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鱼淡水养殖技术 金线鱼淡水养殖方法
时间:2023-09-13 04:07:13 作者:老马识途 金线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生长在哪里
金线鱼是海鱼,不是淡水鱼。
它们的身体构造可以让它们很容易适应海水中的环境,但一般不能适应淡水环境。
具体来看,金线鱼在太平洋西部广阔的海域中有分布,北半球的中国、日本、越南、泰国等,南半球的澳大利亚都有很多的金线鱼。
金线鱼对海域中的食物也有要求。
它们主要生活在植物丰富的海域,以植物的种子为食。
一、金线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金线鱼指的是鲈形目金线鱼科金线鱼属中的鱼,从世界范围来看数量是比较多的,不仅分布在一个国家。
海鱼和淡水鱼则不仅指一种鱼,它们之中分别包含很多凳槐不同的品种,是两个比较大的类别,且二者的差异是比较大的,二者分别可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金线鱼是前者,也就是海鱼,这是因为从生活环境来看,金线鱼只能生活在海水中,不能在淡水中。
具体来看,金线鱼生活在太平洋广阔的海域中。
只不过,在太平洋东部基本见不到金线鱼,它们主要在太平洋西部海域之中活动。
而太平洋西部的国家就是比较多的,北半球有中国、日本、越南、泰国等,南部还有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之中都有海鱼分布。
金线鱼一般只能适应海水生枣孝友活,因而即使是人工养殖它们,也需要尽量模拟海水中的环境,不然就可能导致它们因为不适应而死亡。
二、金线鱼生长在哪里上文已经介绍过,金线鱼属于海鱼,因此笼统慎蔽来说就是生长在海洋中的。
具体来看,金线鱼则是生长在太平洋之中的,太平洋西部的广阔海鱼之中就生长着数量非常多的金线鱼。
不过,金线鱼一般在高纬比较少,而纬度越高,这种鱼的分布一般就越少。
比如,金线鱼在我国虽然生活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但黄海之中较少,南海中数量最多。
另外,金线鱼生长的海域还需满足它们的要求,比如从食物方面来看必须植物丰富,因为金线鱼的主食就是植物的种子。
广东买的鱼苗在云南可以养活吗?
一、鳑鲏
鳑鲏是一种小型淡水鱼,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或静止的水域中,它需要依靠淡水河蚌才能繁殖,自身的活动范围很小,而且寿命也不长,但分布范围却十分广泛。这种鱼通常以藻类为食,也会吃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
二、白条
白条也叫蓝刀,分布在我国的各个主要水系中。它的身体较长,头部比较尖,行动十分迅速,比较喜欢生活在水体的上层,而且比较活泼,一般在5-6月份产卵。它的生长速度缓慢,但数量众多,所以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三、虾虎鱼
虾虎鱼是虾虎鱼科的鱼类统称,特点是身材短小,只有几厘米左右,但种类却很丰富,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水域,同时能够适应淡水。这种鱼的游泳能力不强,活动范围也比较窄,少数有洄游的特性,通常以更小的鱼虾为食。
四、黄颡鱼
黄颡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它的嘴很大,背鳍很小,在水流缓慢、水草众多的地区多有栖息。作为杂食性的鱼类,它一般生活在水底,以昆虫、螺蚌以及鱼虾为食,也会吃植物碎屑,
3.云南适合养什么观赏鱼
荷花鱼专指一些鱼类(变异)所得到的特殊鱼种,即全身呈现荷花粉白的颜色,鳃盖处为微红或深红,像透明一样,这种变异多数出现在鲫鱼和鲤鱼上(租枝携有的无鳞)。
由于是变异的来,比较稀有,再加之颜色清淡美丽,所以有的人把其当作观赏鱼看待。但没有得到很大的普及,具体饲养方法和金鱼相同。
4.云南适合养什么水产
1、“罗非鱼”是一种原产非洲的热带鱼,嫩汁纯、鲜美异常,没有细刺,易于品尝。罗非鱼(Tilapia),俗称非洲鲫鱼,隶属于鲈形目、鲈形亚目、鲤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亦称丽鲷科,丽鲷属)。该属原产于非洲,有600多种,目前被养殖的有15种。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
罗非鱼食性广泛,大多为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甚贪食,摄食量大;生长迅速,尤以幼鱼期生长更快。罗非鱼生长与温度有密切关系,生长温度16~38℃,适温22~35℃。
罗非鱼最早于1946年由吴振辉、郭启鄣从新加坡引进台湾省,为纪念这两个人,先称“吴郭鱼”。1957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内地,又名“越南鱼”。因其原产于非洲,形似本地鲫鱼,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鲫鱼”。
引进湖北英山温泉的罗非鱼有两种:一种叫莫桑比克罗非鱼,是1972年从京山县接到英山温泉的;另一种叫尼罗罗非鱼,是1979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来的。它们安家落户后,都生活得很好。
印度ModaduguVijayGupta博士发展并散布清水养殖(使用罗非鱼)的廉价技术,获得2005年世界粮食奖。
但因其苛刻的养殖要求,我国只有少数几个热带城市和像昆明这样四季恒温的城市才有养殖,故而如到昆明,不吃罗非鱼将会是一大遗憾。
2、广东省茂名地区属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市年平均气温23℃左右。从上世纪50年代引入罗非鱼养殖,通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全市罗非鱼养殖面积22万亩,约占全市淡水养殖面积的58%,年产罗非鱼18万吨,产量占全省1/3,全国1/6,年产值超15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罗非鱼产区。今年1月,茂名市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罗非鱼之都”称号。
5.适合云南养殖的淡水鱼有哪些
云南的高原淡水鱼不仅味鲜刺少、营养丰富,而且还有部分药用价值,其中以大头鲤、滇池金线鲃、抗浪鱼、弓鱼为最,号称四大土著名鱼。只是多年的捕捞导致数量锐减,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步恢复。
大头鲤
产于玉弊伏溪江川县星云湖,鱼身头大而宽,口阔,无须。鳍带细锯齿。尾柄细长。尾鳍呈深叉状。
滇池金线鲃
产于昆明滇池,体侧扁,头背平直,头背部及侧线上下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全身被鳞呈圆形,游动时在阳光下褶褶发光,“金线鱼”的名字由此而来。
抗浪鱼
产于玉溪抚仙湖,鱼身银白色,体细长而略侧扁,犹如狭长的纺锤形;背部平直,腹缘呈浅弧形,头长显著长于体高。
大理弓鱼
产于大理洱海,体色泛银,形体细长,头小吻短眼大,肛门和臀鳍两侧各有一行大鳞,在两侧大鳞中间腹部形成一条裂痕。因跳跃时能以口衔尾,形似弯弓而得名。

6.云南有哪些淡水鱼
在搭消我们云南昆明很多鱼,比较著名的鱼有滇池金线鲃,俗称金线鱼,仅仅产于云南滇池,还有大头鲤,又叫大头鱼,还有一种叫做滇池高倍鲫鱼,都是云南昆明最为独特的鱼,他们大多产于云南昆明滇池,是最具特色的云南昆明滇池鱼,具有很高的价值,
7.云南冷水鱼养殖
滇池金线鲃。鲤科鲃亚科金线鲃属,头背部及侧线上下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俗称金线鱼、波罗鱼,是云南“六大名鱼”之一,分布于滇池流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极度濒危种。
2.软鳍新光唇鱼。鲤科鲃亚科新光唇鱼属,俗称豹子鱼、花鱼,属杂食性鱼类,具有较高的观赏及经济价值,观赏鱼市场称黄金吉罗,主要分布于元江、李仙江。近年来,野生种群数量下降明显。
3.鱇浪白鱼。鲤科鲌亚科白鱼属,体细圆呈银白色,背部较暗,鳍为灰白色,俗称抗浪鱼,是云南“六大名鱼”之一,分布于抚仙湖。喜栖息于水质新鲜、含氧量较高的水域环境,为中上层鱼类,活动于开阔水面。20世纪90年代经人工驯养繁殖,成功挽救了该濒危物种。
4.云南光唇鱼。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体长、侧扁,背缘轮廓弧度大于腹缘,俗称马鱼。分布于金沙江、南盘江及附属湖泊。为中下层定居性鱼类,在江河湖泊中均能生活,喜居清水环境。食性杂,以丝状藻为主,水草次之,兼食动物性饵料。
5.暗色唇鲮。鲤科野鲮亚科唇鲮属,体较细长、少侧扁、肥厚,头楔形,吻圆钝向前突出,俗称猪嘴鱼。主要分布于南盘江、元江及李仙江。喜栖息于山区江河支流,生活于岩洞水底,啃食岩石上的青苔、藻类、植物碎屑、泥中腐殖质等。
6.昆明裂腹鱼。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体延长、稍侧扁,背腹缘均隆起,腹部圆,吻钝圆,口下位,身体背面及侧面被细鳞,背呈蓝灰色,腹面银白色,属于冷水性底层刮食性鱼类,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乌江。
8.云南适合养殖什么鱼
云南四大名鱼有滇池金线鲃、弓鱼、鱇浪白鱼、云南裂腹鱼。
1、滇池金线鲃:是鲤科、金线鲃属鱼类,仅分布于云南阳宗海、滇池、抚仙湖,全身呈淡黄色,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弓鱼:体长侧扁,略成筒形,腹圆,分布于云南洱海及其附属水系,鱼形如飞梭,鳞细肉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大理特产经济鱼类。
3、鱇浪白鱼:是鲤科、白鱼属动物,水质清新,含氧量较高的水域环境,为中上层鱼类,集群活动于开阔水面。主要以枝角类和桡足类、丝状藻和水生昆虫为食,兼食小鱼和鱼卵。仅分布于中国云南省玉溪澄江抚仙湖。
4、云南裂腹鱼:鲤科裂腹鱼属一个物种。云南裂腹鱼是云南四大名贵鱼类之一,同时也是国家12种2类保护鱼类之一,具有极高的科研、经济、美食、药用价值。
云南动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脊椎动物达1737种,占全国58.9%。其中,鸟类793种,占63.7%;兽类300种,占51.1%;鱼类366种,占45.7%;爬行类143种,占37.6%;两栖类102种,占46.4%。全国见于名录的2.5万种昆虫类中云南有1万余种。
以上就是云南四大名鱼
9.适合云南养殖的淡水鱼品种
云南适合养罗非鱼
云南一年四季的温度是比较高的,尤其是以北回归线为界,普洱、景洪这些地方,常年的平均温度在20度以上,这种气候很适合养殖罗非鱼。
罗非鱼的养殖很简单,他几乎什么都吃,尤其是一些粪便,因为养殖的技术难度小,再加上温度比较适宜,大量的繁殖,所以吃的人也比较多了。
10.可以养殖的名贵淡水鱼
那基本算是金龙鱼和银龙鱼了
红杉鱼是淡水鱼还是深海鱼?
红杉鱼是深海鱼,是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近海底拖网渔业捕捞的鱼类,捕捞上来后因水压差异几乎立刻死亡,所以红杉鱼目前无法实行人工养殖。
红衫鱼为咸水鱼,体长而侧扁,背缘、腹缘粗壮,钝圆。一般体长19~31厘米、体重100~500克。眼大,唇厚、吻钝尖,口缓纳稍倾斜,头前无鳞。前腮盖骨被三行斜排的扰橡没鳞片。胸鳍尖长。尾鳍分叉,尾鳍上叶不延长为丝状。体侧有二条浅蓝色纵带和5~6条淡黄色纵带。背鳍红色,有黄色边缘。臀鳍白色,中间有如饥一黄色条纹。尾鳍红色,上叶尖部黄色。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近海底拖网渔业捕捞的鱼类,俗称“红三”和“瓜三”,是南海重要经济鱼类。鱼肉丰厚,食用价值甚高,冰鲜、腌制和干晒均可。地方名:红三鱼、红哥鲤、吊三鱼、拖三鱼、瓜三鱼、黄肚鱼金线、金线鲤,六齿金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