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青年发展养殖自主创业成功例子
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要有坚定的信心,持之以恒的精神,用不懈的努力,来克服眼前的困难,把绊脚石,化为走向成功脚下的一块垫脚石。以下是我整理的90后青年发展养殖自主创业成功例子,欢迎阅读。
这位青年创业者叫建业,1990年10月1日出生的建业是广宁县赤坑镇惠爱村委会石村人,2008年入伍当兵,2010年12月退伍回乡。一退伍,他并没有像别的青年一样,忙着到城市打工挣现钱。2011年,他开始在家乡租赁连片山地,发展养殖业。经过三年多的摸爬滚打,他的建业生态农场已初具规模。2012年他被选为团中央代表;2013年6月,他出席团中央17大代表会议。建业的农场目前有600多头猪、300多头羊、200多只鸡,都是放在山里散养。“小猪圈养到70来斤,就全部赶到山里去放养。一到下午6点左右,它们会自己回来吃食,吃饱了又出去了。”建业笑着说了件有趣的事情,“如果你在其它时间叫它们回来,它们是不会回来的。半年前叫它们都会回来,但每回来一次,我们都要抓一两头杀了。几次之后,猪变聪明了,现在不到晚上6点,无论怎样叫它们,它们是死活不会回来。”
立志:放弃打工高薪立志自主创业
是什么促使这位退伍军人会在一个山窝窝里搞养殖业?“退伍后,父母劝我在家跟他们一起养猪。他们想,一年养8头、10头猪,管好10多亩柑桔,不算辛苦,收入也不会很差,在惠爱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我姐姐、姐夫在北京开公司,三番五次要我去帮他们做管理,一个月给2万元的工资。”然而,建业不愿走父兄铺好悄弯饥的路,他要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扎根家乡立志创业,带动乡村们一起致富。“我想,爸妈都在乡下,需要人照顾。家里就两姐弟,姐姐在北京,那我就在家乡发展吧。也趁年轻,打拼一下。”
2011年,建业选中离石村不远的这块山地开始创业。“当时,连路都没有,是我和我爸从山脚踩出了一条路,然后慢慢把它拓宽。”
这里是一个天然的养殖场。确定这一场址后,建业首先建了200多平方米的猪栏、羊窝,还建了一层80多平米的水泥钢筋结构的住房,然后就带着父母在这里安营扎寨了。“2011年至2012年是打基础、谋发展的阶段。”建业说,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三件工作,一是引小溪转弯,截出一段连接猪栏,筑成面积两亩大的山塘,利用天然水源养鲩鱼。二是加强学习,多次参加肇庆市、广宁县关工委分别举办的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班,学习养猪、养羊、养鱼等知识。三是重点发展养猪、养羊。“以前,我对养殖业是一窍不通,通过参加关工委举办的培训课,我逐步掌握了养殖业的基本技能,对禽畜疫病防治也已渐渐入行。闹桥”
创业梦想: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今年3月,广宁县城乡规划服务中心根据建业的构想,为建业农场绘出了规划平面图。根据这一规划,建业农场将建成一个拥有欢乐农田、观景餐厅、农家小舍、观景平台、休闲丛林、放养区、繁殖场、鱼塘等多功能、综合性的农场。
这是建业的发展蓝图,在这蓝图背后是他的一大梦想——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我想通过发展农场,带动附近农民致富。如果我把农场发展壮大了,就可以多请些村民来我这里干活,他们就不要到外面去打工了。”这是建业最朴素的想法,“让村民在家门口打工,一方面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也可以照顾到家里,这样一举双得。”目前,建业农场有八、九个工人,建业给工人的工资从1000多到2000多不等,年底每人还有几千元的奖金。
建业带动村民致富的另启返一方式是成立“广宁县惠爱生猪专业合作社”。目前有30多户农民跟他合作。“因为,农村个体养猪存在一个屠宰难的问题,有时宰一、两头猪要排上一两个月,这样农户吃不消,很多人都不敢养猪了。我成立合作社后,农户可以选择养小猪,也可以养肉猪,养到一定时间,我就回收自己养。这样,农户就没有销售的负担。一旦把销售问题解决了,农户就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养猪。”
为了共同致富的梦想,建业不断扩大投资,加强农场基础建设。除了贷款,他还把每年赚的钱都投入到农场建设中。到目前,他已投资300多万元。
创业感悟:因地制宜,走自己的养殖之路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因为出入农场需要过一条小溪,这就需要一座桥。2011年初,建业建了一座跨溪小桥。当年6月,洪水来了,刚建好的桥被冲走。因为没经验,突遇涨大水,农场的猪仔也淹死了不少,他一下子损失了10多万。“家里人就劝我,算了,不要做了。我姐夫对我说,亏就亏了,不要在山里干了,来北京,我们一起干。但我还是不甘心。”
回顾三年来的创业经验,建业说兴办农场,必须把握市场信息,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生产、经营措施,才能有好的经济效益。他举例说:“比如养猪,从生产角度来看,圈养的`疫病灾害风险大,净喂商品饲料的猪不好卖;从行猪交易市场看,近年来,生猪的销售总体价格往下走,养猪户赚钱不多,肉贩、饲料商家赚的多;从山区实际情况看,地处偏僻,买饲料、买兽药、请医生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考虑到这方方面面,建业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别的养猪户的路子。他养猪从配种到产仔猪、养猪仔,再到养中猪、养肉猪,每个环节都是自己在注意疫病的防治。“猪长到70多斤后,就进行专门驯养,也就是每天早上喂一次,白天让它们在山上自由觅食,吃草、啃树叶,下午6点左右猪回栏之后再喂一餐,晚上就让猪在栏内或山里休息。”建业介绍,他养的猪,一日两餐吃的都是农家产的木薯干、番薯干、稻谷等,猪养到200多斤才出售。“一头猪从仔猪落地养到出售,时间一般要一年多。这样养出的猪体膘毛色靓,猪肉入口肉脆、味鲜且甘香。”
三年来,建业走出了自己的禽畜养殖业的新路子,使农场产品获得质优价高的好效益。目前,建业农场出产的猪供不应求。2013年,建业生态农场的纯利润达30万元。
“创业三年,时间虽短,吃了很多苦,但有多少苦,就有多少甜。我体会到有梦想就会有力量,有梦想就有目标,就有努力的方向。我相信,立足山区创业之路会越走越宽。”建业说。
;四川29岁农村小伙创业搞水产养殖,现今年产值达到100万元。下面由我与大家分享29岁创业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合伙创业:从工科生到水产养殖行家
今镇搏年29岁的李开江是四川内江市隆昌县普润镇瓦窑村人,以前,他常在寒暑假帮着家中做农活,于农事上有一定的了解。通过高考,他进入攀枝花学院冶金专业学习,成为一名工科生。在校期间,李开江半工半读,在寒暑假期间开办补习班,挣得不少生活费用。“两个月差不多就有一两万元,创业一直都是我的梦想。”
2012年暑假的一天,李开江与儿时好友卢富建交谈时,因两人都有创业想法,在卢富建提及自己正在高山村发展特种水产养殖,邀请李开江合伙时,李开江爽快地答应了。
“我愿意,但是父母有点不理解,觉得我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走出了农村,却又要回农村,而且水产养殖投入大、风险也高。”但通过与卢富建等合伙人多次联系,并实地了解情况后,李开江十分看好农业市场,说服父母借了几万元,加上自身存款,共计入股10万余元,合伙建起了普润镇新盛泥鳅养殖基地,进行人工繁殖培育泥鳅苗、白乌鱼苗等。
梦想很美丽,但现实却很残酷。工科出身的他完全不懂水产养殖,而水产养殖专业性很强,只能从头学起。
2014年,在一次给白乌鱼苗换水时,李开江水量计算过高,导致4万余条白乌鱼苗全部跑出,进入了养殖鱼塘,损失近4万元。“因为白乌鱼会‘自相残杀’,一旦进入养殖鱼塘,所剩便不会多了。”
没有技术怎么办?那就学!
“普润周边有许多水产养殖大户,我没事就跑去看、去学。”李开江说,作为“农村娃”,对于农村的一切都很熟悉,周边的养殖大户都是幼时认识的,或是见过的,“厚着脸皮”去学习,也没人会说什么。
不仅跟着“土专家”学,李开江还利用空余时间,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学习各类理论知识,再结合养殖基地实际,反复观察实践,进行总结,提取经验,再加上有了隆昌市水产渔政局有关专家的指导……渐渐地,李开江掌握了不少泥鳅催产、孵化及规格苗培育技术。
遭遇重创:合伙人离散只剩下自己
“我们最开始的时候,一个月工资只有几百元。”李开江说,养殖基地刚开始发展的前两年,只见大量的投入,却少有效益,支出远远大于收入,几个合伙人一年下来都只能拿到别人一个月的工资。
渐渐地,有部分合伙人坚持不下去了,开始有人离开,也陆续有人加入。人来人往,只有李开江和卢富建坚持了下来。
困难时刻,隆昌市各级各部门伸出了援手,创业补贴、无息贷款、技术指导、创业扶持项目资金、翻新办公场所……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李开江团队开始尝试整合镇、村资源,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成为一个集生产、销售、管理于一体的水产养殖联盟,不仅发展自身,还带动周边养殖御樱祥户共同发展,为养殖户提供了更优的技术、更畅通的销售渠道、更完善的管理,带动更多养殖户走上致富路。
经过4年多的发展,李开江团队的水产养殖基地兴旺起来,养殖面积从原来的10余亩拓展至60余亩,年产值也从原来的10余万元增长到80余万元,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生创业科技孵化基地、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区(孵化基地)、隆昌市青年创业示范基地。
一切看似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李开江哪里会知道,一场更大的滑铁卢悄然临近。
自2016年开始,泥鳅苗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从最开始的5角钱一条降至4分钱一条,李开江的水产养殖基地受到重挫。“比如一批泥鳅苗4万条,原本可以卖2万元,现在只能卖1600元,差价太大,估算人工和其他投入,亏得太多了。”
连续的亏损,加上泥鳅苗价格持续走低,让剩下的合伙人也渐渐灰心,陆续离开。2016年底,包括卢富建在内的其余3名合伙人全部离开,仅剩下李开江一人。
“我当时也有点灰心颂渗,但是觉得既然承包了老百姓的田土,就要对老百姓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创业梦想负责。”李开江当即接手了水产养殖基地的所有事项,并开始探索新的出路。
转型养蛙:基地年产值实现过百万
内江、成都、重庆……李开江到多地进行市场调查,发现各地的青蛙养殖市场行情较好,处于需求量大,但供给量少的状况。
定下了目标,但青蛙养殖技术较之泥鳅养殖技术更难,李开江便找到东兴区一家青蛙养殖基地学习技术。两个月时间,李开江吃住都在基地,跟着“专家”下田上坡,用心钻研,很快便掌握了养殖技术技巧。
2017年3月,李开江拿出1亩多水田进行试养。经过精心养殖,4个月后,成功销售1000余公斤青蛙,产值达到4万余元。
今年3月,李开江将青蛙养殖规模扩大到10余亩,加上50余亩黄腊丁、白乌鱼等,今年底,李开江的水产养殖基地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百万元。“我刚刚在松林村签了合同,流转水田30亩,全部用来养青蛙。”李开江合计着,待明年底,整个水产养殖基地有望实现年产值250万元。
见李开江的水产养殖发展得红红火火,周边村民跃跃欲试,瓦窑村4组村民黄盛见多次找到李开江,希望能跟着他学习青蛙养殖。李开江并不藏私,表示只要有村民愿意学,他都愿意免费教。
致富不忘家乡人,李开江在选择基地务工人员时,往往会优先选用贫困户及土地流转村民。青杠村9组村民曾园春便是其中之一。
从每年收入不过千元的农业种植,到如今每月两千元的务工收入,曾园春感觉自己又年轻了不少,浑身充满了干劲。“我在基地干了两年,一个月两千,加上每年的土地流转费,一年有接近三万元的收入,比务农强太多了。”
如今,在李开江的带动下,普润镇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养殖品种由传统的“四大家鱼”开始转向白乌鱼、黄腊丁、青蛙以及大闸蟹等利润高的品种,也不再照搬过往养殖经验,而是加入了更多的科学技术养殖方法,村民就近务工也变得更加容易……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本文标题:养殖创业成功案例 创业养殖业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44048.html
生态养殖项目做什么好摘要:生态养殖法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
小猪魏氏梭菌拉肚子可以喂点青草止不可以。小猪魏氏梭伏答菌拉肚子不可以喂点青草。选...
母牛妊娠期为多少天母牛配种后,精子与卵子相融合,形成一个合子(受精卵),叫做受精。母牛从受...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辽宁省种畜禽经营管理办法全文的精彩...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农村医保住院能报销多少钱的精彩内容...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精...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海南省土地整治规划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农村医疗保险怎么查询有没有买成功的...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精彩...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青海农业合作社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