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网箱图片 海水养殖网箱品种 价格
时间:2023-09-13 00:19:29 作者:被惊醒的童话的歌词 海水养殖品种有哪些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的美食也变得丰富起来,各种各样的海水产品成为了许多人青睐的美食。现如今消费者对海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海水产养殖业发展愈发迅猛,因此,不少人也对投资海水养殖跃跃欲试。那么,海水养殖什么最赚钱?海水养殖技术如何?接下来,就来介绍下赚钱的海水养殖项目品种有哪些,海水养殖的方法等知识。海水养殖项目品种贝类:贻贝、扇贝、牡蛎历闷灶、泥蚶、毛蚶、缢蛏、文蛤、杂色蛤仔和鲍鱼等。
藻类: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江蓠和麒麟菜等。
蟹类:有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等。
鱼类:梭鱼、鲻鱼、尼罗罗非鱼、真鲷、黑鲷、石斑鱼、鲈鱼罩帆、大黄鱼、美国红鱼、牙鲆、河豚鱼等。
虾类:中国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日本对虾和南美白对虾等。
其他:海肠子、海胆、海星、海参、海蜇等。
海水养殖什么最赚钱鲍鱼鲍鱼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洋“软黄金”。鲍鱼是名贵的海洋食用贝类,被誉为“餐桌黄金,海珍之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鲍鱼的养殖方法大体有海上筏式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岩礁潮下带沉箱养殖、底播放流增殖等方法。
三文鱼三文鱼也叫撒蒙鱼或萨门鱼,是西餐中较常用的鱼类原料之一。三文鱼体侧扁,背部隆起,齿尖锐,鳞片细小,银灰色,产卵期有橙色条纹。鲑鱼肉质紧密鲜美,肉色为粉红色并具有弹性。
红王蟹红王蟹的学名叫堪察加石蟹,重量可达10公斤,巨大的钳子能一下夹掉人的手指。红王蟹的一只腿就足够一名成年男子饱餐一顿。它们在日本和美国被当作美味佳肴,价格不菲。展开身长1.5米、重达10公斤的红王蟹能够给海洋世界里的其他生物带来巨大的灾难。
剑鱼剑鱼,亦称“箭鱼”。是世界上热带、亚热带海洋中一种常见鱼类,因其上颌向前延伸呈剑状而得名。剑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性鱼种。全世界年产量大约在35000-42000公吨剑鱼的幼鱼,肉质鲜美,可加盐成干,长期保存。也可以加工成罐头、鱼肉香肠、鱼肉火腿等。该种鱼类富含脂肪,并含有大量维生素、钾等。
海水养殖品种选择注意1、优先选择生长速度快、经过短期养成就可以达到商品规格的品种
由于北方冬季水温低,适合鱼类常年生长的时间比南方要短,因此,为充分利用养殖设施和有限的生长期,选择品种要求生长迅速、生长周期短。
2、尽量避免选择能自相残杀的养殖品种
深水大网箱养殖鱼类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因此,在选择海水养殖品种时要充分考虑到自相残杀问题,密度较大容易发生自相残杀。如果自相残杀严重,对管理、环境和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3、选择市场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
由于深水大网箱的制作费用比其他养殖设施高昂得多,生产管理费用也比较高,而且在养殖过程中还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应尽量挑选市场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以确保养殖的经济效益。
4、优先选择抗病力强的养殖品种
由于深水大网箱养殖密度大,相对来讲鱼类的发病机会就多,传染的几率也大,因此,一定要挑选那些抗病能力强,能在密集的条件下正常生活和生长的种类。
5、选择适合于摄食人工饲料的养殖品种
深水大网箱养殖水体大、养殖密度高,整个生产过程基本全部要靠人工投喂饵料。在选择养殖品种时,一定要注意养殖对象的食性和摄食习惯,能够摄食人工投喂的饲料。
海水养殖技术海虾
池塘消毒
1、清淤:清淤是清除池底表层15—20厘米的淤泥。清淤时间应安排在每年收完虾后的冬天,干塘后进行,特别要注重四个塘角,有条件的翻耕塘底最好,这对于塘底烂泥特别厚的虾塘尤为重要。
2、晒塘:晒塘可杀死各种病原体及其他敌害生物,改善底质环境。肢扮晒塘一般在冬天收完虾后的无雨天气进行,应晒到塘底龟裂、发白为好。
3、毒塘:毒塘的目的是杀死各种敌害生物。毒塘应在放苗前20—30天进行。
水质改良
1、进水:经过消毒的虾池进水前先检查过滤网,以阻止带病菌、病毒的桡足类、小型甲壳动物等进入虾池。进水要控制好流速,切忌闸门失控或因流水压力过大而冲破滤网。
2、肥水:肥水是为了培养基础饵料生物,这项措施是健康养殖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3、不进不排不添:这种养殖模式是封闭式的,从放苗到收获的全过程,均不进水、不排水、不添水。最大限度地控制外源水流入虾塘。
4、水体消毒:为了预防疾病发生,在放苗前10-15天用二氧化氯对虾池进行一次消毒,浓度0.05-0.08ppm。
5、设增氧机:增氧机是当今精养对虾的主要设备,增氧机有救鱼虾、除废气、省饲料、增产量、防病害等作用。
投入虾苗
1、虾苗质量鉴定:捞取不同水层的虾苗观看,看是否有畸形、死亡或活力不强的个体。如果出现这种现象,表明池中虾苗已带病或发病,若购到这种虾苗,可能会导致养殖完全失败,成活率大受影响。
2、虾苗选购:虾苗必须淡化处理,养殖池塘盐度按常规,不应低于育苗池的5‰。为了保证虾苗的数量,购买虾苗不应估算,应逐尾计数,计数时,可抽取一定比例计数。
海鱼1、养殖海鱼在投放鱼苗之前一定要对池塘消毒处理,保证水源清新,干净,没有污染,还要准备好增氧机以及投喂机。
2、放鱼苗的时候要注意密度,不能太密。
3、初期要先投喂一些浮游动物,让它慢慢适应;大概一周之后再喂些饲料。
4、平时还要多观察,定期换水,避免感染病害。
海蟹1、建造合适的池塘,保证出水方便,水源足,且里面的土壤最好是透气性好的含腐殖质的。
2、做好消毒工作,放入蟹苗前一定要消毒。
3、生长期间可投喂土豆,小鱼虾,时间最好在傍晚。
4、平时要及时清理里面的残渣,避免污染水质。
贝类1、首先要选好场地,确保海区的安全,并将其划分为多个作业区。
2、采集野生苗种,将其投放到饵料丰富的海区,针对一些容易逃逸或者很珍贵的种类,还要用网笼养殖。
3、在贝类的养成期,需要延长其摄食的空间和时间,以达到育肥的目的。
藻类1、在泥中添加一些底肥,可以让里面的藻类长得更加好,根系更加的发达。
2、藻类慢慢成长起来之后可以添加一些微生物进去,提高下面土壤当中营养的活性。
3、施肥不要太过量,一般来说一个星期用一次就可以了。
4、肥料建议些兑水溶解一下,然后再撒进去,这样的话在水体的表层停留的时间可以更加的延长。
海参
1、选择养殖方式
根据养殖地点的不同,海参的人工养殖方式主要可分为:陆地建造水池进行养殖和以海洋为基础进行养殖。
2、建造水池
保证水池每天都有新的水进行更换,一般水的更换量要保证在30%左右,水池的深度适宜在1.5米左右。
3、放人工海参礁
向水池内放人工海参礁石,可以为海参提供一个很好的栖息场所,可以在人工海参礁里面,繁殖大量的水草、海藻等,有利于保证海参的野生繁殖。
4、海参苗的投放
如果是在10-30平方米的水池养殖,可投放300-500头的海参苗,投放后海参苗的成活率大概在35%左右,不过投放海参苗的密度,还有水的温度以及水质调控好,就有利于提高海参苗的存活率。
5、海参的饲养
配合饲料可在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投放的重量为海参重量的3%-5%左右,一般在投放之前,需要将海参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5分钟再进行投喂。
海水养殖常用药物抗微生物药抗微生物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由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所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它是水产养殖用药中应用最广泛、种类最多的一类药物。根据来源不同,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抗寄生虫药抗寄生虫药是指能够杀灭或驱除水产养殖动物体内、体外或养殖环境中寄生虫病原的药物。按药物作用可分为抗原虫药、抗蠕虫药和杀甲壳动物药三大类。
消毒剂消毒剂是通过泼洒或浸泡等方式作用于养殖水体,用于杀灭动物体表、工具和养殖环境中的有害生物或病原生物,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
中草药中草药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和改善水产动物体质的经过加工或未加工的药用植物、动物或矿物,其中以植物药占大多数,利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或全株入药。中草药具有天然安全、药物作用温和等优点,其化学成分极为复杂,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生物碱、类、挥发油、鞣质等。对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均有疗效,并且还对动物促长、改善肉味等作用。
生殖及代谢调节药这类药物以改善养殖对象机体代谢、补充代谢必要物质、增强体质、促生长为目的的药物。目前在水产养殖中常用的调节水产动物代谢及生长的药物,主要有催产激素、维生素、促生长剂等几类。
环境改良剂环境改良剂是以改良水产养殖环境、去除养殖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为目的一类有机或无机的化学物质。它具有调节pH、吸附重金属离子、调节水体氨氮含量、提高溶氧等作用。从用药效果来讲,某些消毒剂也可以作为水质改良剂,而某些水质改良剂也具有消毒作用,如过氧化氢溶液(水产用)作为水质改良剂具有增氧作用,还具有抗菌消毒作用。
疫苗疫苗是指一类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动物毒素或动物的血液及组织,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手段利备的用于预防、控制特定传染性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制剂。它具有特异性免疫力,属于生物制品的范畴。
网箱养殖(海水)都是什么鱼
1、海区网箱养鱼种类:已经成熟的技术并成规模的有卵形鲳鯵美国红鱼大黄鱼鲈鱼真鲷石斑鱼军曹鱼红鳍东方鱼等.
浅海、滩涂是发展海水养殖业的首选水域,而发展海水网箱养鱼是开发利用浅海,发展海水鱼类养殖业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渔业发展的今天,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一、发展海水网箱养鱼的意义有哪些?
我国是一个已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颂历,食物安全保障问题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头等大事。水产品是人类主要蛋白源来源,发展渔业生产,对减轻因我国人口增长对粮食生产带来的压力与增加优质蛋白食物的供给,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以及在当前形势下,有效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确保农渔民的增产增收等方面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发展海水网箱养鱼业是有效开发利用浅海国土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和发展渔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海洋捕捞业实施“零增长”战略的今天更是如此。这是因为:
(一)可有效拓展海水养殖空间
浅海、港湾、滩涂地带是大多数海洋生物的良好栖息地和繁殖场。因这一地带的光照条件好、水温适宜、饵料生物资源丰富、水文条件适宜。因此,这一地带也是发展海水养殖业的优良场所。近20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水域,并形成了鱼、虾、贝、藻养殖齐开发,浅海、滩涂都利用的局面,到2000年,全国的海水养殖面积已达1865.6万亩,占全国水产养殖总面积的19.1%,其中浅海养殖面积489.5万亩,港湾养殖面积346.7万亩,滩涂养殖面积1029.4万亩,养殖总产1061.2吨,其中鱼类42.7万吨、甲壳类34.3万吨、贝类860.7万吨、藻类120.2万吨、其它3.4万吨,占当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24.8%。
近几年来,由于城乡污水的大量排放,油类及工业污染的日趋严重,水体的富营养化也日益加剧,赤潮频繁发生,且面积逐步扩大,水产养殖病害日益严重,由此而造成的损失也日益加重,严重地破坏了这一水域的养殖生产环境。因此,如不寻找远离岸边、能在深水和水交换及自净条件好的水域的养殖方式和技术,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而海兆昌水抗风浪网箱养鱼技术则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海水网箱类型及设计和性能上的不同,既可在近岸浅水区养鱼,也可在远离岸边的深水、敞水区养鱼,从而大大拓展了养殖空间,也大大减少了因污染和养殖密集而造成的损失。
(二)有效补充海水鱼类的捕捞产量
我国是世界第一渔业大国,自1989年至今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渔业大国之位。1996年的水产品3288.1万吨的总产量中,海洋捕捞产量为1249万吨,占37.9%;其中鱼类的产量为805.3万吨。在当年海水鱼类总产量的824万吨中,海水鱼类养殖的产量只有18.2万吨,仅占2.3%。到2000年,全国海水鱼类的养殖产量也仅有42.7万吨。
近10多年来,因我国海洋捕捞技术及装备的不断进步、捕捞船只及马力的迅速增加、捕捞队伍的迅速扩大及经济鱼类产卵场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致使海洋经济鱼类资源量锐减,以致形不成渔汛及规模产量、捕捞产品严重小型化。为此,我部自1999年起开始实施海洋捕捞“零增长”战略,并强化了伏季休渔制度。但这两项措施的实施并未使海洋鱼类资源得到根本好转,每年伏季休渔的效果也被当年的捕捞所消耗。可以预测到,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海洋渔业资源仍不会有较大好转。相反,随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国内外渔业贸易需要,海水鱼类的市场需求量仍会增加。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发展海水鱼类的养殖业,其中海水网箱养鱼是重要途径之一。
(三)是促使渔民转产转业的有效途径
为实现海洋捕捞“零增长”战略的实现及强化伏季休渔制度,减船减员是必要措施之一;另外,北部海域的划界使得南海传统捕捞作业区域大幅减少,大批渔民需转产转业,这就需族樱扒要社会为下船的渔民提供新的转产转业和再就业的机会与途径。目前,渔民的转产转业问题给沿海省、市、区的各级政府和渔业主管部门带来的压力很大,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渔民们的生产和生活,也关系到渔村社会的稳定。这部分渔民由于长期从事海上捕捞生产,他们在陆地上没有耕地等基础生产资料,本乡村的滩涂或可养殖的浅海水面也早已划片承包给他人,下了渔船就等于失去了生产条件,急需寻求新的生产就业门路。而我国的浅海水域面积达1.1亿亩之多,除近岸大多已开发养殖外,离岸稍远的水域仍是待开发的处女地。因此,通过大力发展网箱养鱼技术,特别是抗风浪海水网箱养鱼技术便可使这部分国土资源得以有效开发利用,也为下船渔民们提供了新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可顺利地实现转产转业。
(四)是促使渔民增产增收的好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事业的兴旺发达,我国的水产品市场迅速发育,海水鱼类的市场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并逐步由冰鲜、冰品消费而转向鲜活消费,这已成为当前水产品市场的新亮点。相反,由于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日趋枯竭,渔获物中高档、经济鱼类的相对量大幅下降,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供求矛盾较为突出,每年都需大量进口高档及鲜活水产品。而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业发展相对滞后,到2000年为止,海水鱼类养殖网箱仅70-80万只,陆上工厂化养殖面积约70万平方米,外加土池养殖,当年的总产量也仅42.7万吨。
由于供求矛盾的突出,相对于淡水鱼类及其它大宗水产品养殖而言,海水鱼类养殖的附加值较大。如牙鲆,目前的池边价为每公斤100元左右,而养殖成本仅50元左右,利润率达100%,大菱鲆的市场价为每公斤300元左右,养殖成本为100元左右,利润率200%;除大黄鱼、美国红鱼、鲈鱼等极少数种类因特殊因素的影响外,绝大部分养殖种类的养殖利润率都在50%以上。所以说,网箱养鱼技术是促使渔民增产增收的好方式。
二、我国海水网箱养鱼的历史及现状如何?
网箱养殖始于100多年前湄公河沿岸的柬埔寨,是以竹木材料制成小型框式和大型船式网箱,主要养殖鲶鱼、鲤科鱼类等。最早发展海水网箱养殖,且成功运用于规模生产的是日本,从20世纪30-50年代,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而具特色的鱼类养殖方式。
我国的海水网箱养鱼始于70年代末,进入90年代以来才进入较快的发展阶段,养殖种类日渐增多。70年代来,广东省惠阳县、珠海市首先开展了海水网箱养鱼试验,放养了石斑鱼、鲷科鱼类、尖吻鲈等20多个种类,并获得成功。1981年以后转入生产性养殖,商品鱼主要销往港、澳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84年在广东省的沿海地区迅速发展,随后在福建的平潭和浙江的巷南一带,也相继发展了海水网箱养鱼,并逐渐向北方沿海推移。据不完全统计,到1993年,广东、福建和浙江三省的海水网箱养鱼数量超过57000个,养殖品种达40多种,养殖产量近6000吨。随着生产的发展,到1998年全国的海水网箱总数已达20多个;而到2000年,全国的海水网箱已超过70万个,接近80万个,其中仅福建一个省就有45万个之多。平均每平方米的产量为20-30公斤。但由于对网箱的材质与结构以及抗风浪能力方面的研究不足,目前我国的海水网箱还只能在一些风浪较小的内湾或近岸养殖。
为解决抗风浪问题,从1998年开始,广东、福建、浙江及山东等省陆续引进国外(挪威、美国、日本、丹麦及我国的台湾省)的抗风浪能力较强的深水网箱进行养殖试验,与此同时,抗风浪深水网箱的国产化攻关研究也已展开,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将会攻克这一难关。
三、我国海水网箱的种类及结构有哪些?
尽管我国深水网箱养鱼的历史不长,但在网箱的材质、结构、性能等方面先后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就目前而言,海水网箱的种类很多,而且由于分类依据的不同而不同。如按网箱的大小可分为小体积网箱(4-20平方米)、中型网箱(20-50平方米)、大型网箱(50-100平方米)和超大型网箱(100-400平方米);按网箱的形状可分为方形网箱、圆形网箱、多角网箱和双锥体网箱;按组合形式可分为单个网箱和组合式网箱;按固定形式可分为浮动式网箱、固定式网箱、可翻转网箱及沉下式网箱等。
(一)浮动式网箱
这种网箱是将网衣挂在浮架上,借助浮架的浮力使网箱浮于水的上层,网箱随潮水的涨动而保证养鱼水体不变。这种网箱移动较为方便,其形状多为方形,也有圆形的。
目前我国海水养鱼用网箱主要是浮动式,其中又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在我国南方较为流行的,适合于内湾等风浪较小海区使用的木结构组合式网箱;二是多在我国北方采用适合近海使用的钢结构三角形网箱。其基本结构都是由浮架、箱体(网衣)、沉子等组成。
1、浮架浮架由框架和浮子两部分构成
内湾型的网箱多采用东南亚的平面木结构组合式。如我国的福建、广东、海南等地流行这种框架。这种网箱常常6个、9个、12个组合在一起,每个网箱为3米×3米的框架。框架以8厘米厚、25厘米宽的木板连接,接合处以铁板和大螺丝钉固定。框架的外边,每个网箱加两个50厘米×90厘米的圆柱形泡沫塑料浮子(浮力150公斤),网箱内边每边(长3米)加一个浮子。架上缘高出水面20厚米左右。
近海型的网箱由于海区比内湾风浪大,框架结构采用三角台形钢结构(图)。框架每边为3根1.2或1.5英寸镀锌管构成,其横截面为三角形,四个边相连,使整体为正方形。边长(内边)为4、5、6米不等。4米×4米的框架每边均匀放置两个前述150公斤浮力的浮子。山东烟台市水产养殖公司1986年养殖真鲷所用网箱的框架台顶用2英寸镀锌无缝钢管焊接,长、宽各10米。台底为2根2英寸镀锌管平行焊接而成,间距0.5米,台高0.45米,顶框与底框之间、底框两根镀锌管之间皆用1英寸镀锌管连接。并在顶框上垂直焊接0.5米长的1英寸镀锌管以做为防逃网的支柱。浮子也为ф50厘米×90厘米的圆柱形塑料泡沫浮子,每边5个,共20个。
2、箱体亦即网衣,其材料有尼龙、聚乙烯或金属(铁、锌等合金)等,国内多采用聚乙烯网线(14股左右)编结。其水平缩结系数要求为0.707,以保证网具在水中张开。可用手工单死结编结,也可以从网厂购进。
网衣的形状随框架而异,大小应与框架相一致。网高随低潮时水深而异,一般网高为3一5米。
网衣网目应根据养殖对象的大小而定,尽量节省材料并达到网箱水体最高交换率为原则,最好以破一目而不能逃鱼为度。体重50-100克的真鲷越冬后苗种,可采用3厘米左右的网目。随着鱼体增大至200克左右时,可增加网目至4.5-5厘米。
网衣的设置有单层和双层两种,一般采用单层者居多,水流畅通、操作方便,但不安全。双层网一般是里面一层网目小些,外面一层网大些,以利水流畅通。在蟹类及海豚较多的海区,应使用双层网,以防破网逃鱼。
网衣挂在框架上,一般要高出水面40-50厘米,必要时可在网箱顶面加一盖网,以防逃鱼和敌害侵袭。
网衣用网片装配而成,有的用6块网片缝合而成,其中上面的一块网片网目要大些。也有的采用一长网片折绕成网墙,再加缝网底和盖网。网箱四周和上、下周边都要用一定粗度的网筋加固。上周边的大小与框架匹配并用聚乙烯绳固定在框架内框的钢管上,最后将底框装在网箱底部。
3.沉子网衣的底部四周要绑上铅质或石头沉子,以防止网箱变形。海水鱼网箱的沉子,一般是在网的底面四周,装上一个比上部框架每边小5厘米的底框。底框可由l-l.2英寸镀锌管焊接而成,也可以在底框的四角各缚几块砖头或石块,以调节重力。
(二)固定式网箱
适用于潮差较小的海湾。网箱固定于插在浅海海底的水泥桩之上。所以不随潮水涨落而沉浮。但箱内水的体积却随水位的涨落而变动。网箱的形状不会因受海流的影响而变形。
(三)可翻转网箱
是用铁管、角铁或毛竹制成固定的立方体框架,6个面均包被网衣,其中一个面上留有可开启的小门。整个网箱可绕一轴翻转。这种网箱的特点是体积较小,便于洗刷附着的杂藻。且形状固定,不为海流所改变。使用时,有一面网衣暴露在水面以上,网底上的杂藻经太阳晒干后便于清刷。每隔一定时间翻转一次,让网箱的四个面依次曝露于日光之下,以按时清刷杂藻。这样,可减少网更换次数。在大风浪来临之时,可全部沉入海水中,以免风浪袭击。
(四)沉下式网箱
整个网箱沉入海水中,在上部留有投饵网口,网箱位于水层中间,网箱内的水体积不变,在风浪袭击时不易受损。可用于暖水性鱼类越冬或冷水性鱼类渡夏。
(五)浮绳式网箱
浮绳式网箱是近两年才出现的一种海水网箱形式,它是浮动式网箱的改进型,较浮动式网箱的抗风浪能力强。这种网箱由绳索、网箱、浮子及铁锚等构成,是一个柔韧性的结构,可随风浪的波动而波动。其次,网箱是一个六面封闭的箱体,不易被风浪淹没而使鱼逃逸。
具有柔韧性的框架是由两根直径6-8厘米,长110米的尼龙绳或直径10厘米的聚氯乙烯绳作为主缆绳,20根直径3厘米,长7米的尼龙绳或聚氯乙烯绳作副缆绳连接成一组10个6×6米的网箱群体框架,然后用直径2-3厘米的尼龙绳或聚氯乙烯绳作浮子绳,用于固定浮子;并将其固定于框架的主、副缆上,浮子的距离为40-45厘米,并在主缆的两端各固定一个大浮体。
四、养殖鱼的种类有哪些?
70年代末,我国早期开展海水网箱养鱼时,所养殖种类的苗种大都是捕捞天然海域的苗种,有石斑鱼、鲷科鱼类及尖吻鲈等20多种,“十五”期间,为筛选适宜海水网箱养殖的种类,及批量提供人工苗种,有关科研单位先后展开了石斑鱼、大黄鱼、真鲷、黑鲷、鲈鱼、鱼师鱼、鱼免状黄姑鱼等的人工繁殖技术及网箱养鱼技术试验,以观察各种鱼类在网箱养殖状态下的生长规律,养殖成活率、养殖周期、生长特征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特性,以便筛选。总体情况说明,只要是适合池塘养殖的种类均可在网箱中养殖。到目前为止,海水网箱养殖的鱼类多达40余种,野生苗和人工苗种均有。其中主要的养殖种类有: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真鲷、黑鲷、鲈鱼、大黄鱼、鱼免状黄姑鱼、黑鲷、牙鲆、卵形鲳鱼参、军曹鱼、黄鳍鲷、六线鱼、尖吻鲈、鱼、高体鱼师、虹鳟、银鲑、罗非鱼、大菱鲆、鬼鱼由、褐菖鱼由、六指马鲅、鲻鱼、梭鱼、美国红鱼、巨石斑鱼、平鲷、紫红笛鲷、红鳍鲷、蓝子鱼、红鳍东方鱼屯、海鳗等。
便到目前为止,仍以养殖野生苗为主,能够进行生产性育苗并提供人工苗种的种类不多。
五、我国海水网箱养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有哪些?
就目前的技术装备及技术水平而言,我国的海水网箱养鱼技术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以缩短与渔业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推动我国海水网箱养鱼业的发展,并促进当前我国渔民的转产转业。
(一)加强抗风浪网箱设备和设施的研制尽快实现国产化
目前我国的海水网箱都在近岸浅海及港湾中进行。因网箱的抗风浪能力较差,很难在半敞水区、敞水区等风浪较大的水域养殖。而进口国外的抗风浪网箱的价格很高,一般的生产单位及个人难以承受。所以,我们必须立足于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快科研攻关,尽快实现国产化,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及经济承受能力的国产品。
(二)组织海水养殖鱼类的生产性苗种繁育技术研究,以满足海水网箱养鱼事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养殖的海水鱼类的大部分种类的苗种为野生种,因这些野生苗种的生长地不同,规格大小不一,苗种量丰欠不均以及人工驯养难度大等问题,很不适应我国海水网箱养鱼业和发展需要;因此,应大力组织科研攻关,以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三)大力组织海水养殖鱼类营养饲料开发与应用研究,推动海水网箱养鱼业的发展
我国海水鱼类营养与饲料研究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只有牙鲆、真鲷等少数几个养殖种类的饲料问题已经解决,大部分养殖种类仍是以野杂鱼为饵料,这不但增加了养殖成本,对水质的污染也较严重,不利于海水网箱养鱼事业的发展,应大力组织科研攻关,尽快实现商品性颗粒饲料养殖。
现代设施渔业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设施渔业主要包括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人工渔礁以及海洋牧场等。
(1)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养殖具有科技含量高、投入高、产出高的特点,被视为现代渔业的代表。工厂化养殖方式大体上可分为流水养殖、半封闭循环水养殖和全封闭循环水养殖3种。国内以流昌纳扒水养殖为主,其厂房多釆用轻钢结构,深色玻璃钢瓦,砖混墙体;养鱼池为砖混结构和玻璃钢两种,池形有圆形、椭圆形、跑道形、方形等,以方形居多,单池表面积为20〜100米不等,采用周边迸水、中央排水孔排水循环运转。
(2)海水网箱养殖目前深海大型抗风浪养殖网箱在浙江、山东、福建和广东等省数量较多。周长主要有奶米、50米两种,网深8〜12米,主要的养殖品种为大黄鱼、真鲷、美国红鱼、军曹鱼、石斑鱼、黑鲳、鲈鱼和六线鱼等,养殖种类约30多种,年产量约3万吨,并形成了多处规模较大的深海网箱养殖基地。
(3)人工渔礁2001年2月广东省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建设人工渔礁保茄运护海洋资源环境”的议案,带动了全国其他沿海省市(福建、上海、山东)新一轮人工渔礁建设和研究工作。
(4)海洋牧场海洋牧场即在某一海域内,采用一整套规模化的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的管理体制(如建设大型人工孵化厂,大规模投放人工渔礁,全自动投喂饲料装置,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等),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鱼虾贝类的大型人工渔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耐昌,以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增长;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