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辽宁种蜂场和辽宁哪里产蜂蜜的文章,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常见蜜蜂品种有中华蜜蜂、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蜜蜂、欧洲黑蜂、日本蜜蜂、印度蜜蜂等。1、中华蜜蜂:躯体较小,头胸为黑色,蜂王体长约17.5mm,体色黑色或棕红色,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2、意大利蜂:腹部细长,腹板几丁质为黄色,工蜂腹部第2-4节背板的前缘有黄色环带,其宽窄和色调的深浅变化幅度很大。
一、中华蜜蜂
1、外形
躯体比较小,头部和胸部为黑色。蜂王,体长约为17.5mm左右,体色为黑色或者是棕红色,全身被覆有黑色和深黄色的绒毛。工蜂,体长约为11mm左右,喙长约为5mm左右,腹节背板为黑色,有褐黄色环(高纬度、高山区的中蜂腹部颜色偏黑,低纬度、平原区的中蜂腹部颜色偏黄),全身被覆灰色的短绒毛。雄蜂,体色为黑色或黑棕色,全身被覆有灰色的绒毛。
2、习性
(1)中华蜜蜂飞行敏捷,嗅觉十分灵敏,出巢时间早,归巢时间晚,外出采蜜的时间相较于意大利蜂要多出2-3小时左右,善于利用零星的蜜源。
(2)中华蜜蜂的造脾能力十分强,喜欢新脾,爱啃旧脾,抵抗蜂螨和每周幼虫腐臭病的能力较强,但是容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受到态滚蜡螟的威胁。
(3)中蜂喜欢迁飞,当蜜源不足,或者是病敌害严重的时候,容易出现弃巢迁居的现象,并且容易发生盗蜂和自然分蜂。
(4)中华蜜蜂不采树胶,蜂王浆的分泌能力较差,蜂王的产卵量比西方蜜蜂要少。
二、意大利蜂
1、外形
腹部细长,腹板几丁质为黄色。工蜂腹部的第2-4节背板的前缘有黄色环带,其宽窄和色调的深浅变化幅度很大;体色较浅的意蜂通常具有黄色小盾片,特浅色型的意蜂仅在腹部末端有一棕色斑,又叫做黄金种蜜蜂弯雀;绒毛为淡黄色。工蜂的喙比较长,平均为6.5mm;腹部第4节背板上的绒毛带宽度中等,平均为0.9mm左右;腹部第5背板上的覆毛短,其长度平均为0.3mm左右;肘脉指数中等,平均约为2.2-2.5左右。
2、习性
(1)意大利蜂的性情温顺,不怕光,育虫能力特别强,分蜂性较弱。
(2)意蜂的造脾能力和分泌蜂王浆的能力比较强,并且善于采贮大量花粉,在夏秋季节的时候,通常采集大量的树胶。
(3)意蜂的抗病能力较弱,常见的病虫害有欧洲幼虫腐臭病、孢子虫病、白垩病、美洲幼虫腐臭病、麻痹病、壁虱病、蜂螨等,但是意蜂的清巢能力强,能够很好的抵抗巢虫。
(4)意大利蜂以强群越冬,食物的消耗量大,早春育虫的时候,工蜂损失严重。
(5)意蜂的定向力强,不易迷巢,盗性强。
三、卡尼鄂拉蜜蜂
1、外形
大小和外形和意大利蜂比较类似,腹部细长,腹板为黑色,腹部背板第2-3节通常有棕色斑,少数个体具有红棕色环带,几丁质为黑色,覆毛短而密,体表的绒毛为灰色,雄蜂的绒毛为灰至灰棕色,吻长与喙长均6.6mm,蜂王呈棕黑色,少数蜂王的腹节背板上具棕色斑或棕红色环带。肘脉指数高,平均为2.44-3。
2、习性
(1)卡尼鄂拉蜜蜂安静而又温驯,分蜂性较强,如果蜜源短缺,育虫容易受到限制,只有蜜源充足的时候,才能维持大量的子脾。
(2)卡尼鄂拉蜜蜂通常以小群越冬,食物的消耗量较小。
(3)卡尼鄂拉蜜蜂的定向力很强,盗性弱。
(4)卡尼鄂拉蜜蜂的采蜜能力很强,其产蜜量明显高于意大利蜂(群势相同的情况下),但是产浆能力较弱,不宜用作王浆生产。
四、欧洲黑蜂
1、外形
个体较大,腹部宽,覆毛长,绒毛带窄而疏,几丁质为黑色,少数腹节背板第2-3节有棕黄色小斑,但没有黄色环带。工蜂的体长约为13.5mm左右,背板为黑色,腹部粗壮,少数腹节背板第2-3节有黄棕色斑,绒毛深棕色,喙长平均6.4mm。雄蜂的腹部绒毛为棕黑色,部分个体为黑色。肘脉指数小,平均为1.5-1.7左右。
2、习性
(1)欧洲黑蜂怕光,容易惊慌,性情暴躁,好蜇。
(2)欧洲黑蜂的越冬能力强,育虫能力较弱,分蜂性较弱。
(3)欧洲黑蜂抗孢子虫病和抗甘露蜜中毒的能力比其他蜂种要强,但是容易感染幼虫病,容易遭受蜡螟侵害。
(4)欧洲黑蜂在春天的产蜜量不如其他的蜂种,但是在石南草流蜜期间,产蜜量比其它蜂种均要多。
(5)欧洲黑蜂春天群势发展较慢,到了仲夏时分,方可成为强群。
五、日本蜜蜂
1、外形
工蜂的体色帆闹余以黑色为主,体长约为11.3-1.3mm,前翅长度约为8.5-8.7mm,平均吻长为5.25mm。
2、习性
(1)日本蜜蜂的分蜂性较强,在分蜂期间可以营造7-15个王台。
(2)日本蜜蜂的采蜜范围半径为1000-2000m左右,能够维持1-3kg的群势,当蜜源不足或者是受到病敌害威胁的时候,容易舍弃巢穴,进行迁徙。
(3)日本蜜蜂对于美洲幼虫病、白垩病、蜂螨的抵抗能力较强,但是对于蜡螟、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病的抵抗力较弱。
(4)日本蜜蜂的耐旱能力较强,并且飞行敏捷,能够很好的躲避胡峰的捕食。
六、印度蜜蜂
1、工蜂的体长约为9-12mm,前翅长度约为7.5-8.5mm,宽度约为2.85mm,喙长约为4.46-5.30mm,第6腹板长约2.35mm,宽约为2.607mm,后翅钩数约18.5个。第3背板黄色,第4背板偏黑色,第3、第5腹板的后幅宽小于4mm、3.1mm。
2、蜂王的体长约为14-16mm,前翅长度约为9mm,喙长约为3mm,触角基部、额区、足以及腹部腹板为红黄色。
3、雄蜂的体色为黑色,体长约为11mm,前翅长约为9mm,喙长1.85mm。
4、印度蜂分为克什米尔型、山地型和平原型三种类型。克什米尔型工蜂腹部细长,体色以黑色为主,前翅长约8.561mm,喙长约5.303mm,第4背板偏黑。平原型工蜂体长8-10mm,喙长4.4-4.6mm,腹部以黄色为主。山地型工蜂体长9-11mm,前翅长7.9-8.3mm,喙长4.7-5mm,体色黑黄相兼。
1、意大利蜂。
2、新疆黑蜂。
3、东北黑蜂。
4、高加索蜂。
5、中华蜜蜂。
7、咯尼鄂拉蜂。
中蜂比较勤劳。嗅觉灵敏没备,飞行敏捷,善于躲避敌害和利用零星的小蜜源。蜡质洁白,抗逆性强,抗螨力强,产卵育虫习性灵活,能适应蜜源岩察隐变化。消耗饲料较省,一般不需喂糖,在蜜源稀少季节,即使管理条件较差,也能粗厅繁殖、生产。
详情请见:辽宁蜜蜂原种场
中华蜜蜂原产于中国。中国境内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各省山区。辽宁省主要分布于辽东各山区,以丹东、本溪两省居多,辽西有少量分布。
工蜂体长10~13mm,前翅长7.5~9.0mm,喙长4.5~5.6mm。体色变化较大:工蜂触角的柄节均黄色,但小盾片有黄、棕、黑3种颜色。处于高山区的中蜂腹部的背、腹板偏黑,低纬度和低山、平原区偏黄,全身披灰黄色短绒毛。蜂王体长14~19mm,前翅长9.5mm。体色有黑色和棕色两种,全身覆盖黑色和深黄色混合短绒毛。雄蜂体长11~14mm,前翅长10~12mm,喙长2.31mm,体色黑色或黑棕色,全身披灰色短绒毛。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人们对中蜂的认识,并不是一致的。早在14世纪,从明代刘基所著《郁离子》灵丘丈人养蜂一节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先辈通过生产实践,就对中蜂的经济价值作了肯定。但是由于长期局限于老法饲养,生产力未能获得解放。
20世纪初,我国相继引起西方蜂种。由于采用了新法饲养,优越性很多,而且意大利蜂(简称意蜂)个体大、群势强、体色鲜艳、性情温驯、产量较高,加之贩卖蜂种的商人蓄意夸大宣扬意蜂、贬低中蜂,以至在旧中国的养蜂业中普遍流传着中蜂的缺点,对其应有的价值却被歪曲了。
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中央农业部、农垦部于1957年联合召开了史无前例的首届全国养蜂座谈会。会上根据各地养蜂者的反映,重新肯定了中猜弊吵蜂的应有地位,并提出中蜂和外来蜂并重的发展方针。在农业主管部门的组织推动下,又相继召开了多次中蜂新法饲养现场会,推广新法饲养技术。实践证明,凡采用新法饲养的中蜂,其群数和产蜜量都会迅速成倍地增长。例如广东省从化县,1956年约有2000多群老法饲养的中蜂,每年产蜜10000kg左穗侍右,平均每群不到5kg;卜兆1957年推广新法饲养技术以后,蜂群数和产蜜量逐年上升。至1963年,蜂群发展到6000多群,产蜜量达kg,平均每群产蜜接近50kg。其他省份,一个花期群产蜜15~20kg,年产50kg以上的事例也很多。
1956年前后,大蜂螨、小蜂螨首先在江、淅意蜂上发生危害,继而蔓延全国,爆发成灾,损失十分严重;而中蜂则不受其害。于是闽、粤很多蜂场纷纷放弃意蜂,改养中蜂。特别是福州、从化等地,中蜂几乎完全取代了意蜂。
1972年,中蜂囊状幼虫病由广东省首先爆发,猖獗成灾。仅两三年时间就蔓延在大半国境,损失中蜂不下百万群。当时不少人担心,中蜂是否从此绝种。经主管部门和中国养蜂研究所组织南方重点省份,成立中囊病防治协作组,群策群力,选育抗病种群,筛选有效中草药,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终于取得了显著成效。广东省的许多县份,中蜂群又大幅度增长,并取得丰收。云南、福建、四川、湖北许多地区,也出现不少群数惊人增长和高产的实例。这也再度说明生物界的一项普遍现象,即任何一个物种因病虫害而绝灭,尚无先例。
1957年冬,在全国蜜蜂育种会议上,华南各省代表,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以饲养中蜂为主的意见,并倡议成立中蜂主产区协作组。协作组每隔一二年易地集会交流技术经验一次,要求参加的省份逐年增多,并终于成立了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中蜂在我国南北广大地区,土生土长,历经千百万年的自然选择,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本世纪以来,它面临西方蜜蜂的激烈竞争和病虫害的严重考验,而仍能恢复发展,不失其存在的价值。历史足以说明,中蜂仍是中国蜂业的一大瑰宝。
一、中蜂有利专业或副业经营。全国各省份山区、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蜂种资源,可以诱捕利用。我国广大山区,分别有"养蜂不用种,只要勤做桶"及"卖蜂不用箱,有箱就有蜂"的说法。好多地区的农民,都有诱引猎捕野生蜂的经验,并将其当做一项季节性的副业生产。同时,各地群众也有饲养中蜂的传统习惯,累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这些,都有利于专业建场和副业经营,收益多、见效快。
二、中蜂特别适应于广大山林地区。
中蜂飞行灵活敏捷,能避过胡蜂捕杀;在炎夏季节,有在清晨和黄昏进行采集的特殊习性。因此,可以大大减少胡蜂、晴蜓以及害鸟的捕杀。
在冬季,中蜂个体耐寒性强于意蜂、卡蜂和东北黑蜂。阴天,在气温9℃条件下,中蜂就能安全采集;晴天,荫处的气温还不及7℃,中蜂就能大量出勤。但意蜂、卡蜂和东北黑蜂的个体安全飞行的临界温度,都要求在13℃以上。南方冬季或早春,野外常有蜜源吸引蜜蜂出勤,而这时期的气温常在13℃以下。西方蜂种在这种情况下出巢,常遭冻害。春季蚕豆、油菜开花期间,也常遇到寒潮低温,使西方蜜蜂大批冻僵巢外。然而,中蜂却比较适应,采集繁殖欣欣向荣,并可发生自然分蜂。
三、中蜂比较稳产。中蜂比较勤劳,早出工、晚收工,而且嗅觉灵敏,飞行敏捷,善于利用分散起伏的小蜜源。另一方面,中蜂的产卵育虫习性较灵活,能适应蜜粉源的变化。因此,中蜂的消耗食料较省,一般不需喂糖。即使蜜源条件略差,管理粗放,也能生产,具有"大年丰收、平年有利、歉年不赔"的稳产性能。
四、中蜂抗螨性强。大蜂螨寄生中蜂已有长久的历史,但受害并不明显,在自然情况下,感螨群仍可照常繁殖、生产。
五、中蜂能充分利用叶茶蜜粉源。叶茶(Camelliasinensis)原产我国云贵高原。栽培或野生的叶茶遍布我国南方。其花期流蜜,常导致西方蜜蜂幼虫严重死亡,断子垮群。土生土长的中蜂,久经自然选择,能充分利用之。冬季叶茶花期长达2个月,中蜂不但可以繁殖,尚可采蜜采粉。
六、中蜂适宜定地饲养。在深山密林里,蜜源丰富,但交通闭塞,转地蜂场无法利用;而饲养中蜂,可以就地取蜂,就地取材,就地选点建场。在蜂闲季节,人力可以充分利用来兼营果、林,以及玉米、高粱,发展乌桕、漆、桐、茶等特产,既可以增加收入,又能为蜂群提供四季不断的蜜粉源,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中蜂的主要缺点:分蜂性强,抗巢虫力弱,春秋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好咬毁旧脾,盗性强,性情暴燥,产卵力弱,失王后易出现工蜂产卵。
实践证明,中蜂的上述缺点,在正确饲养管理下,是完全可以得到改善和避免的。
此外,中蜂分布辽阔,品种资源丰富,其中有的群势强大,有的格外耐寒,有的蜂王善产。只要精细发掘和选育,各地都有希望获得出色的好品系。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及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中蜂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价格数倍于西蜂蜜,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中蜂作为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将为我国蜂业发展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辽宁种蜂场和辽宁哪里产蜂蜜的精彩内容,喜欢请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湖南油茶改良新品种树苗有哪些 湖南油茶改良新品种树苗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本文标题:辽宁养啥蜜蜂品种好呢 辽宁养啥蜜蜂品种好一点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72018.html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辽宁种蜂场和辽宁哪里产蜂蜜的文章,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湖南油茶苗基地油茶和湖南油茶种植的文章,只有你喜欢的内容...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海南卓越水产产品说明和海南卓越水产养殖技术的文章,只有你...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虎皮兰有几个品种图片和虎皮兰哪个品种最高档的文章,只有你...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那种鸽子繁殖快和繁殖力强的鸽子的文章,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什么品种鹅好养又赚钱和什么鹅最好看的文章,只有你喜欢的内...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迎春花种类图片说明和迎春花分几个品种怎么辨别的文章,只有...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向日葵的花盆有什么作用和向日葵饼的作用与功效的文章,只有...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想养鹅哪个品种好一点?和养殖大鹅什么品种好的文章,只有你...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兔耳兰有哪些名贵品种和兔耳兰有几种的文章,只有你喜欢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