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柄菊的危害 肿柄菊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时间:2023-09-08 20:03:49 作者:一字一泪 肿柄菊叶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拼音名】ZhǒnɡBǐnɡJuYe
【来源】
药材基源:
为菊科植物肿柄菊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thoniadiuersifolia(Hemsl.)A.Gray.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肿柄菊一年生草本,高2-5m。茎粗壮,有分枝,有稠密的短柔毛。叶互生;有长叶柄;叶片卵形、卵状三角形或近圆形,长7-20cm,3-5深裂,上部叶有时不分裂,裂片卵形或披针形,边缘细锯齿,下面疲在状短柔毛,基出三脉。头状花序大改搏,宽5-15cm,顶生于假轴分枝的长梗上;总苞片4层,外层苞片椭圆形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坚硬,革质;内层苞片长披针形,上部叶草质或膜质,先端钝;舌状花1层,黄色,舌片长卵形,先端有不明显的3齿;筒状花黄色。瘦果长圆形,长约4mm,被短柔亏颤毛。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常栽培作绿篱。核空祥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花和叶含挥发油
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α-Pinene)
(Z)-β-罗勒烯[(Z)-β-ocimene]
柠檬烯(limonene)
对-(孟)烯-l
5-二烯-8-醇(p-mentha-1
5-dien-8-oI)等。叶和地上部分中还分得大量倍半萜内酯
肿柄菊内酯(tagitinin)A、C
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
肿柄菊倍半萜内酯类和6-乙酸-2
2-二甲基-7-羟基色原烯(6-acetyl-2
2-dimethyl-7-hydroxychromene)。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治急性胃肠炎;疮疡肿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肿柄菊属介绍
肿柄菊属(学名:Tithonia)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粗壮草本植物。叶常互生,3脉;头状花序异性,放射状,黄色,似向日葵,生于一长柄上;总苞片2-5列;花序托有刚硬的托片没坦;舌状花美丽,中性;盘花两性,结实;瘦果稍压扁或四边形,顶冠以芒刺或鳞片。肿柄菊属有10种,分布于美洲,其中肿柄菊T.diversifoliaAGray1种,广东、云南已归化成野生状态。
1、形态特征
2、产地分布
1.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基部有时木质化。叶互生,全缘或3-5深裂。头状花序大,有粗壮长棒锤状的花序梗,异型,外围有雌性小花,中央有多数结实的两性花。总苞半球形或宽钟状;总苞片2-4层,有多数纵条纹,坚硬,顶端近膜质。花托凸起;托片有皱纹,顶端急尖或芒状急尖,稍平或半抱雌花。雌花舌状,舌片开展,全缘或顶端有2-3小齿;两性花管状,基部稍狭窄,被较逗首密的柔毛,中部稍膨大,上部长圆筒形,顶端有5齿;花药基部钝山察数,花柱分枝有具硬毛的线状披针形附器。瘦果长椭圆形,压扁,4纵肋,被柔毛;冠毛多数,鳞片状,顶端有芒或无芒。
2.产地分布约10种,原产美洲中部及墨西哥。中国引种1种,栽培云南、广东等省。
肿柄菊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土壤
肿柄菊的适应能力强,养护时即使是贫瘠的土壤也能生长,不过能用肥沃,湿润,疏松的沙质土养茄中护会长的更旺盛,花朵也会开的更美观。
二、光照
它喜光,养护期间尽量放在太阳好的地方,每天最少都要有4个小唯枝时的见光时间,否则会影响正常生长。尤其是冬季,温度低的时候就更需要阳光。
三、浇水
养护管理期间浇水不用太勤,它对水的需求量并不大。浇水应干湿结合,春季和夏季生长期可以多补水,维持生长发育。等冬季温度低的时候指纳敏会进入休眠,这时要控水,甚至也可以不浇水,稍微干燥的环境更利于过冬。
四、施肥
生长期要勤施肥,补充养分。从八月份开始就要施加肥水,入秋后还要在叶面上喷洒肥液,促进开花。一定注意施肥时最好是施加稀释后的肥水,不能直接用颗粒肥。
五、注意事项
养护期间应注意花期要控水,不干就可以不浇。发现有发黄以及病害的枝叶要及时剪掉,不能让其继续消耗养分,且有可能还会传染病害。此外,若是病害的植株还要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