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是改良退化草地,建立人工草场及发展农区和城郊育肥畜牧业的重要牧草之一。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苜蓿草什么时候种最好,掌握苜蓿种植技术要点。
种植苜蓿的时间,我们建议在每年的2~4月份进行,此时种植成活率最高。当然,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地区、不同的地理条件下,种植的时间应略有不同。
种植之前要进行整地施肥,保证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好,以保证种植品质优良、颗粒饱满。完成种植之后覆盖一层薄土,适当浇水,等待种子萌发。
苜蓿品种品质、产量差异显著。一般选择苜蓿品种,首先考虑其抗寒性。根据当地敏铅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如抗寒型、耐旱型、耐盐碱型、抗病虫害型,一般优良品种能提高产量20%~30%。
我国有许多优良的品种,例如东北的地方品种抗旱性强,新疆和内蒙古的地方品种耐旱性强,沿海地区的地方品种耐盐碱,国外的引进品种也较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有许多丰产、抗病虫害的品种。
整地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出苗率和整齐度,翻耕土地最好在秋、冬季节干旱时期进行,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持水能力,减少根系刺入土壤的阻力。
由于苜蓿种子细小,幼苗细弱,顶破表土贺银的能力差,苗期生长慢、根系浅,成株后直根系入土深阔,可达2~3米,故要求整地精细,平整,无大土块,无杂草,墒情好,应深翻以利于根系生长。
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春播前应浇足水,含水适宜,及时播种,可保全苗。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地区,整地后立即镇压再播种,可起到保墒作用,使种子和土壤结合紧密并保墒。
在播前将精选的苜蓿种子摊在阳光下晾晒3~5天,可提高发芽率。
播前可用碾米机碾轧20~30圈,也可掺入一定数量的石英砂砾、碎石等桥拍好用搅拌器搅拌、震荡或在砖地上轻轻摩擦,使种皮表面粗糙起毛,种子不碎,以达到擦破种皮的目的,改变其透气性,促进吸水膨胀,萌发。
水温以不太烫手为准,在50~60℃水中浸泡半小时即可,然后捞出,白天放在阳光下曝晒,夜间转至阴凉处,并加水保持种子湿润,经过2~3天后种皮开裂,当大部分种子略有膨胀时播种。
苜蓿施肥以基肥为主,在中等偏下的地力条件下,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每亩(667平方米)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3000千克。
苜蓿有根瘤,能为根部提供氮素营养,一般地力条件下不提倡施氮肥。结合整地施底肥,每公顷施30000千克厩肥,150千克尿素,300千克硫酸钾和750千克过磷酸钙。生长期还要追肥。
在早春土壤湿度较好的情况下和每次刈割前追施钾肥,对苜蓿的越冬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即可。
栽培要点:
播种时间:春夏秋季播种均可。
春季:4月中旬至5月下旬;夏季播种易受杂草危害,应注意防草;
秋播:8月中旬至9月下旬播种。
播种方法:
(一)种前的准备
1、选地。以土层深厚疏松,排灌方便,pH值6.5--7.5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最为适宜。在土壤含盐量0.2%的盐碱地上也能生长良好,不适于黏土。
2、哗顷绝整地。精细整地,彻底清除杂草。春播时,需在上一年作物收获后浅耕灭茬,除草,保墒,然后深翻,耕深要达20厘米,再耙、压,使其平整;秋播要在作物收获后,深耕、耙平、磨碎。
3、施底肥。结合整地施底肥,亩施2000千克厩肥、10千克尿素、20千克硫酸钾和50千克过磷酸钙。由于种子不耐盐,播前应对土壤灌水洗盐,或雨后播种才易出全苗。
(二)播种
1、种子处理。种子要经过清选,晒干,使种子的净度达到90%;播前可将农药、除草剂、根瘤菌和肥料按比例配置拌种,避免苗期病虫害。用根瘤菌等细菌肥料拌种(1千克根瘤菌可拌10千克种子),能提高产量20%以上。
2、播种时间。种子发芽需要两个乱姿条件:一是地温在5℃--6℃,最适温度在25℃以内;二是需要较多的水分。以春播和秋播效果最好。偏盐碱地块不宜春播,易造成死苗。
①春播。春季需在清明前(3月底--4月初)播种。此时土壤湿度大,易获全苗。过晚正逢春旱,出苗困难。
②夏播。一般在6月份--7月份。此期气温高,雨水多,幼苗生长快,但杂草也多,病虫害发生频繁。
③秋播。一般在8月底--9月初。此期在雨季后,土壤墒情好,温度适宜,杂草长势减慢,播种成功率最高。不论采用哪种播种方式,均应结合下雨或灌溉,雨后最好。播后要镇压,以利种子发芽。
3、播种方法。一般采用条播,行距30厘米--40厘米。目前推广的密乎春垄稀植技术,行距15厘米--20厘米,既增加覆盖,提高产量,又便于田间管理。
4、播种量。选进口种子,每亩用量0.75千克--1.0千克;国产种子,每亩用量1.0千克--1.5千克。盐碱地用量适当增加。干旱地区因水分不足,播种不可过密。亩用量干燥时用低限,湿润时用高限。
5、播种深度。苜蓿种子甚小,播深视土壤种类而定,湿土浅播,干土稍深。一般为2厘米--3厘米,沙质土3厘米--4厘米,黏土为2厘米,
6、镇压。若土壤疏松,播前先镇压一遍,便于掌握深度;播种后再镇压一遍,有利于保墒。
(三)管理
1、补苗。播种后要及时查苗补种,确保种植密度。
2、灌水与排水。灌水用沟灌、喷灌均可。冬前、返青后各浇一遍水;刈割后,视干旱情况,适时浇水;对新种的苜蓿保苗浇水时,须在幼苗长出3片真叶,株高5厘米以上时进行。苜蓿的根系不耐淹,水淹24小时会造成死亡,雨季低洼地应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3、施肥。播前施足底肥。每亩用过磷酸钙20千克--30千克,与厩肥2000千克同时施入。目前各地推广的细菌肥料,如增产菌、EM、喷施宝等都可促进苜蓿生长。
4、除草。返青后、幼苗期、二次刈割前后都要除草。一般在灌水后除草,可采用中耕、耙切及化学药剂等方法。化学除草剂分为三种:一是播种前适用的土壤处理除草剂,如地乐胺,灭草猛、草甘膦等;二是苗前适用的除草剂,如地乐胺、禾耐斯、都尔等;三是苗后适用的除草剂,如普施特、豆草隆、苯达松等。但注意药效应在刈割前2周--3周失效,以免造成家畜中毒。
5、病虫害防治。生长4年以后,苜蓿的病虫害较多。可用药剂、提前刈割、摘除病叶等方法防治,但根本的防治措施还在于选用抗病品种及播前药物拌种。
6、收割。苜蓿每年可刈割3次--5次。苜蓿从始花期到盛花期约为7天--10天,第一次刈割在始花期(1/10开花)最适宜,此时蛋白质含量最高;最晚不能晚过盛花期,否则,落叶严重,茎秆纤维化,品质下降。第一茬苜蓿草收割时间大约在5月中下旬;以后视水肥条件,每隔30天--40天割一次,刈割时留茬5厘米左右,过高过低都不好;在最后一次刈割时,要注意留40天--50天的生长期,以利于越冬。刈割后阴干半天,及时打捆贮藏,否则过干会造成落叶,影响草的质量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本文标题:苜蓿种养的方法和观察方法 苜蓿种养的方法和观察要点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42496.html
生态养殖项目做什么好摘要:生态养殖法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
小猪魏氏梭菌拉肚子可以喂点青草止不可以。小猪魏氏梭伏答菌拉肚子不可以喂点青草。选...
母牛妊娠期为多少天母牛配种后,精子与卵子相融合,形成一个合子(受精卵),叫做受精。母牛从受...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辽宁省种畜禽经营管理办法全文的精彩...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农村医保住院能报销多少钱的精彩内容...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精...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海南省土地整治规划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农村医疗保险怎么查询有没有买成功的...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精彩...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青海农业合作社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