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养殖前景如何 草鱼的养殖条件
时间:2023-09-09 15:02:31 作者:侠在江湖漂 草鱼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草鱼生长迅速,体长增长最迅速时期为1~2龄,体重增长则以2~3龄为最迅速。当4龄鱼达性成熟后,增长就显著减慢。在自然状态下1冬龄鱼体长为340毫米左右,体重为750克左右,2冬龄鱼体长约为600毫米,体重3.5公斤,3冬龄鱼体长为680毫米左右,体重约5公斤,4冬龄鱼体长为740毫米左右,体重约7公斤,5冬龄鱼体可达780毫米薯旁皮左右,体重约7.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35公斤左右。
池塘精养草鱼高产养殖管理技术
养殖条件
1、池塘条件: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壤土,底泥10~20厘米,水深2米左右。池塘选择东西走数差向,每口池塘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一台,4寸水泵一台。
2、清野消毒:在干塘情况下(积水5~10厘米)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或亩用漂白粉10公斤,温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做到不留死角死面,彻底杀灭致病细菌。
3、水质:PH值7.5~8.5,养殖盛季(6~9月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有机物耗氧量(COD)为18~20毫克/升。
4、鱼种选择:草鱼种应选择体色金黄,外表无伤,活泼健壮,体重在100克/尾左右的个体。同时,由于草鱼出血、肠炎两大病均易感染当年鱼种,所以在苗种选择上应以2龄苗种为佳。
5、鱼种放养
a、放养时间:采用春季放养或秋季放养两种方式,春季放养时间为水温回升到12℃以上,秋季放养为水温在15~12℃之间投放苗种。
b、放养模式:放养模式分主养和混养两种,以主养模式为主。主养模式草鱼占80%~85%,搭配20%~15%的鲢、鳙、鲂、鲫鱼。
c、放养规格及密度:草鱼放养规格全长在15~20cm时,放养密度以1400~1600尾/亩为宜。草鱼放养规格全长在20~25cm时,放养密度以1200~1400尾/亩为宜。
5、鱼种消毒:鱼种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或高锰酸钾20mg/L或聚启早维铜碘(含有效碘1%)20~30mg/L浸浴5~10分钟。
6、鱼用饲料:池塘精养草鱼所用饲料采用以配合饲料为主占85%,青饲料为辅占15%的方式。
7、饲养管理:精养池塘的投喂是饲养管理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常规饲料投喂和药饵投喂。投喂方式采用人工驯化定点投喂,严格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点投喂。具体做法如下:
a、常规饲料投喂: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8~32%,辅投青绿饲料。饲料投喂遵循“前粗后精”的原则。
怎样科学养殖草鱼,养殖草鱼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草鱼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其肉性味悄销甘、温,有暖胃之功效,其胆性味苦、寒,有降压、祛痰及轻度镇咳作用。草鱼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草鱼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养殖效益较好。那么,怎样科学养殖草鱼,养殖草鱼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期推出一组养草鱼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1池塘水质啥要求
春季常出现阴天霉雨天气,气压较低,水体易缺氧,池塘应严格清野消毒,草鱼自身病害较多,精养池塘更易爆发流行病,同时消除杂鱼避免饲料损耗。
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底泥10~20厘米,水深2米左右。在干塘情况下(积水5~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或亩用漂白粉10公斤,温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做到不留死角死面,彻底杀灭致病细菌。定期泼洒生石灰,一般每半月按每亩水面每米水深20公斤施用,或用漂白粉1毫升全池泼洒。
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一台,4寸水泵一台,以备及时换水与增氧。水质的酸碱值应保持在7.5~8.5之间,6~9月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有机物耗氧量为每升18~20毫克。有计划地加水换水,每10天注入新水一次,每次注启前游入20~30厘米,到7月中旬,视实际情况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2。6月~8月中旬。草鱼容易缺氧浮头,晴天中午开增氧机2~3小时,凌晨开机3~4小时,阴天半夜开机一次,以预防鱼类浮头。
2干塘鱼种咋放养
越冬后的鱼塘,水质一般呈老化状态及出现弱酸性,因此当鱼塘水温逐渐回升并稳定在13℃~15℃以上时,应对鱼塘水质进行处理:将全塘换1/3新鲜水,适当降低池塘水位,以利池塘水温快速升高;在天气晴朗时,中午开1~2小时增氧机换气,同时可视情况使用生石灰或微生物制剂等改善鱼塘水质。
草鱼种应选择体色金黄,外表无伤,活泼健壮,体重在100克左右的个体。由于草鱼出血、肠炎两大病均易感染当年鱼种,应选择2龄苗种为佳。鱼种入池前,应注意体表消毒。放养时用3%的盐水浸泡鱼体,对草鱼进行免疫。
鱼种投放时一是每亩投放尾重150~200克的草鱼250尾。这种投放方式与高密度、大规格放养相比,一方面可大幅度降低鱼种成本,节省费用50%~73%;另一方面避开了高温期水体载鱼量过高容易出现泛池死鱼现象。
另一种为每亩放养800~1000尾,搭配个体规格为250~500克鲢鱼种100尾,青鱼种15尾,不搭配或少搭配鲤鱼,以避免与草鱼抢食。
3亲鱼培育注意啥
开春后鱼塘水温渐升,鱼类开始摄食,此时应及早开食,投喂新鲜质优的饲料,保障鱼类能提早开食,促进体质恢复,提高抗病能力,及时促进鱼类生长,加速亲鱼的性腺发育,提高养殖产量与效益。
应勤巡塘,避免鱼塘出现浮头现象。已怀卵的亲鱼,耗氧量相对偏高,要保持鱼塘水质有较高的溶氧量,一旦池水缺氧,亲鱼出现浮头,则会影响亲鱼的成熟与产卵,甚至导致亲鱼不产,严重影响全年的生产。
加强冲水,促进亲鱼发育成熟。当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对亲鱼加强水流刺激,有助于亲鱼发育成熟,使成熟亲鱼顺利产卵。
有效控制鱼病发生,施药过多、施药量过大,会影响亲鱼的成熟产卵,甚至影响产卵孵化悔伏出的鱼苗质量,应严格控制亲鱼塘的施药量。越冬后的亲鱼,有部分亲鱼可能出现冻伤患水霉病,要及时将死、病鱼捞走,避免污染水质。
4怎样饲喂才科学
饲料蛋白质含量是影响草鱼养殖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证明,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时,既能保证草鱼快速生长,又可降低饲料成本,养殖效益最佳。
池塘精养草鱼所用饲料采用以配合鱼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的方式。配合饲料以鱼粉、豆粕、麦麸、次粉、玉米、精草等原料为主,配以矿物盐、多维及氨基酸的复合添加剂,要求饲料营养全面,其中粗蛋白20%、粗脂肪4%、碳水化合物40%、纤维素8%~10%,青饲料投喂紫花苜蓿、黑麦草、苏丹草、旱草、水草等,要求饲草鲜嫩,以便于草鱼消化。
投喂优质饲料可使草鱼的病害少,生长快,精养池塘要严格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点”投喂。常规饲料投喂为3月中旬至5月份每日2~4次,6~8月中旬每日3次,8月中旬至10月每日4次。从6月份开始,每天投喂青饲料1次,投喂量不宜过大,以七八成为宜,严防过饱或过饥。
草鱼抢食凶且贪食,一次性投喂过多易出现饲料在肠道中膨胀将鱼撑死的情况。一般日投喂量为草鱼体重的1.5%~1.8%,分3次投喂。为防止摄食不均出现个体生长的两极分化,颗粒饲料直径4毫米,每次撒喂时间不应少于45分钟,尽可能使所有草鱼都能获得饲料。
5流行疫病咋防治
认真巡塘,及时掌握池鱼活动与吃食状况,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草鱼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等,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主要以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为主,连用3天;内服以“三黄粉”药饵效果较好,每50公斤鱼体重用“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碾成碎粉后搅匀)0.3公斤与面粉糊混匀后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用3~5天。
也可用磺胺胍做成浮性饲料,即每5克磺胺胍拌麸皮1斤,再加榆树皮粉或红薯粉3两,用热水调和,压成小块,晒干待用。将药饵掺于颗粒中,第一天按池鱼体重每10公斤用药1克,第2~6天每天药量减半投喂。每天1次,6天为一周期,每1个月到1个半月投喂一周期。
越冬后有部分鱼可能冻伤患水霉病等,可用水霉净每亩100克全塘泼洒,用五倍子药汁全塘泼洒;可采用前述药饵投喂方法防治肠炎病;用禽用红霉素每克含1百万单位第一天全池泼洒0.07万国际单位,第二天药粉拌饵内服,每100公斤鱼用药1克,2~6天减半,可治烂鲤病;用五倍子、呋喃唑酮治疗肠炎、烂鳃并发症。具体方法为用五倍子煮成药液连渣全池泼洒,同时连喂6天呋喃唑酮,每天每100公斤1毫克。
草鱼环境适应性强,草鱼养殖注意事项有哪些?
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稻田中的杂草有30种以上,其中草鱼喜欢食用的黑藻、苦草、嫩芦苇等植物都是草鱼的最爱。同时,草鱼在塌迹桥生长期间还捕食金花虫、稻飞虱等水生害虫,稻田里的草鱼不容易害病。这对于草鱼的生长是非常有用的。而且稻田可以给草鱼提供比较好的生长环境,稻田里边的水一般比较浅而且比较清澈,这对于鱼捕食活的虫子是有很大帮助的。
货接肓种—季稻田养鱼:专池育夏花,放稻田中养成鱼或鱼种。稻鱼连作。种二季稻地区,先用早田或晚稻秧田夏花,然后转到晚稻田继续养殖。连养实际是兼养的一种形式。应将大个的草鱼种控制在集鱼坑内,用竹条、柳条、木棍儿或铁丝网、纱窗等,在鱼坑的周围制成拦鱼栅,拦鱼栅的缝宽或孔隙以草鱼种不能进入稻田为准,拦鱼栅要团猛牢固,高出水面40cm左右。
每天需要通过巡田及时掌握它们的情况,并针对性地采取办法,特别是在大雨、暴雨时候要防止漫田,检查进、出水口拦鱼设施功能是否完好,检查田埂是否完整,是否有人畜损坏,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我热爱农村生活,喜欢农村的寂静。我热爱农村,热爱生活,喜欢我们村里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着很丰富的种植和养殖经验,针对这个问题我希望把我在农村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现在春耕已经开始了,农村开始忙着种植农作物,稻谷开始发芽生长,四月中旬后就可以开州伍始插秧苗,秧苗插到稻田半个月时间后就成活,稻田开始关起水,稻田就可以养殖草鱼,在夏季烈日照射下温度高达38℃,稻田水体中主要杂草和底栖动物较多,而浮游生物较少。所以稻田最适宜养殖耐高温,而又是杂食性或草食性的鱼类,以草鱼、鲤鱼、鲫鱼等为主要养殖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