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乌鸡的成本与利润 养殖乌鸡需要什么好品种
时间:2023-09-13 02:31:40 作者:贝贝生活日记 谁知道乌鸡那个品种好
乌骨鸡以皮肤、骨骼、肌肉均为乌黑色而得名。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滋补食疗作用,被广大养殖户选定为致富的养殖项目。目前我国的几大乌骨鸡品种在国际上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且饲养量正逐渐增加,现将目前在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几个品种作以介绍。
目前养殖市场里乌鸡品种有四种,分别为:泰和鸡、余干乌黑鸡、中国黑凤鸣、山地乌骨鸡。
乌鸡品种之一:泰和鸡
泰和鸡又名绒毛鸡、丛冠鸡、竹丝鸡知吵等。该鸡原产于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等地,目前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标准品种。
该鸡游源行动迟缓,成鸡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患病较少;幼雏体小,质弱,抗逆性差,在饲养管理上应予以重视。泰和鸡还具有胆小喜静,生性活泼,群居性强,食性广杂,抱性强等特点。
药用价值:近代医学认为,泰和鸡有治头痛、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哮喘、气管炎、喉炎、脑神经病,心脏病及促进创伤愈合等功效。
目前在我国以泰和鸡为原料生产的中成药就有数十种之多,神猛态如“乌鸡白凤丸”、“参茸白风丸”、“乌鸡白凤康妇精”等。
此外,泰和鸡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等优点而成为备受推崇的四季进补佳品。
乌鸡品种之二:余干乌黑鸡
该鸡原产于江西省余干县境内。现已被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认定是一个独特的乌鸡品种。目前已由江西省畜牧研究所培育提纯。
经济价值:现今中医学认为:余干乌黑鸡对治疗水肿、肝炎、十二指肠溃疡、关节炎、宫颈炎、血崩、骨髓炎,脑血栓及产后虚弱等症均有一定疗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认为“乌舌、乌骨、乌肉、乌皮者入药更良”
此外,余干乌黑鸡体小骨细。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且胆固醇含量低,是老年人,产孕妇及体虚多病者,特别是心血管病人的上乘补品。
乌鸡品种之三:中国黑凤鸣
黑凤鸡早在400多年前我国就有饲养,但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该品种濒于绝迹。1993年,广东省率先从国外引入该品种乌鸡,经3年多的提纯选育,后代合格率已达90%以上,现已被正式命名为“中国黑凤鸡。”该品种的育成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及同行业者的极大关注。曾有专家指出:“黑丝毛、黑舌乌鸡的培育纯化成功是一个奇迹,是我国特产用乌鸡中宝贵的遗传基因库。”
药用价值黑凤鸡性味甘平,补阳气,滋阴补肾。不但具有世界天然黑色食品的滋补、抗癌、美容、抗衰老等功效,还有退热补虚、调精止带、养气补血的作用。另外,黑凤鸡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高级补品,以其特有的清香胶润备受推崇。烧熟后如甲鱼一样胶着、细嫩,但其滋补功效却远远超过甲鱼。曾在我国民间流传有“清补胜甲鱼,养伤赛白鸽,养颜如珍珠”之佳话。
乌鸡品种之四:山地乌骨鸡
山地乌骨鸡是四川盆地南部与滇北高原交界地区长期自然选育形成的,具有与泰和鸡一样的药用价值,属药、肉、蛋兼用的地方良种。
经济价值:山地乌骨鸡肉除具有其它乌鸡相似的肉质特点外,还含有促进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生成的黑色素和紫胶素及丰富的VE,具有营养、滋补、保健,美容等独特功效。
乌鸡合适在什么条件下养殖
乌骨鸡的养殖考虑的因素比较多,环境选择有所讲究,要有利于冬暖夏凉的房舍育雏,冬季按每平方米15只,夏季按每平方米12只,以房舍面积确定进鸡数量,计划生产。放养场尽量选择在林草植被好、虫蚁多、隔离条件好的地方。有条件的种植一些优良牧草以及地瓜、玉米、高粱、木薯、豆荚等杂粮用于弥补鸡的饲料,大面积养殖也可种植牧草来饲养,牧草以多年生为好,避免每年播种,同时要求分枝分蘖多,再生性强,适应性强,适口性好。适用草种有牧素草、库麦草、菊聚草等。准备放牧山地(或果园、稻田等),并做好围栏。
鸡舍的建设要因地制宜选用土坯石料,木板、竹子等均可。鸡舍建筑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肉鸡生产能力的发挥、养鸡盈利的大小,因此必须要引起重视。如果要新建一个养鸡场应选择一个地势干燥、土质良好、坐北朝南、背风向阳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冬季保温,四季通风,光照和排水良好。如果还想扩大规模,还应留有发展的余地。
要冬暖夏凉。围栏可用铁丝网也可用竹编网,居住分散、饲养量少的农户可以不用围栏。
养鸡场的水核兆凳和电是生产中必备的条件,在选择鸡场时必须考虑该处电力是否能满足生产高峰时的需要。不能长时间地停电,尤其是育雏时鸡舍需要温度和光照,停电将造成鸡雏因低温死亡。水质要清洁猜扒无污染,最好是深水井或消毒的自来水,未经消毒的河水、池塘水或含有过量氯改旅离子的水,不能给鸡饮用。
鸡场应建在远离村屯或畜禽饲养场1千米或更远的地方,以杜绝传染病的发生。个体养鸡户也不应将鸡舍设在过往人员频繁或生活区内,最好能有一个小的隔离段,除饲养人员外,杜绝外人的出入。
农民养殖乌骨鸡还应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结合自己的经济能力,来确定饲养规模。养多少鸡,办多大的鸡场,明确建场的性质和任务,然后选择场址及筹划鸡舍设备和用具。鸡舍建筑和设备种类形式多样,选择时既要考虑充分满足肉鸡生理特点的需要,使其迅速生长和提高生产力,又要考虑经久耐用,便于饲养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乌鸡的高效养殖及科学管理技术
乌鸡,也叫做乌骨鸡、武山鸡,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地方珍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乌鸡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是滋补身体的佳品。
因为目前乌鸡的需求越来越高,很多人都不愿意养家鸡,因为家鸡的价格比较便宜,利润较低,而且需要投入的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很多人转投饲养乌鸡。
那么乌鸡都有哪些养殖要点?
一、乌鸡的生活习性
乌鸡性情温顺,喜欢群居,耐粗食,一次采食量少,少食多餐。
耐热,喜欢干燥清洁的环境。
胆小怕惊,怕冷怕潮湿。
抱窝性强,每下20枚蛋就抱窝,要适时醒报,提高产蛋率。
二、乌鸡的养殖条件
乌鸡的养殖可以根据自然环境及地理环境来决定,利用草山、草坡、园林地、库坝等地来进行散养。
如果想要大规模的养殖就需要建造专门的养殖场地,并且进行科学的管理。
三、乌鸡的饲养方式
1、乌鸡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能量、蛋白质、矿物质衫哗激(无机盐)、维生素和水。
2、能量饲料主要有:玉米、高粱、稻谷、大小麦、薯干粉等。
3、蛋白质饲料主要有:分为植物性蛋白质(豆粕、花生粕、芝麻粕等)和动物性蛋白质(鱼粉、蚕蛹粉等)两大类。
喂饲料或袜要根据乌鸡的生长阶段和产蛋期的营养需要来分开配比。
乌鸡的饲料占养殖成本的70%,所以要精打细算,需遵循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选配饲料。
利用当地的资源,降低饲料成本。
(2)饲料要优质,要求新鲜、清洁。
(3)饲料尽量多样化,要求饲料搭配比例适当,营养全面。
配合饲料时,要反复搅拌均匀,特别是微量元素等添加剂饲芦姿料。
(4)饲料结构要相对稳定。
调整配方、更换原料要逐步过渡,切不可配方突然变化,影响鸡群采食量。
一次配料不要过多,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周,以免变质。
四、乌鸡的科学管理
乌鸡是一种食量不大的家禽,所以在饲养时,一次不用投入太多食物,可以控制乌鸡多次进食,但每次进食量稍微少一点。
这样乌鸡的饱腹感不会很明显,对于乌鸡的生长发育是有益的。
对于幼年乌鸡而言,饲料需要加入一点蛋白质。
因为幼年乌鸡非常脆弱,给予它们一些蛋白质,可以提高它们的免疫能力,顺利度过脆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