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最新行情走势 养殖业最新行情如何
时间:2023-09-13 02:26:46 作者:神奇的优悠 豆粕大跌35%,猪价“明跌暗涨”,蛋价还得涨,养殖业春天来了?_百度知 ...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在国内主流养殖业,近期,生猪以及鸡蛋价格走势跌宕起伏,其中,猪价进入二次“磨底”的周期,本月猪价偏弱运行,相比月初下降了近0.5元/斤,但是,蛋价却逆势上涨,虽然,近期市场有滞涨的表现,但是,随着小长假即将到来,蛋价还得轿旅涨,而生猪市场也出现“明跌暗涨”的迹象,在国内豆粕价格大幅下挫下,养殖户的春天不远了!那么,市场发生了啥?
一、猪价“明跌暗涨”!
在国内生猪市场,3月步入尾声,一季度即将收官,众所周知,元旦、春节期间,由于春节假期前移,集团化猪企日均出栏压力陡增,生猪出栏踩踏,虽然,消费需求回暖,但是,猪价明显下行,而在春节后,消费惯性回落,2月初猪价触及年内的低值,生猪均价跌至13.87元/公斤,受官方收储以及二次育肥等诸多利好反扑,2月份,猪价涨幅达到了14%以上,3月初猪价徘徊在15.9元/公斤,不过,随着生猪均价的上移,市场抄底的情绪降温,猪价下行压力反扑,但是,受养殖端扛价情绪,猪价以震荡偏弱为主!3月27日生猪均价跌至14.92元/公斤,本月猪价下跌幅度达到了0.98元/公斤,养殖端出栏亏损压力增加!
但是,从市场反馈来看,此前几日,北方地区,猪价跌势明显,东北、华北地区,猪价重心下移,散户猪场出栏节奏较快,不过,从目前市场来看,北方地区,猪价跌势逐步减弱,东北地区触底14.4元/公斤,而在华北地区,山西、河北地区也跌破15元,猪价重心逐步下移!
在南方产区,猪价维持震荡偏弱的格局,华东、华中地区,猪价下行为主,不过,多地屠企压价幅度仅有0.05~0.2元,市场横盘现象增多,目前,高价猪源陆续企稳15.8~15.9元/公斤,而在河南部分地区猪价逐步跌破15元/公斤。在华南市场,猪价延续补涨的表现,两广行情震荡偏强,广东涨破16元/公斤!
从市场反馈来看,虽然,猪价延续连跌的走势,但是,市场“明跌暗涨”的迹象逐步显现,一方面,国内消费市场逐步回暖,目前,机构监测样本屠企开工率在29~30%左右,屠企开工率较高,部分屠宰场受猪源成本下降,分割入库的现象增多;另一方面,养殖端认亏的情绪回落,北方地区,生猪均价逐步跌破15元/公斤,市场出栏亏损幅度增加,压栏惜售的情绪反扑!
因此,受多方支撑,预计,猪价或将逐步止跌上涨,市场有“明跌暗涨”的现象,屠宰场收猪的压力或将逐步增强,叠加,消费市场即将改善,受节日气氛支撑,预计,猪价仍有“小阳春”的走势!
二、蛋价还得涨!
近期,国内鸡蛋市场,蛋价受此前大幅提振,市场接货水平逐步下降,最近几日,蛋价出现了滞涨的现象,部分贸易商受下游市场走货不畅,出现了小幅压价的表现,从市场反馈来看,目前,国内产区市场,鸡蛋走货均价在4.8元/斤左右,而销区市场鸡蛋到货的均价在4.9元/斤!
目前,国内产销市场,鸡蛋呈现“供销两弱”的局面!一方面,受本月产销市场鸡蛋库存压力偏低,而鸡蛋产能不佳,国内产蛋鸡存栏处于低谷,因此,鸡蛋供应水平一般,产区累库压力偏弱,鸡蛋价格支撑较强;另一方面,受产销市场,蛋价偏高,零售市场蛋价普遍涨至5~5.6元/斤上下,居民采购鸡蛋的频率下降,下游市场补货节奏放缓,贸易商谨慎情绪下,部分地区,鸡贺帆闹蛋报价有小幅下调的现象!
然而,3月即将收官,4月5日即将迎来年后第一个小长假,随着天气转暖,居民携家出行现象增多,周边游以及踏青游逐步回暖,户外餐饮消费热度转浓,旅游行业或将明显改善,因此,二三级市场仍有集中补库的需求,而受节日因素支撑,电商以及食品厂也有补货的需求,在鸡蛋供应偏紧下,需求逐步提升,因此,短期内,蛋价还得涨,产销市场鸡蛋均价有望涨入“5元时代”!
三、豆粕价格下跌超35%!
2022年11月中旬以来,国内现货豆粕价格连续4个多月呈现下行的走势,据机构数据显示,目前,43%蛋白豆粕价格,其中,国内主流油厂报价累计下跌幅度普遍超2000元/吨,其中,在广东市场沿海豆粕报价跌至3670元/吨,而山东以及禅罩江苏地区,油厂报价也逐步触底3700元/吨,相比去年11月中旬前后,多地油厂报价5700~5750元/吨,本轮豆粕价格累计下挫超35%!
近期,国内现货豆粕大幅下行!
一方面,受硅谷银行倒闭风波,加剧了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的下行。叠加,巴西大豆产量创新高,CBOT大豆价格不断走低,国内进口大豆成本逐步下滑!
另一方面,国内豆粕供应宽松,1~2月份,进口大豆规模达1617万吨,同比提升16%,而3月份,受南美大豆进口不足,美豆供应减少,进口大豆入港减少,但是,4月份,国内进口大豆规模或将再次达到980万吨以上,因此,国内现货豆粕供应宽松,目前,豆粕库存同比增长了近20万吨,长期预测或将达到100万吨!
但是,由于消费支撑不足,生猪育肥亏损压力不减,饲料企业需求不佳,谨慎提货现象突出,而市场菜粕、棉粕等供应也相对宽松,在多方压力下,豆粕市场仍有进一步回落的空间!
综上所述:随着生猪市场,猪价逐步摆脱消费淡季的束缚,进入4月份,猪价或将进入“拐点”,生猪均价有望持续回升,而在鸡蛋市场,由于产蛋鸡存栏不足,蛋价仍将维持高位震荡的走势,反观,豆粕市场,受中长期国内临港大豆增多,现货豆粕价格仍有回落的压力,饲料成本或将进一步下降,因此,养殖户的春天要来了!
现在饲料价格多少钱一吨?为什么价格上涨?2022饲料行情走势预测
受国际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全球石油、粮食等价格大涨,而饲料原料收购价格几乎一天一变。
其实从年后开始,猪、鸡等价格持续低迷,但饲料价格却开始了一波上涨,不管是猪料、鸡料还是水料等,其价格均有所走高,其中水产料最高涨了600元/吨,其他饲料涨了50-200元/吨。
由于饲料占养殖业成本的大头,如今饲料价格上涨,正蚕食着养殖业的利润,那么现在饲料价格多少钱一吨?为什么价格上涨?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2022年饲料最新行情走势预测。
现在饲料价格多少钱一吨?
青绿饲料:河北邢台市临城县青绿饲料400元/吨;山西太原市阳曲县青绿饲料1100元/吨;山东济宁市梁山县青绿饲料500元/吨;河南开封市祥符区青绿饲料640元/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青绿饲料300元/吨;安徽六安市裕安区青绿饲料360元/吨;广东阳江市阳西县青绿饲料400元/吨。
饼粕饲料: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饼粕饲料1860元/吨;山东泰安市东平县饼粕饲料1500元/吨;广东湛江市麻章区饼粕饲料1600元/吨;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饼粕饲料2200元/吨;陕西渭南市潼关县饼粕饲料1320元/吨;天津市西青区饼粕饲料1600元/吨。
蛋白质补充饲料:河北石家庄市新华区蛋白质补充饲料1860元/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蛋白质补充饲料2100元/吨;辽宁沈阳市康平县蛋白质补充饲料1300元/吨;山东青岛市胶州市蛋白质补充饲料1560元/吨;河南洛阳市孟津区蛋白质补充饲料2660元/吨。
干草类饲料: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干草类饲料650元/吨;陕西太原市阳曲县干草类饲料960元/吨;安徽淮南市凤台县干草类饲料700元/吨;山东临沂市兰陵县干草类饲料1260元/吨;河南南阳市社旗县干草类饲料1060元/吨;广东湛江市遂溪县干草类饲料2100元/吨。
秸秆饲料:河北唐山市玉田县秸秆饲料900元/吨;辽宁朝阳市北票市秸秆饲料650元/吨;吉林四平市双辽市秸秆饲料700元/吨;安徽蚌埠市固镇县秸秆饲料620元/吨;河南许昌市禹州市秸秆饲料740元/吨;甘肃白银市景泰县秸秆饲料760元/吨。
糠麸类饲料: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糠麸类饲料1180元/吨;辽宁沈阳市浑南区糠麸类饲料2260元/吨;江苏淮安市淮安区糠麸类饲料700元/吨;江西南昌市东湖区糠麸类饲料1400元/吨;山东烟台市龙口市糠麸类饲料1900元/吨。
青贮饲料:河北邢台市隆尧县青贮饲料400元/吨;山西临汾市襄汾县青贮饲料420元/吨;安徽宿州市_桥区青贮饲料350元/吨;湖北宜昌市枝江市青贮饲料420元/吨;广东韶关市始兴县青贮饲料380元/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青贮饲料328元/吨。
糟渣类饲料:河北邢台市巨鹿县糟渣类饲料1295元/吨;辽宁沈阳市于洪区糟渣类饲料1700元/吨;黑龙江哈尔滨市双城区糟渣类饲料1500元/吨;安裤如徽合肥市巢湖市糟渣类饲料1260元/吨;江苏镇江市丹徒区糟渣类饲料1400元/吨;山东济南市天桥区糟渣类饲料1060元/吨。
备注:以上是部分种类饲料价格,饲料价格受供需、类型、地区等多种因素影响,此饲料价格行情均来自惠农兆纯隐网产地行情报价,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实际价格为准!
为什么饲料价格持续上涨?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全球粮价持续上涨,玉米、豆粕等价格持续走高,而饲料用玉米均价也达到了1.35元/斤左右,这也带动了饲料价格上涨,不少饲料厂采购压力大,饲料生产进度也受到影响,部分饲料厂甚至出现了暂时停工。
目前不少饲料企业以“原料价格大幅上涨”为由,不约而同宣布每吨饲料价格提高50-300元。
1、原材料上涨
豆粕、玉米等是生产饲料的主要原材料,春节过后,这些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再加上国际环境的影响,粮食价格上涨幅度增大,而南美洲旱情加剧大豆减产,导致以豆粕为首的蛋白质原材料价格上涨,其他原材料价格保持强劲,使饲料成本显著上升。
2、国际影响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族厅两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是第三大玉米出口国、葵花油第一大出口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国家小麦的出口量占全球的30%,如今俄罗斯停止了亚速海航运,而俄罗斯也暂停了航运工作,国际认为此举还会继续带动粮价走高。
3、需求旺盛
近年来,以玉米、豆粕等为主要原材料的粮油加工、饲料加工、燃料乙醇、生化制药等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加快了库存玉米、豆粕等的消耗速度,客观上增加了市场供方的惜售情绪。
而生猪、肉鸡等养殖业是以饲料作为主要成本,国内市场存储量不断降低,市场需求量加大,就连棉粕、小麦等辅料价格也在持续上涨。
4、运输成本上涨
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产区玉米上量节奏偏缓,而年后东北基层仍存惜售心态,部分地区运费和产区价格持续走高,导致销区饲料企业玉米到货价格水涨船高。
加之俄罗斯和乌克兰港口关闭,对海运交通有所影响,供应减少,国内玉米、小麦、豆粕价格跟涨。
2022年饲料最新行情走势预测
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在于国际市场的传导,由于饲料的两大基础原料处于高位,且玉米、小麦等替代情况的减少,饲料厂无法通过自身消化原料成本上涨,只能通过成本涨价进行消化。
在猪价、鸡价持续低迷,但是饲料成本高昂的行业大背景下,养殖户和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控量减产也逐渐达成养殖户的共识,甚至很多散养户只能选择空栏停养,以此减少经济损失。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也高度重视养殖企业的原料成本难题,政府也在积极的做一些措施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稳定重要农产品供给,推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方式,提升油料和大豆产量产能,努力实现我国在油料、大豆的稳产保供。
虽然目前饲料价格还有可能继续上涨,但是相信在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下,很快能够回归到正常水平。
能繁母猪冲上4379万!国家连续13次猪肉收储!2023年养猪大势已定_百度...
2022终于走到尾声,这一年以来行业风雨兼程,生猪行情起起落落,但生猪产能和政策调控的大方向已逐渐稳定下来,为将来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猪好多网特别整理年度大事件与大趋势,从“猪价走向、产能大势、政策概述、猪企动向”四大层面为您带来一整年的回顾与解析,与您一起看懂2022、看见2023。
猪价走向
猪价呈现先降后涨再跌的大趋势,整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4月猪价从16元/公斤区间下降至12元/公斤左右,第二阶段是4-10月猪价从12元/公斤上涨至28元/公斤左右,第三阶段是10-12月猪价从28元/公斤回落至17元/公斤左右。
第一阶段,大多数养殖场户处于亏损当中:1月平均每头猪亏损50元、2月平均亏损约190元/头、3月亏损约330元/头、4月亏损约240元/头。
第二阶段,养殖场户逐步扭亏为盈:5月亏损降低至90元/头左右,6月开始盈利50元/头、7月盈利约800元/头、8月盈利约700元/头、9月盈利约1000元/头、10月盈利约1300元/头。
第三阶段,养殖户面临猪价骤降同时成本攀升的局面:11月生猪利润迅速从1000元/头下降至700元/头左右,12月则再次经历“扭盈为亏”的局面,利润暴跌以至部分养殖户开始亏损。
整体来看,2022年稳定盈利的是7、8、9、10、11五个月:1-5月以亏损为主、6月有部分养殖场能盈利,而12月则迅速“两极分化”,二次育肥养殖户亏损加剧,而具备成本优势的养殖场能继续维持盈利。
明显可见,猪价波动起伏巨大,并且往往以出人意料的情况大起大落,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而养殖场户的情绪与操作又会加剧这种情况,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说猪价“不可预测性”越发凸显,一般是大多数人都预测不准,而当大多数人都预测准的时候最终猪价又会变化,使得预测不准。
因此以“预测行情”为导向的经营策略已不可取,唯有以“提质增效降本”为导向才可持续发展。
生猪产能大势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1-10月能繁母猪为4177-4379万头,11、12月受猪价影响能繁母猪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整体上可见今年能繁母猪波动较小,最高月份与最低月份相差不过两百多万头。
分阶脊运消段来看,能繁母猪首先从1月的4290万头下降至4月的4177万头,这一趋势与猪价变化相契合,但总共减少了不过113万头,可见现如今能繁母猪缩减速度确实趋于平缓,其中原因主要是国家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以及规模化发展导致。
后续随着猪价回暖,能繁母猪从4177万头一路上涨至10月的4379万头,总计上涨202万头。
明显可见母猪产能的恢复速度要快于缩减速度,这意味后续生猪产能“易增难减”,如果有人产能被迫淘汰,其他人就会迅速补齐,整体上导致猪价也“易跌难涨”。
整体来看,2022年能繁母猪少于2021年的4207-4564万头,预示着明年猪樱知价会整体上好于今年,并且随着行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国家调控机制不断加强,最终会导致产能与行情趋于稳定。
猪业政策概述
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确定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保持在4100万头左右的调控目标。
到202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其中提出,督促产能过度下降的省份及时增养能繁母猪,确保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100万头以上。
2022年上半年国家共连续13批次累计挂牌收储52万吨中央猪肉储备,提振了市场信心;下半年随着猪价大涨,则分别于9月、11月投放猪肉储备。
可见国家生猪产能调控机制不断发挥作用,始终在稳定生猪产能,防止供应与行情大起大落。
2022年6月,农业农村部又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工作考核方案》,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并先后5次召开生猪企业代表座谈会、部门协调会、视频调度会,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
国家不断强化调控机制,及时引导行业正向发展,调控效果显著,生猪供应能力悄皮稳固,逐步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10月30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畜牧法》旨在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培育和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振兴畜禽种业,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防范公共卫生风险,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猪企动向
随着市场化竞争加剧,中国生猪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不断提速。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首次达到60%,2022年已进一步提高,据猪好多网统计2022年仅头部十大猪企便能出栏生猪1.4亿头,约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25%,高达1/4!
分开来看,牧原今年出栏目标已上调至6100-6200万头,1-11月牧原已累计出栏生猪5517.4万头,12月还有583-683万头生猪要出,可能会创下牧原的单月出栏新高!并且牧原明确表示公司已建成产能7000万头,以牧原的增长速度来看,2023年大概率会冲击7000万产能大关。
温氏也已完全从非瘟中走出,1-11月已累计销售生猪1603.54万头,已超过去年的1321.74万头出栏量,最终大概率会达到1800万头,明年超越2000万头出栏量,成为全国第二个产能超两千万的猪企。
更重要的是,温氏生产成绩不断提升,最新造肉成本已经控制在8.05元/斤,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正邦却难以抵挡猪周期下的剧烈亏损,不仅先后多次售卖子公司,也曾传出过“猪吃猪”的新闻,资金压力犹如大山一般压在正邦身上,终于在10月26日晚间发布《关于公司预重整债权申报通知的公告》,公告显示,南昌中院决定自2022年10月24日起对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动预重整程序,预重整期间为三个月。
从生猪产能上看,2022年1-11月,正邦科技累计销售生猪795.94万头,同比下降43.64%;累计销售收入82.87亿元,同比下降70.84%。
并且9月、10月、11月生猪销量分别为67.95、64.30、29.58万头,产能明显逐渐缩小,据此判断其2022年整体销量在800万头左右。
进入司法重整的正邦仍在努力,期盼“江西猪王”早日回到正轨。
总结
2022一路风雨兼程,养猪人经历了最刺骨的寒冬,也迎来了最热烈的旺季!我们都说“阳光总在风雨后”,却未曾想“阳光后又是暴风雨”,年末猪价暴跌的最大因素是情绪,无论是看涨情绪还是看跌情绪,都深刻影响着行情走向。
但如果将10-12月的猪价行情拉平来看,可见猪价依旧有较好的盈利空间,因此相信随着生产节奏回到正轨,2023生猪产业依旧可以期盼。
我们会发现,最痛苦的永远是昨天、最煎熬的永远是今天、最有希望的永远在明天,从生猪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2022年加速朝着规模化、规范化、微利化发展,这意味着生猪产能和行情大起大落的时代正在过去,未来最美好的不是在于行情好,而是在于行情逐渐稳定,推动养猪逐渐摈弃浮躁、回归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