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体老化如何处理好 养殖水体老化如何处理视频
时间:2023-09-12 17:02:20 作者:布达拉之恋 黄鳝养殖网箱里水草老化过密过稀腐烂怎么处理
网箱养殖鳝鱼技术在一些区域随着时间的流失逐渐形成规模,主要包括: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目前鳝鱼养殖最成熟的一点就是网箱养殖技术,比如以前的稻田养殖、水泥池养殖等慢慢退出。鳝鱼网箱技术虽已成规模,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掉,最终会制约鳝鱼的发展。
在一线从事鳝鱼养殖的过程中,为了从养殖者那里了解鳝鱼网箱养殖现状,我接触过许多鳝鱼养殖者,包括说真话的人、说假话的人和半真半假的人。其中愿意稿橘说出网箱养殖目前存在的几点问题与我探讨的人更是首屈一指。鳝鱼养殖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下面针对鳝鱼网箱养殖技术作出一些概述,希望对推动鳝鱼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一些作用。
鳝鱼网箱养殖技术包括:
鳝鱼苗种、网箱规格、网箱密度、网箱内鳝鱼放养密度、水草、挂网方式以及水质管理、投喂技术、混养鱼种及比例、药物的使用等。
这是几组鳝鱼网箱的模式,如下:
鳝鱼苗种:目前鳝鱼苗子主要以野生为主,人工繁殖苗种供应量不多,有待突破。
网箱规格:目前有4平方、5平方、6平方,其中以4平方的网箱为主。
网箱密度:以4平方的网箱为例,一亩网箱放养15—20个为宜,网箱与网箱之间间隔不要太近,间隔0.5米为宜,行与行之间间隔2米以上为宜,以确保水体的流动性和网箱的通风性。
网箱内鳝鱼放养密度:一般鳝鱼放养密度是一个平方放3斤到左右,大的多放小的少放,但是有不少养殖者认为反正要损苗的,多放点不至于取的时候会很少。据了解江西这边放养密度最高一个平方达到5斤左右,甚至更高。密度过高,可引起鳝鱼的拥挤胁迫,造成肝脏、肠道等内脏器官的“排毒”障碍,进一步引发代谢障碍。影响鳝鱼的吃食、生长、发病率等。
水草:
目前主要以水花生为主,很少用水葫芦的。水花生最主要的是虫的问题,危害水花生的害虫有两类:一类是近似于螨虫的害虫,另一类是昆虫类小虫。
1、近似于螨虫的害虫。一般是在水花生的叶片上形成白点,最后导致水花生枯死。此类危害相对不多见,养殖者通常不需要进行预防,一旦发现,应及时的进行杀灭。
2、昆虫类的小虫。危害水花生的速度非常快,从发现到大部分的水花生叶片被吃完,一般只需3-5天。养殖者一旦发现个别网箱内的水花生叶片出现大量空洞时,要立即用药物进行杀灭,用喷雾器进行喷洒。喷洒时尽量不要喷洒到水里,以喷洒水花生叶片为准。该类虫害一般在每年8月份危害水花生,部分地区有所提前,养殖者一定要提前发现,一旦发现此类虫害,最好在首次施药后,间隔20天左右再补喷一次,或在整个易发月份每隔20天左右施药一次。水花生的优点是不易腐烂,即使烂也是叶子,不会败坏水质,食物浪费少,由于水花生根系发达,食物一般很少直接沉底。缺点是易生虫,开花老化。这都可以人为去控制。
挂网方式:有竹棍直接插入的可用3年左右,有铁丝和部分竹棍相结合的可用5年左右。前者适用键培团范围广,后者不适用于周围有水泥路的,针对有老鼠多的可以采取此方式,铁丝穿矿泉水瓶子效果更好。
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分为网箱外和网箱内,这就像一个国和一个家,外面的水质好了,网箱内的水质才有保障。如何去调节水呢?我们都知道水是流动的,它是要经过很多次流淌才能到达目的地的。那么可以说水是一种流动的“土壤”,是一种流动的“矿石”。看过林文辉老师的《池塘的那些事儿》的人大概知道,对生态具有重要影响的水体重要属性包括:温度、盐度、pH值、pE(氧化还原电位)、碱度、硬度。其中,温度是地域太阳辐射属性,pE是生物活动的结果。PH值是受水体本身和生物活动的双重影响。水的化学式是H2O,但是自然界水是千变万化的,主要由八大离子组成:钙、镁、钾、钠、碳酸根、碳酸氢根、硫酸根、盐酸根。其中,钙、镁、钾、钠属于阳离子,碳酸根、碳酸氢根、盐酸根、硫酸根属于阴离子,阳离子的当前量和阴离子的当前量之差,决定水中pH值,钙和镁决定水中的硬度,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决定水的总碱度。可见,水不再是“看不见”的,我们要想调节好水,首先要知道他的一些属性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去管理池塘的水质。
投喂技术:
投喂技术分为训食和日常投喂,训食训的好开口率高,至少产量不会很低。以前是通过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来投喂,产量不是很高,但是随着鳝鱼饲料的出现,鳝鱼的产量明显增加了不少,但是饲料和鱼到中掘底喂多少,比例是怎么的。很多人没有明确的数字,一般选择鳝鱼喜欢吃什么就喂什么,鱼和饲料的比例在5:1和2.5:1之间,这样喂的话,鳝鱼的产量不是很高,鱼和饲料的比例控制在2:1到1.5:1为好。
混养鱼种及比例:
鳝鱼网箱养殖套养的鱼种主要是帮助调节水质,因为每一个池塘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没有固定的。在这里我给出一个参考的数据,主要放养花白鲢,黄颡鱼,草鱼,银鲫等。花白鲢主要是为了调节水质,平衡藻相,花鲢一亩15个,一斤3个左右,白鲢50个,一斤3个左右。黄颡鱼一亩放100尾,以提高经济价值和减少鳝鱼饵料的浪费为主。草鱼25尾,一斤3个左右,规格大的可以少放,主要是为了提高池塘的利用率。银鲫15尾,可以有效的杀灭水体中的蚂蟥,特别是隔年苗的池塘。
药物的使用:
由于人工养殖鳝鱼,投喂量比较大,而大部分鳝鱼是野生的,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鳝鱼的环境又会比较恶劣,细菌病毒繁殖较快。不管是从环境问题还是从鳝鱼体质承受消化问题来看,都需要进行人为的去处理,这时候就需要借助药物来处理,怎么合理的去运用药物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在肝胆方面经常使用成分为葡醛内酯和甜菜缄类比其他药物要好。
池塘养殖泥鳅需要什么样的水质?水质出现老化该如何解决?
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营养价值好,经济价值高,因而受到养殖户的青睐。
而养泥鳅一般采用土池塘比较经济实用,这也是目前主要的养殖模式。
池塘养泥鳅关键在于水质,水质的好坏决定了泥鳅能否长期生存,那么泥鳅池塘需要什么样的水质呢?水质出现老化该如何解决?一起来了解下吧。
池塘养殖泥鳅需要什么样的水质?
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域不能作为养殖用水。
虽说要求不高,但也并不是没有要求,若想养好泥鳅,水质就必须符合肥、活、嫩、爽四个特点。
肥即池塘水中营养物质丰富;活即水色、透明度不断变化,水质要活;嫩即水肥而不老;爽即水色清爽,浓淡适中。
另外,水的PH值要保持在6.5-7.5之间,保持池塘内的天然饵料充足,这样泥鳅才能长得快。
水质出现老化该如何解决?
水质老化是泥鳅养殖池塘常见的现象,其危害在于老化的藻类会释放一定的毒素,由于藻类利用不了这些过剩的氮肥,就有可能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
轻则导致泥鳅厌食祥携、生长缓慢,重则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从而引起死亡。
而引发池塘水质老化的原因主要包括:池塘内溶氧不足、有机物积累过多、缺乏营养素、PH值过高或过低等等。
具体解决方法如下所示:
1、水色清澈透亮,这种水透明度很没碰高,说明水体老化程度很大。
水体藻类活力很差,水色没有早晚变化,活藻少,死藻多,池水缺少营养元素。
此时应及时补加新水,补充营养元素和藻种,每亩补充生物肥“水动力”2斤一亩,一般2-3天(晴天)后水色可转为正常。
2、水色较为浑浊,且呈土黄绿色,水面有泡沫、悬浮物,说明水质已开始出现老化
此时应用漂白粉或杀藻剂杀灭水中不易消化的藻类和衰老细胞,杀灭水中的有害病菌,然后加注新水、引进藻种、追肥,激活藻类的生长,保持良好的水色,同时进行底质的改良、氧化等处理。
3、水色酱红色,下风头出现团、块状酱紫色,透明度枯宴谈高,甚至水色白浊
此时应大量排出老水,加入新水,引入藻种、施肥重新培育水质。
俗话说“好水养好鱼”,在池塘泥鳅养殖中,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水质有关,这也充分的说明了水质对于池塘泥鳅养殖的重要性。
因此养殖户们一定要掌握水质调节的相关技巧,发现问题要及早解决。
关于泥鳅池塘水质管理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产品:全国优质泥鳅供应
虾塘水质老化怎么办?水质老化会导致虾白斑病吗?
虾塘水老化,起泡,浑浊。这些现象表明,塘口底部有机质大量积累,污泥较厚,水体富营养化。氨气和硫化氢,还有不能完全分解的二氧化碳,在气压的作用下会浮出水面形成气泡。另外,一些不能分解且不溶于水的有机颗粒悬浮在水中,导致水体透明度降低,进而出现水体浑浊的现象。
那么如何应对这种现象碰姿祥呢?
1、在添加新水之前,替换池塘中的一些旧水。换水时,尽量将水面的泡沫一起释放,以降低水中有机物和有害物质的含量。另外,在新水的刺激下,有利于水体中的藻类恢复平衡,维持水质的活性。
2、当池塘水质老化,池塘底泥发臭时,说明底料也在老化。这时候要用底质改良剂来改善水质和底质。当池塘底泥老化、碱化严重时,应使用解毒药物降碱解毒,再施用底部改性药物。
水质老化的危害?
一、由于各种原因,当池塘水质突然发生变化时,首先是池塘水中溶解氧不足,导致虾因缺氧、浮头而死亡。
二是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死笑搏亡,藻类死亡腐败后分泌的毒素会毒死虾;
三,目前绝大多数虾苗已携带桃拉病毒、白斑综合症病毒等。在他们被释放之前。当水质突变时,册姿容易诱发对虾病毒病的发生和其他细菌性疾病的二次感染,造成极难控制的暴发性疾病,给水产养殖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水质老化会导致虾白斑病吗?会
1、对虾白斑病属于病毒性疾病,发病快,死亡率高。病毒性疾病常与细菌性疾病并发。在发病初期,如果及时口服抗菌药物和外用消毒剂控制细菌性疾病,可以有效缓解病情。
2、除了口服抗菌药物和外用消毒剂外,还可以在铒饲料中添加一些增强对虾免疫力的药物,如免疫多糖、维生素C等。同时可以加入溴氯海因和季铵盐络合碘水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