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的培植方法视频 蘑菇的培植方法有哪些
时间:2023-09-08 11:54:06 作者:我想为你写首歌 香菇怎么种植方法视频
前期准备:选取优质、大型的木棒作为栽培基质,然后将其削短,并放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消毒处理。接种方法:把香菇菌种撒落在木棒上,然后在木棒上套一个塑料袋,并放在能调节温度的菇房内。通风透气:养护誉陵香菇的过程中,要保证菇房的通风透气性好。
香菇如何种植
1、前期准备
种植香菇前,需要选取优质、大型的木棒作为栽培基质,然后将木棒削成1.5厘米的小段,然后温水清净后,装入袋中放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灭菌处理,迹雀等待接种香菇菌种。
2、接种方法
在种植香菇时,需要将香菇菌种撒落在木棒上,然后在木棒上套一个塑料袋,并将木棒放在能够调节温度的菇房内,姿虚早并且要向菇房内喷洒生石灰水,促使植株健康生长,此外接种的木棒要保持湿润。
3、通风透气
香菇是好气性真菌,适宜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在植株的菌丝长满木棒后,将塑料袋取下,并且要保证菇房的通风透气性良好,以维持香菇的正常生长。
如何在家养蘑菇
问题一:自己在家怎么种蘑菇???
有爱蘑菇终于出来了,传承了上一代的传统培植方法,又准备了将近半年为的就是方便食客们能吃到天然新鲜的蘑菇。
还是很亲子的游戏噢!把爱带回家、把森林带回家、享受天然美味的同时可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耐心哟!
在家自己种,自种现摘现炒,这鲜美…………
进入淘宝首页后,在搜索栏输入:@一路陪伴你
?
问题二:怎样在家里种植蘑菇,需要去农科站买菌种。
一、菇房设置
1、菇房建设
修建菇房,应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房边有堆料场地的地方。竹木结构的菇棚,棚架要牢固,棚周墙体和棚顶要用厚膜覆盖,并挂盖草帘和遮阳网。棚的大小由栽培规模而定,一般以每棚栽培110~330m2的蘑菇为宜。
2、床架排列
菇床与菇房垂直排列。菇床四周不要靠墙,留出0.6米宽的过道,如菇房窄于3米,可只留一条中间过道。床架之告做间留过道0.6米,床架可搭4~5层,每层菇距0.6米,底层离地面15~30厘米,最上层距棚顶1.3~1.5米,长度据菇房而定。床架一般用竹木搭建,过道两端墙上各开上下窗一对;上窗距棚檐15厘米左右,下窗离地面10厘米左右。窗的大小以40×45厘米为好,每隔2~3条棚道的中间棚顶设一拔风筒,筒高1.3~1.5米,顶端装风帽。
二、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1、培养料的来源。主要有粪肥、稻草、麦草、饼肥、化肥、石膏,石灰等。
2、培养料的碳氮比(C/N)。在堆制过程中,如含氮量过低,会造成微生物活动减弱,料温不高,发酵不充分,易染杂苗。如氮过高,又会造成发酵后料中的氨、胺和酰胺含量过高,抑制蘑菇苗丝生长。生产中培养料发酵前的C/N为30~33:1,发酵后C/N为17:1。
3、培养料配方(以110m2栽培面积计标):
(1)干牛粪1000千克,大麦草1000千克,菜饼25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石膏粉40千克,石灰50千克,C/N为32:1。
(2)干牛粪1500千克,稻草、麦草各1000千克,饼45千克,石膏粉40千克,石灰40千克,C/N为2943:1。
在粪肥缺少迹唯的情况下,也可以实行无粪栽培。
堆料中大部分粪草配比6:4、5:5、4:6。
4、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1)堆制时间:在播种前20~25天左右进行。
(2)建堆与发酵:建堆前,将场地打扫干净。一般堆宽2.1米,堆高1.5米,料堆长不限。先铺一层稻(麦)草;厚度0.3米左右,四边整齐,不浇水,然后在上面铺一层薄牛粪,以盖没稻草为好,然后再铺一层稻草上面再撒牛粪;如此类推,大约铺10~12层。下面三层不浇水,从第四层起越往上铺,浇水越多,菜饼和尿素在建堆时逐层加入。堆好后,四边要整齐、垂直,顶部要堆成龟背形。堆好后要用草片或农膜覆盖,以防日晒雨淋。另外,建堆后,以料底部有水流出为度。
①常规发酵(一次性发酵),粪草堆发酵后,必须经常翻堆,以调节堆料的含水量,散发有害气体,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使培养料养分加快分解转化,同时,通过堆温杀死杂苗和一些虫害。第一次翻堆在建堆5~6天进行,主要是将上与下,内与外的料充分调换位置,使发酵一致,或热均匀。翻堆时分层浇水,使料内水分达到手捏有水滴滴下为度。第二次在第一次翻堆后4~5天,当堆温达到75℃左右并开始下降时进行。第三次在第二次翻堆后4天进行,此时料内含水量应在70%左右,加入石膏粉可以使料PH值为7.5~8。第四次在第三次后3~4天进行,第五次在第四次后3天左右翻堆5次后,2~3天使可进菇房。整个过程中,翻堆间隔期一般为6、5、4、3天。
发酵好的堆养料标准为:深咖啡色,无臭味、无氨气,生热适中,料草均匀,有一定的松紧度和香气。
②二次发酵,此法是近十几年推广应用的一种有效技术,整个过程分室外前发酵和室内后发酵。
室外前发酵:方法与常规发酵相同,只是堆期较常规发酵外10天左右,翻堆3次,当料温达70~75℃时,进房进行室内后发酵。
室内后发酵:包括升温、保温、降温三个阶段......>>
问题三:在家怎么种蘑菇平菇的栽培:
目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室内床栽、玉米或大豆与平菇间作、塑料大棚栽培等。
室内床栽袜州衡
1、菇房建造:可把现有的空房、地下室等,改造为菇房。有条件的也可以新建菇房。菇房应坐北朝南,设在地势高、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菇房大小以房内栽培面积20平方米为宜。屋顶、墙壁要厚,门窗安排要合理,有利于保温、保湿、通风和透光。内墙和地面最好用石灰粉刷,水泥抹光,以便消毒。另外,可建造简易菇房,即从地面向下1.5―2.0米的半地下式菇房。为了充分利用菇房空间,还可在菇房内设置床架,进行栽培。床架南北排列,四周不要靠壁、床架之间留60厘米宽的走道。上下层床面相距50厘米,下层离地20厘米,取上层不要超过窗户,以免影响光照。床面宽不超过1米,便于管理。床面铺木板,竹杆或秸秆帘等。
2、培养料的配制:栽培平菇的培养料有玉米芯、木屑、豆秸、稻草、树叶等。无论哪一种培养料均要求新鲜、无虫、无毒和无杂质。否则,易感染杂菌,造成减产。培养料配方
(1)玉米芯(粉碎)78%,玉米面(或麦麸)20%、石灰2%和适量水。
(2)玉米芯(粉碎)40%、豆秸(粉碎)40%、玉米面18%、石灰2%和适量水。
(3)木屑78%、米糠(或玉米面)20%、石灰2%和适量水。
(4)稻草,将稻草切成5―10厘米长,放入2%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滤去多余的水分,即可铺料播种。
3、菇房消毒:菇房在使用前要消毒,特别是旧菇房,更要彻底消毒。以减少杂菌污染和虫害发生。消毒方法如下:
(1)每100立方米菇房用硫磺0.5公斤、敌敌畏0.1公斤、甲醛0.2公斤,与木屑混合加热,密闭熏蒸24小时。
(2)100立方米菇房用甲醛1公斤、高锰酸钾0.5公斤,加热密闭熏蒸24小时。
(3)喷洒5%的石碳酸溶液。(4)喷洒敌敌畏800倍液。
4、播种:平菇的播种方法很多,有混播,穴播,层播和覆盖式播种等。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层播。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铺一层营养料,约5厘米厚,然后撒一层菌种,再铺一层营养料,再在上面撒一层菌种,最后整平压实。床面要求平整、呈龟背形。一般每平方米床面用料20公斤左右,厚度10―15厘米。在播种前,应先将菌种从瓶内或塑料袋内取出,放入干净的盆内,用洗净的手把菌种掰成枣子大小的菌块,再播入料内。播种后,料面上再盖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即利于保湿,也可防止杂菌污染。播种时间,一般从8月末到第二年4月末,均可播种。不过春播要早,秋播要晚,气温在15℃以下是平菇栽培的适宜时期。既适于平菇生长发育,又不利杂菌生长。一般播种量为料重的10%―15%。上层播种量占菌种量的60%,用菌种封闭料表面,以防止杂菌污染。
5、管理:
(1)发菌期的管理: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播种后10天之内,室温要控制在15℃以下。播后两天,菌种开始萌发并逐渐向四周生长,此时每天都要多次检查培养料内的温度变化,注意将料温控制在30℃以下。若料温过高,应掀开薄膜,通风降温,待温度下降后,再盖上薄膜。料温稳定后,就不必掀动薄膜。10天后菌丝长满料面,并向料层内生长,此时可将室温提高到20―25℃。发现杂菌污染,可将石灰粉撒在杂菌生长处,或用0.3%多菌灵揩擦。此期间将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在正常情况下,播种后,20―30天菌丝就长满整个培养料。
(2)出菇期的管理: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每天在气温最低时打开......>>
问题四:现在在家种植蘑菇怎样需要去农科站买菌种。
一、菇房设置
1、菇房建设
修建菇房,应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房边有堆料场地的地方。竹木结构的菇棚,棚架要牢固,棚周墙体和棚顶要用厚膜覆盖,并挂盖草帘和遮阳网。棚的大小由栽培规模而定,一般以每棚栽培110~330m2的蘑菇为宜。
2、床架排列
菇床与菇房垂直排列。菇床四周不要靠墙,留出0.6米宽的过道,如菇房窄于3米,可只留一条中间过道。床架之间留过道0.6米,床架可搭4~5层,每层菇距0.6米,底层离地面15~30厘米,最上层距棚顶1.3~1.5米,长度据菇房而定。床架一般用竹木搭建,过道两端墙上各开上下窗一对;上窗距棚檐15厘米左右,下窗离地面10厘米左右。窗的大小以40×45厘米为好,每隔2~3条棚道的中间棚顶设一拔风筒,筒高1.3~1.5米,顶端装风帽。
二、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1、培养料的来源。主要有粪肥、稻草、麦草、饼肥、化肥、石膏,石灰等。
2、培养料的碳氮比(C/N)。在堆制过程中,如含氮量过低,会造成微生物活动减弱,料温不高,发酵不充分,易染杂苗。如氮过高,又会造成发酵后料中的氨、胺和酰胺含量过高,抑制蘑菇苗丝生长。生产中培养料发酵前的C/N为30~33:1,发酵后C/N为17:1。
3、培养料配方(以110m2栽培面积计标):
(1)干牛粪1000千克,大麦草1000千克,菜饼25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石膏粉40千克,石灰50千克,C/N为32:1。
(2)干牛粪1500千克,稻草、麦草各1000千克,饼45千克,石膏粉40千克,石灰40千克,C/N为2943:1。
在粪肥缺少的情况下,也可以实行无粪栽培。
堆料中大部分粪草配比6:4、5:5、4:6。
4、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1)堆制时间:在播种前20~25天左右进行。
(2)建堆与发酵:建堆前,将场地打扫干净。一般堆宽2.1米,堆高1.5米,料堆长不限。先铺一层稻(麦)草;厚度0.3米左右,四边整齐,不浇水,然后在上面铺一层薄牛粪,以盖没稻草为好,然后再铺一层稻草上面再撒牛粪;如此类推,大约铺10~12层。下面三层不浇水,从第四层起越往上铺,浇水越多,菜饼和尿素在建堆时逐层加入。堆好后,四边要整齐、垂直,顶部要堆成龟背形。堆好后要用草片或农膜覆盖,以防日晒雨淋。另外,建堆后,以料底部有水流出为度。
①常规发酵(一次性发酵),粪草堆发酵后,必须经常翻堆,以调节堆料的含水量,散发有害气体,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使培养料养分加快分解转化,同时,通过堆温杀死杂苗和一些虫害。第一次翻堆在建堆5~6天进行,主要是将上与下,内与外的料充分调换位置,使发酵一致,或热均匀。翻堆时分层浇水,使料内水分达到手捏有水滴滴下为度。第二次在第一次翻堆后4~5天,当堆温达到75℃左右并开始下降时进行。第三次在第二次翻堆后4天进行,此时料内含水量应在70%左右,加入石膏粉可以使料PH值为7.5~8。第四次在第三次后3~4天进行,第五次在第四次后3天左右翻堆5次后,2~3天使可进菇房。整个过程中,翻堆间隔期一般为6、5、4、3天。
发酵好的堆养料标准为:深咖啡色,无臭味、无氨气,生热适中,料草均匀,有一定的松紧度和香气。
②二次发酵,此法是近十几年推广应用的一种有效技术,整个过程分室外前发酵和室内后发酵。
室外前发酵:方法与常规发酵相同,只是堆期较常规发酵外10天左右,翻堆3次,当料温达70~75℃时,进房进行室内后发酵。
室内后发酵:包括升温......>>
问题五:我想在家养蘑菇。我该怎么做把它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蘑菇不喜欢阳。
问题六:如何在家中自己栽种蘑菇夏天下过雨后马上在林子里搭一间屋子,不铺地板……哈哈真要在家里种蘑菇又不拘品种,搜索一下“平菇种植”,“金针菇种植”即可。
问题七:在家怎么养蘑菇菌栽培蘑菇是需要专业的技术的。不是随便就可以栽培的。但是,也有人把发菌完成了的菌包卖给个人栽培,也是不错的注意,只要满足温光水气各个要素就可以正常出菇了。
问题八:家里阳台上可以养蘑菇吗阳台上只要能够保温,保湿就可以种植蘑菇。
问题九:如何简单的家里种植蘑菇种植方法:
1、室内种植蘑菇,最适宜温度5--32度之间。买来菌包后,先解开扎带,向里面喷点水(存点积水,只要积水没有干,就不要再喷水),要平放在半阴暗、潮湿、通风的地方,不要让阳光直射,适应温度-40~40度(可),当袋口出现小菇蕾再完全打开打开袋口;
2、用湿毛巾或餐巾纸覆盖袋口,常向毛巾或餐巾纸喷水,保持透气湿润,也可以在菌包袋口处套一超市塑料袋,注意不要套、保持通气死,保持通气。菌袋内存水要及时倒出。不能弄坏包装的塑料袋,等几天就会出菇了。
小贴示:买的时候尽量买无孢子的菌种,在家里种植,尽量早收获。菌类有个特点,时间长了,散发孢子粉。造成人咳嗽,痰多。有的人还会有像感冒的症状。灵芝孢子粉也非常厉害的,养殖尽量离居住稍远些。老人孩子的抵抗力弱点,要尽量远离菌类弹射的孢子粉!
蘑菇怎么种植?
种植蘑菇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基本流程如下:备料→预湿→建堆→翻堆→作床→进棚→播种→发菌管理→覆土→出菇管理→采收
一、培养料的配方及对各种料的要求(按240m2计算)
1、配方:稻草2900kg、干牛粪2900kg、尿素40kg、碳酸氢铵25kg,过磷酸钙75kg、石灰100kg、饼肥100kg。总计6050kg,每m233.6kg。
2、培养料的准备:(1)稻草要选择鲜黄无霉变,晒干。凡是霉烂被雨淋过的芹配稻草均不能用。
二、牛粪的纯度要求在80%以上。如含土多,要适当增加牛粪的用量。边收集、边晒干,粉碎后备用,防止霉变和雨淋。牛粪粉碎后粪团直径不超过1cm,牛粪最少也不能少于500kg。
三、粪草的比例一般为4:6或5:5,粪少草多时应加饼肥。
在配制培养料中,粪过多、草少,培养料通气差;而草多粪少、颤指培养料虽通气性好,但养分差。因此堆制时,除粪草外,还应增加饼肥和化肥,以补充养分,增加松透性。
二、培养料堆制前的处理方法
1、发酵时间:用稻草加牛粪堆料发酵,需要20—25天。
2、培养料的预湿:先把稻草切成15—30cm长,浸入水中30分钟左右捞出,堆放1—2天,每天在表面喷水2次。
3、预堆:稻草预湿1—2天后。把预湿的稻草铺成宽2.2m高30cm长18m的堆,然后在稻草的表面撒一些石灰,用水喷淋一次,使石灰粉渗入稻草内,再撒上少量的碳酸氢铵,然后再铺上一层稻草,如此类推直到堆完,每次一般用4kg碳酸氢铵和8kg石灰。
4、其他料的预湿:稻草预堆前一天将牛粪、饼肥、用1%的石灰水调湿,含水量为手握料,指缝间有水滴2—3滴即可。
三、建堆及翻堆
1、建堆前的准备:建堆前把过磷酸钙、尿素、石膏、碳酸钙,粉碎后混合均匀,然后再与预湿好的牛粪、饼肥,充分混合,配成混合料。
2、建堆:预堆后2天进行。建堆时含水量以用手拧稻草后滴4—5滴水为宜。把预湿后的稻草铺在地面上,厚度30cm,宽度2.2m,长度18m,然后再撒上混合料,用量为配合总量的1/6。从第二层到第六层稻草每层厚度均为30cm。混合料的用量每次都是总量的1/6,操作与第一层一样。建堆高度为1.8m,堆顶成龟背形。堆料时要作到底层不浇水,中层少浇水,上层多浇水,一直到料堆周围有水溢出为止。一般这样堆的料在第4天左右,料温会升到70℃左右。培养料堆制后用草帘覆盖,下雨前用塑料薄膜覆盖。
3、第一次翻堆:建堆后5—7天,当料温达最高温度65—70℃开始下降时进行翻堆。翻堆时要把料抖松,让料中氨气散发出去,并把表面和底层料翻在中间,把中间的翻到两边,每棚料加敌敌畏2.5斤兑水分层喷匀。如遇雨天,及时用薄膜盖好,雨停后马上掀开薄膜,以防氨气过重。
4、第二次翻推:第一次翻堆后5—6天,进行第二次翻堆,翻法同前。堆宽度应缩小至2m,高度、长度不变,每间隔1.5m插一个粗12—15cm的木棍,待堆重新建完后再拨出去,作为通气口,散发出氨气等浊气。
5、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后5天进行,方法同上。翻堆时调节PH值7.8—8,偏低时加石灰水,偏高时加清水。料温超过60℃时,每间隔1.0m,放一个排气口。
6、第四次翻堆:第三次翻堆后4天翻堆。含水量65—70%,每棚用甲醛1.5斤兑水喷匀。要进行室外简易二次发酵(时间2—3天)。
7、根据发酵的温度和发酵的程度,如料温经发酵几天后开始下降,就须进行翻堆,或连续2—3天达80℃左右,也要进行翻堆,翻堆的情况一定要灵活掌握。
四、进棚前堆制发酵的培养料的质量标准
1、培养料的颜色呈棕褐色。
2、稻草柔软,且有弹性,稻草和牛粪等原辅料混合均匀。
3、料的含水量为65%,手握一把料指缝间有水印,并有水滴1-2滴的状况为准。
4、PH7.5左右。
5、无病虫杂菌,无粪块臭味、酸味、氨味等不正常的气味,具有蘑菇特有的香味。
五、进棚
1、消毒杀虫:进棚前在傍晚先用辛硫磷0.5kg把整个菇棚进行杀虫一次。
2、铺床面时,先撒一部分石灰,应把稻茄首配草细料混匀,铺料时不要压实,要平整,中间比边缘厚2—3cm。
3、培养料的厚度20cm左右。
4、把料铺好后,棚内过道清理干净,把所有的工具放在棚内关闭好门窗。
5、每棚(240m2)用甲醛2.5kg,采用熏蒸消毒法熏棚24小时。
6、24小时后打开棚门窗,通风换气,直至无甲醛、氨、臭等异味。
7、测完培养料的温度在28℃以下,PH值7.5左右,开始接种。
六、播种
1、若是在晴天,最好安排在下午3点以后。
2、播种量为每m21—1.5瓶菌种。
3、播种用的工具用3‰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再用干净纱布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