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花鱼养殖方法 新闻视频 禾花鱼的养殖技术
时间:2023-09-09 09:33:57 作者:兄弟酒 禾花鱼 繁殖快吗?
禾花鱼是一种体色乌黑透亮的鲤鱼品种,即乌鲤,主要在南部山区一带稻田中养殖,因采食落水禾花后上市,鱼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禾花鱼。禾花鱼食橘模衫性杂、生长快、繁殖能力强,刺少肉多,肉质细嫩,骨软无腥味,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体重在50-250克。清代乾隆盛世曾是宫廷贡品。目前年养殖面积2.67万公顷,年产量7600吨。这里有桂林禾花鱼、湖南郴州禾花鱼。
禾花鱼养殖技术
一、稻田的条件和设施
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不受污染,有良好的排灌条件且田埂坚固的稻田做为养殖载体。一般来讲,稻田耕作层要深,面积越大越好,至少要1-5亩,最好是50亩以上连片养殖。稻田土壤以中性或微碱性的壤土或粘土为好。要求保水力和保肥力较强、不受旱涝影响。田间水位能保持较长时间不降低,特别是鱼沟、鱼坑里的水能经常稳定在所需的水层。
已选择作为养殖禾花鱼的稻田,必须加宽加高夯实田埂达到0.5米左右,目的是能提高稻田养鱼后的蓄水量,防止漏水、垮埂、水翻田埂和跑鱼。鱼沟和鱼坑应在插秧前预先挖好。鱼沟要在环田距田埂80~100厘米的地方开挖,面积较小的稻田挖成“十”字形,大而长的稻田挖成“田”字形、“井”字形或“目”字形,沟深30厘米、宽40厘米。鱼沟两旁用水泥砖堆砌,防止沟泥塌陷。鱼坑宜设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边或田角,也可以设在田中心,亩设一个深100~120厘米,面积5平方米以上(可根据养殖者对鱼产量的要求而定)。鱼沟要和鱼坑相连。稻田排灌口要开在相对两角的田埂上,排灌时须安置拦鱼栅,防止放水时逃鱼。
二、清田消毒及鱼种放养
1、稻田在放养鱼苗前半个月,每立方米水用200-250克生石灰进行清田消毒和杀灭敌害。待5-6天生石灰碱性消失后,灌水30厘米左右,以后再逐渐注入新水。灌水时要用40目的网袋过滤,以防野杂鱼进入稻田。
2、消毒后7天左右施足基肥,经过一个月左右时间,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此时可放入禾花鱼苗种。放养苗种要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伤无病。
3、鱼种放养。为尽量延长禾花鱼在稻田中的生长期,鱼苗可在稻田插秧后15天左右下田。这样还可以及时利用稻田中大量繁殖生长的生物饵料。①放养品种。以禾花鱼为主养鱼种,鲫鱼、鲢鱼、鲤鱼为混养鱼种。②放养数量。要根据鱼坑的大小、稻田的生态条件、是利用稻田天然饵料粗放养殖还是投饵精养、以及鱼种规格大小和产量要求来确定鱼种放养数量。主养禾花鱼苗种每亩投放800至1200尾左右。8-15厘米的大规格鱼种每亩稻田可放养200~800尾。粗圆腔放养殖放养密度可以小些。
4、放养鱼种时注意要点。一是要注意让鱼种适应稻田水的水温,温差过大时,要将鱼水袋连鱼带水(封口)搁置在稻田水中过渡,至水温接近一致时将苗种放入稻田水中;二是鱼种出现不适应时,及时注入新水;三是做好鱼体消毒,将鱼种放在3%~5%的食盐水中消毒5~10分钟再放入鱼沟或鱼坑;四是要检查出入水口的拦鱼设施,防止鱼种逃跑或野杂鱼进入。
三、稻田的灌水及晒田
1、养鱼稻田的排灌。水稻田可以按常规排灌,但必须注意一是分蘖末期晒田时不能晒鱼,并且晒田时间要短;二是灌浆结实期,要求田中无水层的沟中要灌满水;三是成熟期不能过早断水。
2、晒田清沟。晒田前要将鱼沟、鱼坑内的泥土清理一次,将清理出的淤泥堆放到田边或田外,以增加鱼沟和鱼坑的蓄水量,然后再将禾花鲤赶到鱼沟、鱼坑里去。晒田时要掌握好鱼沟和鱼坑内水的深度。保持沟内有30厘米、坑内有60-80厘米深的水位。这样既能达到水稻晒田目的,又不影响禾花鱼的正常生长。
四、稻田的施肥和施药
1、施肥。合理的稻田施肥,不仅可以满足水稻生长对肥料的需要,而且能增加稻田水体中饵料生物量,为禾花鱼生长提供饵料保障。肥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要占70%~80%。追肥要控制每次用量,追肥一般都用化肥,主要有尿素、硝酸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等。提倡施用生物肥料和复合肥,喷施根外肥。施肥时应避免高温天气,并尽可能地使用鱼集中到鱼沟、鱼坑中,切勿将化肥直接施入鱼沟、鱼坑内。有机肥料必须充分腐熟后方可使用,这样对水稻和鱼的生长都很重要。不可使用氨水和碳酸氢氨。施用化肥时,每亩用量应控制在7.5-10千克,在施肥的同时还要适当加深田水。
2、用药。稻田养殖禾花鱼后,水稻的病虫害明显减轻。使用诱虫码纤灯后,一般不需要用药防治。如确需用药,一定要使用对鱼危害很小的低毒药剂,且不能任意加大药物剂量。喷药前要加深田水(全田灌水6-10cm)或将鱼集中于鱼沟和鱼窝中。在农药的喷洒方法上要注意:水剂药物应在晴天稻叶无露水时喷洒;粉剂药物应在早晨稻叶露水未干时喷洒。这样能尽可能地使药物附着在叶面上,而不落入稻田水中。绝对不能将药物直接喷到鱼沟和鱼坑里。施药后,如发现鱼类有中毒反应,必须立即加注新水,同时排去有毒田水,稀释水中农药浓度,避免鱼类中毒死亡。
五、日常管理
1、稻种选择。水稻品种必须是抗病、抗倒伏的优良品种。
2、稻田蓄水。除浅灌或晒田外,田里不能断水,要保持水深8厘米左右。
3、田间管理。经常检查田埂,防漏防垮。检查进排水口的拦鱼设施,发现损坏及时维修,并做好防病防偷工作,确保稻田养鱼的安全生产。
4、鱼沟鱼坑清理。一般每10天左右清理一次鱼沟和鱼坑,使鱼沟的水保持通畅,使鱼坑能保持应有的蓄水高度。保证禾花鱼正常的生长环境。
5、投饵。稻田中有丰富的昆虫、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天然饵料。一般肥度的稻田每亩每天可形成20公斤左右的天然鱼饵量可供鱼类摄食。但如果要使稻田养鱼达到每亩50公斤以上产量,则必须投喂饵料。投饵时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并注意观察鱼类摄食、活动情况,并根据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常用的饵料有嫩草、水草、浮萍、菜叶、糠麸和复合颗粒饲料等。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确保禾花鱼食物的营养均衡。每天投量应在2小时内吃完为度。
六、鱼病防治
稻田养鱼水体小、密度高,疾病传播快,因此,必须保证放养鱼种体质健壮。鱼种放养前对稻田和鱼种进行严格的消毒。
1、鱼苗消毒。禾花鱼苗种下田前,要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浸泡时间根据水温和鱼体状况而定,一般可浸泡10-15分钟。每半个月用生石灰20克/立方米、二氧化氯0.3克/立方米或养帮0.2克/立方米全池泼洒一次,以预防鱼病。在用药时要选用无毒高效药物,如生石灰、强氯精、二氧化氯等。
2、水体消毒。疾病流行季节对养鱼水体进行定期消毒,
七、正确处理稻作与养鱼的关系
养鱼与晒田、夏收夏种,历来是稻田养鱼中最突出的矛盾。在养殖过程中,除加高田埂加深鱼沟外,还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晒田,只在水稻分蘖期浅水晒田7-10天,其他时间保持稻田水深在30cm以上;二是早稻成熟时采取保水收割,避免在高温季节放水后稻田水体缩小导致鱼类产生应激,影响正常生长。
禾花鱼的腌制方法技巧 禾花鱼的腌制方法技巧有什么
1、腌制禾花鱼的材料。
腌拆猛宏制禾花鱼时需要准备禾花鱼六百克,酸姜丝十五克,蒜茸十五克,葱段十克,酸笋两百克,酸辣椒三十克,水淀粉适量,醋、老抽和料酒以及盐和味精还有生抽各适量,最后还要准备适量的葱姜汁。
2、禾花鱼的处理。
把购买回来的禾花鱼要处理干净,去掉它的内脏和外表的鱼鳞,然后用清水把它洗净,再去掉水分,放盐腌制一会,把腌出来的水分倒掉,并用厨房纸鱼表面的擦干。
3、禾花鱼的腌制。
把加入少量盐的禾花鱼中加入生抽和料酒以及味精还有姜知改丝与葱段一起腌制中,腌制半小时就能入味,这可以在锅中放油,加热以后把它旅册炸成金黄色,取出以后把蒜茸以及酸椒和酸笋全部放入到锅中,再把鱼放进去烧制五六分钟,最后用水淀粉勾芡,然后直接取出装盘就可以食用。
我们老家的田地都空着。想了解禾花鱼的养殖技术。回家自己养。
中午好
一、稻田选择及设施建设。
1.稻田的选择。
选择水源丰富、阳光充足的稻田、无污染、保水保肥性较强,排灌方便的田块,并能防洪、防旱,每块稻田面积最好在0.3亩以上。
2.田间工程建设。
对田埂内侧进行硬化,厚10厘米以上,田基高度40厘米以上;鱼坑面积15-20平方米/亩,深80-100厘米;鱼沟宽50-80厘米,深30-50厘米。根据地势,在较高处设进水口,在较低处设出水口,并设置拦鱼设施,严防鱼类逃逸。
二、放养准备。
鱼种下田前5~7天,并逐步加深水位,蓄水后施放发酵过的农家粪肥作基肥培养浮游生物,每亩施用有机粪肥量为200-300公斤。当水体颜色呈现清爽的土褐色时,水体繁殖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鱼苗易消化的一类群藻类最多,此时投放鱼苗较好。
三、投放鱼种
。
在融水山区,插秧苗后一周,按照亩产量50公斤模式设计养殖方案,以养殖商品鱼为目的,每亩可放养规格4-5厘米禾花鲤苗种300-400尾,投放的鱼种要体格健壮,鳞片完整,无病无伤。鱼种投放前要进行苗种消毒,在放养前先用2-3%的食盐水浸泡鱼种3-5分钟,再放下田中,同时注意与田水温差不超过3℃。
四、养殖管理。
1.巡田。
定期观察鱼类的活动情况,看是否浮头,有无发病,检查长势,观察水质变化。傍晚检查鱼类吃食情况,注意调节水质,适时调节水深,及时清整鱼沟和鱼窝。一般每10天左右清理一次鱼沟和鱼窝,使鱼沟的水保持通畅,使鱼窝能保持应有的蓄水高度,保证禾花鱼正常的生长环境。注意防洪、防涝、防敌害。
2.施肥与投饵饲养技术。
要根据水稻生长和水质肥瘦,适时、适量追施有机肥或无机肥。根据融水山区的农户家庭经济条件,主要以堆肥、施肥为主,辅以农家精饲料、青饲料相结合饲养。堆肥是用稻草与畜粪等堆集7-10天后入田。堆肥放在田中洞岩乎,用泥土压或盖好,目的是使其进一步发酵、肥效缓慢肥田和任凭鱼类觅食;堆肥量视水质的肥瘦及养殖过程饲料投喂量的多少确定。主要是施放沼气水或人畜粪肥,通过肥水繁殖浮游生物来饲养鱼类,一般堆肥堆和施放有机肥结合使用。随天气转热,施肥量可逐渐增加,同时要注意水质变化。
3.投喂。
鱼种投放的第一周内,一般不要投喂。鲤鱼可食稻田里的动植物纳悉、有机碎屑和失落在田里的稻谷。一周后,田间杂草、萍等已被鱼吃完,就要补充投喂农家饲料,主要有有麦麸、米糠、精饲料,以及木薯叶、甘蔗叶、青菜叶、青草或绿萍等青饲料。
4.鱼病枣宏防治。
稻田禾花鱼养殖较少发生鱼病。水温达到15℃以上,水中病原开始危害鱼类,易发生鱼病。前期主要注意防治水霉病,重点是坑塘和鱼沟遍洒,每半月每亩用生石灰25kg和1ppm浓度漂白粉轮换消毒一次。发现鱼病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免传染而造成经济损失。
仅供参考,祝你开心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