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家禽养殖量排行榜 全国家禽养殖重点省区
时间:2023-09-13 01:34:14 作者:见你一面 湖北省襄阳市属于哪里
湖北省襄阳市
襄阳古城
白水寺
水镜庄
古隆中景区
襄阳古城
襄阳市辖襄城、樊城、襄州3区,南漳、保康、谷城3县,枣阳、宜城、老河口3市,设有国家级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级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东津新区)、鱼梁洲经济开发区。
全市辖区面积19774.41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452.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6千公顷。201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950969人,其中市区人口1364545人(不含襄州区,含东津新区),占全市总人口的22.93%。全市非农业人口3118780人,全市男性3054500人。全市常住人口559.1万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82%。人口出生率为11.75‰;死亡率为3.9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79‰。
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4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6.5亿元老前伍,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11.4亿元,同比增长13.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16.1亿元,同比增长10.7%。三次产业结构为13.7:57.3:29.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9%,涨幅较上年上涨0.1个百分点;零售物价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2%,涨幅较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较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涨幅较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
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304.1亿元,同比增长2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1.5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税收收入141.4亿元,同比增长32%,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8%。国税收入129.1亿元,增长3.1%;地税收入141.1亿元,增长32.5%。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182亿元,比年初增加366.8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332.6亿元,比年初增加217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44.8亿元,比年初增加245.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36.6亿元,比年初增加140.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95.8亿元,比年初增加99.6亿元。全市保费收入45.8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34.2%;人身险保费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5.2%。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15.6亿元,同比增长51.8%。其中,人身险侍或赔款和给付支出7.6亿元,同比增长94.9%;财产险赔款支出8亿元,同比增长25.3%。全市地方财政总支出365.6亿元,同比增长16.5%。
201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8.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农业总产值315.6亿元,比上年增长3.3%。林业总产值7.4亿元,比上年增长1.5%。牧业总产值300.7亿元,比上年增长7.5%。渔业总产值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7.1亿元,比上年增长5.4%。201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86.4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农业增加值186亿元,比上年增长3%。林业增加值4.9亿元,比上年增长1%。牧业增加值165.8亿元,比上年增长5.7%。渔业增加值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5.1亿元,比上年增长4.4%。
全市粮食种植面积756.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5千公顷;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全年粮食产量502.8万悔盯吨(100.56亿斤),比上年增长0.3%;棉花产量4.2万吨,增长1%;油料产量25.0万吨,下降1%;蔬菜产量312.8万吨,增长4.5%;茶叶、水果产量分别达到1.1万吨和121.3万吨,分别增长4.5%和4%。全市生猪出栏626.1万头,比上年增长3.9%;羊出栏161.6万只,增长5.3%;牛出栏66.6万头,增长6%;家禽出笼9013.6万只,增长5.1%;水产品产量18.9万吨,同比增长1%。
2013年,全市水产养殖放养面积48356公顷,占可养水域面积的95%;投放鱼种34093吨,比上年增加832吨,增长2.5%;鱼种产量38425吨,比年增加937吨,增长2.4%;水产品产量18.9万吨,比上年增加4200吨,增长2.3%;养殖产量17.24万吨,比上年增加3100吨,增长1.8%;捕捞产量16637吨,比上年增加1174吨;渔业产值314088万元,比上年增加77957万元,增长33%;主要养殖水面平均单产3511公斤/公顷。全市完成渔业“三改一建”面积7500公顷,其中改造池塘1900公顷、改造精养鱼池3233公顷、改造小水库1234公顷、新建标准化无公害水产品基地1133公顷,建设优质水产品出口原料基地785公顷,增加小龙虾“野生寄养”面积967公顷。通过“三改一建”,年增加水产品产量2600吨,产值2080万元。
2013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促进“四化同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坚持顶层设计,创新机制机制,示范引领带动,取得重大突破。确定了“2+9+97”的新型农村社区试点格局,在襄城尹集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襄州双沟现代农业示范区各办一个新型农村社区样板点,9个县(市)区各办一个整镇推进示范点,97个乡镇各办一个试点。在传统农区探索了以“三集中”为特色的双沟模式,在城市近郊探索了以“三化”为特色的尹集模式,在新建工业园区探索了以“三转换”为特色的魏庄模式。此外,还探索了襄州区程河镇“村企共建”卧阳岗社区模式,谷城五山镇堰河村“绿色幸福”社区模式,枣阳市兴隆镇、谷城县石花镇中心镇新社区模式,南漳县长坪镇扶贫搬迁式东园社区模式等等。构建“1+X”服务管理体系,实行“一站式”服务。完成了10个整镇推进的规划,编制了128个试点社区详细规划,113个试点社区全面开工,已建成示范社区22个。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728.6亿元,同比增长19.1%;完成工业增加值1372.7亿元,超额完成省政府1300亿元的目标任务,同比增长13.8%(可比价),高于省定目标0.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0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42.2亿元,同比增长12.4%;重工业实现增加值830.5亿元,同比增长14.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1529家,比上年的1269家净增260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926家,过十亿元的企业75家,过五十亿元的企业7家,过百亿元的企业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199.9亿元,同比增长21.8%;利税总额313.6亿元,同比增长40.2%;利润总额212.5亿元,同比增长48.4%。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512.6亿元,同比增长13.4%;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638.6亿元,同比增长15.4%;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别实现产值709.8亿元、500.6亿元、339.7亿元、162.9亿元和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2%、25.4%、10.4%和54.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白酒产量11.3万千升,同比增长26%;纱产量63.4万吨,同比增长16.1%;布产量20.8亿米,同比增长7.6%;服装产量16083.3万件,同比增长1.9%;化肥产量37.4万吨,同比下降9.1%;水泥产量1047.7万吨,同比增长15.5%;汽车产量14.0万辆,同比下降13.9%;发电量13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其中,工业用电量8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0.9亿元,同比增长13.3%。
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6.6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98.6亿元,同比增长29.9%。全市在建施工项目200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338个。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2.9亿元,同比下降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44.4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工业投资1043.7亿元,同比增长23.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01.3亿元,同比增长41.9%。民间投资完成1612.7亿元,增长37.1%。开发区完成投资1135.3亿元,增长20.7%。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01.9亿元,增长62.2%。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182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工180个,开工率98.9%,实现投资835.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01.9亿元,同比增长62.2%。房屋施工面积20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6%,商品房销售面积6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8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6%;商品房销售额263亿元,同比增长47.3%。
“五类”市场主体新登记11.9万户,同比增长77.6%;市场主体期末总户数达30万户,同比增长28.1%;新登记注册资金481.3亿元,同比增长58.5%。全市新签约项目1135个,同比增长112.5%;投资总额7358.4亿元,同比增长53.9%。其中,工业项目650个,同比增长72.9%。共争取各类用地计划2317公顷,实际供应土地2618公顷,其中,工业用地2225公顷。新区建设稳妥推进,东津新区两桥两环线控制性工程基本竣工,核心区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起步区骨干路网基本建成,80万平方米安置房主体完工,十大公共工程9个开工建设;“两改两迁”有序推进,中心城区“两改”项目27个开工、2个竣工,开工建设安置房308万平方米,内环线以内工业企业迁建完成31家、正在转迁36家,专业市场转迁对接基本到位;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畅通工程成效显著,内环线全线贯通,东津大桥、卧龙大桥、唐白河大桥、胜利街立交桥建成通车,深南大道综合整治以及襄南景观大道等4个出口路建设完工,南北轴线建设快速推进。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5.5亿元,同比增长14.9%。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840.7亿元,同比增长15.8%;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84.8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78.1亿元,同比增长17.9%。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61976万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外贸出口总额143429万美元,同比增长34.6%;进口总额18547万美元,同比下降3.7%。全市新批外资企业24家,同比下降7.7%;实际外商直接投资53746万美元,同比增长27.6%。襄阳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9%,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12月上涨2.8%。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2182亿元,比年初增加366.8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244.8亿元,比年初增加245.5亿元。27家股权投资机构在襄阳市投资,34家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15亿元的“襄投债”三期成功发行。
全市公路里程26247.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24714.0公里。全年完成县乡公路改建123.4公里、通村公路694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设置乡镇五级站71个、简易站及招呼站2021个。新发展农村客运班线458条,村村通客车率达到100%。交通运输安全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公路货物周转量221.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7.9%;公路旅客周转量89.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6.1%。襄阳机场通达能力明显增强,现已开通13条航线,全年累计完成运输起降8724架次,同比增长41%;旅客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达60.1万人次,同比增长50%;货邮吞吐量2151.5吨,同比增长110%。
全市邮政业务总量3.4亿元,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413.8万户,固定电话用户74.8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2.0万户。全年旅游总人数2829.1万人次,同比增长20.2%。其中,入境旅游人数4.9万人次,同比增长0.8%;国内旅游人数282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2%。旅游总收入180.9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入境旅游收入2986.1万美元,同比增长1.3%;国内旅游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20.3%。
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9家,全年共有194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全市共申请专利5347件,实用新型专利2971件,外观设计专利343件,发明专利2033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94.2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91.9亿元,增长16.7%。
2013年新建或改扩建城乡幼儿园36所,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200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高中教育质量稳居全省前列,高考上省线率等五项主要指标连续八年居全省第一;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加快,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新校区和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投入使用,襄阳技师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62所,在校生80.3万人。其中,普通高校5所,在校生6.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6所,在校生2.7万人;普通中学237所,在校生23.6万人;小学456所,在校生32.1万人。全市现有专任教师5.1万人。
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网络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市区“两馆一院一中心一校”(博物馆新馆、图书馆新馆、襄阳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襄阳艺术学校)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全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为8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7个,公共图书馆9个,藏书量达1580千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9.1%。全市有线广播电视用户62.0万户。全年新建30个城市社区流动图书站。全年策划和主办各项演出活动1991场,送戏下乡1716场次。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36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08个,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卫生监督局8家,妇幼保健院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7480张;卫生机构人员3617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0880人,执业医师10211人,注册护师(士)10979人。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基地创建成效显著。新建绿道112.4公里全年共举办各级全民健身活动百余场次,参与人数近10万人次;全年组织培育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347人,其中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27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31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689人;25名运动员入选湖北代表团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8个大项的比赛。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6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317个,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5亿元。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29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93元,同比增长10.2%。全市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9平方米,家庭恩格尔系数39.89%。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785元,同比增长12.7%。农村人均住房面积42.2平方米,家庭恩格尔系数39.49%。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综合续保率99%;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17万人次。出台了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实施办法;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九连调”,全市人均月养老金1547元(市本级1661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8385套,分配入住16855套,新增租赁补贴5000户,完成扶贫搬迁、农村危房和特困户危房改造22217户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99.3%,131个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2470个村卫生室使用基本药物实施零差率销售,覆盖率达到100%;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有序推进。资助城乡低保对象参保、参合率达100%。建立了低保标准、补助水平动态调整机制,探索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将18种病种列入救助范围,住院救助比例提高到70%;普通疾病住院医疗救助封顶线7000元、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封顶线提高到30000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380元/月调整至43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50元/月调整至180元/月;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大幅提高,集中供养标准从2100元/年提高到4400元/年,分散供养标准从1800元/年提高到3000元/年。应对自然灾害中,紧急转移安置灾民8377人,用于安排灾民生活资金6208万元。
2013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4天(PM10),占全年天数的86.7%。汉江干流水质保持良好,符合功能区划的要求,汉江大部分支流水质总体较以前有所改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初步测算,全市2013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减少0.37%,氨氮排放量比上年减少2.1%。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减少5.3%,氮氧化物排放量比上年减少0.57%。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97起,受伤134人,直接经济损失1162.2万元,同比分别下降5.7%、8.2%和1.9%,死亡117人,同比上升4.5%。
2021年4月,襄阳市在2021全国城市传播热度排行榜(地级市)中位居第65。
2021年3月,襄阳市名列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榜第92位。
2021年1月,《2020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出炉,襄阳市位列第80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襄阳市上榜。
2020年12月,2020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发布,襄阳市位列第23名。
2020年12月,2020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排行榜发布,襄阳市位列第172。
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确定襄阳市为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2020年10月,襄阳市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10月,“2020中国蓝天百强城市榜”出炉,襄阳市位列第152名。
2020年9月,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襄阳市位列第65名。
2020年7月,《2020全国网红城市排行榜》发布,襄阳市位列榜单第82名。
2020年6月,《2019年中国最佳求学城市排行榜》发布,襄阳市位列榜单第167名(代表大学:湖北文理学院)。
2020年,2019年湖北省各市GDP排行榜出炉,襄阳市以4812.84位列第2位。
2019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确定襄阳市为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2017年6月,国务院食安办授予襄阳市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16年7月,襄阳市荣获2016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全国最大的番鸭(红头鸭、腾鸭)养殖基地在什么地方???
找河南番鸭大王高扬帆,就找到了河南最大的番鸭孵化基地,光机器就百十台,河南没有哪个场子比他的规模再大了。现在已晋升为番鸭产业化龙头企业,听说国家光补贴就给他几十万。养殖的朋友最好和大的、有实力的、技术雄厚的孵化场打交道,瘪三似的小孵化场根本不讲信用,不值得和他们打交道,否则是要交学费的。
扬帆香雁”百名专家品评会在河南省新乡市江南春大酒店隆重举行。应邀而来的美食家们,啧啧称赏,对“扬帆香雁”给出了不菲的好评,从外表到质量、口味,均认为达到上乘水平。同时,从北京市承德隆化也传来了“燕山番鸭大王”霍树生的佳滚蔽音,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燕山番鸭大王”初启京城市场并获大捷,每斤以12元的价格进入京城高端消费市场。 早在几年前,高扬帆先生抛出“环太行山番鸭养殖园”的建设构想,旨在使番鸭养殖进入生态化、环保化的原始状态,真正恢复其原有的体形特征、雁型特征,恢复飞翔能力、攀爬能力。经过多个养殖场数年的共同探讨、努力实践,具备这种原始特征的“香雁番鸭”将继“扬帆番鸭”这一品牌之后,长驱直入,挺进高端消费市场。 众所周知,番鸭为南美洲热带雨林禽种,在原始森林飞来飞去,有极高的攀爬附着能力,现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大森林里,仍保留有这种野生的品种。自从番鸭被泊入世界各地之后,其野性退化,人们已把它驯化成了家鸭、饲料鸭,体形特征退化,肉质口感也有退化。番鸭,又有美洲雁、香雁之称,水禽专家高扬帆先生推崇的山地养殖就是要番鸭怎样回退到原始的状态,重现番鸭美食的诱人魅力,让人们吃到真正美味的香雁。 在品评会上,省会郑州多家大酒店的经理们均表达了浓厚的兴趣,“扬帆香雁”是否会走俏高端市场,我们拭目以待......
在河南,提起番鸭,人们自然就想到了“扬帆番鸭”,它已成为河南及中原地区优质番鸭的驰名品牌,在业界已被广泛地认可与追捧。其优越性与领先性已充分彰显了其个性特征,知名度和美誉度加速了其市场的覆盖率与占有率。
一、克里莫R51系重型番鸭的新推广
扬帆番鸭,生长周期为70-80天,重量公鸭8-14斤,母鸭5-7斤,全价颗粒料饲喂,省时省工,每只鸭利润在6-13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扬帆番鸭在省内及周边地区有6000多家养殖群落,一年四季孵化,分梯度发往全国各地。
二、自建标准化种番鸭场,种源及种蛋质量有保障
扬帆公司自己拥有标准化种番鸭养殖场三个,合作种番鸭养殖场十多个,种源及种蛋质量有保障,确保100%的大种大体型,拒绝中体型小体型番鸭的生产经营,有着极好的市场口碑。
三、前三天确保98%的成活率,98%健雏率,98%的客户满意率。
由于在种源上,孵化技术上,技术售后服务上下功夫,扬帆番鸭在河南一直保持领先的市场销售,是广大养殖户追捧的俏销产品。一般来讲,要想买扬帆番鸭苗,必须提前半个月交定金或足额打款,才能依次安排。前三天确保养殖户98%的成活率,98%健雏率,98%的满意率。
四、扬帆番鸭,卖大产品卖服务
扬帆番鸭,注重卖大产品、卖服务,以一流的洞吵技术服务,跟踪服务为重点,为养殖朋友保驾护航,排忧解难。
五、扬帆番鸭,不想挣钱都很难
只要是扬帆番鸭,只要养殖成功,每1200只效益在15000元左右,也就是说,每只大颤州利润在8-13元之间。不想挣钱都很困难,可以说是暴利行业。
六、引领河南番鸭发展方向,代表着河南的先进水平
通过品牌的打造,产品形象的塑造,其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扬帆番鸭已引领着河南番鸭的发展方向,代表着河南番鸭养殖的先进水平,在“北养南销”“北禽南调”,带动南北大流通上发挥这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扬帆番鸭,不愧为河南乃至全国番鸭的第一品牌。
什么地方养鹅
近年来,我国养鹅业发展迅速,饲养规模不断扩大。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欢迎阅读。下面是我为大家盘点的中国的两个养鹅大省的状况。以供参考。
江苏养鹅状况
江苏省正祥牧业是一家集鹅御兆乱苗、鸭苗孵化,饲料加工,成品回收为一体的独资企业,成立于2002年,主要成员有22人,养殖户1500多户,其中养殖大户有400多户。
鹅苗品种有:扬州大白鹅苗、四川大白鹅、皖西白鹅、四季鹅、泰州鹅、朗徳鹅、狮头鹅、浙东白鹅、天府肉鹅苗、莱茵鹅苗等优质品种的鹅苗
四川养鹅业概况
1、数量与分布
四川猜穗省江河纵横,湖泊、池沼及丘陵山地众多,水草茂盛,适于鹅群放牧饲养,而且农户历来又有养鹅的习惯。据四川省畜牧行业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全省鹅饲养量达17965.56万只,其中出栏肉鹅13315.39万只,存栏鹅4650.17万只。鹅肉产量31.94万吨,占禽肉产量的14.46%。养鹅产值达76.47亿元,占家禽产值的17.0%。
四川养鹅主要分布在岷江、长江流域及盆周丘陵区。以成都、眉山、德阳、绵阳、南充、达州、自贡、宜宾、广安、遂宁等市数量较多,出栏数占全省出栏数的82.63%。其中出栏上千万只的市有成都、眉山、德阳、绵阳、达州,5市出栏数占到全省的53.29%;存栏以绵阳、成都、南充、眉山、资阳、遂宁、广安、自贡、达州、德阳数量较多,存栏数占全省存栏数的79.8%。其中存栏上400万只的市有绵阳、成都、南充,3市存栏数占到全省的32.42%。
2、品种资源及开发利用
四川省拥有我国著名的中型肉用鹅种--四川白鹅,也有填肥性能良好的地方鹅种--岗鹅。此外,目前还引进有世界优良鹅肥肝品种--朗德鹅。四川白鹅是四川省养鹅业的当家品种,在我国中型肉用鹅种中产蛋量最高,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品种,2000年、2006年再度被列入国家级保种名录,已被国内10多个省市引进推广利用。四川白鹅因其繁殖性能和配合力好被广泛作为选育母本,在国内新育成的肉鹅品种中大多有四川白鹅的血缘。四川白鹅资源场--南溪县四川白鹅育种场被列入国家级资源保种场
“八五”至“十五”期间,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通过引进国外良种鹅与四川白鹅开展杂交选育,育成“天府肉鹅”,于2001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天府肉鹅商品代在放牧补饲条件下,70日龄重达4.0Kg,父母代母鹅年产蛋量达70~80个,生产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仍在不断选育提高,且已被国内多个省市引进利用。
有关养鹅致富的内容推荐
春节期间,记者驱车来到吉林省德惠市布海镇远近闻名的“养鹅村”——泡子村,在俊山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康俊山的带动下,附近300多户养殖户开始走上养鹅致镇档富路。 “最开始,我们孵化也是采用土办法,受老父亲的影响,当时在火炕上铺热水袋,水袋上摆上百十个种蛋,蛋上覆盖厚棉被。这种土办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温度湿度难以掌控,孵化成功率不高。但是现在不同了,你看,我们这孵化机里边,温度和湿度都是恒定的,我们还聘任来自四川的孵化师傅精心照料,这样孵化成活率才可以得到保证。”康俊山一边介绍一边对记者说。
在孵化室的车间内,记者看到,两大整排的现代化大型孵化器映入眼帘。“现在还不是孵化鹅雏的最佳时机,室外气温还是有点低,养殖户买鹅雏回家也很难养活,等春节一过,三四月份,到那时候我们可就忙了。”康俊山说。
提前在网上下订单,合作社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采用订购式的销售模式,方便而快捷。“再过一阵子,这些机器一起工作,为保证鹅雏的充足供应,我们采用阶梯式生产方法,每批种蛋间隔五天孵化。这样每隔四五天就能有几万只小鹅破壳而出,我们的鹅雏远销全国各地,还有不少来自南方的订单,像浙江、安徽等地,外地采用空运的方式,减少损失。”
2012年,康俊山夫妻俩共同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村里其他养鹅小户也加入合作社,康俊山的养殖经验丰富,合作社从选种、育雏、防疫等养殖全方位的服务,让养殖户也学会了科学养鹅的方法,保证了周边养鹅户的养殖数量和质量。
“我们孵化的都是本地品种,学名长白鹅,适合东北地区养殖。孵化成活率能够达到80%,未来我们计划引进新品种,适合南方地区养殖的鹅雏,经济效益还是挺可观的。”康俊山的妻子黄得岩介绍说。
康俊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市场价格每一枚种蛋的成本在4元左右,鹅雏的价格为7至8元。从三四月份开始,一直到秋季10月份孵化鹅雏大约60万只,年纯利润约40万元。”康俊山对收入感到满意。
现在生活好了,合作社开始步入正轨,有了回报的同时,夫妻俩也没忘了当地的老百姓,康俊山常说:“自己富了不叫富,要把全村带动富了,共同致富,这样才能富得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