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肠炎病怎么防治方法视频 草鱼肠炎病怎么防治方法图片
时间:2023-09-08 20:49:37 作者:我的青春不见了 草鱼掉鳞片死亡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草鱼有三病:肠炎病、赤皮病、和烂鳃病是为“老三病”;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为“新三病”.一、肠炎病:1、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2、症状识别解剖病鱼,可见肠道发炎、充血,呈红色或粉红色;肛门红肿,鳞片松弛,轻压腹部或从头提起,有黄色黏液或血胸脓流出;肠壁内血管扩张、充血;发病初期,头部色素逐渐国深,直至呈黑色,离群独游,游动缓慢无力.3、发病规律流行季节为4-10月份,其中4-6月份主要危害成鱼,8-10月份主要危害当年鱼种.本病常与赤皮、烂鳃、等病并发.最先发病的鱼身体均较肥壮,因此贪食是诱发病因之一.另外,鱼池条件恶劣、污染层厚、有机质含量高、饵料质量差等均易诱发此病,一旦发病,延缓时间较长,死亡率较高.4、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良好的养殖水环境,加强饲养管理;(2)定期施放或含氯消毒剂,杀灭病原菌;(3)确保投喂不变质饵料.5、治疗措施(1)每天每kg鱼加鱼用肠键码特灵或灭菌灵0.1g制成药饵全天投喂,连续2-3天即可控制病情;(2)每天每kg鱼加敬卜(50-100mg)或磺胺噻啶(100-200mg)或大蒜(10-30g)制成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5-6天,亦可治愈此病.二、赤皮病:1、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2、症状识别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剥落,尤以鱼体两侧和腹部较为多见.“三病”并发时,表现症状主要是肛门红肿,肠道发炎,呈紫红色;鳃丝腐烂,黏液增多;鳞片松动脱落,鳍条充血、末端腐烂.3、发病规律全年均可发病,发病最适水温为25-30℃;因饲养管理不当赞成鱼体损伤或体表因寄生虫寄生最易引发此病;在,因越冬鱼体冻伤,入春后易造成发病和流行.4、预防措施(1)日常管理措施要恰当,避免鱼体损伤;(2)养殖之前,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大剂量杀菌清池;(3)鱼苗入池前,用5-8mg/L漂白粉溶液浸洗30分钟左右或用5%食盐水洗浴5-10分钟;(4)养殖过程中,每月用生石灰30-50g/m水体或强力消毒剂1g/m水体,全池泼洒1-2次.5、治疗措施(1)内服药饵,每天每kg鱼加鱼用肠特灵或磺胺噻啶0.1-0.2g,或氟哌酸30-50mg拌饵投喂,连续4-5天,一般病情会自然消失;(2)全池泼洒漂白粉精(含有效氯60%)0.5g/M水体,或漂白粉(含有效氯30%)1-1.5g/m水体,或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0%以上)0.3-0.5g/m水体,每天或隔天1次,连用5-7天.三、烂鳃病:1、病原体为柱状纤维黏细菌.2、症状识别病鱼鳃丝腐烂,末端软骨外露,鳃瓣变灰白或白色,鳃瓣边缘附着污染或大量黏液;鳃盖内表皮充血,严重时中间表皮被腐蚀成圆形或不规则透明孔,通常称“开天窗”,常离群独游,行动迟缓,游泳乏力,逐渐体色变得暗黑,停止摄食,失去活力而死亡.3、发病规律水温15℃以下时较少发病,20℃以上开始发病,流行最适水温为28-34℃对1-2龄鱼危害最重,终年均可发病,常与肠炎、赤皮和寄生虫病并发.4-10月份为发病流行期,6-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4、预防和治疗措施,与赤皮病完全相同.四、细菌性并发症:该病的致病菌是由多种细菌引起的,包括肠型点状气单胞菌、鱼害粘球菌、荧光假单胞菌等,患此病的鱼,发病症状兼具赤皮、烂鳃和肠炎三种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头部发黑,离群独游;反应迟钝,腹部膨大,两侧常有红斑,明显“蛀鳍”,肛门红肿突出,成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和血脓流出.剖开腹部,可见腹腔积液,肠壁充血发炎,后肠尤甚,肠黏膜细胞往往溃烂脱落,并与血液混合而成血污,充塞于肠管中;肝脏亦常有红色斑点淤血;病鱼鳃丝点状充血,末端腐烂,软骨外露,致使边缘发白,鳃丝上带有黏液和淤泥,严重时鳃盖骨表皮充血,发炎,腐烂,中间部分往往被腐灼成一圆形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体表局部发炎,鳞片松动脱落,以腹部两侧为明显,鳍基充血,末端腐烂,鳞片脱落或鳍条腐烂处常有水霉寄生.此病一年中均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5~9月份最甚.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消毒,实行“四消”、“四定”;(2)不要直接施用未经发酵的动物粪便;(3)不要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4)鱼种放养前用3%的稿稿哪食盐水浸泡消毒;(5)用0.2ppm或0.3ppm溴氯海因或0.4ppm强氯精等消毒药定期全池泼洒;(6)每40公斤饲料用大蒜素100g,拌饲连续投喂7天;(7)每40公斤饲料用100g,拌饲连续投喂3~5天,第一天用量加倍.
五、肝胆综合症:当前,草鱼肝胆综合症是草鱼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初期,池中病鱼漂游池边,反应迟钝,食量减少,目测体表无明显症状,仅有少部分鱼的眼球及眼眶发红,鳃丝肿胀,镜检无寄生虫;解剖发现,肠道无食,肝脏肿胀,呈白色、绿色或黄色,这均是肝胆综合症的症状,严重的肝脏呈糜散状与肠黏膜及脂肪粘连在一起,充塞于胸腔,胆囊有时肿大变黑,有时胆囊变无,严重.发病一段时间后,死鱼数量激增;该病发生原因较复杂,投喂变质饲料,饲料中脂肪含量超标或长期投喂含喹乙醇饲料,养鱼水体受铜、氨等物质污染都会引发.防治方法:(1)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2)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3)不要直接施用未经发酵的动物粪便;(4)经常注入新水或使用,改善水质;(5)用0.2ppm二氧化氯或0.3ppm溴氯海因或0.4ppm强氯精等消毒药定期全池泼洒.(6)经常清除饲料残渣及建立鱼饲料的检验制度,保持饲料新鲜,防止饲料中蛋白质及脂肪氧化;(7)用肝胆宁100g+大蒜素100g拌饲40kg制成药饵,连喂5~7天.六、病毒性出血病:患病早期,从外观观察,病鱼的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条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剖开腹腔,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骨肉呈现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剖开腹腔,由于内脏器官受到损害,导致腹腔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且无食物.鳃灰白显示,有时呈紫色且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3~4月份,病鱼出现的体表发炎充血症状是:头部、嘴、鳃盖、眼眶以及体表两侧、腹鳍下和尾柄等处为甚,有的病鱼可见突眼,鳃贫血,内脏器官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炎,有时也可见到肠道内充气膨胀.5月后的病鱼症状是体表多以鳃盖下缘、鳍基和内脏充血发炎,有时口腔骨肉也同时充血发炎.该病在草鱼养殖中广泛流行,水温在9~36℃之间均有可能发生,尤以28℃时发病最为严重,往往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这是流行地区最广、季节最长、危害最大的一种流行病.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消毒,实行“四消”、“四定”;(2)经常注入新水或使用生物制剂,改善水质;(3)用0.2ppm二氧化氯或0.3ppm溴氯海因或0.4~ppm强氯精等消毒药定期全池泼洒;(4)内服10%恩诺沙星100g+三黄散200g拌饲40kg,连喂5~7天.可以看看兴旺鱼药
草鱼肠炎病主要发生于每年的6-11月,症状有哪些?
草鱼肠炎病怎么治疗
草鱼肠炎病是草鱼病害中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与赤皮病、烂鳃并称为“草鱼三病”。肠炎病的死亡率比较高,通常可达50%左右,扒滚严重的可达90%。所以肠炎病也是养殖户们最为关切的一种病害。
草鱼的肠炎病多发生在18度以上的温度,通常在4-10月份流行,而在7-9月份时候为发病的高峰期。
发病原因
主要是因为生存条件恶化,水质变坏变浑浊,水体的含氧量降低、氨氮升高,或者是长期吃了劣质的饲料或者变质发霉的饲料所导致,也有的是因为鱼体受到机械损伤而导致抵抗力下降。以上所有的原因都有可能会导致鱼体抵抗力下降,这个时候病菌就会在鱼体内大量的繁殖,很快就会爆发疾病。
发病症状
染病的鱼鱼体发黑,反应迟钝且离群单独游动,不吃食。严重的时候腹部会变大,肛门红肿突出,或者肛门有黄色或者红色的脓血从肛门流出,内脏有积水并且肠管呈紫红色等症状。
防治措施
首先就是做好池塘的消毒杀菌工作,在高温理解多换水,多开增氧机保证水体溶氧,另外避免鱼体受到机械损伤。
出现肠炎病后,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杀菌消毒。可以使用优氯净或春汪余者强氯精进行全塘泼洒,优氯净的使用后浓度为0.5克每立方米,强氯精使用后全塘浓度为0.3克每立方米。
另外,选用内服药,每100公斤鱼用大蒜500克搅碎捣烂加盐400克拌入饲料进行投喂,连续投喂4-5天。还可以每陵搏100公斤鱼用新鲜的马齿苋2公斤粉碎后拌入饲料投喂,连续3-4天。也可以每公斤饲料加入复方新诺明3克连续投喂4-5天,不过注意的是在第一次用药时候加倍就可以。
中草药防治鱼病的方法 草鱼病的防治与用药
用于防治鱼病的中草药目前有400多哗歼种,给药方法常用的有以下4种:
一、浸泡法。将中草药扎成把,放入池塘浸泡,可利用浸泡的药汁向池水扩散,达到防治鱼病的日的。如在鱼池进水口处,每亩浸泡楝树叶l5公斤,每隔7至10天换一次,浸出的汁液可有效地防治鱼车轮乱唯冲虫病。
二、遍洒法。将中草药捣碎,用水浸泡,连渣带汁全池泼洒。如将J公斤乌桕叶干粉,用20公斤2%的生石灰水浸泡,再煮、沸10分钟后全池泼洒,使池水达625ppm的浓度,防治和治疗山首鱼烂鳃病和白头嘴病效果显著。
三、口服法。将新鲜的中草药洗净切碎,与鱼饲料拌和投喂。如用大蒜、食盐拌和麸皮,防治鱼肠炎病效果极佳。
四、糖化法。将中草药和豆饼、麸皮混合,经发酵糖化后喂鱼,可防治多种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