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碳酸铵在水产养殖的作用是什么 过碳酸铵在水产养殖的作用与用途
时间:2023-09-14 00:36:51 作者:浅野祥 水产养殖中过碳酸钠的作用
过碳酸钠也叫,俗称增氧粉,看名字就知道在水产养殖中是用来处圆孙理水体缺氧用的顷腔败。
双氧水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方法,双氧水的作用
回答1、增氧:若在运输鱼苗的过程中出现尼龙袋漏气、鱼群浮头等情况,可将33毫升30%过氧化氢用5-10倍量的清水稀释,然后添加至水体中,添加后可提高溶氧含量,若是短距离运输观赏鱼,可直接向每升水中添加0.5-1毫升3%过氧化氢。2、急救:用于虾池时,每升水添加2毫升3%过氧化氢溶液,可避免池内缺氧,情况严重时每升水添加3毫升,可起到急救效果。
一、双氧水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方法
1、增氧
(1)运输鱼苗时,若尼龙袋出现漏气、帆布篓里面的鱼出现浮头情况,可喊者孝用33毫升30%过氧化氢进行增氧。
(2)先将过氧化氢用5-10倍量的清水稀释,然后添加至水体中,添加后可让溶氧含量提高至5毫克/升。
(3)如果是短距离运输观赏鱼,则尼龙袋内无需充氧,直接向水中添加3%过氧化氢即可,每升水的添加量为0.5-1毫升。
2、急救
向虾池内添加3%过氧化氢溶液,每升水添加2毫升,可预防池内缺氧。进行郑稿急救处理时,全池泼洒3%过氧化氢溶液,每升水使用3毫升。
3、治疗
锦鲤身上出现外伤并且流出脓液时,可将过氧化氢溶液蘸于棉棒上,然后再涂抹于患处,待脓液被氧化成白色气泡后,用清水将病鱼洗净,再用其他药治疗或放回鱼缸内静养。
二、双氧水的作用
1、改水
使用后可以氧化有机物,从而起到改良水质的效果,为水产动物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2、增氧
池塘内缺少溶氧、缺乏增氧机时,可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急救,避免鱼群浮头。
3、解毒
过氧化氢溶液可以氧化降解铵态氮、亚硝酸氮,还能降解有机无机硫化物、氯系消毒剂、残留的嫌亮杀虫药物,防止水产品受到这些药物的伤害。
4、杀菌
过氧化氢溶液可以当作水产动物的外用药或药物增效剂,可避免水产动物患上某些疾病。
蟹虎鱼怎么养殖?
蟹虎鱼又名中华乌塘鳢,早,1龄个体可达初次性成熟,雌鱼性成熟最小个体全长为85毫米,体重25克。怀卵量较少,1~3龄鱼怀卵量为1~3万粒。生殖期为每年4~9月。中国南方较早,北方稍迟。洞穴产卵,产卵场一般水质清澈,有流水。产卵时间一般在夜间。成熟卵浅黄色,圆球形。为沉黏性卵,卵膜厚,不透明,卵径为0.8~1.05毫米,无油球。受精卵吸水膨胀,呈椭圆形(直径为3.1~3.3毫米),卵膜一端有一丛20~40条黏着丝,借助于卵黏于附着物上。受精卵在2.95~42.93‰盐度的海水中均能孵化,但孵化率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故以10~20‰的盐度为宜。受精卵在水温为26~28℃时经过4天孵出,23~25℃时7天孵出,初孵仔鱼全长约4.15毫米,有趋光性,仔鱼摄食轮虫。水温27.5~28℃时,13日龄出现稚鱼,20天的稚鱼可摄食挠足类,29~32日龄出现幼鱼,35~40日龄全部变态为幼鱼(全长22~25毫米),45天的幼鱼可食碎贝肉。生长快,幼鱼经70天饲养后全长达46毫米。一年中以6~10月其生长最快,12月至翌年3月的越冬期内停止生长。[2]
养殖技术
鱼塘条件及结构
中华乌塘鳢是一种广盐性鱼类,最适盐度为5‰~15‰,如果盐度过高(25‰以上),鱼生长速度慢且较易发病,所以鱼塘最好选择在河口或港湾以及淡水水源充足的沿海地带。鱼塘一般排后消毒,便于操作,面积一般以0.5~1.5亩为宜,用塘基,塘底铺沙,且要平坦,排注水方便,水深1.5米左右。鱼塘内可用瓦筒、瓦片、大口径竹筒或灰色塑料管等作为栖息隐蔽物,俗称鱼屋。在鱼屋侧边和顶部都开有孔或缝,便于鱼活动。[3]
放苗前池塘准备工作
放苗前,池塘要排干水。清淤后,曝晒至池底干裂,曝晒后每亩用100~150千克或用漂白粉5~10千克消毒。3~5天后,在池底铺设瓦片、灰色塑料管等隐蔽物,然后用40目网过滤进水,水深60~80厘米,并施0.5~1千克/亩及0.05~0.1千克/亩肥水。[3]
鱼苗的放养
肥水3~5天后便可放鱼苗,放苗前一定要放鱼苗试水12小时以上,没问题才能放苗。入塘前的鱼苗可用5毫克/千克药浴5分钟左右,投放时要小心地从塘边不离水面放鱼入塘,对于死伤残的鱼及时捞起。鱼苗规格为40~60尾/千克,每亩可放养150~250千克。[3]
饲养管理
饵料与投喂:中华乌塘鳢喜欢鲜活或冰鲜的小杂鱼、虾、蟹、贝等。对于腐烂发臭或骨硬掘禅刺多的饵料不要投喂,因为骨硬刺多饵料会刺伤鱼的肠胃,容易引起,变质饵料又会污染鱼塘。鱼苗阶段每天定时投喂1~2次,成鱼阶段每天或隔天定时投喂1次。投饵量要根据鱼的数量、摄食、水质、水温、天气等情况,决定每次的投喂量,以便避免残饵污染鱼塘,一般投饵量为鱼总重量的6%~12%,投喂40分钟后基本上吃完为好。
水质管理:中华乌塘鳢对水质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塘水不能过于混浊,一般要求每周彻底换水一次即可,如果盐度高(15‰以上),适当注入淡水。每隔10~15天用缺码5~10千克/亩的生石灰或0.4~0.5毫克/千克的强氯精或1~1.2毫克/千克的漂白粉全塘泼洒一次。
养殖过程中的清污消毒:中华乌塘鳢养殖周期较长,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残饵和排泄物都淤积于鱼屋里,还有外来海水带有病毒、细菌等物质,如果不及时清理消毒,就会引起鱼病或使鱼生长缓慢。一般每二个月要清理一次鱼塘伏散哪,具体的做法:将鱼塘排干水,先把鱼全部都捕起来,利用塑料膜垫放在阴凉通风地方,再把塘内的栖息隐蔽物掀开,清理杂草淤泥等杂物,并用消毒杀菌物处理,然后移动新位置叠好鱼屋,接着注进新鲜海水。称量鱼总重量再放入塘,便于准确控制投饵量,发现有病鱼或伤鱼,要及时分离治疗。
防暑与越冬:中华乌塘鳢在高温季节,尤其在烈日曝晒下,一定要保持1.5米以上水深,鱼屋多且小,以便鱼分散。冬天当水温15℃以下时,一般不出来觅食,10℃以下开始死亡,在冬季之前,应加强营养育肥,将鱼移到避风或泥质好的塘,鱼屋加大加厚,适当可在上面盖一层泥。
收获上市:中华乌塘鳢养至体重150克以上便可上市,捉大留小,但应尽量避开其他养殖水产品10~11月份上市的旺季,以便卖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