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养殖场用地不再审批 2023年养殖场用地
时间:2023-09-11 17:55:10 作者:再见亦是朋友 2023年建养殖场新规定
2023年建养殖场新规定包括环保要求、消防安全要求等。养殖场必须符合国家环保标准,设置消防设施,建立应急预案等。
近年来,随着环保、安全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养殖业也被要求加强管理。为盯态此,2023年建养殖场新规定出台,旨在规范养殖场的环保和消防安全要携则答求,推行绿色、低碳、高效的发展模式。首先是环保要求。养殖场必须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利用养殖废弃物和排泄物进行资源化等。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其次是消防安全要求。养殖场必须设置消防设施,如消防栓、喷淋系统、探测器等,保证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发现、报警、救援。养殖场还需建立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对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新规定还要求养殖场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记录养殖场的基本情况、投入产出、环保治理、疫病防控等信息,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管。
新规定对养殖场有哪些影响?新规定对养殖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养殖场的环保治理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养殖场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将增加养殖场的运营成本。二是对养殖场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涉及到消防设施建设、应急预案制定等方面。三是要求养殖场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管,这将提高养殖场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新规定旨在规范养殖场的环保和消防安全要求,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养殖场要加强环保治理和消防安全管理,提高透明度和合规性,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法律依据】: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一条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三)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辩慧口集中区域;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
2023年养殖用地新政策
2023年养殖用地新政策如下:
1、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所需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作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用地,不需办斗腔液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2、其他企业和个人兴办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所需用地,实行分类管理;
3、畜禽舍等生产设施及绿化隔离带用地,按照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4、管理和生活用房、疫病防控设施、饲料储藏用房、硬化道路等附属设施,属于永久性建(构)筑物,其用地比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需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养殖用地审批流程如下:
1、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
2、一般来说,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3、养殖用地审批需要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因此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需要找当地的人民政府进行咨询,具体审批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
综上所述,养殖业在我国农村是重要的产业,每年都有一些新政策出台,在最新的政策中,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比如加大对养殖户的补贴,降低其经营成本。简化养殖用地的审批程序,对于符合条件的不用审批。养殖业一直受到政策调整的影响,未来可能继续推进畜禽养殖业的规范化和环保化,加强养殖环节的监管,鼓励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模式,推进可持续发展。建议关注农业、环保等部门的相关政策,以便及时了解和适应新政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三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畜禽养殖用地合理需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畜禽养殖用地按照农业用地管理。畜禽养殖空物用地使用期限届满或者不再从事养殖活动,需要恢复为原用途的,由畜禽养殖用地使用人负责恢复。在畜禽养殖用地范围内需要兴建永久性建(构)筑物,涉及农用地转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
国家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下列耕地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
(一)经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二)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和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
(三)蔬菜生产基地;
(四)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五)国务院规定应当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其他耕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一般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圆知百分之八十以上,具体比例由国务院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耕地实际情况规定。
养殖场建设用地新政策
在农村地区,种植业和养殖业为大多埋嫌改数的农民朋友提供了生活保障,也是农村最传统的两项经济来源,所以农民朋友基本上都是围绕它们开展赚钱项目。随着国家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调整,对养殖用地也做了新的规定。那么在2021年,农村养殖用地要满足什么条件,申请建设养殖场需要什么手续呢?2021年农村养殖用地的审批流程又有哪些呢?下面跟益速宝一起来简单了解下。
一、养殖用地新规定
1.现在关于养殖用地的审批越来越严格。国土资源部最新制定的《全国土地分类》和《关于养殖占地如何处理的请示》规定:养殖用地属于农业用地,其上建造养殖用房不属于改变土地者氏用途的行为,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从事养殖业不再按照建设用地或者临时用地进行审批。
2.近年来国家对环保整治的力度越来越大,农村开展环境整治也对养殖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养殖用地也不是说建造就能建造的,主要需要满足环评设计的要求,并且必须要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否则会对环境和生活造成影响。
3.除了以上两点,养殖用地还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不能在农田保护区内建设,只能建在非保护农田上;
不能破坏种植条件,不能破坏耕地的耕作层;
必须远离河流、饮用水源和村庄,益速宝提醒禁养区内不能建设养殖场。
二、建设养殖场要办哪些手续?
1、用地手续
养殖场用地需要办理生产设施用地的备案手续,签订用地协议在国土局和农业局备案。养殖场的选址还需通过规划局的审批。
2、环评手续
养殖项目属于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从选址到最终养殖场生产运行整个流程都需要通过环评进行认定和分析预测,需要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环评手续也是后期申请工商、税务、动检等证件审批弯判时必须的材料。环评手续需到环保局办理。
3、排污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在建设养殖场时一定要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排污许可证则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4、养殖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养殖证》是国家要求海域水产养殖和内陆水域养殖户需要办理证件;而对于驯养繁殖可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时一定要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5、办理工商登记及备案手续
证件齐全后养殖户需要去工商局申请工商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在取得营业执照后需要到畜牧局办理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
三、农村办养殖场申请流程
由于今年猪肉暴涨的情况,许多农民朋友开始有了养猪的打算,但是如果想要在农村开展大批量养猪,还得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下面一起来看看,在农村办养殖场的具体申请流程是怎样的。
1、养殖用地是由国土部门提前统一规划的,新建养殖场绝对不允许占用基本农田,尽量占用劣地和荒地。
2、办理养殖项目个人申请。先向村镇申请经审批同意后,到畜牧部门办理养殖备案手续。
3、携带个人养殖申请、村镇证明、养殖备案手续到当地国土所申请办理养殖用地备案手续。
4、国土所进行现场测量,出具地类、规划等证明,签订土地复耕协议,报国土局审查备案。
5、如果养殖用地建设了永久性建筑,那么还需要办理农业用地转建设用地的审批手续,然后还要缴纳一定的使用费和造地费。
点击蓝色字体查羊价
点击蓝色字体
大量收羊农业局专家:这样养羊,1年回本,2年买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