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虫养殖骗局 大麦虫养殖技术骗局
时间:2023-09-10 14:17:25 作者:别无选择 向咨询一下专家,现在养殖大麦虫赚钱吗,销路好吗?今天在网上看到的,懂得...
其实我们是同道中人,我也想养,但我查到一些资料,,大吃一惊,发出来希望对你也有所帮助,三思而后行吧!
养虫子赚钱。现在很多农民家庭都喜欢,可是现在有不少在这个方面pian钱的哦。现在我们就看看黄粉虫pian子的嘴脸。
黄粉虫,又称“面包虫”,原产北美洲,50年代从苏联引进我国饲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据《中药科技报》报道)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黄粉虫养殖是一个农村创业的项目,但仅对于自用而言,用来作饲料。但如果说养殖用来卖,等公司回收,那就悬了。黄粉虫养殖绝对不会是如广告说的那么厉害,利润也并不高。承诺回收的商家很多都是炒种而已,拿商品虫当种虫卖。
大家想一想,既然这么赚钱他们自己养就行了,找个工人一月1000元足够了,那么大的公司没钱也可以贷款嘛.为什么老想着招商卖种呢?
所以有网友说,黄粉虫养殖能挣钱,但挣钱的不是养殖户。(是那些卖种的!)
更有公司把这个养殖项目当作一个集资项目来作,销售购买黄粉虫饲养权或股权,承诺不菲的回报。当然,事实证明这只是又一个骗局。
近日,安徽泽林科技有限公司就因为涉嫌黄粉虫养殖集资诈骗而被起诉,判了有期徒刑。
吹嘘出来的市场前景
相关资料显示,黄粉虫俗称“面包虫”,脂肪、蛋白含量高,是各类饲料最为理想的天然添加剂。作为动物饲料,其营养价值和成嫌丛分均居各饲料之首,有“动物蛋白饲料之王”的美誉。据说,近年来,德、日、韩等国从我国每年进口黄粉虫干制品千万吨以上,成为国际市场紧俏商品,成为继蚕桑、蜜蜂之后中国的第三大昆虫朝阳产业。尤其是黄粉虫养殖顷者皮具有成本低、易饲养、投资风险小、经济效益高几大特点,因此,在吸引众多人眼球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和“冒险家”也嗅到了其中的“商机”,采取种种手段,忽悠老百姓将大把的钱投进他们布下的陷阱里,黄粉虫养殖骗局破解:
黄粉虫养殖是个适合广大农户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但是,近两年一些人利用它来进行炒作,以达到买种谋取高额利润的目的,因而为引诱更多的人买他们的种,故意将黄粉虫养殖人为地导入误区。这种做法,不仅坑害了那些向他们引种的农户,也不利于黄粉虫养殖行业健康稳步地可持续发展。所以应该还它以本来面目,让大家识破这里面隐藏着的单单以炒作买种为目的的骗局。
误区之一:将商品虫当作种虫
真正意义上的种虫是专门为生产商品虫产卵用的成虫培育的种虫,请大家注意这个概念:生产商品虫用的成虫并不是种虫,而生产商品虫用的成虫是靠种虫来提供的。种虫要在每批每代商品虫中不断挑雀差选,提纯复壮,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品种不致退化。种虫可以从幼虫、蛹和成虫中挑选,就拿幼虫来说,要留作种虫的幼虫除体表特征与普通商品虫不同外。在耐温差抗缺氧性上也要比普通商品虫更高。所以真正的种虫确实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代价,因而价格高一些理当无可厚非,而那些炒作买种的公司或基地,却把普通的商品虫当作种虫,故而能使每斤几元的东西骤然变成了几十元,在如此的暴利刺激并趋使下,他们便无所不用其及、不择手段地发展养殖户,虽然是打着“公司+农场+农户”的幌子(创富指南网Cyone.com.cn),而实际上根本不顾加盟养殖户的利益,更谈不上什么帮助和扶持。他们明知道这样的“种虫”生产不出能达到交售标准的商品虫,却偏偏在合同上规定交售的商品虫长度非要达到2.8厘米以上;他们把精力都用在了炒作买种上,一边建立网站、专门雇用网络管理人员在网上大肆鼓噪宣传,夸大收益率,把黄粉虫养殖说成是一个“可以成就百万富翁”的好项目,根本不想也没有精力去投入人力物。
误区之二:按引入幼虫数量计算产量以夸大收益率
黄粉虫商品虫的产量是由产卵成虫的数量决定的,而不是由引入多少幼虫数量决定的。那些靠买种赚取暴利的公司却把商品虫的产量说成是:引8龄幼虫200公斤,经20天饲养,可羽化为成虫最少100公斤,每四天接卵一次,每次可接卵200盒,每个养殖周期按60天计,可接卵15次,每盒能产2.0~2.5公斤,按2公斤计算,一个养殖周期可获得商品虫:200盒/次x15次x2公斤/盒=6000公斤。接着,给你算出了经济效益,描绘出一副诱人的前景,好叫你动心去引他的种。
其实,这是糊弄那些还没有涉入养殖的门外汉.当你引回去种后养上一段时间就会明白,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且不说黄粉虫受当地气候条件的影晌因素。只按一般情况来说,这里就有几点疑问:
第一,200公斤幼虫经20天饲养怎么就能全部变为成虫呢?有过经历的人都知道,引回去的幼虫大小不一,即便同龄的幼虫化蛹时间也不一致,怎么就能一齐化蛹又一齐羽化为成虫呢?事实是,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是变不成成虫的,而且产卵成虫是逐渐积累的,一段时间内收集几盒,再过几天又收集几盒,直至慢慢积累到一定数量。
第二,200公斤幼虫在饲养、化蛹、羽化过程中,既使条件掌握的再好,死虫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每一个形态的变化过程里都有一定数量的死亡,到全部变为成虫时,能留下100斤就很不错了,一般情况是每100斤幼虫可获得25斤成虫,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养殖户在同行业中就算高手了,引200公斤幼虫说能出200斤成虫那是天方夜潭、胡吹瞎擘。
第三,100公斤成虫每次接卵200盒,60天接卵15次。这里忽略了一个事实,在60天中难道成虫不死吗?成虫是有寿命的,寿命大慨在1~120天之间,再加上互相残杀,所以每次接卵都有一部分死虫,据统计,既使控制的再好,每批接卵时死亡率大概也要在3%以上,甚至更高。
误区之三:达不到一定数量不签定回收合同
凡是炒作买种的公司都打这张牌。否则他们的目的就很难达到。稍有常识的人仔细琢磨一番。就不难明白:你既然是发展养殖户,那要根据人家的经济状况和自愿,想引多少就引多少,为什么非要规定达到那个数量才回收呢?
再则,在解析第一个误区时已经谈到过,所谓种虫是要经过精心培育的,你能一下子同时给那么多引种者提供1000斤,或者500斤,你有那么多的育种成虫吗?你只能是以普通商品虫的价格收购来又以种虫的价格买给加盟户,这样的赚钱方式真可谓是又快捷又省力,于是他们在你引种时,说得天花乱坠,引种后就又变成了另一付嘴脸,发展了养殖户不是用心去关护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以培植和壮大自身实力,让养殖户跟上你得到实惠,真正来做“公司+农场+农户”的事,而是唯利是图,巧取豪夺;
更有甚者,有的公司根本没有任何市场,回收了往哪卖?生怕养殖户养好虫后交售回来,于是怎么能让虫死就怎么教你养,把个好端端的黄粉虫养殖行业让他们搞得乌烟瘴气,致使那些向他们引种的养殖户们怨声载道,看到广大养殖户逐渐认识到这个事实自我觉醒发起成立养殖联盟的时候,又跳出来姬指气使,说三道四,玩起了掩耳盗铃的花样。
分析案例(来自百度贴吧,仅供参考):
商家广告之效益分析:
一、以100斤种虫为例,前期总投资8000元左右。
1.种虫5800元。
2.饲养工具(养殖盒等)饲料等2000元。
二、饲养3-4个月后,每月平均生产成品虫500斤左右,按收购价4元计算,收入为2000元。
饲料成本:每斤成品虫一生耗饲料3斤,价值1.8元,500斤×1.8=900元。
每月收入2000元,饲料成本900=纯收入1100元,另:虫粪收入,每斤成品虫产粪2斤,那么500斤×2=1000斤,每斤虫粪0.2元,1000×0.2元=200元。
养100斤种虫每月纯收入总计:1300元。
三、总投资15万元,可养殖种虫2000斤。
1.合同期两年零四个月,计:28个月,减去产卵期4个月,其24个月为效益期。
按1:5的产量,每月可产10000斤商品虫,那么24个月×10000斤=240000斤。
2.回收价4元/斤,240000×4=960000元
虫粪240000×2=480000斤×0.2=96000元
毛收入96万元+9.6=105.6万元
3.成本:
①人工费:(3-4人)33600元。
②饲料投入:每生产1斤商品虫耗饲料3斤,约1.8元,那么240000斤×1.8元=43.2万。
③前期投入:15万元。
4.纯收入:105.6万-3.36万-43.2万-15万=44.04万元。
每月纯收入约1.84万元。
黄粉虫养殖专业户算的实际收益:
揭穿商家广告真相:
一、以100斤种虫为例前期投资
1.种虫5800元。
2.其它前期投资:(假如种虫有1:5的产量一斤虫需要3斤饲料是真实的)。饲养盒300个×6元/个=1800元。另(产卵筛30个+虫粪筛4个)×10元/个=340元。还有放置饲养盒的架子,根据不同地区这个先粗略讲一下按人工料算500元,其它如简单的装修,这是小不了的,电源、筛虫粪的架子等也粗计一下100元。
1800元+340元+500元+100元=2740元。
3.前期饲料投资:种虫、成虫、卵、幼虫、老熟虫、成虫或商品虫这个时间最少要6个月。还按500斤月产量算一下,6个月×500斤×3斤饲料/斤虫×0.55元/斤饲料+6个月×500斤×8斤菜/斤虫×0.1元/斤菜=7350元。
4.人工:按3个人×400元/月×6个月=7200元。
以上四项共计前期投资:23090元。
二、效益分析(前提假如种虫有1:5的产量一斤虫需要3斤饲料是真实的)
1.28个月的合同-6个月的前期繁殖周期=22个月
2.合同期收入=22个月×每个月产量按500斤×4元/斤=44000元
3.22个月的支出=22个月×(500斤虫月产量×3斤饲料/斤虫×0.55元/斤饲料+500斤×8斤菜/斤虫×0.1元/斤菜+3个人月工资×400元)=53350元
22个月的收入=44000-53350=-9350元
三.总投资和总收入分析:
1.前期投资:23090元
2.合同期支出:53350元
3.合同期收入:44000元
总收入=44000-(23090+53350)=-32440元
朋友们大家从上可见,这是那些公司应该公布的真实效益分析,养黄粉虫不是简单的算数题,是有风险的,这当中该公司却一句未提,虫子的死亡率是不小的,至于1:5的繁殖率,现在听起来象童话。黄粉虫目前根本不具备工厂化养殖的条件,这些商家为了赚钱,不择手段,这当中最让人痛心的,央视做为一个主流媒体也成了这些人吹嘘的平台,一些学界的教授也大力吹捧养殖能治富加入坑蒙骗的庞大队伍,朋友们这是个陷阱,没养的就别养了,养了的就认赔吧!
养殖蛋白虫是骗局吗?
是骗局,很多这种坑农民的,1、为什么同样是却不互相收购
2、投入1到2万一年赚6万那如果有一百万一年不就有6百万。听着就不靠谱
3、当要求跟车看下回收实况,养殖基地和饲料厂的和化转品厂的合同几家基地或拒绝或者搪塞!
朋友的朋友立即找了几位养殖户求证这才知道是骗局几位养殖户讲出了被骗经历。1、送虫的说是总部派过来的实际问了司机是别的商户买过来的商品虫基本不是种虫,产卵率低死亡率高!一个月全死了。2、原来所谓的蛋白虫就是俗话说得,也就是和黄粉虫包装后赚的黑心钱。
一位河南养殖户在平台说出自己的被骗经历后每天都能收到几个被骗的加好友,3短短一年就冒出来无数蛋白虫养殖公司,4、真实的大麦虫和黄粉虫是靠谱的但是没有规模的话不赚钱!黄粉虫商品虫的产量是由产卵成虫的数量决定的,而不是由引入多少幼虫数量决定的。那些靠卖种赚取暴利的公司却把商品虫的产量说成是:引8龄幼虫200公斤,经20天饲养,可羽化为成虫最少100公斤。接着,还给你算出了经济效益,描绘出一副诱人的前景。其实,这是糊弄那些还没有涉入养殖的门外汉。当引回去种后养上一段时间就会明白,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滚禅且不说黄粉虫受当地气候条件的影晌因素。只按一般情况来说,这里就有几点疑问:
1、200公斤幼虫经20天饲养怎么就能全部变为成虫呢?有过经历的人都知道,引回去的幼虫大小不一,即便同龄的幼虫化蛹时间也不一致。事实是,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是变不成成虫的,而且产卵成虫是逐渐积累的,一段时间内收集几盒,再过几天又收集几盒,直至慢慢积累到一定数量。
2、200公斤幼虫在饲养、化蛹、羽化过程中,即使条件掌握的再好,死虫也是不可避免的。据养殖户介绍,一般情况是每100斤幼虫可获得25斤成虫,能达到这个水平就很不错了。
3、一些公司称,100公斤成虫每次接卵200盒,60天接卵15次。这里忽略了一个事实,在60天中难道成虫不死吗?成虫是有寿命的,寿命大慨在1~120天之间,再加上互相残杀,所以每次接卵都有一部分死虫,据养殖户介绍,即使控制的再好,每批接卵时死亡率大概也要在3%以上,甚至更高。
黄粉虫养殖不是简单的罗列几个数据,而是有风险的。这些潜在的风险,公司宣传时是不会提到的。虫子的死亡率是不小的,而公司所称的1:5的繁殖率,听起来就像是童话。其实,好在几年前,电视报刊就有曝光过,有一些公司把养殖黄粉虫当作一个集资项目来做,销售购买黄粉大迅尘虫饲养权或股权,承诺不菲的回报,而事实证明这只是又一个骗局。黄粉虫目前根本不具备工厂化养殖的条件,一些商家为了炒种赚钱,不择手段,创业者需要高度警惕。
养殖骗局套路:
1.效益好
特种养殖会以低投资高利益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些养殖项目几乎都是说的“一本万利”谁养谁都能赚钱,其实这些都是有水分的。
2.假名头。
一些特种养殖公司对外信息大多自称某某科研公司、某某特种养殖中心、列入国家星火计划等一些来博取眼球和信任。
3.后台强
一些特种养殖公司鼓吹自己的后台强,这些骗子在一些科技院校内租间房子昌蔽,借助着这些名牌院校的招牌做幌子,打着名校的名义来骗取他人的信任。
4.假保障
什么该公司的养殖项目有保险公司责任担保,而且还有法律公证,但是你如果一旦交上钱,指定拿着你的钱跑路。
5.包技术
很多特种养殖的广告中都有不限文凭、不分地域、不管有没有养殖基础都能学会、公司包技术服务等,其实特种养殖还是要看地域、季节、气候等条件
金蝉养殖骗局
金敬辩蝉顷做我们这边确实有养殖的,虽然我们这边的人都挺爱吃,不过特种养殖这块估计不是太好搞,听说养金蝉要亮乎缺两年才能有效益,还是谨慎一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