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绿头野鸭养殖基地在哪 江西绿头野鸭养殖基地地址
时间:2023-09-11 18:30:01 作者:憨豆先生 绿头鸭是什么鸭
摘要:绿头鸭,顾名思义就是头部呈绿色的鸭子,是家鸭的祖宗,但近年来野生绿头鸭的数量逐渐减少,为了保护绿头鸭,中国国家林业局在2000年的时候将绿头鸭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那么绿头鸭的保护级别是什么呢?据小编了解,绿头野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此私自打猎、买卖和运输绿头野鸭都是犯法的。那么养绿头鸭犯法吗?一起来看看吧!一、绿头鸭是什么鸭
绿头鸭(学名:Anasplatyrhynchos)属游禽,大型鸭类。体长47-62厘米,体重尘陆大约1千克,外形大小和家鸭相似。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分布于欧洲、亚洲和美洲北部温带水域。越冬在欧洲、亚洲南部、北非和中美洲一带。
二、绿头鸭和普通鸭的区别
1、生活习性不同
绿头鸭具有飞行能力,长期出去野外觅食,飞行,警惕性高,若有陌生人或畜、野兽接近即发生惊叫;而普通鸭不具备飞行能力,警惕性也相对较差。
2、外表不同
成年后的绿头鸭的皮质,有明显的网格纹;普通鸭皮质看起来松弛偏肥状。
三、绿头鸭是几级保护动物
绿头野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四、养绿头鸭犯法吗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驯养培育成自己国家的家养绿头鸭。中国有些地方也对绿头鸭驯养进行了研究。1980年从美国引进了被称为美国绿头野鸭的品种,由于其生产水平明显高于产地绿头鸭,所以被广泛养殖。所以养殖绿头鸭是不犯法的。
五、绿头鸭养殖方法
1、场地选择
绿头鸭是喜水动物,建设养殖场地时候应该选择有水的地方,可在湖泊边缘或者是江河边缘建设养殖场。养殖绿头鸭要求地面宽敞平缓、交通运输方便。
2、建设鸭舍
鸭舍要围绕绿头鸭丛碰的生长习性进行建造,一半休息室,一半活动场。活动场必须保持充足的水源,绿头鸭的攻击性较大,因此要注意远离居住区域,便于绿头鸭的饲喂与防疫工作。鸭舍的休息室则要保持良好的通透性,铺好垫料,定期对鸭舍进行消毒,为绿头鸭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3、雏期管理
雏鸭出生后的三天里,要将养殖场派郑顷地的温度调高到27°以上,等到第四天的时候就可以降低温度到25°。在平地上饲养幼鸭,要在养殖场地的地上铺一些松软的稻草,还要将它们用围栏分隔开,还要在每个栏上装上一些保温装置。
4、雏期饲喂
雏鸭要先饮水再开食,保持充足的饮水,不可出现断水现象。前十天每天饲喂7次,然后降低至5次。雏鸭喂养在前半个月时以自由采食为主,再逐渐转变到定时饲喂,最后要根据绿头鸭体重变化适当改变饲喂量。每次在喂饲料的同时,还要适当加入嫩草、菜叶等植物性饲料和小鱼虾、田螺肉、蚌肉、蚯蚓等动物饲料,这样有利于绿头鸭生长。
5、育成期管理
在育成期的时候,饲养密度保持在15只/平米左右。饲料要以湿拌料为主,进行定时饲喂,保证绿头鸭正常生长,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
6、防逃管理
绿头鸭生长到50天之后就要给养殖场地增设防逃网,这样可以防止它们因为身体变化开始飞行而逃跑。这个阶段饲养员要穿素色衣服,杜绝外人进入场舍,以免惊扰鸭群。
7、育肥期管理
野鸭百科
野鸭是水鸟的典型代表,野鸭是绿头鸭在北半球的俗名。野鸭属鸟纲、雁形目、鸭科;其数量非常多,是多种野生鸭类的通俗名称,有十余个种类。野鸭能进行长途的迁徙飞行,最高的飞行速度能达到时速110公里。
目录
1.生活习性
2.形态特征
3.分布范围
4.养殖技术
5.经济价值
1.生活习性
胆小喜安静
绿头
野鸭虽带有野性,但胆小,警惕性高,若有陌生人或畜、野兽接近即发生惊叫。成群逃避,如突然受惊,则拼命逃窜高飞。因此,野鸭饲养环境应安静,尽量免受人、畜干扰。
适应性强
不怕炎热和寒冷,在-25~40℃都能正常生活,因而适养地域十分广阔。抗病力强,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更有利于集约化饲养。
鸣叫
鸣声响亮,与家鸭极相似。在南方,常用绿头野鸭和家鸭的自然杂交后代作媒鸭,诱捕飞来的鸭群。雄鸭叫声似戛、雌鸭声似嘎。
换羽
一年换羽2次。夏秋间全换(即润羽)和秋冬间部分换羽。润型换羽开始于繁殖期,至8月底结束。雄鸭换润羽时间约早于雌鸭15~20天,而冬季换羽几乎是同时进枝伍行。秋后部分换羽约2个多月。换羽序是先胸、腹、两胁、尾羽,头颈次之,最后是背羽。
杂食性
食性广而杂,常以小鱼、小虾、甲壳类动物、昆虫,以及植物的种子、茎、茎叶、藻类和谷物等为食。
喜水性
绿头野鸭脚趾间有蹼,善于在水中游泳和戏水,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通过戏水有利于羽毛的清洁卫生和生长发育。在绿头野鸭的商品养殖中,不宜采用家鸭使用的旱养法,以免羽毛光泽度差,甚至折损严重,失去绿头野鸭羽毛的外观形象,降低出售市价。
飞翔能力强
野生绿头鸭翅膀强健,飞翔能力强。在70日龄后,翅膀长大,飞羽长齐,不仅能从陆地飞,还能从水面直接飞起,飞翔较远。在人工集约化养殖时,要注意防止飞逸外逃,对于大日龄的绿头野鸭所使用的房舍、陆地场和水上运动场都要设置网蓬。
就巢性
在越冬结群期间就已开始配对繁殖,一年有两季产蛋,春季3~5月为主要产蛋期,秋季10~11月再产一批蛋。多为筑巢产蛋和孵蛋,其营巢条件多样化,常筑巢于湖泊、河流沿岸的杂草垛、或蒲苇滩的旱地上、或堤岸附近的穴洞、或大树的树叉间以及倒木下的凹陷处,巢用本身绒羽、干草、蒲苇的茎叶等搭成。一般每窝产蛋10枚左右,蛋色有灰绿色和纯白色略带肉色,蛋长径约5.7厘旁棚米、短径约4.2厘米,蛋重48.5~50克。孵化由雌鸭担任,孵化期27~28天;雄鸭不关心抱卵,而是去结群换羽,交配繁殖期后与雌鸭分离,越冬期另选配偶。
迁徙性
绿头野鸭为候鸟,在自然条件下,秋天南迁越冬,在中国,则常在长江流域各省或更南的地区越冬;春末经华北至我国东北,到达内蒙古、新疆以及原苏联等地。
群集性
喜结群活动和群栖。夏季以小群的形式,栖息于水生植物繁盛的淡水河流、湖泊和沼泽。秋季脱换飞羽,迁徙过程中常集结成数百以至千余只的大群。越冬时集结成百余只的鸭群栖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采食、饮水、休息、睡眠、活动、戏水等多呈集体性,并且可运搭则以牧养。因此,在绿头野鸭的管理中可适当扩大群体规模,商品饲养中,一个饲养栏内饲养3000只,饲养管理效果较好;在种群中达到1200只,群体的产蛋率和种蛋的受精率均获得理想效果。根据绿头野鸭的群居性,可以有效地利用房舍,节约管理成本和劳动力开销。
2.形态特征
狭义的野鸭是绿头鸭,人工养殖三代以上可以食用。广义的野鸭还包括很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水鸭是体形最小的河鸭属鸟类之一,体长不及40厘米,仅为常见的绿头鸭的2/3。本物种雄雌异形异色,雄鸟头颈部基色为栗褐色,从两侧眼周开始直到颈侧分布者一条绿色的色带,呈逗号的形状,与栗褐色的底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脸上的这个绿色大逗号也是辨识绿翅鸭雄鸟的重要特征,除了大逗号,从嘴基开始有一条淡淡的白色细线延伸到眼前;上背、肩部、两胁远看灰色,进看则为白色底色上密布黑色幼细横纹;下背和腰部褐色,尾上覆羽黑色;翼镜为与头部大逗号相同的翠绿色,初级飞羽最外侧一枚白色,当双翅收拢时在上体和下体之间形成一条醒目的白色横带,这也是鉴别本物种的重要特征;胸部和上腹部淡褐色,具深褐色的圆斑,尾下覆羽为奶黄色,在臀部形成一块具有黑色绒边的奶黄色块,这是鉴别本物种的第三大特征。雌鸟为雄鸟的暗色版本,通体以褐色为基调,并不具有雄鸟所具有的面部大逗号、体侧白线和奶油屁股这三大特征,但雌鸟保持了翠绿色的翼镜,并有着非常小巧的身材,这都是本物种雌鸟的鉴别特征。虹膜褐色;喙和足均为灰色。
3.分布范围
中国东北、新疆、西藏、河北等地繁殖,冬时在长江流域或更南地区越冬。
4.养殖技术
掌握好种野鸭的繁殖特点,是提高繁殖性能的重要环节。
1、繁殖季节很强:种母鸭产蛋集中在3~6月份。这第一个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量要占全年产蛋量的70%~80%,这时的种蛋受精率与孵化率均较高。第二个产蛋高峰在9~11月份。其产蛋量只占全年产蛋量的30%左右。
2、性成熟期:公野鸭约150日龄左右,母野鸭为150~160日龄。母野鸭年产蛋量100~150枚,高者可达200枚以上,蛋壳为青色或白色,蛋重55~65g。
3、公母鸭配比:公母鸭配种比例一般为1:10,种蛋受精率可达85%~90%。
4、野鸭的人工孵化:野鸭在野生状态下,还存有抱性,孵化靠母鸭自孵。而在家养条件下,都采用人工孵化,孵化期为27~28天。其孵化机具和孵化制度等都与家鸭相同。根据其胚胎发育的生理要求,孵化温度略比家鸭低0.5℃。并要求使用变温孵化,以剌激胚胎发育。另外,在孵化后期,要增加凉蛋和喷水次数,以提高孵化率和出雏率。
5、种野鸭的利用年限:种野鸭的利用年限一般为2~3年,种母鸭第二年的产蛋量最高,第一年和第三年的产蛋量次之,但养到第三年以后就不经济了,主要表现为产蛋量下降、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下降。
5.经济价值
经济效率
饲养绿头野鸭具有投资省、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是农户养殖致富的捷径。截至2012年2月10日,商品肉用绿头野鸭养殖成本每只不超过15元,而市场售价在22~25元之间,每只可盈利1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饲料利用率
绿头野鸭是一种适应性强、食性广、耐粗饲、容易饲养的特禽。在良好的营养与饲养管理下,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60~70日龄体重可达到1.3千克的上市体重,肉料比为1:3。
羽毛质量
绿头野鸭具有水禽的共同特点,羽毛生长快,成年鸭羽毛轻柔细软,手感极富弹性舒适,适宜作防寒保暖内衬材料。雄性绿头野鸭羽毛漂亮,可用作服饰及工艺加工品,市场潜力较大。
野鸭养殖技术
野鸭其实是一种水鸟,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绿头鸭了。野鸭的品种有非常多,野鸭的养殖经济价值是非常高的。适应能力强,食性杂,养掘侍殖起来也非常简单。在正常管理下,野鸭的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那么野鸭具体该怎么去养殖呢?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了野鸭的养殖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1、场地选择
野鸭喜水,因此首先就要保证养殖场周围有充足干净的水源。可在水库、山塘等周围建立,尽量保证水质流动,可及时更新。在建立养殖场的时候不仅要设立好休息室、运动场,还要保证有育雏室。野鸭育雏以平面育雏为主,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育雏室的面积。育雏室内分为两平米的小隔间,每个隔间可养殖70只雏鸭左右。然后做好保温措施,要经常观察野鸭生长情况,防止绝段出现挤压堆积现象。
2、合理配种
野鸭一般在生长至两个月左右后便可选择种鸭,种鸭公母的比例在一比六左右。饲养种鸭时要适当提高营养比例,增加饲喂量,提高产量。可使用市场上专用的蛋鸭饲料,然后将种鸭放入产蛋区,地面要铺好柔软的垫料,防止种蛋磕破,提高孵并散誉化率。当成功孵化后将雏鸭放入育雏室内,要定期更换育雏室的垫料,保证垫料干燥。然后在7天左右后调整好养殖密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长大后可放在一起饲养。
3、日常管理
刚刚也说了,野鸭是非常喜欢水的,尤其是雏鸭,所以一定要做好放水工作。一般在雏鸭生长到一星期左右后,便可进行放水。根据野鸭的年龄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合理调整好放水的频率与时间。在放水后要晾干羽毛才可赶回鸭舍,防止弄湿垫料。在两个月左右后,雏鸭的翅膀已经逐渐成型,逐渐学会了飞行。这个时候要注意检查鸭舍周围的拦网是否完整,防止飞走,高度控制在两米左右,便于管理及捕捉。
4、疾病防治
野鸭的常见疾病有疫病、曲霉病等。疾病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不可在鸭舍中与其它家禽混养。不可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防止野鸭食用中毒。可在饲料中加入金银花等药材提高野鸭的抗病能力。然后要注意定期对鸭舍进行消毒,提高舍内的通透性。根据流程做好免疫疫苗工作,做好各种流行病的预防工作。发生异常情况后,及时查明原因,然后进行对症治疗。
以上就是野鸭养殖技术的简单介绍了。野鸭的养殖技术是非常简单,但是要做好防逃与疾病防治工作,保证出栏量才能够有效的扩大养殖效益。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