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殖竹荪菌 怎么养殖竹荪视频
时间:2023-09-10 13:39:02 作者:无泪的遗撼 竹荪如何种植
一、栽培
1.生料栽培:
(1)选用原料核饥腊:适应竹荪栽培生长的原料颇广,如阔叶树木屑、棉籽壳、农作物秸杆、竹子等均可。
(2)原料处理:将选择好的原料粉碎成末状(如锯末),采取两种方法处理。①石灰水浸泡。用0.3~0.5%石灰水浸泡原料,进行搅拌,大约1~2分钟浸透;然后捞出放入筐内,用清水冲洗。pH值在7左右。再将原料控成含水量65%左右即可接种。②药物处理法。用1:800倍的多菌灵或托布津液浸泡原料,使药液高于斜面。2~3分钟捞出控出多余的水分,使含水量在65%左右即可接种。
(3)栽培方法:先把栽培房用甲醛与高猛酸钾结合,烟熏消毒处理后,在栽培箱上铺上薄膜,放上一层沙土,然后一层料一层菌种,黄2~3层。料厚在25厘米左右为宜,通常第平方米用竹荪菌种2~3瓶。接种后裹上塑料薄膜。
2.熟料栽培:
(1)原料处理:将选好的原料,加入18%麸皮或米糠,玉米粉2%,尿素0.3%,过磷酸钙1.5%,硫酸0.3%,拌后加入清水再拌匀,使含水量达到用手握时指缝有水即可。
(2)高温灭菌:将拌好的原料放入高温灭菌锅内,当温度上升到100℃时,再连续蒸5~6小时取出放入预先铺好的塑料薄膜内包好。
(3)栽培方法:待料温下降至30℃以下时,打开包好的薄膜,接入菌种后再包上薄膜。
二、管理
1.生态条件:
(1)温度:竹荪菌丝生长温度是25~32℃,最适宜温度为23~24℃。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温度在15~28℃之间,最适宜温度为22~25℃。超过32℃或低于5℃,菌丝生长缓慢或停止。
(2)湿度:菌丝生长湿度在60~70%之间,菌蕾的生长发育湿度在75~95%范围风,而破球和撒裙时,肢隐相对湿度应在85~95%,以95%最好,湿度低于80%,子实体难以形成或出现畸形。
(3)空气条件:竹荪属好气性真菌,菌荪生长期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室内应注意通风换气。
(4)光照条件:光照对竹荪当育有抑制作用,故菌丝生长无改滑需光照。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散射光线。
(5)营养条件:竹荪生长所利用的养料主要用碳源和氨源,再者就是无机盐和微量维生素。植物的死体如锯末、秸杆等都是它所需的营养。在竹荪的生殖生长阶段,还需少许的泥炭土壤。
2.管理方法:
下种后3~4天内,温度应保持在24~27℃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菌丝生长,培养基表面长潢菌丝时,盖上一层厚3~5厘米的腐殖土(即养花用的土)。盖上后保持房内空气新鲜,每天都要通风换气,并且要保持盖目湿土,温度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之间,通常情况下,菌丝发育1~2个月,即有菌丝延伸到土表,这时温度在23~26℃之间,相对湿度不变,给予一定量的散射光,再经5~10天,表面出现小白点,就证明子实体原基形成。子实体生长发育时,相对湿度应为80~95%,从出蕾到发育成熟,需要40~80天,这由温度而定,相对湿度达到95%,菌裙强度最大。
三、采收与加工
当竹荪菌裙开伞完毕而且孢子末自溶时,立即采收,去掉菌盖、菌托,然后分别进行干制处理(日晒、烤箱烘烤均可)。制成干品后,用红绳扎成50克一捆,装入聚乙烯无毒双层食品袋内密封,再放入有吸湿剂的缸内保存,等待出售。
如何种植竹荪,竹荪的种植栽培技术要点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珍稀食用菌,营养石室,有菌中皇后的美誉。
闲话少说,今天要给你们说的是如何种植竹荪,即竹荪的种植栽培技术要点,共讲三种方法,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竹荪的室内箱栽法
用普通木箱做栽培容器,先在箱底铺一层厚5-10厘米腐植基贺埋质土,将枯竹锯成30厘米长,平铺在腐植质土上,在枯竹层播竹荪菌种,每平米用750克装菌种1瓶,然后再盏一层腐植质土,土层厚约3-5厘米。
要注意覆土不可过厚,否赃会影响出菇。
在覆土上浇水,令其湿透。
将木箱放在室内培养,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经4-5个月时间,枯竹上已长满菌丝,并有少量菌丝向覆土蔓延。
当气温上升到20-24℃时,覆土层有小菌蕾出现,此时,应提高室内相对湿度,不能低于85%。
在菌蕾长出覆土层之后的一个月左右,菌蕾撑破,此时,空气相对湿度应提高到95%,菌裙便能很好的撒开。
每平方米平均产鲜菇1.62公斤,高产者可达2.84公斤。
二、竹荪的室内床栽法
在室内用木、竹搭床架,宽1米、高2米,3-4层,每层间距80厘米。
床边用竹、木做档板、高30-40厘米。
底部铺薄膜,在薄膜上打滤水孔。
将栽培材料加工成5~30厘米长小段,用0.5%石灰水浸泡一周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浸入清水中,进行发酵处理,待清水发出酸臭气味时捞出,即可上床播种。
先在床面铺5厘米厚腐植质土,再铺10厘米厚的培养料,然后在培养料上均匀地撤一层菌种。
在菌种上面铺5厘米厚培养料,再撒一层菌种。
每平米用菌种(750克装)1-2瓶。
播种后,用塑料薄膜包好,在20℃温度下进行遮光培养,保持相对湿度在75-80%左右,经20天左右,培养料上已布满菌丝,即可进行覆土。
在管理上做到轻喷水、少通风。
当菌蕾长大、发育成熟,顶端开始向上膨大时,空气湿度要提高到95%,几天后,竹荪即破蕾而出,从播种到采收,需8~9个月的时间。
三、竹荪的室外畦地栽培法
这种方法省菌种,用工少,方法简单,有利于农村进行栽培。
具体作法是:
选背风阴凉空地做畦床,畦床宽80-100厘米,深10厘搏蚂米,在畦内铺一层枯竹,在枯竹上播菌种,每平方米用菌种一瓶,然后在菌种上拍此覆盖3-5厘米厚的复土,浇透水。
为了保持菇床温度,在畦床上搭30-40厘米高的荫棚,防阳光直晒。
利用自然温度进行培育,但要经常喷水保湿,防止床面干燥,次年9月,床面开始出菇,从播种到出菇,大约需要10-12个月。
竹荪种植方法与技术
选择容器:种植竹荪时要在木箱底部打排水孔,铺上10厘米厚的搜粗雀腐殖土。培养菌种:使用碎竹片、木凳胡屑、麸皮、白糖混合清水培养菌种。科学补水:用喷壶把水喷洒在土壤和空气中。控制温度:养殖温度控制在20-23度之间。
竹荪怎么种植
1、选择容器
种植竹荪前要选择合适的容器和环境,可以用木箱作栽培容器,底部打排水孔后,在箱底铺上10厘米厚的腐世早殖土,撒上竹段或木段即可,也可以使用木材搭建床架养殖,在搭建好的床架底部铺薄膜后扎出排水孔,在床架上铺腐熟的树叶和树椴木。
2、培养菌种
竹荪需要培养菌种后才能种植,可以使用碎竹片、木屑、麸皮、白糖混合清水制作菌种,达到捏团成型不出水的效果,然后放入经过消毒处理的腐殖土中,环境温度控制在23度左右,等待50天左右菌丝可以长好。
3、科学补水
竹荪喜阴凉湿润,适合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培养的过程中要保持环境的湿润,但不能使用浇水的方式,只能把水用喷壶喷洒在土壤和空气中,竹荪的菌体不能直接接受水分。
4、控制温度
竹荪的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极高,需要把环境温度控制在20-23度之间,超过35度时,菌体会停止生长,低于15度时,会导致菌球萎缩或出现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