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仔养殖技术视频 猪仔养殖技术与管理
时间:2023-09-11 16:21:20 作者:回答 仔猪的养殖方法和技巧
1、尽快吃初乳作好乳头固定工作,由于法系猪产仔多,从引入后产仔情况看,初产猪平均窝产仔11.7头。而保证每头仔猪尽快吃到初乳,是确保乳猪成活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全窝仔猪成长均匀,提高成活率,应在仔猪出生后2—3天内,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把较小的仔猪固定在前三对乳头上,保证生长均匀。
2、及时作好防寒、保暖工作根据仔猪生理特点,产房温度应控制在22—24度,仔猪保温箱下应有电褥子,上边有电热灯,保证局部温度在30—32度为宜。
3、哺乳仔猪要作好剪牙、断尾工作由于仔猪生长较快,奶水供应不足从而导致乳头被仔猪咬碎。因此,仔猪出生时剪牙工作是很重要的。剪牙时一定要把断面剪平整,以防因剪牙不整齐造成仔猪颊部溃疡,同样为防止在仔胚期出现咬尾现象,也应在仔猪出生时将尾断掉。
4、保持猪舍干净,环境良好由于仔猪出生时无抗体,所以通过吃初乳获得抗体对于乳猪是行不同的。因此加强猪舍的卫生是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做到产床以上无猪粪为原则,做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确保乳猪在哺乳期能迅速生长。
5、应给予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由于乳猪哺乳期增长迅速,28天断奶,35天全窝槐培基转群达10.3kg左右,平均日增重在250克左右,同时由于仔猪出生时消化器官不发达,容积小,机能不完善,所以要给予高蛋白、高能量的优质饲料。
6、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1、喂养要科学要给幼仔猪饲喂适口铅谨性好、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刚断奶的幼仔猪,要饲喂富含蛋白质的精饲料,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可低于15%。有条件的中拆还可适量补喂一些豆浆、粉浆、牛奶、奶粉等流汁饲料。
7、强化管理措施。适时分群为了防止环境条件的急剧变化使幼仔猪产生应激反应,幼仔猪断奶后要坚持移母不移仔的原则,把母猪调离原舍,小猪在原舍饲养20—30天,这期间应根据小猪的个性、大小、吃食等情况进行合理并群,每群以10—15头为宜。注意要把体弱的小猪编成一群,以便于特殊照顾。30天后再转入育肥猪群,进行合群育肥。
8、加强运动要加强运动,每天定时轰赶幼仔猪活动,要让幼仔猪多晒太阳,每天中午(除特别寒冷的天气外)要定时赶猪到运动场上晒太阳,以增强幼仔猪的抗病免疫能力。
9、猪舍要保温防寒猪舍建造要座北朝南,背风向阳,最好在猪舍北墙设防风帐;舍前运动场上部用塑料布棚架覆盖;舍门要牢固,密不透风;舍炕要铺有干*或垫草,以备幼仔猪做窝取暖;猪舍要保持干燥,如果天气阴冷或室外湿度大,可在运动场地面撒一层干草木灰;猪舍要经常打扫,定期清除粪便。
10、注意疫病治理猪肺疫、气喘病、痢疾、仔猪副伤寒病是3—4月龄的幼仔猪冬春季节常见的多发性疾病,要勤查勤治,早发现早治;要按时定期注射疫病治疫苗,预防猪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幼仔猪健康生长,正常发育,提高饲养效益。
生猪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1、建舍:养殖生猪要在地势开阔、背风向阳的场地建造猪舍。2、斗枣选种:挑选生长健壮、体配败型匀称的猪仔进行养殖,养殖过程中可以每天为其提供三次饲料,以谷物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3、保暖:冬季温度较低时,要向猪圈中铺上稻草,为生猪保暖。
生猪怎么养殖
1、养殖环境
生猪适合生长在排灌方便的场地中,养殖时要在地势平坦、向阳背风、安静的环境中搭建圈舍,而且猪圈的地面要建设成斜面,便于圈舍中的液体流出,还要在圈舍中挖掘排粪沟,避免粪便堆积在猪圈内。
2、养殖方法
养殖生猪要挑选体型匀称、无病无伤的猪仔,并将其投放在猪圈中,再向地面铺上稻草,为猪仔御寒,养殖初期可以为其提供玉米粉、糠粉和温水混合调制的糊状饲料,等待猪仔生长一个月后,要为其逐渐增加青饲料的用量。
3、注意事项
生猪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温度较为敏感,温度过低,生猪会出现冻伤感冒的现象,而温度过高,会导致其中暑,因此在养殖时,要将环境温度保持在二十度左右,夏季可以使用冷水降温,冬季要使空卖拆用稻草或者煤炉保暖。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出生后3~5周龄断奶到10周龄阶段是仔猪管理的关键时期。加强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断奶仔猪应激带来的损失。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仔猪的生长和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快,产后7-10天内体重可增加1倍,30天内,体重可增加5倍以上,由于生长发育快,体内物质沉积多,对营养物质在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很高,同时对这方面的短缺反应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
2、消化道生理机能尚不完备,刚出生时,仔猪的胃只有5g,仅能装25ml乳汁,胃液、胆汁分泌不够正常,消化酶的分泌不够平衡,对乳汁中的营养吸收尚可,对来自外界补充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力极差。因而在饲孙拿养过程中,要尽快让其适应外来营养,仔猪在出生后7天,刚好出牙齿,喜欢啃东西,此时补充一些高蛋白质的全价颗粒饲绝凯银料,锻炼胃肠消化功能的作用。
3、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患病,出生时尽量让其早吃初乳,以获得母源抗体,仔猪出生第3天,肌肉注射每头小猪1ml的牲血素,第10天再次肌肉注射1.5ml牲血素,以增加仔猪抵抗力,杜绝外来细菌,病毒的侵袭。
4、体温调节机能差,寒冷季节注意保暖,我们采用仔猪红外线保温灯,把仔猪统一放入护仔栏内进行保温,夏季多用些口服补液盐或小苏打来降温防暑。
二、要养好仔猪必须抓四食过四关
1、抓乳食,过好初生关。
哺食初乳,固定乳头,仔猪出生后一般都能自由活动,依靠自身的嗅觉寻找乳头,个别体弱的仔猪必须借助于人口辅助,最迟应该在产后2小时内让乳猪吃上初乳,最好母猪边分娩边让并宴乳猪吮乳,在操作中我们通常有意识地把强壮的仔猪放在后面乳头,体弱的放在前面乳头,这样有利于仔猪发育均匀,大小整齐。母猪整个分娩过程应有人在场,避免母猪压死小猪,出现意外。
2、抓开食过好补料关,仔猪在第7天,用全价的颗粒饲料哄吃,实在不吃的猪只,把颗粒料强制塞入小猪嘴内,反复几次,让其觉得有味道,下次才会主动去舔食。仔猪出生第3天,最好补充电解质水,可以买现成的口服补液盐,也可以自配:葡萄糖45g,盐8.5g,柠檬酸0.5g,甘氨酸6g,柠檬酸钠120ml,磷酸二氢钾400ml,加入2kg清水中,连饮10-15天。此方法很关键,有利于仔猪早开食,更健康成长。
3、抓旺食,过好断奶关。30日龄左右仔猪将进入旺食阶段,抓好此阶段,增加采食量,每天饲喂次数以5-8次为宜,不更换饲料,保证饲料质量的稳定性,建议补饲量标准供参考:
第3周:平均每头每天20g
第4周:平均每头每天45g
第5周:平均每头每天100-110g
第6周:平均每头每天230-240g
第7周:平均每头每天380-400g
4、抓防病过好活命关,仔猪一生中可能出现的3次死亡高峰。第一次在出生后7天内,第2次在20-30天奶量不足,饲料量增加的时候,第3次在断奶时出现应激的时候,这3个死亡高峰与饲养管理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关系,合理细致的管护和饲养可以使仔猪少死亡,快增长,尤其是下痢是哺乳仔猪培育中最棘手的一个问题,由其导致的死亡可以占到仔猪总死亡的30%,甚至更高,所以哺乳仔猪的防病要点要落实好正常的免疫接种和消毒措施,仔猪栏舍内经常用消毒药喷洒。
三、断奶仔猪的饲养:
最佳断奶时间为28-32天,断奶时应原栏留养(即赶走母猪留下仔猪),做到栏舍不变,饲料质量不变,饲养员不变,我们平时在饲喂断奶仔猪时,跟昨天喂同样的料,不知为什么还会下痢。我提醒广大养殖户,你已经在改变饲料的质量了,下面给你作一下分析:
昨天母猪与仔猪同栏饲养,不知有否注意到仔猪在吃母猪的饲料,而今天赶走母猪,当然仔猪栏内不存在母猪料了,而仔猪一个月与母猪一起共同分享着母猪料,它的胃肠道已经适应了全价的仔猪颗粒料与母猪料共存的环境,因而我建议:在赶走母猪时,仍然采用30%母猪料,50%仔猪全价料,20%为乳清粉均匀掺在一起,一直维持到10天左右,逐步减少母猪料和乳清粉直至全部转为仔猪全价料。此时饲料中可以加些强力霉素或林可霉素等抗菌药,按1000斤仔猪体重用20%强力需求0.3-0.4斤/天或者同剂量的林可霉素,连用5天可以起到预防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
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
饲料过渡仔猪断奶后2周内保持原来饲料不变,并添加适当抗菌素、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减轻应激,2周后逐渐过渡到保育仔猪饲料。在饲料过渡期,要求不要喂得过饱,防止拉稀,应逐渐增加饲喂量。
环境过渡仔猪断奶最初几天,常表现出精神不安、鸣叫、寻找母猪。因此,将仔猪留在原圈内1周,转移母猪,1周后将仔猪转入保育舍。
细心调教仔猪转入保育舍后,要及时进行调教,使其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
环境消毒仔猪转入保育舍前应将圈舍彻底打扫干净,并用2%烧碱等消毒液消毒。
防寒防暑冬季防寒保温,保持猪舍干净、温暖,防止仔猪感冒、拉稀。夏季要防暑降温,可采取通风、洒水、遮阳等方法降低舍内温度。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相关文章:
1.生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仔猪饲养技术介绍
3.怎样养好仔猪
4.饲养仔猪的方法
5.保育猪饲养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