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田套养泥鳅技术 莲藕池养殖泥鳅视频
时间:2023-09-24 14:42:56 作者:无可取代 莲藕池养泥鳅可以吗
派芹段 莲藕池可以养泥鳅。养殖方法如下:
1、藕田准备。养殖泥鳅的藕田水量充足,排灌方便,土质肥沃,且面积不宜过大。放鳅前要夯实田埂并加宽加固,注,排尘誉水口要加防逃网,田埂四周要用首桐塑料布或纱网等做好防逃墙。放养前也应用生石灰清沟,清溜消毒,并施适量腐熟的畜禽粪肥,以培养饵料生物等。
2、鳅种放养。鳅种可在莲藕栽植前后放养,在栽植前放养宜先放入鱼沟,鱼溜内,待莲藕出苗后并随着水位的上升,再使其进入整个藕田中生长。
3、饲料投喂。藕田中虽然有泥鳅的天然饵料,但毕竟有限必须进行人工投喂。
4、田水管理。藕田水位的调控要做到既满足莲藕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考虑泥鳅生活,生长的要求。
5、合理追肥。莲藕除施以基肥外,在生长期间还应进行合理追肥。追肥应做到既要满足莲藕生长的需要和使田水有一定肥度,又不能伤害泥鳅。可施腐熟的有机肥或施化肥,追肥一次施量不要过大。
藕田黄鳝泥鳅混养技术采收方法是什么
7〜8月为青荷藕主要采收期。从10月初开始陆续起捕黄鳝和泥鳅上市,至11月底捕虚启帆完。枯荷藕可采至翌年4月底,结合翻土收莲藕将黄鳝、泥鳅逐一捕光。在黄鳝、泥鳅混养中,即要满足它们共同的饲养要素,又要依据各自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相应措施,发挥所长,做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协调生长。差雹
在饲养品种和苗种方面,都应选择生长快的品种放养。由于目前我国黄鳝、泥鳅繁殖技术尚未完全达到批量生产水平,许多养殖者多用收购的野生苗种,这些苗种因旁族暂养和运输操作不科学,放养后的死亡率很高,给混养造成比例失调和数量不足,影响产量。购苗种时,应认真地考察和辨认,尽量采用人工繁殖的苗种。
池水的深浅可以养泥鳅为主来考虑。池水应适当深一些,可以充分发挥水域生产潜能。在混养池内种植水草,水草支持黄鳝到水面呼吸,同时水草可以为黄鳝和泥鳅防暑降温,净化水质,提供优良的栖息环境。在饲喂方面,可以以养黄鳝为主来考虑。黄鳝是一种肉食性的鱼类,对植物性的饲料如麦麸、菜饼等,只有在严重饥饿缺饵时,才吞食一些。
为了满足黄鳝生命活动的需要,应投喂动物性饵料和全价配合饵料,少喂或不喂植物性饲料。泥鳅可以吃黄鳝的奖便和残饵。同时黄鳝吃饲料有一定的固定性,突然改变饲料种类,黄鳝一时难以适应而拒食,会影响它的正常生长。因此,在混合伺养中,对饲料不应频繁更换,以免造成大量词料浪费,增加饲养成本。
有谁知道莲藕和泥鳅混养的具体技术呀?
1、养殖场所。泥鳅的生长水温范围是15~30度,最适侍腔衡水温为22~28度。藕池混养,进排水口要用网护住,以防泥鳅逃逸。
2、苗种放养。鳅苗放池前要用2%食盐水浸洗20分钟,或青霉素320万单位/立方米泡15分钟,可有效预防疾病。一般藕池放养密度按每亩产成鱼400~500斤计算,可放2~3千尾。
3、科学喂养。泥鳅是杂食性鱼类,水中的小型动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其喜欢吃的食物。人工养殖也可直接投喂水生昆虫、蚯蚓、蛆虫、河蚌、螺蛳、鱼粉、野杂鱼肉、畜禽下脚料等。泥鳅对动物性饵料相当贪食,饲养时不宜投喂太多,以免摄食过量,阻碍肠道呼吸而导致死亡。如果上述动植物饵料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也可投喂泥鳅专用膨化颗粒料。
人工养殖要每天巡塘一周,每天投喂两次:上午8~9点,下午4~5点。投饵量视水温而定。20度以下为鱼体重的3%,22~28度为鱼体重的6%,阴雨、闷热天气适当减少投饵量。
藕池混养泥鳅一般不需要投饵喂养,可达亩产400斤左右,如果投饵饲养,密度可适当增加,亩产可达1500斤左右。
4、病害防治。泥鳅抗病力很强,极少生病。一般疾病有寄生虫病,赤鳍病,打印老做病。
寄生虫病:主要有车轮虫、杯体虫、三代虫,被虫侵袭的泥鳅常浮于水面,打转不安。
防治方法:0.7PPM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泼洒。
赤鳍病:由短杆菌感染所致,背鳍附近的部分表皮脱落,呈灰白色,严重时出现鳍条裸露,不摄食,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用10~50PPM氯霉素圆扰(或土霉素)溶液浸洗10~15分钟,每天一次,连用五天,或用10PPM的四环素溶液浸洗12小时。
打印病:由点状产气单胞杆菌感染而至,病灶一般呈椭圆形、圆形浮肿,并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基部。
5、扑捞。冲泥采藕后放尼龙地龙一次可扑获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