,昆虫作为人类食物 吃的历史源远流长,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食用昆虫的习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作为食物食用的昆虫约有数十种。
昆虫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物质如各种盐类,钾、钠、磷、铁、钙的含量也很丰富,还有人体所需的游离氨基酸。根据资料分析,每100毫升的人血浆含有游离氨基酸24.4--34.4毫克,远远高出人血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昆虫体内的蛋白质含量也极高,烤干的蝉含 有72%的蛋白质,黄蜂含有81%的蛋白质,白蚁体内的蛋白质比牛肉还高,100克白蚁能产生500卡热量,100克牛网却只能产生龙活虎30卡热量。
昆虫作为食品除了有上述优点外,还有世代短、繁殖快、容易获取等特点。因而在野外遇险时,昆虫往往是遇险者的首选食物,笔者自己在野外就吃过十余种, 感觉味道还不错。为使户外活动爱好者对可食用昆虫有一些了解,笔者在此列出 我国野外较易获取,口感尚好的可食用昆虫,捕捉及食用方法,供打算吃昆虫的“勇敢者”参考。虫名后标有“*”号者为首选食用昆虫。吃昆虫时,可根据当时自己的条件,选择烤、烧、炒、煮、炸等不同的方法食用。
蝗虫 食用其成虫或幼虫,各种蝗虫包括蚱蜢均能食用。用带树叶的枝条扑打, 或用塑料薄膜平铺在地上将蝗虫驱赶到薄膜上,因薄膜光滑蝗虫无法逃跑易于捕捉。
蝼蛄 食用其成虫,徒手捕捉,或在夜间用灯光引诱。
蟋蟀 食用成虫,徒手捕捉或用树枝扑打。
螽斯 又叫蝈蝈,捕捉方法与蟋蟀相似。
家蚕、柞蚕 主要食用蛹,系家养昆虫,野生的不易遇见。
蛾类 包括天蛾、刺蛾、夜蛾、螟蛾各种蛾类,由于其幼虫体表多长毛,外貌丑陋,一般多选择吃蛹。
蝶类 各种蝶蛹均能食用,幼虫子较蛾类幼虫而言,大多数种类不长毛,也可食用。
白蚁 食用成虫和卵,寻找蚁穴掘取。白蚁分为生活在树木中和土壤里两大类型,树牺的白蚁体色纯白,食用没有异味。而地牺白蚁多为棕褐色,食用时有 一点怪味。
蚂蚁 食用成虫、幼虫、蛹、卵,寻找蚁穴掘取,或用食物诱捕。食用蚂蚁要特别注意蚂蚁中臭蚁科的种类有毒,不可食用。臭蚁个体小,尾部上翘,有异味,易与其它蚂蚁区别。
蝉* 食用成虫,用树枝扑打或用胶杆粘。在南方一些山野的河滩边有时可见到饮水后死亡的蝉大量聚集在一起,可以收集。
蜻蜓 成虫、幼虫均可食用,成虫用树枝扑打,或胶粘,也可用网捕。幼虫用网具在水中捕捞。
负子蝽 食用成虫,用网具在水中捕捞。
石蚕 食用幼虫,幼虫生活于溪流中,用丝将几块石头粘在一起构成牺身之处,徒手在水中捞取石蚕的石窝,捉取幼虫。
天牛 食用幼虫,幼虫生活在木材里,蛀木为生,选择多虫眼的枯树枝将其划开,寻找幼虫。
螳螂 食用成虫、幼虫,用手直接捕捉成虫或幼虫,螳螂卵也可食用。
龙虱 成虫、幼虫均可食用,用网具在池塘、河流里捞取。
蜂类 包括胡蜂、黄蜂、蜜蜂,食用成虫、幼虫和蛹。找到蜂巢后用火烧死成虫
后,才可收集幼虫和蛹。收集蜂类即使用火烧也有被蛰伤的危险,要选在夜间进 行,多准备几支火力猛然的火把,同时将自己的头、手用厚衣服或其他物品保护起来。
在野外活动中,蚯蚓、蜘蛛、螃蟹、虾也常被作为食物,但它们都不在昆虫之列,故不在此述及。
【昆虫的俗称】
儿时庭院里的昆虫们
邓元昌
老北京民居没有楼房,平房四合院无论大小都有个院子,大一点的还有个小花园,除了用砖漫成的甬路外都是土地,种些树木花草,也长出许多杂草野花,有各种各样的小昆虫生活在那里,为我们的儿时平添许多乐趣。时过一个甲子,现在再难见到他们,回忆起来还很想念。那些小昆虫,有的可爱,有的可怕;有的是叫做“益虫”,有的视为“害虫”,有的不知道算是益虫还是害虫。相信那时与他们相伴的孩子谁也不会忘记它们。
萤火虫:夏夜游弋于院墙角落里的萤火虫,像流动着的小灯笼闪着黄绿色的光。他们飞得很从容,美丽而优雅,让你不忍心粗暴地伤害它们。早就听大人说过:古时有个穷苦的读书人,晚上把他们收集起来借光读书的故事,留下了“囊萤映雪”的佳话。
臭大姐:学名是叫椿象吧?她会飞,大约指甲盖大小,浑身黑灰,只翅膀下有点粉红色,不知何以称为大姐,其实一点也不好看,而且有无比的臭味,粘到手上半天也洗不掉。她有这招防身本领,足以让不怀好意的东西退避三舍。
吊死鬼:学名槐蚕。过去北京四合院宅门前大多一边种一棵槐树。夏天开白花香透一条胡同,但是爱长虫子,就是吊死鬼。他用一根长丝吊在半空中,大人讨厌他,往往经过树荫下觉得脖子一凉,用手一摸软软的是一条虫子,吓一跳。小孩喜欢它,托在手上凉凉的,他会一屈一伸一拱一拱地向前爬行。后来在“文革”当中的“批林批孔”时才知道,林彪用韬晦之计叫做“尺蠖之屈,是为伸也”,理解这句话有了形象的依据。现在,当我看到世界名牌钟表“欧美加”弯曲的标志时,也会马上想到那条绿色的小虫子。
洋拉子:北京的枣树很多,枣虽好吃,洋拉子很可怕。他有伪装术,浅绿色的和半个青枣差不多,软软的又像马鳖,浑身有细绒毛,一旦粘到手上身上,又红又肿奇痒无比,须用一块面团,最好是嚼过的口香糖,把看不见的细毛毛粘出来才好些。
蚂蚁:他们一天到晚总是忙忙叨叨地在路上奔波,我喜欢蹲在地上跟着看,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看他们是怎样把比自己身体大一两倍的东西拉回家。还有一种个头比较大的叫“疯蚂蚁”,腿挺长,爬得也快,东一头,西一趟,有时忽然停下来,环顾左右,好像漫无目地。若拿一个卫生球在地上画个圈,他就像遇到“鬼打墙”,半天走不出去。一旦冲出去,晕头转向像喝醉了一样,怕是找不到家了。蚂蚁打仗是一种壮观而惨烈的景象:黑压压的一团一片,沉默着互相撕咬,仗打完了,剩下死蚁遍地,他们为了什么?
灶马:那时厨房做饭用砖砌的灶火,晚上封火昼夜不灭,并在火眼旁边砌进一个细长的小水缸,叫“塘罐”,利用余温做热水,洗脸或刷碗用,是一个很好的节能办法。冬天里也很暖和的厨房便生出许多灶马,据说那是灶王爷的马。灶马与蛐蛐长相相仿,但体小色黄,不及蛐蛐健壮漂亮和好斗,叫声也不响亮。声色不佳的灶马,以他们的不起眼,才没有像蛐蛐那样的命运:被人养在罐里并挑拨他们互相争斗取乐。那时厨房似乎没有现在流行的蟑螂,不知蟑螂是什么时候引进的,他比灶马讨厌多了。
磕头虫:体长约1.5厘米,黑色,头尖尖的很硬。拿着他放在指甲盖上,他就会把头磕向指甲盖啪啪作响,小小的东西,脖子竟有那么大劲。小昆虫们大都有一种装死的本领,遇到危险时便装死躺下,甚至仰面朝天,一动不动和真的一样。呆一会儿自觉风险已过,翻过身来撒腿就跑,不料小小东西也有如此心计。
水牛(儿):蜗牛的昵称,他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银色的亮线,顺着亮线就可以找到它。那两只犄角十分敏感,轻轻一碰便羞涩地缩进去,样子温柔可爱。孩子们会为她歌唱:“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儿)后出头(儿)喂,你爹,你妈,给你买烧肝(儿)烧羊肉去嘞……”不知蜗牛与烧羊肉有什么关系,但那时也算是流行歌曲。
土鳖:许多虫子分不出公母,土鳖却很明显:公的个小,有翅膀,母的甚至像银元那么大,没翅膀,一个圆形的盖子扣住全身,造型很简练。把它翻过来,他会用爪儿使劲顶地,努力让自己正位,那样子笨拙但执著。
听大人说土鳖可以入药,而且是母的,真不敢想象那是什么味?怎么喝?!
屎壳郎:学名蜣螂。“屎壳郎碰上拉稀的——白来一趟”,词虽不雅,但把它们的生活状况说得生动有趣,所以孩子们没有捉屎壳郎玩的。如果赶上他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工作,那是很好看的,你会欣赏到他们的聪明才智,协作与敬业精神。
马蜂:形容健壮的小伙子细腰乍背叫“马蜂腰”,马蜂腰实在太细了,像用一根小棍连接着上下身。孩子们很怕它,越怕它越喜欢捅马蜂窝,找刺激,现在才想到,外出回来的马蜂们不见了自己的家和马蜂儿子该多么难过!
天牛:一种个头较大会飞的硬壳虫子,浑身黑亮黑亮的,最好看的是那两只细长而向外弯曲的犄角,黑白色相间,非常独特。它很有劲,所以叫天牛吧,套上一根线绳可以拉动玩具小木车,“天牛拉大车”成了孩子们有名的游戏。
蚂蚱:即蝗虫,他们若成了灾很可怕,城里的孩子没见过。蚂蚱的腿很好看,大腿粗壮像一个倒挂琵琶,小腿极细,弹跳力特强。在田径场上,你看跑跳运动员的大腿就是这个样子。
刀螂:即螳螂,你若发现草丛中的刀螂,它往往是站起来举着带刺齿的双臂,前后微晃着向你示威,那是螳螂拳标准的架势。
呱嗒扁:这种颜色碧绿,身材修长,头部尖尖很像协和式飞机的家伙很好看,但说不准他的大名叫什么。因其飞行时呱嗒呱嗒作响,所以叫呱嗒扁吧。也正因如此,常常暴露自己而遭到逮捕,他的响声是为了什么呢?
老琉璃:北京人把蜻蜓叫老琉璃,金黄色的(也少有红色,绿色和黑色的),像北京古城特有的黄色琉璃瓦一样闪光发亮,故此得名吧。夏天捉蜻蜓玩是儿时的一大乐趣,他们十分机警,速度与急转弯都非常快,还能空中悬浮,能捉到他又不损伤那对精巧的翅膀,就很不易。你若把手指尖放在它嘴边,他会咬你,但不疼,痒痒的很好玩。
蝎子:砖头,煤块,花盆地下潮湿阴凉的地方都是蝎子藏身的所在,各种小动物中,它算是最可怕的,避之犹恐不及,一般不去招惹他。后来在山东某地吃饭,端上来一盘当地名菜,炸蝎子,深褐色已经是面目全非了,很多人仍觉心有余悸不敢碰它。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宝宝9个月爬行小瓢虫玩具怎么办 宝宝9个月爬行小瓢虫玩具正常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宝宝9个月爬行小瓢虫玩具怎么办 宝宝9个月爬行小瓢虫玩具正常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本文标题:宝宝9个月爬行小瓢虫玩具怎么办 宝宝9个月爬行小瓢虫玩具正常吗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67865.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宝宝9个月爬行小瓢虫玩具怎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9月1日龙舟赛名次排名表 今天...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9月屋里出现很多虫怎么回事啊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9月10日南昌演出活动有哪些 9...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99年9月13日出生男什么命 19...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9月份灌香肠视频大全图片高清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9月23日甘肃演唱会歌单图片 甘...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9月23号开播的动漫有哪些呢 9...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大连2月9号上班吗工资多少钱一...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汕头9月6号会不会停课了 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