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
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在生活当中,相信有很多小伙伴都或多或少了解过水产养殖,发展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技术在未来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我整理了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
一、高密度水产养鱼技术
1、网箱养殖
这种养殖方法分为粗养,半精养和精养三大类。其中粗养指的是鱼群不依靠人工投喂,而是通过自食其力的方式获得食物,以此生存下去,粗养比较适合滤食性鱼类,比如鲢、鳙等,他们就能自主的以捕获水中的微生物,漂浮物为生。
半精养指的是根据当地鱼塘附近就有的条件就地取材,比如说添加一些稻谷壳亦或是别的蛋白质含量低的农副产品,精养则与其完全相反,它需要依靠人类投以高蛋白质的原料,例如蚯蚓,蚕蛹等。但是精养和半精养都是吃食性鱼类,如草鱼、鲤鱼、鲇鱼等,而且通常他们的产量也是相对比较高的。
2、流水养鱼
此类方法在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被广泛的运用,因此也造就了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养殖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流动性的鱼塘水可以灌溉农田桑树;
而反过来桑树培养的蚕蛹和水稻田里的稻谷又为鱼塘的鱼群提供原料,这就大大的减少了养殖的成本,同时鱼的肉质更为可口,鱼本身也就更具营养。这类方法比较适合草鱼、鲤、罗非鱼等吃食性鱼类的养殖。
二、高密度养殖的注意事项
1、高密度养殖其实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非常多的,像水的质量,养殖地点的深度等,都是日常需要关注的点,因为高密度养殖,水体内的氧气就容易不足,如果再加上鱼群不好动的话,那就要放入一些鲇鱼刺激刺激鱼群的游动性,这样不但能增加水体的氧气,也有利于鱼群健康生长。
2、平时要加强巡逻,检查工作,不能李庆闭让一条感染疾病的鱼待在水塘里头,这样可能会坏了一塘子的鱼,损失是非常大的。所以巡逻检查工作不可少。
高密度水产养鱼技术,不但是养殖户比较关注的问题,他也是一个行业比较注重的问题。因为发展集约化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是大势所趋,他在我国水产养殖行业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致使它必须要寻求更好更高的技术,才能得以在现如今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
这些都是对行业和养殖户的要求和影响。那对于我们广大市民消费者来说,高密度养鱼技术的发展就是福音一样的存在,因为高密度养殖也就意味着产量的提高,我们就能经常吃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鱼了。
(一)养鱼环境条件选择技术
(1)养鱼池分几种类型:大棚水泥池塘、农村水库、山区池塘、深水湖泊、河流网哪裂箱等,都是高密度养鱼必备的环境。
(2)养鱼池怎样建造呢?鱼池占地面积10-200亩,水深需1、5-2、5米。鱼池的占地面积为5-20亩。长方形的鱼池很合适。池底部是平的,底面稍微向出水处倾斜,池埂边缘要用水泥密封,防止鱼塘池被鱼损坏。
(3)进水口、排水设施齐全,排水灌溉能力最好为每日水量变化的30%左右。
(4)水源充足(最好是农村的长流水),水质新鲜,无污染,配备曝气机、饵料饲养机等必要的机械设备。
(二)高密度养鱼水质管理技术
(1)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肥就是指漂浮在池塘中的各种动植物;或是水的颜色在早晨和晚上都会发生变化,而鞭毛藻类则占主导地位。嫩就是指水质肥料,但肥而不老,即生长期的优质藻类正在增长;
爽就是指谈水,浮游生物和浮悬有机物以外的悬浮物并不多,水的清晰度在25-40cm,最好有山泉水,所以说水质是高密度养殖的条件。
(2)定期添加更换水质是保持池中水清晰的'最广泛,最经济和最适用的技术方法。通常情况下水质调控,每7-10天添加一次淡水,每次大约20厘米;每月更换一次水,每次30%,并且池中水的清晰度保持在30°左右,为鱼类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是死水的鱼塘,没有活水的话,比较难以高密度养鱼的。
(三)饲养模式选择技术
在饲养方式的选择也是高密度养鱼比较重要的技术,应突出主要鱼类,适当搭配其他鱼类,同种鱼类应一致,鱼类可大致分为上层、中下层和下层三种类型,根据这三种类型的搭配,可充分利用水产养殖水体空间,有效去除鱼塘的残留鱼饵,调节水质。
通常情况下,水体较肥的鱼塘,鲢、鱼养鱼的标准应占60%,其余鱼种占40%(如草鱼、鳊鱼、鲤鱼、鲫鱼等);水体较瘦的鱼塘,草、鳊鱼等养鱼标准应占60%,其余鱼种占40%(如鲢、鳙、鲫等)。
一、养殖条件
水源水质符合GB32097海水水质标准,养殖用水通过砂滤提水,盐度控制在15‰~30‰,池塘面积0、05~0、3公顷,水深可控制在1、5~2米,配备中央排水系统(水从池塘中央闸口集中排至尾水处理池,经净化达标后排出),每公顷配备20~30台增氧机,养殖场配备罗茨鼓风机充气系统。
二、放养前准备
1、晒塘。
养殖池塘排干水,充分曝晒,冲洗干净。
2、消毒。
池塘在进水前先全面喷洒(70~80)×10-6漂白粉(有效氯含量28‰~32‰)消毒液,覆膜池塘连同棚顶和四周也一同喷洒消毒;池塘养殖用水在傍晚用(30~40)×10-6漂白粉泼洒消毒,用增氧机搅拌均匀后,关掉增氧机,12小时后再开增氧机曝气;待余氯消失后便进行有益藻、菌培养。
3、培水。
良好的藻相、菌相是放苗所必须的条件。施肥肥料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有机肥需经充分发酵(宜拌入有益微生物制剂)后使用,无机肥比例为N∶P=10∶1,视水质及水色情况确定施肥量。培水水质以清爽为好,不宜太浓、太肥、太腻,并适当施加有益微生物(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等),使有益微生物在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
三、苗种放养
1、苗种选择。金刚虾苗种选择经特定SPF检测合格的优质种苗,要求虾苗活力好、个体整齐、体色正常、体表干净无附着物、无空肠空胃现象。
2、放苗规格。以体长1~1、2厘米为宜。
3、放苗天气。选择晴好天气放苗,放苗水温22~32℃,最适水温为25~30℃,温差超过3℃时应将装苗的塑料袋放在池水中适温后再放进池中。大风、暴雨天不宜放苗。
4、放苗盐度。放苗时池水的盐度和育苗池的盐度相差不超过5,如果超过此范围,则应进行淡化或咸化。
5、放苗密度。(120~160)×104尾/公顷。
淡水白鲳具有肉质好,体形大,生长快,食性广,病害少,耐低氧,易捕捞等特点,是一种有价值的大型经济鱼类,它的引进和推广对提高效益,对改良养殖结构,丰富菜篮子具有积极作用。
一、淡水白鲳的生物学特征
1、形态特征
淡水白鲳鱼体似海水鲳鱼,呈卵园形,侧扁,头小,头长与头高相当,尾分叉,下叶稍长于上叶,背部有脂鳍,体被园鳞,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呈锯状腹棱鳞,体色为银灰色,胸鳍,腹鳍,臀鳍红色,尾鳍边缘带黑色。
淡水白郑谨鲳鱼的鱼种时体表有黑色斑,成鱼时消失,放养在池塘中的成鱼则是白身,银鳞,黑尾,红鳍四色相配,极为美观,故又是一种很好的观赏鱼。据报道,在原产地此鱼最大个体可达20千克。
2、生活习性和食性
淡水白鲳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喜群聚群游,族群间不互相残杀。
淡水白鲳消化系统发达,为杂食性鱼类,既摄食小鱼、虾和底栖动物等饵料,又摄食小草、蔬菜、藻类等植物性饵料。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投喂麸皮、米糠、豆饼和配合饵料。冲谈
3、生态习性
①适温范围:淡水白鲳的生长温度为21—32摄氏度,最适温度为28—30摄氏度,最低临界温度为10摄氏度。正常吃食温度为16摄氏度。在长江中下游及淮北地区14摄氏度以下处于休眠状态,侧卧池底。
②耐氧能力:淡水白鲳对低氧耐受力较强,在溶氧0.5毫克/升时能活数小时,其生长最佳水体溶氧为4—6毫克/升。
③耐盐性:在5—10‰盐度水域中能正常生长,且无鱼病,15‰的盐度中16小时死亡。
④酸碱度适应范围:ph5.5—7.4,喜偏酸性或中性水体。
淡水白鲳鱼养殖技术
⑤起捕率:淡水自鲳性温驯,好群聚,一般第-网起捕率都在90%以上,两网基本可捕尽。
⑥常用药物的耐受力:淡水自鲳对有机磷农药、敌百虫最为敏感,0.2ppm时经11小时即死亡,0.5ppm时仅3—4小时就大量死亡,1pm时立即死亡。在水温20—25,0.3ppm孔雀石绿也会使淡水白鲳中毒。0.135ppm就会引起红头症状。用10ppm浓度硫酸铜浸洗25分钟鱼无异常现象,漂白粉(有效氯30%)为2ppm时无异常,4ppm时20分钟后鱼体失去平衡,100分钟死亡。硝酸亚汞0.2ppm时无异常,1ppm时10小时内全部死亡,0.1ppm对防治小瓜虫病有特效。
二、淡水白鲳的成鱼养殖
1、越冬鱼种主养。越冬鱼种一般体重在15—20克,长江中下游及淮北地区一般5月上中旬开始放养,10月中下旬起捕,生长期5个月,体重平均达750克以上。
2、成鱼池混养越冬鱼种。高产成鱼池中混养谈水白鲳越冬鱼种规格宜放大些,40—50克为好,亩套养50—60尾,不增加投食,可增产50—60千克。
3、网箱养殖。淡水白鲳鳞片致密,不宜受伤,抗病力强,喜群聚,好食人工配合饵料,故适宜用网箱养殖。
①网箱要求:淡水白鲳上下颌有锋利的牙齿,为防其咬破网箱,一般采用单层钢丝网片结构。规格为4×4×2或4×6×2网,网目大3公分,多无盖网。网箱设置时箱盖高出水面0.5m。
②鱼种放养:越冬鱼种5月中旬入箱,规格15克—20克/尾为好,单养密度一般150尾/平方米。
③饵料要求:人工配合饵料,蛋自质含量25—28%。
④投喂方法:鱼种进箱后两天开始驯食,量少次多,在水温25摄氏度以上时每天投喂四次,投饵要耐心,边撒边观察,以大部分鱼吃饱游走为止。6、7、8三个月为最佳生长期,应提高蛋白质含量,加大投饲量。
⑤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中要做到三防:防病、防逃、防偷。设置网箱的水体要无污染,无病害,水质要清新,鱼种进箱时用3—5%食盐水侵洗15—20分钟,进箱后用漂白粉挂篓。定期清洗,检查网箱,防止破损而逃鱼。派人看管,做好日常记录。
淡水白鲳鱼养殖技术
4、池塘养殖技术关键
①池搪条件:塘口面积5—20亩不限,水深1.5—2.5米为宜,水质良好,无工业污染,精养塘每6—8亩要配备-台3千瓦增氧机。放养前池塘每亩用150千克生石灰消毒。
②鱼种放养:依据池塘养殖品种,散丛碰饲料的具体条件和计划养成规格及产量指标确定养殖模式。鱼种放养时用3%食盐消毒。
③饲养管理
饲料选择:淡水白鲳食性广,对饵料的粗蛋白要求不高,成鱼饵料粗蛋白含量一般为26—28%,各种农副产品及人工配合饵料,瓜果皮,禾本科植物的种子,多种水生、陆生植物,动物性饵料如蚯蚓、螺蛳、池底有机碎屑,腐殖质及小鱼小虾都吃。
饲料配比:集约化养殖中常使用人工配合饵料投喂,饲料配方:工、主原料鱼粉5%,豆饼20%,菜饼35%,粗面40%,添加剂、赖氨酸0.3%,蛋氨酸0.2%。配方2::细麦麸50%,豆饼粉25%,鱼粉15%,玉米粉8%,复合维生素、矿物质、骨粉、食盐2%。
④投喂方法
定点:以池塘长边的中间为固定的投饵点
定时:水温18摄氏度开始引食,日投两次,上午10点,下午3点。水温20—23摄氏度时,上午9点,中午1点,下午5点3次。水温23—25摄氏度时日投3—4次。水温26—30摄氏度时日投4次,即早上8点11点,下午2—3点,6点。
定量:水温18摄氏度时日投饵量为鱼总体重的0.5—1%。水温20—22摄氏度时为2%。水温23—25摄氏度时为3%。水温26摄氏度以上时为5—6%。
诱导式投喂:在投饵之前,以敲击铁锹或木桶为信号久之鱼便形成一种条件反射,闻声便集中觅食,从而可提高饵料利用率。-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本文标题:集约化养殖观赏鱼设施视频讲解 集约化养鱼技术视频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43050.html
生态养殖项目做什么好摘要:生态养殖法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
小猪魏氏梭菌拉肚子可以喂点青草止不可以。小猪魏氏梭伏答菌拉肚子不可以喂点青草。选...
母牛妊娠期为多少天母牛配种后,精子与卵子相融合,形成一个合子(受精卵),叫做受精。母牛从受...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辽宁省种畜禽经营管理办法全文的精彩...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农村医保住院能报销多少钱的精彩内容...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精...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海南省土地整治规划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农村医疗保险怎么查询有没有买成功的...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精彩...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青海农业合作社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