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土鸡最好方法是什么 养土鸡最好方法视频
时间:2023-09-09 14:16:59 作者:迷蝶 怎样养好土鸡
品种确定
1、土鸡品种选择无疑是中国境内品种,中国幅源广阔,各地都有本地特色品种。
2、饲料很有讲究,草鸡必须是吃青草、虫子、杂粮等“规范性饲料的”,吃配制复合饲滚喊族料的绝对不行。饲养人员更不能对其进行“填鸭式”喂养。
3、必须在宽敞的养殖场草地上,让草鸡主动找食。空气是对鸡肉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在压抑环境下长大的鸡不仅口感不好,对人体还会产生不良影响。
4、草鸡之所以“鸡味”浓,就是得益于运动。因为鸡在运动的时候,肌肉可以得到充分生长和发育,肌间脂肪丰富,芳香性物质在脂肪中的比例增加,味道自然很香。
都说“无鸡不成宴”,可见“鸡”在人们饮食中占的重要地位。这些年,人们厌倦了少“鸡味”的饲料鸡、圈养鸡,追求的是口感好、野味浓、营养价值高、无公害的土鸡。而选土鸡也是有窍门的。
挑选土鸡
1、头要小
2、毛要亮
3、脚要细
4、毛孔小
较一般的饲料“快速成型鸡”而言,土鸡的头相对较小,且鸡冠也偏小,颜色红润。由于土鸡在喂养时,所摄取的食物多是“纯天然”的,没有附带任何添加剂,所以土鸡的毛色与普通“良种鸡”来说,更为鲜亮,会给人一种油光发亮的感觉。而看“脚”是土鸡最为直观的辨别方法。土鸡的脚细,但却显健硕,精神有力。由于土鸡大多处于放养的状态,且喂养时间较长,所以其掌底部会有层厚厚的茧。而饲料鸡喂养时间短,脚渗链的底部自然比较“娇嫩”。另外,选土鸡还要看其毛孔。在挑选时,可用手拨开鸡毛,看其根部。土鸡皮肤薄、紧致,毛孔细,是呈网状排列的。仿土鸡皮肤较薄、毛也较细,但不如土鸡。而饲料鸡则皮厚、松弛,毛孔也比较粗。土鸡和仿土鸡最重要的特点是肤色偏黄、皮下脂肪分布均匀,而饲料鸡的肤色光洁度较大,颜色也偏白。在下锅后,鸡的分别就更为大弊明显,土鸡和仿土鸡烧好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汤汁表面,有香味,而饲料鸡则肉汤较浊,表面脂肪团聚较少。
散养防疫
长期以来低程度的选育和粗放的饲养管理使土鸡形成了疾病少、耐粗饲的一个特点,再加上土鸡大多数采用的是“四园”(果园、桑园、茶园、竹园)散养,环境远离污染,利于防病。但是因为土鸡的饲养周期较长,加上长期放牧于野外,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增加,有时还会遇上"四园"作物喷施农药引起土鸡农药中毒,所以散养鸡的防疫不容忽视。除加强日常管理,如严格消毒、隔离饲养以消灭部分疾病外,药物预防不失为一条好途径。
鸡痘
鸡15-35日龄、90-140日龄时各刺种一次禽痘疫苗,4-5天后刺苗处结痂表明有效,保护率一般在100%。对土鸡的寄生虫病,惟有改善饲养环境,加强营养及饲养工具的消毒才是最有效的预防途径。
禽流感
鸡20日龄和120日龄、产蛋半年或快进入流感高发期、上次接种类减蛋油苗半年后每只用类减蛋油苗0.5毫升肌注接种一次。
疫苗接种
(1)鸡7-14日龄、25-28日龄时用克隆30疫苗滴鼻点眼,同时按每500只鸡加青霉素、链霉素各100万单位,也可用海天、海达、兰星、普杀平等混合使用。
(2)鸡55-60日龄时用鸡新城疫I系与克隆I系疫苗按1:1.5混合肌注。
(3)鸡125日龄时用新支减三联苗、流感二联油苗肌注,每只0.5毫升。
(4)鸡306日龄时重复用克隆I系肌肉注射。
(5)在土鸡440日龄(出栏前)用弱毒苗(II系或IV系疫苗)饮水。
马立克病
(1)雏鸡出壳后24小时之内注射马立克病疫苗。
(2)孵化器、种蛋、孵化室严格消毒;育雏舍场地、用具严格消毒。
(3)从高发地区引进的雏鸡要补打第2次马立克病疫苗。
(4)在幼鸡1月龄之内饲养人员避免串舍,必须隔离。
(5)一旦发病,应马上淘汰病鸡,对受威胁鸡用鸡康散拌料,安力2000消毒,以加强预防。
传染性氏囊炎
(1)种鸡产蛋前没有接种过法氏囊疫苗或接种油苗半年后没有再次接种的,其后代在5日龄时应用弱毒苗滴口;如果种鸡在接种弱毒苗的同时皮下注射油苗0.2毫升/只,那么在土鸡15日龄、32日龄时就不用再防疫。
(2)如果种鸡接种后半年又进行了接种,其后代在14日龄时可用弱毒苗滴口。如果种鸡在接种弱毒苗的同时每只用油苗0.2毫升皮下注射,土鸡在24日龄时就不用再防疫。
(3)在法氏囊炎暴发区,鸡1日龄时用高免蛋黄饮水,5日龄、15日龄、32日龄时各免疫一次效果更好。
(4)商品鸡1日龄、7日龄、14日龄、21日龄时用高免蛋黄饮水,日后可以不用防疫。
营养价值
我们经常吃的鸡肉大部分都是经过饲料饲养的杂交鸡。
土鸡是散养的,所以土鸡的饮用水是附近山泉的水,吃的食物是周围的各种植物和小虫子,所以土鸡的营养价值比较高。主要表现在:
1、相比我们饲养的肉鸡,土鸡的肉更加结实,肉质结构和营养比例更加合理,土鸡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各种营养素,脂肪的含量比较低,对于我们人体的保健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我们中国人比较喜欢的肉类制品,属于高蛋白的肉类。
2、土鸡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氨基酸对于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构成我们人体体蛋白质并同生命活动有关的最基本的物质,是在生物体内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是我们生命的基本物质,与人的生命活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是我们人体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土鸡肉中的这些营养物质对于我们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土鸡的鸡肉皮中含有丰富的胶质蛋白,能够被人体迅速吸收和利用,是一种非常好的胶质,我们在做土鸡的时候就会发现土鸡和我们在市场上买的鸡在肉质上的差别,土鸡可以作为滋补的食品,以前孕妇生产以后,用土鸡来炖汤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人在患病以后的康复饮食中炖土鸡汤也是很好的选择,经常吃土鸡能够增强我们人体的体质,提高我们人体的免疫能力,土鸡的制作方法很多,可以用清炖、烧烤、风干等各种制作方法,是真正的绿色无污染的肉类食物。
科学饲养
土鸡,家禽的一种。有别于笼养的肉鸡、蛋鸡。公鸡冠大而红,性烈好斗,母鸡鸡冠极小。土鸡也叫草鸡、笨鸡,是指放养在山野林间、果园的肉鸡。土鸡科学管理很重要:
①雏鸡进入育雏室,第一周每平方米50只,且隔开为一群,在弹性塑料网上或竹编网上铺新鲜干净的干稻草。铺草厚度以雏鸡粪便能从其空隙中落到地上为宜。第二周每平方米40只,撤去铺草,使鸡粪直接通过网眼落到地上。第三周每平方米30只,之后为10只。
②按日龄、强弱、大小、公母分群饲养雏鸡。
③鸡舍温度第一周为32℃,以后每周降2.5℃,至自然温度21℃时脱温。
④采用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的4小时周期间隙光照法,使鸡的活动与休息适量,促进土鸡的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节约电费。光照强度参照白天采光窗的光照强度。
⑤雏鸡25日龄方可放牧,这是保证成活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饲养面积
安装保温灯。
补钙
散养土鸡虽然能够自由采食,但钙仍需从日粮中足量供给,否则土鸡就会骨质疏松,姿势反常,产软壳蛋、薄壳蛋或无壳蛋,使蛋的破损率增加,产蛋量也会下降。
土鸡在育成阶段不能喂给高钙日粮,日粮中钙含量应控制在0.8%~0.9%之间。只要发育正常,大部分散养土鸡在145日龄~155日龄开始产蛋,因此,应从这一时期开始给土鸡大量补钙。鸡对钙的利用率约为55%,产一枚蛋需要2.0克~2.3克的钙,所以鸡每产一个蛋,需要食入4克左右的钙。根据这一需要量,从开产至5%产蛋率阶段可将日粮中的钙提高至2%,然后再逐渐提高到3.2%~3.5%的最佳水平。如果环境温度高,鸡的采食量减少,补钙量可适当提高。
补钙时可将骨粉、贝壳粉及石粉作为钙的主要来源。选购时应注意这些原料中颗粒应较大,粉状物越少越好。因为颗粒状钙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长,在蛋壳形成阶段可均匀地供钙。另外,颗粒状钙在胃中可起到研磨作用,提高饲料消化率。
饲料管理
场地选择
场地选择土鸡养殖应选择合适的场地,一般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高燥、取水方便、远离村庄、交通便捷的地方为宜。
场地消毒
新建场地,育雏舍可用5%~10%石灰水或1∶600倍百毒杀、1∶1200消毒威、2%烧碱等进行场地喷雾消毒;用老场地养殖,地面要清扫冲洗,在采用上述消毒方法的基础上,再用高锰酸钾14g/m3,加醛28mL/m3,密闭熏蒸消毒1~2d,将饮水器、料桶等用具一齐放入消毒后,开启通风1~2d。
饲养面积
土鸡养殖根据饲养规模,按15只/m2计算即可;育雏舍可设在栏舍内的一旁,面积按35只/m2计算,安装
保温灯。
育雏期
饲料管理
鸡苗
鸡苗选择养鸡成功与否鸡苗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选择对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活动量大、肉质上乘的土鸡苗,一般要求鸡群活泼、叫声有力、雏鸡头大脚粗、眼凸有神、挣扎有力、羽毛洁净、个体大小均匀、毛色一致的可判断为优质苗鸡。
日常
夏季门窗尽量打开,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和空气新鲜,要严格控制饲养密度,一般15只/m2左右。此外,提前喂料,晚上加喂1次。冬季注意保温和通风,环境温度以14~23℃为宜。同时,要定期对圈舍及用具进行消毒,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
温度要求
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关键。进雏鸡前,提早半天就应调节好雏舍的温度,一般育雏舍的温度控制在0~1周龄33~35℃,以后每周降2~3℃,直到4周龄后方可脱温。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观察温度是否适宜有
二个办法:一是看温度表,二是看鸡群的分布状况:当鸡群扎堆、紧靠热源、不断鸣叫,表明室内温度偏低;当鸡群远离热源、分布四周、不断张口呼吸,表明室内温度偏高;当鸡群分布均匀、活动自如、比较安静,表明室内温度较为适宜。当室内温度偏高或偏低时,都应及时进行调整。温度控制的原则是:初期宜高,后期宜低;小群宜高,大群宜低;弱群宜高,强群宜低;阴天宜高,晴天宜低。
尽早开水雏鸡第一次饮水叫开水。当雏鸡运到后,尽快将它送进育雏室(冬季尤其必要)让其自由饮水。对经长途运输或天热时的雏鸡,饮水中加0.9%葡萄糖生理盐水或速补;近距离运输的在饮水中加0.01~
0.02%高锰酸钾。开水应尽早,要让80%以上的雏鸡同时饮到第一口水;对反应迟钝、蹲着不动或体弱的鸡应人工调教,或拍手声刺激促进饮水。雏舍应当全天候供水,确保雏鸡及时饮用。
适时开料给雏鸡第一次投料称为开料。开料时间应适当推迟,最适宜时间应在鸡出壳后24~36h。也可根据雏鸡健康状况和外界气温情况来定,一般有85%的雏鸡具有食欲时为好。开料太早,容易引起雏鸡卵黄吸收不良而成为僵鸡,导致育雏率降低及均匀度差的弊端。开料时最好选择颗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饲料。饲料应撒在尼龙布或硬纸板等物品上使雏鸡容易吃到。投料应尽量做到少投勤添,以刺激雏鸡食欲,同时减少饲料浪费。
饲养密度
土鸡的饲养密度可稍大于肉鸡,一般一周龄内掌握在35只/m2,以后每周降5只左右/m2,直至过渡到常温。再进行转栏饲养。
后期饲养
管理要点
鸡苗经过1个月饲养进入饲养后期应该注意几点:
饲料。饲料可由配合料逐渐过渡到玉米、小麦、大米等,条件较好的农户可用颗粒料,一般每天上午10时后投料,下午3时后投料1次,入睡前再加一次。
供水。整个饲养期不停水。经常观察,发现精神、食欲、粪便异常者,应及早采取措施。
要及时剔除病、死鸡,防止老鼠、老鹰、蛇、黄鼠狼等敌害。
饲养时间
土鸡饲养期长短不当,直接影响鸡的肉质风味及养殖效益。饲养期太短,肉质太嫩,风味差,影响销路及价格;饲养期太长,饲料报酬降低,风险性大大增加,且易造成劳力、场地等资源浪费,饲养成本增加,效益下降。一般掌握在体重达2~2.5kg,时间在90d以上者即可上市,养殖户也可根据具体的市场行情作合理的安排。
饲养规模
饲养土鸡的效益与适度的饲养规模有关,一般以一个正劳力每批以1000~1500只为宜。条件好的也不要超出3000只。宁愿多点投放,分散养殖,避免超规模连片养殖。这样有利于饲养管理、防疫治病、降低风险、增加效益、稳步发展。
免疫
土鸡饲养期较长,其免疫与肉鸡应有所区别,主要做好以下环节:
选择优质疫苗由于土鸡饲养期长,疫病威胁性大,故养殖户应选购优质疫苗。务必检查疫苗的有效期、批次、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发现破瓶、潮解、失效或有杂质者杜绝使用。应该到畜牧部门指定的地方购为好。
足量疫苗
使用土鸡养殖疫苗不能克扣,应当足量使用。方法是:前期若采用饮水免疫的,用量应加倍,即养1000只鸡,使用2000羽份疫苗进行免疫;如采取点滴免疫则用1~1.5倍量。后期免疫一般用1.5~2倍量为宜。
合理的免疫程序4~5日龄用H120疫苗,13~15日用新城疫Ⅱ系加法氏囊疫苗滴免,28~30日龄用I系疫苗和禽流感疫苗,32~34日龄用H52疫苗。饲养期超过100d的,建议在60~65日龄注射一次I系疫苗。
土鸡养殖什么方法比较好?
土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市场上一直颇受人们青睐,价格不断攀升。养殖土鸡有着很多的利润空间,那么怎样养土鸡效益高?以虫子为食的散养土鸡方式效益高,利用科学饲养方法,让土鸡以蝇蛆、蚯蚓等活虫子为食,可提前20天出栏,饲料成本可降低40%左右,且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同时,这样养出的鸡其肉质鲜美,不含任何激素,营养更加丰富,市场售价高,且供不应求。以虫子为食的散养土鸡方式:1.养鸡场。养鸡场内建有按每平方米10-15只鸡舍外,另要有运动场,鸡舍内要用木条或竹竿搭制鸡架,有利于鸡的夜晚休息。运动场一般为鸡舍面积的4-5倍,场内要设有沙池,沙池内要加入0.01%的敌百虫粉和沙子拌匀,以利于鸡进行沙浴以起到增加活动量,消灭体内外寄生虫,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北方冬季气温夜晚较低,在鸡舍内可采用人工加温的方法,一般15℃以上就能保证鸡的安全生长,并能培育出蛆虫、蚯蚓拦槐等。2.土鸡饲养。在养殖过程中,为确保鸡群的均衡生长,应及时进行大小,强弱分群饲养,尤其要注意公母的分群。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虫子供应不足时,应每天早晚各补喂一次饲料,如玉米、麦粒、菜叶等。
还要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这是规模养鸡成功的关键简纳友所在。因此,要搞好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减少鸡的死亡,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对土鸡的免疫程序,应结合生产的性质(商品肉仔鸡)而定,最好是按肉鸡的免疫程序来参照进行,即1日龄的雏鸡免疫接种马立克氏疫茄掘苗(无条件时也可不搞,这主要是在孵化场搞);6~7日龄的鸡用鸡新城疫Ⅳ系苗(或Ⅴ4苗)、法氏囊B87苗、传支H120苗等混合饮水免疫;24~28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苗饮水免疫一次;60日龄再用鸡新城疫Ⅰ系苗注射接种一次,以后不再免疫接种。
养鸡土鸡需要怎么养
增设保温和照明设施鸡舍周围加盖防风障,舍内地面保持清洁,并铺上垫草,同时将门窗糊好,夜晚放下草帘保温或点火加温,使室温始终保持在10℃以上。如果饲养的土鸡数量较少,可以在夜间将其赶回屋内。
加强管理鸡舍外要有运动场,鸡舍内要设休息栖架,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5只为宜。早晨放鸡前要注意调整舍内外的温差,可以先打开鸡舍的门窗,让鸡群有一个适应外界冷空气的过程,然后再将其放到运动场去,以防感冒。平时要喂吊食,即将饲料菜等放高,以促其运动,帮助消化,健壮鸡体。每天坚持照明13~14个小时,自然光照不足时要打开电灯照明。冬天宜增加饲喂次数,保证每只鸡都采食充分,既利于自身产热,又利于增重。
用白酒拌料饲喂在每公斤饲料中加入60度左右的白酒30~40克,拌匀后饲喂,可使土鸡的产蛋率提高18%左右,同时还能增强其抗病能力。
饲料多样化土鸡的精饲料应以玉米、高粱、麸皮等为主,青饲料应以胡萝卜、白菜、菠菜等为主。土鸡产蛋期还要喂些豆饼、玉米面、贝壳粉、鱼骨粉等蛋白和矿物质饲料,并且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
充分利用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添加0.05%的氯化胆碱、0.15%的蛋氨酸以及适量的天然酵母素能提高产蛋率3%左右。
搞好消毒防疫经常清扫鸡圈的粪便及杂物,定期更换运动场或鸡舍内的垫料,保持鸡舍干燥卫生,平时注意经常用来苏尔溶液消毒并拌喂中草药,或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饮水。
目前,许多农家饲养本地土鸡仍然采用传统的饲养方法。这种“斗米养斤鸡”的方法,所养出的鸡虽然肥瘦适当,肉质紧实,味道特佳,价高,好售,但成活率低,饲养周期长,耗料多,见效慢,收入少。若在饲养管理方面做好以下几点,则既可使鸡毛色光亮,保证肉质品味,又能使其成活率提高,饲养周期缩短,耗料少,见效快、收入多。
1.鸡舍的构造可用旧房改造,也可另建鸡舍。小鸡舍内安装弹性塑料网或竹编网,网眼直径1厘米,网距地面100厘米左右。若是旧房改造,应前后开采光窗和地窗。采光窗距地150厘米,地窗距地20厘米。
2.做好进雏前的准备工作。用旧房改造的鸡舍,四壁内及顶上用浓石灰水粉刷1-2次。不论是改建还是新建鸡舍,都要严格消毒,搞好卫生,验证舍内调温和通风设施。
3.雏鸡的来源。为减少外来鸡带来病菌和做到品种纯正,最好能自留种鸡,自繁雏鸡。①种鸡选择毛色光亮、健壮、生长速橘渗度快的纯土派伍让鸡。尘局母鸡体重1.6公斤左右,公鸡体重1.6-2.25公斤为宜,公母比为1:10。种鸡不宜用兄妹鸡。②农家来用母鸡孵化出雏方法时,为使雏鸡日龄统一,除做到喂料投放均匀,按时保质外,对先孵的母鸡实行空孵(鸡窝内不放蛋),但空孵时间不宜超过7天。中大规模饲养时宜采用孵化器孵化出雏。
4.科学管理。①雏鸡进入育雏室,第一周每平方米50只,且隔开为一群,在弹性塑料网上或竹编网上铺新鲜干净的干稻草。铺草厚度以雏鸡粪便能从其空隙中落到地上为宜。第二周每平方米40只,撤去铺草,使鸡粪直接通过网眼落到地上。第三周每平方米30只,之后为10只。②按日龄、强弱、大小、公母分群饲养雏鸡。③鸡舍温度第一周为32℃,以后每周降2.5℃,至自然温度21℃时脱温。④采用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的4小时周期间隙光照法,使鸡的活动与休息适量,促进土鸡的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节豹电费。光照强度参照白天采光窗的光照强度。⑤雏鸡25日龄方可放牧,这是保证成活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5.防病措施以预防为主,做到每天观察鸡群吃料、饮水情况。中鸡、大鸡在栖架上过夜,成排成对,各就各位,利于经常查看鸡粪,找出相对应的病鸡。另外,病鸡入舍飞不上栖架;当鸡群外出时,有病的鸡也不会飞离栖架;病重的鸡则会从栖架上摔下来,可以据此查找病鸡。发现病鸡要立即隔离,清粪工作每周1次,雨雪天气严禁放牧,以免打湿鸡羽,使鸡受凉感冒。放牧场地应事先检查,发现死动物立即远弃,以防鸡群中毒。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养鸡专业户利用荒山林地饲养土鸡,由于地势空气清新,环境安静,使鸡得到自由活动,晒太阳,泥沙浴,采食天然饲料,从而增加营养,减少疫病感染,降低饲养成本。实践证明,利用荒山林地规模饲养商品土鸡,一户农民可年养2000--3000只,公鸡卖肉,母鸡产蛋,毛收入可达9-14万元,除去鸡苗、补饲精料和防疫成本6--9万元,净收入达3-5万元。一、荒山林地的选择与鸡舍建造。选择远离热闹区,鸡舍建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土地较平坦,易防兽害和疫病的山中。用竹、木搭成人字型扛架,两边滴水檐高1.5米,顶盖茅草。四周用竹片间围,做到冬暖夏凉。鸡舍的大、小以养鸡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鸡10-15只。在荒山林地内搭一些供鸡防风避雨的遮荫棚。值班室和仓库建在鸡舍旁。二、雏鸡饲养。土鸡到40日龄时,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但体温调节机能尚不健全。在饲养上应做到以下几点:1、饮水与开食。雏鸡入舍12小时后,开始可喂些温开水或5%的葡萄糖水,以增强其体质,便于胎粪排出。生长24小时后,可喂碎米加熟蛋黄(每100只鸡喂3个蛋黄),每2小时喂一次。第3天开始喂配合饲料。参考配方(%):玉米粉53.2、麸皮8、豆饼粉22、菜籽饼粉6、鱼粉6、骨粉2、贝壳粉2、多维素0.5、食盐0.3。每天喂6次,任其吃饱。2、温、湿度与光照调节。1-7日龄32-30℃;8-14日龄30-27℃;15-21日龄27-24℃;22-40日龄24-21℃,如舍温达不到,应人工供温。舍内相对湿度60%-65%,每天坚持20-23小时光照,15天后减至13-15小时,30天后采用自然光照。三、青年鸡饲养。41-120日龄的青年鸡应雌雄分养,以便管理。1、小公鸡的饲养。小公鸡100-120日龄体重达1.25-1.5千克即可上市。为使其按时达到出栏体重,要按雏鸡配方,略加调剂供给全价饲料,任其采食。做到吃饱、吃好、少动、多睡,促进催肥长膘。对体型大而偏瘦的鸡可添加油渣菜油脚催膘。2、小母鸡的饲养。若出售商品鸡,可按小公鸡的方法饲养。若养成产蛋鸡,则采用限制饲养,适当降低热能量的比例。每天喂料2-3次,早上少喂,让其在荒山林地多活动、多食天然饲料;中午少喂或不喂;晚上入舍前喂饱。到120日龄时,转入产蛋鸡舍饲养。四、产蛋鸡饲养1、增加饲料营养。科学配料,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是提高土鸡产蛋量的一条重要措施。参考配方(%):玉米粉62、小麦粉17、豆饼粉12、鱼粉4、滑石粉1、贝壳粉2.6、生长素0.5、多维素0.5、食盐0.4。当产蛋率在50-60%时,每天每只鸡喂料105-110克;产蛋率在80%以上时,应让鸡不限量采食。每天早上少喂,把鸡放在荒山林地自由采食;中午在荫棚盛足料和水;太阳下山将鸡收回鸡舍喂饱。2、创造适宜环境。土鸡在15-25℃时不会影响产蛋性能。夏季要防暑降温,搞好卫生,提供充足的饮水;冬季要保温防寒,不饮冷水;光照每天要达14--16小时,亮度以每平方米10瓦即可。饲养环境要保持安静,尤其要防止鸟、兽等骚扰。此外,每4只鸡要备足1个产蛋箱,以免出现抢窝。3、适时淘汰老鸡。土鸡一般养一个产蛋年即出售。从早春到春节前已产了一批蛋,可作肉鸡出售,这时卖价也好。鸡源困难者,可在产蛋一年左右时,实行强制换羽,提前恢复产蛋,继续到第二个产蛋年再出售。五、防疫灭病。土鸡饲养抗病力虽稍强,但仍会感染一些疫病,应采用和一般养鸡相似的办法进行综合免疫预防效果更好
追问:
小鸡的品种如何选择?
回答:
品种介绍
1、优良地方品种。湘黄鸡,主要分布湖南湘江流域及湘南地带,是湖南肉蛋兼用型地方鸡种,具有三黄(即毛黄、皮黄、脚黄)、体型小、成熟早、肉质特别鲜美等特点。桃源鸡,主要产于桃源县中部,该鸡体型高大,公鸡体羽呈金花色或红色,主翼羽和尾羽呈黑色;母鸡羽色为黄色或麻色两类。
2、培育品种。主要是利用本地区鸡种与外来良种鸡杂交选育而成。特点是该鸡肉质味道好于良种鸡,但长速稍慢一点。如长沙黄鸡,快乌鸡等。
3、引进品种
肉鸡类:AA鸡,艾维茵(白羽);狄高、红宝(黄羽)等,特点是生长速度极快,体型大,常作分割鸡用。
蛋鸡类:来航鸡(白壳),伊沙、罗曼、海赛克斯、迪卡(褐壳)及绿壳蛋鸡等。特点是产蛋率高(年产280枚以上),料蛋比低(2.4:1),特别是绿壳蛋鸡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在我市试销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