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近江牡蛎为例,介绍牡蛎育苗的技术要点。①亲贝选择:选择2~3龄、体长10厘米以上的牡蛎作为亲贝,蓄养方式可采用浮动网箱或网笼式吊养;②采卵:唤知灶可猛租让和扮亲贝充分发育成熟后自行排放精卵,也可采用阴干、流水和升温刺激法诱导排放,或者直接解剖取卵;③幼虫培育:管理工作如换水、投饵、除害、倒池、清底、充气与搅动、控制适宜的环境条件等,基本同人工育苗常规管理内容。由于种种原因,牡蛎幼虫的发育速度差别很大,应在眼点幼虫时期进行一次滤选,将大的个体投入其他池,并投放固着基。
1、河蚌养殖时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m2以上。如面积太小,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蚌的生长。
2、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
3、水源充足,且无各种污染,有毒物质含量不得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4、一定速度的流水(每种流速不超过0.1米),对蚌的生长与珍珠的生长有利。生产实践证明,蚌育珠在有流水及其条件好的河、湖中,养殖一年可产珍珠5-8克/只,而静水水域中养殖3年才能产珠5-8克/只。
5、充足的阳光照射,能够直接产生热效应,从而为育珠蚌及其饵料生物提供能量能源。光照对珍珠的颜色及其光泽明凳掘也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可增加水中的溶氧,又可促进水体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
6、育珠水域土质以粘土最好,河土次之,黄土、砂泥土最差。池底要有适当淤泥。
7、PH值在7-8是最透宜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
8、溶氧一般夏季水体要大于5毫克/升,冬季要大于3毫克/升。
9、蚌水域透明度以30厘米较好。
10、蚌对水温的最适范围为18-28℃。
11、水体中无机盐的含量以钙离子最重要,因为钙是珍珠和珠蚌贝壳的主要成分。通常要求水中含钙量在10毫克/升以上,当水体中含钙量低时,可通过施生石灰来解决。
12、氮是一切藻激核类生长必须的营养之素。氨氮含量高说明水体比较肥,超过2毫克/升,说明水体污染较严重,对蚌的生长和成活有影响;当氨氮含量低于0.1毫克/升时,说明水质太瘦,不能满足天然饵料增殖的需要。
13、亚硝酸盐含量应在0.01-0.1毫克/升之间。含量超过0.1毫克/升就会出现蚌珠生长缓慢或死蚌现象。
14、养殖水域应无水生维管束植物,以防其与育珠蚌的饵料生物争夺营养。对于一些敌害生物如虾、蟹等也应及时清除。
扩展资料:
一、珍珠培育:
1、选择母贝:选择外壳完整,无破损,壳内软体部饱满,无病害等健壮的珍珠贝做为育珠母贝。
2、手术植核:采用微创手术的方法,将细胞小片和珠核植入到育珠母贝体内。然后将育珠贝放回水中休养。
3、养殖育珠:将育珠贝装在网笼里,然后用绳索吊在水中进行养殖。
4、开贝取珠:有核珍珠一般经过1到2年的育珠期,就可以开贝收获珍珠了。无核珍珠一般要4到5年才能收成。
二、河蚌的人工育苗技术:
三、目前我国用于培育淡珍珠的贝类最主要的是三角帆蚌。
1、对于大多数养蚌户来说,一般不进行珍珠蚌的育苗工作。从产业化的发展来看,“人工育苗——手术蚌培育——育珠手术”这三个生产环节无需要专业公司来完成。
2、一般养殖户只从事珠蚌养殖。从目前的生产现状看,大多数群众都购买稚蚌,自己培育手术蚌,再雇人手术。所以简单介绍一下蚌的育苗过程。
3、在河蚌繁殖期到来时,一般直接从成熟的珠蚌中挑选怀卵的雌蚌,待其受精卵发育到钩介幼虫时,及时地用黄颡鱼采集(寄苗)。
4、每平方米流水育苗池可放寄生有钩介幼虫的小鱼20-30尾。育苗池要掌握一定的水流量,但流量不可过快。每天要给寄苗鱼投喂饵料,让其正常生长,在水温30℃以上,钩介幼虫只需4-7天便可成熟,25-30℃则需7-9天。
5、寄生在鱼体上的钩介幼虫,脱落后即开始营自由生活,称为稚蚌,这个过程叫脱苗。粗激稚蚌(1-2毫米)在育苗棚的浅水池中进行流水培育直到1厘米左右的幼蚌。生产流程是:怀卵雌蚌→钩介幼虫→用黄颡鱼寄苗→稚蚌培育→幼蚌。
6、从幼蚌培育到手术蚌有很多方法,但浙江的养蚌户在生产中广泛采用大水面小网箱培育手术蚌的方法,效果相当明显。将1厘米的幼蚌直接培育到8厘米左右的手术蚌,时间缩短到3个月左右。这项改革使当年繁苗、当年手术育珠有了可能。
7、这种木框小网箱一般规格为(40-45)厘米×(40-60)厘米×10厘米,用杉木(或毛竹)条钉制,杉木条规格一般在(1.5-2)厘米×(3-4)厘米。
8、木框钉好后用2厘米网目的网片封闭,上部留缝合口。网箱底部用塑料薄膜垫底,以放置肥泥。每只网相投放幼蚌150-200只左右为宜,这样在当年入秋有望60%以上幼蚌培育成手术蚌。
9、培育水体面积应在10亩以上,水位1.5-2.5米。稚蚌入箱前3-5天,应根据水体环境(新塘或老塘)、鱼类放养量(有一定比例的花、白鲢50-200尾/亩),先施基肥,培肥水质。使水色呈淡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30-40厘米。
10、稚蚌在3厘米前,水质不能过肥,否则稍高的氨、亚硝酸根离子浓度就会抑制其生长。
参考资料:
虾夷扇贝人工育苗的技术要点有以下几点。①亲贝选择:可采用筏式养殖贝或底播增殖贝。亲贝选用壳长9厘米的3龄贝,肥满,外套膜边缘紧贴壳口,附着生物少,雄贝数量约占雌贝的20%左右。②亲贝促熟:暂养密度20~30个/米3左右,雌雄分开。亲贝笼养或前期平铺池底均可,连续充气。亲贝入池后,维持2天。以后每天升温1℃(早晚各0.5℃),至9℃左右恒温待产卵。促熟过程中营养来源同海湾扇贝。③获卵与孵化:从池中取出枝岩亲贝,阴干1~2小时,在阴干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继续挑选雄贝或雌雄同体贝;阴干后把亲贝装入扇贝笼中,每层3~4个,放让盯入水温11.5~12℃池中,并加大充气量,一般2~3小时形成产卵高峰。当达到一定密度(100粒/毫升)时,亲贝可移到另一池子继续产卵。一旦产卵,可延续2小时左右。在雌贝移入池子的同时,把雄贝放入提前加入与雌贝水温相同升温海水的大盆中,1小时后开始排精。产卵完毕后,移出亲贝,然后根据猛滑御情况加适量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受精率一般都可超过90%。孵化期间可以不间断充气或每0.5小时人工搅拌一次。通过保证室温高于水温3~5℃来保持孵化温度。受精卵孵化到D型幼虫所需的时间与水温有关,孵化水温11.5~12℃左右,70小时左右可达D型幼虫。④幼虫培育:D型幼虫的培育密度为8~12个/毫升比较适合。日换水2次,每次1/2,7天全量换水1次。幼虫培育阶段最适宜水温为15℃左右。从选育水温12.5℃,以每天0.5℃速度提温,升至15℃左右培育。在上述条件下,18~20天便出现眼点(20%~30%左右时)。在幼虫培育期间,要进行微量充气或搅池。随着幼虫生长,可投喂扁藻、小球藻和新月菱形藻等饵料,可搭配混合投喂,并使池水保持一定的浓度(微浑),坚持勤投少投。⑤投放附着基及稚贝出池:当眼点幼虫达到30%时可以投放附着基。附着基投放时间、投放方法及投放后管理方法、出池标准,与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相似。
本文标题:贝类人工育苗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贝类人工育苗的工艺流程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40712.html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辽宁省种畜禽经营管理办法全文的精彩...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农村医保住院能报销多少钱的精彩内容...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精...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海南省土地整治规划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农村医疗保险怎么查询有没有买成功的...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精彩...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青海农业合作社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山东省农业综合执法目录清单的精彩内...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社区团购 九不得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算公式表?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