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视频 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与管理
时间:2023-09-23 12:30:53 作者:莱恩的岛 珍珠石斑鱼养殖新技术 珍珠石斑鱼如何养殖
1、饲喂:石斑仔鱼下池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生长,摄食量增大,而池中浮游动物逐渐减少。这时,一可通过追肥培育浮游动物,二可增喂豆浆。经15-20天培育,当鱼苗达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2、调节水质: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所剩粪渣残饵最易败坏水质,为此,应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还可在池中移植一些浮萍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便于鱼苗隐蔽、吃食。
3、及时分养: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歼州嫌因其有大吃小的习性,因此,要及时过筛分养。同一池的鱼苗,力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氏手活率。
4、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观察鱼苗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迹中
石斑鱼养殖方法,繁殖方法
池塘养殖:在低中潮区挖池,模拟海洋的环境来养殖石斑鱼。要求水质没有污染、清澈度高,并且水池深度要在1米以上。网箱养殖:在大海中放入网箱,来人工养殖石斑鱼。网箱养殖的场所应该选择风浪不大、污染较小的海域,冬季水温不能低于15℃,温度最好全年都能在22℃以上。养殖的时候,要挑选活泼健康的鱼苗。
一、石斑鱼养殖方法
石斑鱼养殖的方法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两种方法:
1、池塘养殖:池塘养殖就是选择低中潮区挖出一个池塘,在池塘的底部模拟海洋的环境,要求水质没有污染、清澈度高,并且水池深度要在1米以上。这种方法需要良好的循环过滤系统。
2、网箱养殖:网箱养殖就是选择合适的海域作为养殖场,放入网箱和鱼苗,利用大海的天然资源进行养殖。养殖场最好选择风浪不大、没有污染的海域,并且有良好的避风条件,海底的沙石和礁石也要良好,海水流速最好在0.2-0.75米每秒。全年水温最好都在22℃以上,手塌冬季水温最低不能低于15℃。放养鱼苗时注意密度,最好1立方投放3公斤鱼苗。食物可以选择小鱼小虾,根据石斑鱼的体型切成合适的毕简圆大小,建议2天投喂一次。
二、石斑鱼繁殖方法
石斑鱼繁殖可以选择人工繁殖的亲鱼或自然捕捞的亲鱼,将雄鱼和雌鱼饲养在网箱中,按照1千克体重1毫克剂量的甲基睾丸素的比例进行投喂,一周喂3次,可以促进石斑鱼的发情和交配。等待石斑鱼体色变咐橡淡,头部出现棕白相间的条状,就可以产卵受精了。
养殖石斑鱼育苗的技术规程
石斑鱼在很多酒席上都能见到的一种菜肴。到时养殖石斑鱼并不像你吃石斑鱼那么简单喔,养殖石斑鱼首先从育苗开始,育苗的技术有什么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养殖石斑鱼育苗的技术规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养殖石斑鱼育苗管理
育苗用水:经过沙滤后直接使用
主要设施:
①供水设施有沙滤水井1口,潜水泵1组,沙滤池1口,蓄水池1口及进出水管道1套;
②充气设施有鼓风机1组、充气管道1套、充气头(2~4个/㎡);③育苗车间1间内有十个育苗池(规格为2.5*4*1.2立方米)。暂养网箱(60*100c㎡)若干、不锈钢过筛网1套、过滤筛网1组,玻璃钢孵化桶若干个。
鱼卵来源自备
水质标准:溶解氧≥5mg/L、PH值7.8~8.4、盐度28‰≤S≤33‰、氨氮≤0.3mg/L、亚硝酸盐≤0.01mg/L、水温25℃≤T≤32℃
繁育流程
1受精卵的处理与孵化:用100日筛绢网将受精卵浸泡在含有20ppm的聚维酮碘的消毒海水中进行滤洗消毒2~3分钟,然后按每立方米水体80~100万粒受精卵的密度倒入玻璃钢孵化桶中孵化(暗光、弱暴气),水温保持29.5℃~30.5℃。经20小时左右孵化即可孵出仔鱼,仔鱼也可继续暂养在孵化桶内。孵化用水用活菌王5~8ppm+大泡王0.6ppm来净化保持水质。
仔鱼经过孵化出40小时后开始有捕食动作时要立即投饵,用虾片、Bp等人工配合饵料经250目筛网过滤后投喂(驯化诱食)。投喂2小时后用筛绢捞网转移到育苗池中继续培育,培育密度为3000-5000尾/㎡。
2育苗用水的处理
在孵化受精卵的同时,育苗池进水至0.8~1.0米后,用活菌王3~5ppm来+益生健0.1-0.2ppm活化净化水质。加入仔鱼后,每天排换水10~30公分,并每次换水后再补充活菌王3~5ppm。整个繁育过程中根据育苗池池底清洁情况适当吸污以保持干净,避免水质恶变,充气一直保持沸腾状。
3饵料种类及投喂
育苗过程搭衫此使用的饵料有人工配合饵料、轮虫、桡足类及丰年虫幼体和成虫等。
仔鱼开始摄食至变态知迅成稚鱼这个阶段,每天投喂3次人工配合饵料(时间为5:30、9:30和15:30),饵料要经筛绢网过滤后投喂;上午8时投喂1次活饵(轮虫或桡足类或丰年虫幼体),活饵要经过清洗消毒后才能投喂,此外还要经常检查水中活饵的数量,要确保水中活饵的数量大于1个/亳升,避免因饥饿而自残。
仔鱼变态为稚鱼后,每天投2次人工配合颗粒饵料(时间为8:00、14:00),颗粒饵料要用乳酸菌菌液来软化,增加适口性和强化体质,1次丰年虫成虫或桡足类(时间为5:30),同样也要清洗消毒后才投喂。
4稚鱼分级:当估计育苗池中的稚鱼超过90%,应立即用不锈钢筛网来分级,把同一规格的稚鱼放入同一暂养网箱中暂养,暂养密度为2500~3000尾/口,避免因大小不均而自残,稚鱼一般2天应过筛分级1次。
5稚鱼出池和计数:稚鱼的体长达到3公分以上即可出池。一般用300亳升的塑料碗来计数,通常以多少尾1碗为标准。
6病害防控:
①为了防止仔鱼因活力差而纠缠在一起死亡及稚鱼受惊抽筋而死,一般育苗期间每天使用高稳c1次,以提高鱼苗的活力及抗应激能力。
②为了提高仔鱼的变态成活率在变态期间每天使用速安1次。
石斑鱼苗日常管理步骤
1.标粗的条件
①场所:即可直接在育苗池内标粗,也可在养殖池塘内建标粗池。为长方形水泥池,容积10~25米3,水深1~1.8米。
②光照:室内培育池采用自然光,室外培育池白天要避免直射阳光,可用泡沫控制光照强度。
③水温:适宜的水温是22~29℃,要防止昼夜水温的剧变。
④盐度:广盐性,10‰以上盐度的水中均可生长。最佳盐度为25~29‰之间。
塌芦⑤水环境:要保持环境安静,水质清新,最好为持续流水饲养,进排水量均衡正常,不可或多或少,pH值维持在7.8~8.4之间,溶解氧在5mg/L以上。
⑥放苗密度:根据鱼苗规格大小情况而定,规格大的可放疏一些,小的可适当加大放养密度。
2.饵料投喂
2.4厘米以上的鱼苗可投喂鱼、虾肉糜,每天观察进食情况,发现量不足时可添加少量的卤虫成体作为补充;当鱼苗全长达3.6厘米以上时,可转为投喂新鲜的碎鱼、小杂虾或较小的活鱼苗,鱼苗“胃口”不好时可添加些帮助消化的人工配合饲料作为补充。
无论是投喂鱼、虾肉糜,还是投喂新鲜的碎鱼、小杂虾或较小的活鱼苗,每公斤鱼、虾肉糜和新鲜的碎鱼、小杂虾或较小的活鱼苗都应加入10毫升活性蒜宝和10克酶解多糖(或金肽康),拌匀放置1小时后投喂,不仅可保肝健肠养胃,促进诱食和生长,还能酶解虫卵,防控寄生虫的滋生。
3.日常管理
保持稳定和良好的水质、底质环境是管理上必须时刻注意的。每3~5天按每立方米投放六控底健康、粒粒神各0.5克,可保持底质和水质清新。在每次投喂时,都必须进行新旧水的交换。同时要观察鱼苗的摄食情况和饱食率。随时掌握水体中的残饵量,以便及时作出调整。清底工作十分重要,每日都要定时进行吸污。发现池子肮脏要及时换池。密切注视鱼苗的生理生态反应。鱼苗由于生长速度不同而产生个体差异,群体的明显分化会造成严重的相互残食现象。这时要及早进行分筛培育。
分苗:10~15天分苗一次;分筛鱼苗可用手工进行。即用目测区分规格,然后选定各种不同尺寸的筛子。筛选出来后,分别置于各个培育池中。注意操作上要相当小心,以免损伤鱼的体表。新换入的培育池中可投放一定量的药物;预防因操作不当而受伤引发的感染。
石斑鱼属于肉食性凶猛鱼类,相互残食是其天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三:
①饵料不足;
②个体差异大;
③放养密度过大。所以为了提高生产效果,放养密度是个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据观察,分选后的培育密度应维持在500~3000尾/米3左右。
鱼苗转入底栖生活,有时会出现群体过度集中现象。其主要预防方法是尽量保持流水培育,水质要好。若发现少量病苗或活力不强的苗要及时舀出隔离治疗。
4.病害防控
由于石斑鱼苗是在高水温条件下标粗的,随着代谢产物的分泌易使水质污染。因此在标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疾病。发病最多的是弧菌病及白点病。据观察,弧菌病多数是由于池子肮脏引起,一般会表现为腹鳍腐烂。而白点病则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发生,多表现为季节性,其症状表现为头部或身体各处均出现腐烂及白点。防治措施:①用百安威(每立方米0.5毫升)稀释后全池泼洒,第二天按每立方米用六控底健康+底舒安各0.5克混合干撒;②每公斤饵料用活性蒜宝、本草大康、金肽康、保肝促长灵各10克拌匀投喂,一天2餐,连用3天。另外,在标粗过程中,由于外界因子的影响,感染病毒的病症也时有发生,可适当停止投喂,同时用百安威(每立方米0.5毫升)稀释后全池泼洒,第二天按每立方米用六控底健康、底舒安各0.5克混合干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