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视频 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_致富项目_茶文化

茶文化>农业资讯>致富项目

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视频 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

时间:2023-10-08 17:55:38 作者:屋顶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视频 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视频 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视频 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

双孢菇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双孢菇是口蘑吗

1、培养料发酵:亩散每100平方米可用稻草2000公斤、牲畜粪便1500环境、尿素15公斤、豆饼2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石膏粉50公斤以及石灰30公斤作为培养料。2、菇房消毒:双孢菇在栽培时无需光照,在栽培时布置好菇床后,将菇房的卫生打扫干净,先用敌敌畏喷洒地面,每平米1克左右,再在地面撒施石灰粉,一般每平米1-2克。

一、双孢菇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1、培养料发酵

(1)每100平方米可用稻草2000公斤、牲畜粪便1500环境、尿素15公斤、豆饼2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石膏粉50公斤以及石灰30公斤作为培养料。

(2)一定要做好培养料发酵的工作,可以选择一个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靠近菇棚的地区,在建堆前先将稻草预湿3-5天,这样可以使其吸收水分软化,再建堆。

(3)堆的规模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可以在底层铺1层稻草,再撒入石灰、过磷酸钙、尿素等,1层草1层粪料堆满七层。

(4)在建堆时,1-3层必须要进行浇水,以后每铺完1层都要浇水1次,下层可以少浇,上层多浇水。

(5)在建堆后一定要及时进行翻堆,使其发酵,每次可以将下层的料翻到上层,四迅耐腔周的翻到中间,中间的翻到四周,这样就能使其发酵均匀。

(6)第1次翻堆一般在建堆6天后,以后每2-3天就可以翻堆1次,直至其发酵完成,完成后经过消毒就能移入菇房内。

2、菇房消毒

(1)双孢菇在种植时必须要进行光照,在种植时布置好菇床后,一定要将菇房的卫生打扫干净。

(2)可以先用敌敌畏喷洒地面,每平米1克左右,然后再在地面撒施石灰粉,一般每平米使用1-2克即可。

(3)在给菇房进行消毒后,一定要将培养料铺在床面上,料面要整齐,厚度均匀,当培养料的温度低于25°C时,可以将其轻轻拍平。

3、播种

(1)播种时可以采用撒播、混播以及层播的方法,撒播一般是将菌种从菌种瓶里面取出,再将其放入容器里面搅拌均匀。

(2)每平米一般用菌种1瓶,撒播适合用于麦粒菌种,将其直接均匀撒在料面上即可,撒播后还需要撒1层培养料,将其压平。

(3)在播种后棚舍的温度一定要保持在22-28°C左右,湿度在60%-70%,播种后2天内不能进行通风。

(3)在第3天时可以进行少量通风,1周左右菌丝就会开始生长,这时可加大通风量。

4、覆土消毒

(1)在播种15-20天后,当菌丝生长到培养料2/3时就可以进行覆土,覆土可拌入石灰、磷肥,用敌敌畏消毒后再覆土。

(2)覆土1周后,一定要连续喷洒2-3天的水,每天1-2次,土壤的湿度以不粘手为宜,这样就可以促进子实体快速形成。

二、双孢菇是口蘑吗

1、双孢菇是口蘑,换句话说,口蘑其实是所有洋菇的名字,而双孢菇就是属于洋菇,所以双孢菇也就是口蘑。口蘑的味道非常鲜美,是内蒙古草原上的野生蘑菇,经张家口运到内地,所以被称作为口蘑。双孢菇比口蘑的生长速度要快很多,它具有粗相对直的短手柄,肉白色,结实的组织。

2、食用双孢菇时要注意,肾脏疾病的患者不适合。因为双孢菇里面的钾离子能严重损坏肾,导致“高钾血症”,吃了可能会加重病情,不利于疾病控制,所以这类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进食这种食物。

3、中国双孢蘑菇种植最多的有福建、山东、河亩衫南、浙江等省。种植方式主要有菇房栽培、大棚架式栽培和大棚畦栽等,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季节可使用适合的栽培方式。

双孢菇如何栽培管理(双孢菇生产栽培流程)

(1)栽培季节:双孢菇是一种中温性的食用菌,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2℃-25℃,菇蕾形成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4℃-16℃。

(2)培养基选择:母种用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以麦粒培养基为好,常规制作。菌龄不宜过长。

(3)栽培料配方:麦草62%、干牛粪31%、菜籽饼3%、尿素0.3%、石膏1.7%、过磷酸钙0.30%、石灰1.7%。

(4)培养料堆积发酵:堆宽2.3-2.5米,高1.5-1.8米,长度一般不小于5米。培养料堆积6-7天后,温度达到70℃-75℃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加入石膏;再5-6天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加入石灰;再4—5天后进行第三次翻堆,加入过磷酸钙。再3-4天后将料趁热搬到已消毒的菇房,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好的料含水量62%,pH值7—7.5。

(5)栽培床制作:在出菇州逗场所内做成宽度1.4米的栽培床,床均空出20厘米留做走道。将发酵好的培养料放入栽培床,厚度20厘米。

(6)播种及播后管理:常采用撤播法,先把三分之二的菌种撒在料面,用手将料轻轻搅动,让菌种与上半部分培养料均匀混合,然后将剩下的三分之一菌种再撒在册肢卖料面,轻轻将培养料拍平。播后饥蚂3天紧闭门窗,3天后早晚逐渐加大通风量,7-10天菌丝基本长满料面,打开通风口,昼夜通风。

(7)覆土:分两步进行,先覆粗土,大粒要撒开铺匀,盖住料面,厚度3厘米,当菌丝穿入粗土中,长到粗土高的二分之一时开始覆细土,以盖住粗土为宜,厚度0.5-1厘米。

(8)秋菇管理:菇房湿度保持在80%-90%,温度保持在20℃-22℃,适当进行通风。

(9)越冬管理:温度不低于0℃,每10-15天喷水1次。

(10)春菇管理:菇房温度保持14℃_18℃,根据床面补土1厘米,菇蕾如黄豆大时喷施0.1%-02%尿素液1次。

(11)采收:当菇盖直径为2.5-4厘米时及时采收。采收时用手捏住菇盖轻轻旋转采收,尽量不破坏培养床。

双孢菇种植技术_双孢菇种植技巧

大家知道怎么 种植 双孢菇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搏姿荐的双孢菇种植的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双孢菇的种植技术

建造菇棚

1、简易地棚式:说明:实验性种植,100-200平方,投资3000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种植蔬菜的简易小棚,不搭设立体棚架,直接地面栽培。

第二步:准备 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一次性备料成功,不要二次发酵。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初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2、塑料大棚式:

说明:实验性种植,500平方左右,投资2万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种植蔬菜塑料大棚,搭设立体棚架,每层高60厘米。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使用二次 发酵技术。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初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3、旧房屋改造式:

说明:实验性种植,根据房屋高度搭设立体棚架,根据种植面积计算投资金额,一般每平方30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废旧厂房、废旧农舍、废旧地瓜大屋窖、废旧防空洞等,根据实际情况搭设棚架,每层高60厘米。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使用二次发酵技术。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份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4、标准菇棚式:

说明:建设框架式温室大棚或者房屋式菇棚,属标准化、规模型模式。

第一步:聘请技术员,设计生产方案和管理方案。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实行二次发酵技术。

第三步:由技术员自己生产栽培种,9月份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5、企业化生产模式:

说基伍明:属资金雄厚的或者国家投资的项目,可以不分季节实现全年种植。

第一步:聘请技术员,设计生产方案和管理方案。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机械化备料上料。

第三步:标准化生产菌种,采取控温方式,全年工厂化栽培。

菇棚管理

棚温过高或过低,含水量过大、渗水、菌丝自溶、盲目用药、菌丝生理不成熟等,均可导致不出菇。温度降至8℃以下时一般不再出菇,采取生火炉等方式加温也无法满足正常出菇时,应进入冬季管理阶段。打开通风孔使棚温继续下降,但要始终保持遮阴条件,不能让直射光进入。不再喷水强通风,使棚内温度降至60%以下。

降湿后覆土很快失水,一般含水率可达20%以下,甚至更低,至春季气温回升后含水率可降至10%左右,土面发白呈松散状。停止用水后喷洒“赛百09”300倍液,以后每隔15天喷一次。喷施5% 氯氰菊酯乳油100倍液,杀灭残存害虫,棚外地面解冻后每隔10天喷施一次。撒施灭鼠药,防治老鼠危害菇床搏银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安装水温空调,升温至15℃左右,这样就能在冬季源源不断的产出鲜菇供应市场。

原料配方

种植双孢菇用的牛粪以干牛粪为好,牛舍建设的时候,后墙面都留有出粪口,堆放粪便的地方做成水泥地面,向外倾斜,外侧开沟,以便清理牛舍的时候是牛粪和牛尿初步分离,牛粪成堆,牛尿流向沼气池。牛粪堆放沥水后,及时拉到晒粪场晾晒。晒粪场没有特别的设施要求,通风 向阳的空地即可。根据场地大小,将湿牛粪摊开,厚度适当,让其自然晒干,晒成牛粪饼。切记:晾晒时不要随意翻动,越翻动越不容易晒干,即使晒干最后也是粉状不易储存。

牛粪晒干后,用 编织 袋包装储存备用,有条件的可以室内储存,防止霉变。

牛粪的晾晒不是高深的学问,各地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根据季节的不同,灵活运用晾晒 方法 ,归根结底是把牛粪晒干成饼状以便储存。

1、100平方米双孢菇备料配方标准

关于双孢菇培养料配方,我们所接触到的技术光盘、文字资料、 网络传媒等等,往往标准不一。很多朋友电话询问,有没有一个较为标准的备料模式?应该说:凡是实践过的各种配方,都是可行的配方方案,总的来说,是要根据所在地的资源优势合理选择配方模式。

牛粪3000市斤;稻草5000市斤;磷肥200市斤;石膏粉150市斤;尿素10市斤;石灰150市斤;饼肥200市斤。

有的资料提到双孢菇专用肥,我们临泉县从来没有使用过、也没有推广过任何专用肥,在这里做一个声明。

2、堆制发酵。堆制时间一般掌握在8月上旬为宜。①预堆:先将稻草用清水充分浸湿,堆成一个宽2-2.5米、高1.3-1.5米、长度不限的大堆,预堆2-3天。同时将牛马粪碾碎、加水调湿后堆起。②建堆:先在料场上铺一层厚15-20厘米的稻草,宽1.8-2米,长度不限。然后撒上一层3-4厘米厚的牛马粪,再按比例撒入磷肥和尿素,依次堆高1.3—1.5米。从第二层开始加适量的水,每层稻草铺上后均要踏实。③翻堆:翻堆一般应进行4次。在建堆后6-7天进行第一次翻堆,同时加入石膏粉和 石灰粉。此后间隔5-6天、4-5天、3-4天各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应注意上下、里外对调位置,堆起后要加盖草帘或塑料膜,防止料堆直接日晒、雨淋。

培养料配方合理才能正常出菇,否则会导致气生菌丝多、病害严重、迟迟不出菇。基本配方:麦草3000公斤、牛粪粉3000公斤、 过磷酸钙60公斤、尿素60公斤、石灰粉80公斤、石膏粉80公斤、碳酸钙90公斤、“赛百09”1.5公斤、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44公斤。发展沼气较好的地区可以加入适量沼渣,也可以采用沼液拌料。培养料的发酵处理关系着栽培能否成功,生产上存在培养料发酵不均匀、原料生熟不一、酸化等现象,导致 发菌困难、污染严重、出菇难。建议改用二次发酵技术,使培养料发酵均匀一致。习惯采用一次性发酵的,翻堆时按照“内外相换、上下相调”的原则,不要“一边倒”式翻堆,并在进棚前对培养料含水率、PH值等进行检查调整。

品种选用

防治双孢菇低温期不出菇难出菇 措施 ,根据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的气候条件,宜选用As2799双孢菇品种,引进其他品种前应先小范围试验,适宜本地栽培后再大面积推广。另外,引进 菌种本身种性退化,制种技术欠缺、操作不规范,菌种多次传代保存,以四级甚至五级菌种作为三级种播种等,均会影响出菇。退化菌种表现为接种后萌发慢、菌丝弱、 发菌慢、 抗逆性差。迟迟不出菇或出菇少,严重者病害肆虐,导致生产失败。防治菌种退化最好掌握制种技术,直接制种用于生产,无制种条件的需购买正规三级种栽培。

播后管理

先在棚内菇床上铺一层3厘米厚的新鲜麦秸,再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地铺到菇床上,料层厚15-20厘米为宜。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0克加甲醛20毫升熏蒸消毒,24小时后打开门窗难通风换气。当料温降到28°C以下时即可播种,每平方米用500毫升瓶装的 菌种一瓶。将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上,轻轻压实打平,使菌种沉入料内2厘米左右为宜。

播种后3天内适当关闭门窗,保持空气湿度80%左右,以促使菌种萌发。注意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0°C,否则应在夜间适当通风降温。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进行覆土。覆土方法:选择 吸水性好,具有 团粒结构、孔隙多、湿不粘、干不散的土壤为佳,每100平方米菇床约需2.5立方米的土。先拌入1.5%-2%的石灰粉,再用5%的 甲醛水溶液将土渗透,待手抓不粘、抓起成团、撒下就散时进行覆盖,覆土厚度2.5-3.5厘米。

覆土后调节水分,使土层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覆土后的空间湿度应保持在80%-90%,温度13-20°C(最佳温度15-18°C)。应视土层干湿状况适时喷水,严格控制温、湿度是双孢菇优质高产的关键。

病虫潜伏于培养料中,播种后对双孢菇菌丝造成危害,导致出菇困难或不出菇。

解决方法:彻底清理菇棚及周围环境卫生;用“百病傻”处理覆土, 发菌和出菇阶段每隔3~7天喷施一次;在菇棚通风口和进风口出撒施石灰粉,以防害虫爬入。

生长要素

【养料】双孢菇是一种粪草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配料时,在作物秸秆(麦秸草、稻草)中加入适量的农家粪(如牛、羊、马、猪、鸡和人粪尿等),还须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钙、硫等无机养分。合理的配方是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基本条件。

【温度】双孢菇 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4℃-32℃, 最适温度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5℃-25℃,最适温度14℃-18℃。

【湿度】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为宜,覆土的含水量16%-20%。菌丝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温度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85%-95%,过干或过湿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酸碱度(PH)】双孢菇宜偏碱性,偏酸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都不利,而且容易产生杂菌。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是5—8,最适7—8,进棚前培养料的PH值应调至7.5-8,土粒的PH值应在8—8.5。每采收完一期菇喷水时加少许石灰,以保持PH值,抑制 杂菌孳生。

【空气】双孢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因此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光照】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不需要光,但在一般散射光的条件下还是可以生长的,但不能强光照射。子实体在阴暗的环境下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长出的子实体表面硬化,畸形菇多,商品价值差。

采收加工

当蘑菇长到直径2-4厘米时应及时采收,若采收过晚会使品质变劣,并且抑 制下批小菇的生长。采摘时,用手指捏住菇盖,轻轻转动采下,用小刀切去带泥根部,注意切口要平整。采收后在空穴处及时补上土填平,并喷施一次1%的葡萄糖、200倍的太阳花丰产王或绿风95,以促进小菇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双孢菇鲜食最佳,不宜久放,规模种植时,可做成罐头,出口换汇。大面积发展双孢菇,必须考虑深加工问题,否则,产品积压变质,就会造成损失。

双孢菇的架式栽培方法

1、 菇房、床架结构 菇房东西长19.6m,南北宽9m,前后墙高2.5m,山墙高3.5m。墙用石灰泥垒砖。外面水泥抹缝;里面先用石灰泥抹一遍,再用石灰泥刷一遍。前后墙对着走道上下分别留4个25cm×20cm的通风窗,第1个通风窗距地面20cm。前墙两头留门,宽1.0m,高1.8m,地面铺砖,水泥灌缝。房顶用竹杆薄膜搭建。床架长7.8m,宽1.5m,高2.3m,共5层。第1层距地面10cm,以上各层层间距55cm。靠前墙1个东西走道宽0.7m;10个南北走道,每个宽0.65m,栽培面积共500平方米。

2、 栽培时间安排 双孢菇栽培一般在春秋两季。我市麦草栽培预湿时间为8月5~15日;播种期9月5~15日;而棉子壳预湿时间为9月10~15日;播种期为9月15~20日。

3、 菌株选择 选择高产、抗杂能力强、适应性广的As2796菌株。

4、培养料配方 (按实际栽培面积100平方米计算)①麦草3000kg,鲜鸡粪3.5立方米(或干鸡粪900kg),尿素35kg,过磷酸钙35kg,石膏粉100kg,石灰粉50kg,碳酸钙50kg;②棉子壳1500kg,双孢菇专用肥100kg,石膏粉30kg,石灰粉15~20kg。

5、培养料制备

5.1、麦草料制备 ①前发酵:按照时间安排,预湿麦草。预湿越透、越匀越好,做到宁湿勿干。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在事先挖好的坑中用0.5%石灰水浸泡,吸足水分后捞出与预堆的鸡粪按比例拌匀建堆;二是在硬质地面上平铺麦草40~60cm后,喷水让其充分吸收;第2日堆成高1m的堆,在其周围喷5%石灰水;第3日继续喷水,最终使麦草湿透而匀,含水量达60%左右(抽出几根麦草,用手绞拧,能见水渗出)。但应注意不要在预湿中直接撒石灰粉。同样与预堆鸡粪按比例充分拌匀。建堆前1日,在堆底撒一层石灰粉或洒一遍10%的浓石灰水,第2日建堆时把尿素均匀加入拌好的麦草内,同时把局部没有湿透的麦草放在事先挖好的水坑内浸泡后放在堆顶,南北堆向,宽1.6~1.8m,高2m左右,长度不限,四周垂直,堆顶呈龟背形,覆盖草苫。第2日开始测温,每2~3h测1次,待温度升到65℃时,保持3~4d,第1次翻堆,翻堆前堆底留好通风道或垫好木棍,结合翻堆,调节好水分,使含水量达75%左右(用手紧握培养料,滴出10滴水左右),同时,把石膏粉也均匀加入;翻堆时料偏酸,可用2%~5%的石灰水调节pH8.0,堆高、宽不变,长度缩短。翻完堆后把堆周围的杂物清扫干净。第2日开始测温,待温度再升至65℃,保持3~4d。进行第2次翻堆。翻堆前,先把堆周围的培养料用喷雾器喷湿,也可先把堆外表的干料集中到一块喷水使其湿透,翻堆时放进堆的中上部,含水量调到72%左右,pH值7.8。翻堆后仍然按照65℃保持2.5~3.0d后第3次翻堆。翻堆前同样留好通风道或垫好木棍,通气发酵,保持2.5~3.0d。一般调水适当,堆温正常,前发酵翻3次堆即可,若调水不当,或料温偏低,还要进行第4次翻堆。每次翻堆后,料堆表面要喷洒0.5%的敌敌畏和80%的溴氰菊酯1000倍液。②二次发酵 (后发酵):麦草料二次发酵又分菇房外二次发酵和菇房内二次发酵两种。对菇房外二次发酵场地首先进行一次彻底清理。然后喷洒80%的溴氰菊酯1000倍液;并撒一薄层生石灰粉(以不露地表为准)。用砖垒好通风道(砖与砖间隔5~8cm)、拔气筒(最好用砖垒成砖笼,四面通风)后,按南北方向堆料,堆高1.5m,宽1.2m,长20m左右,顶部呈龟背形,四面垂直。料堆建好后,堵住拔气筒,第2日上午9∶00前用塑料薄膜罩住堆料,薄膜与培养料间距20~30cm,为便于操作,间距可大些。待间距内气温升到45℃左右时,用适量高锰酸钾加甲醛熏蒸。熏蒸后温度升到57℃时,密闭8~10h。培养料经严格消毒后,有计划地控制拔气筒与通风道,使培养料在50~55℃内发酵5~7d,然后拔开所有通风道与拔气筒,待培养料温度迅速降至28℃以下时,进房铺料、播种。对菇房内二次发酵,可将前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铺在床架上,密封菇房门窗后,向菇房内通入热蒸汽,温度达到60℃左右,保持8~10h,然后缓慢降温到45~55℃,保持4~5d,快速降温至28℃进房铺料、播种。

5.2、棉子壳料制备 选择水泥地做发酵场地,若不是水泥地,应铺一层塑料膜。首先将发酵场地打扫干净,然后喷洒一遍80%的溴氰菊酯1000倍液,再撒一层生石灰粉。按时间安排,将棉子壳及其辅料混合均匀,使料水比达1∶1.7~1.8。建堆前,用砖垒好“非”字形通风道,以通风道为中心建堆。堆高1.2m,宽1.2~1.5m,长度酌情而定,顶部呈龟背形,边缘坡度越小越好。然后,表面喷一遍0.5%的敌敌畏,覆盖草苫。待温度升到60℃时,保持18~24h,进行第1次翻堆、整平;待温度再升到60℃时,同样保持18~24h,进行第2次翻堆,如此翻3次。每次翻堆后,料堆表面喷洒0.5%的敌敌畏加80%的溴氰菊酯,第4次翻堆时,每隔1m,在通风道上垒拔气筒。料堆整理好后,用塑料薄膜罩住,薄膜离料面20~30cm,待间距内温度升到45℃左右时,按5000kg料用高锰酸钾0.5kg+甲醛1kg熏蒸、发酵。其间,控温在45~55℃,用拔气筒开与闭,调节温度高低。4~5d后,拔开所有通风道与拔气筒,待料温降到28℃以下时,铺料、播种。

6、菇房消毒、铺料、播种 进料前1日,菇房再进行消毒灭菌1次。按1立方米空间用甲醛10mL,高锰酸钾5g进行熏蒸。第2日将温度降至28℃以下的培养料平铺在菇床上,厚20cm左右。播种前,若培养料偏干可进行调水,使培养料含水量达65%~68%。将选好的菌种掰成颗粒状,接触菌种的一切工具及手用1%高锰酸钾水消毒。先将50%菌种均匀混播在料的上半部,再将50%菌种撒播在料表面;棉子壳培养料则把30%的菌种均匀混播在料的上半部,再把70%的优质菌种撒播在料表面。一般用菌种1.5瓶/平方米(750mL/瓶)。播好后整平、轻轻压实、盖膜。

7、发菌管理, 盖膜后3~5d内关闭门窗,控温在25~26℃,相对湿度控制在75%左右。料温超过28℃,夜间通风降温;料温低于20℃时,用蒸汽加温。7d左右菌丝基本封面时,揭去薄膜,经常通风换气。当菌丝吃料已达1/2深度时,撬动料层1次。发菌期间,预防各种杂菌、虫害发生。可于盖膜后当天在菇房墙壁、走道及膜上喷0.5%的敌敌畏,第2日喷1000倍的溴氰菊酯,以后5~7d喷1次。一般20d左右,当菌丝生长到培养料的2/3,撒在表面的大部分菌种已吐黄水,菌丝变粗发白,手一拍料面有整体振动感时,表明菌已发好,可进行覆土。

8、覆土因地制宜,我市采用的双孢菇覆土材料有壤土和仿制草炭土。仿制草炭土配方:①壤土4立方米(100平方米培养料用量),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15kg,石膏17.5kg,干发酵麦秸粗糠(在培养料发酵时,多制些,晒干用粉碎机粉碎后制成)75kg,石灰15kg;②壤土4立方米,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17.5kg,石膏17.5kg,麦糠50kg,石灰15kg,麦糠取干净无霉变,放入pH10的石灰水中浸泡1d,捞出晒干。而壤土在覆土前15d取耕作层30cm以下土壤,打碎,晒于粉碎后过9目筛。覆土前3日,按配方把各种覆土材料堆放在水泥地上,充分拌匀,用5%敌敌畏边喷洒边堆放,建成高宽各0.8m的长堆,用塑料薄膜覆盖24h后,用5%的石灰水预湿,调节pH7.5~8.0。含水量达手握成团,落地即散。预湿后堆成长拱形,第2日使用。覆土时,颗粒大的覆下面,小的覆上面,壤土覆土厚3.3~3.5cm,仿制草炭土覆土厚3.0~4.0cm,覆土厚度要均匀一致。

9、出菇管理,覆土后当天喷500倍的敌敌畏,第2d喷1000倍的溴氰菊酯,3d后根据菌丝生长情况调水。菌丝爬土快,生长旺盛,喷水量要多,反之则少。覆土材料为壤土,喷水要少而勤,严防覆土层板结,喷水总量要少些;覆土材料为仿制草炭土,喷水次数减少,而喷水总量多。一般调水开始2~3d内,床面每日喷水2次,每次喷水量0.5~0.8kg/平方米,以后逐渐增加喷水量,用3~4d把覆土层含水量调足,但不得让水渗入料中。每次喷水后通风,收掉土层表面水分。当手捏土粒,扁而不散,并稍有裂口,不粘手,土粒内无干心时水即调好。调水结束后,关闭门窗,吊菌2~3d,控温在22~25℃,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当气温高于30℃,湿度小于60%时,培养料要多喷水,反之少喷水。待菌丝爬土3/4时,开始松土。松土前1日,喷一遍1000倍的溴氰菊酯。松土时,使土层厚薄均匀一致,适当把土中多而好的地方与菌丝小而差的掺和一下,同时加强通风,抑制菌丝生长,促使绒毛状菌丝扭结为线状菌丝,进而形成原基。此时出菇场内控温在14~18℃,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此后,喷水掌握菇多多喷,菇少少喷;前期多喷,后期少喷。前期土层1潮菇喷2次重水。当每潮菇长到黄豆大小时,喷1次出菇重水,每潮菇清床前,再喷1次重水。喷水量为1.3~1.8kg/平方米。后期喷水量要相对减少,采取轻而勤喷的方法。双孢菇出土后直到采收,控湿在90%~95%。当每潮菇采收高峰过后,可降湿到85%~90%,地面不再喷,加大菇房通风。一般前期应加强通风换气。当菇房内超过18℃时,菇房通风应在夜间和雨天进行。无风天气,南北窗全部打开;有风时只开背风窗。后期应逐渐减少菇房通风。当气温降至14℃以下时,白天通风。若出现长柄小盖菇、稀菇、红菇、锈斑菇需及时通风;出现小菇、薄菇、开伞、空根白心,单菇轻时,应控风。

10、采收 鲜销上市时,在菌幕不破裂、不开伞的情况下,大小均可采收;制罐及盐水菇,则在菌盖直径1.5~4.0cm,菇形圆正,色泽洁白,无空根白心,无虫蛀、破损时采收。采收前,床面不喷水。子实体生长快时,要求1d采收2~3次。采收方法有两种:旋转法和拔菇法。菇密时,采用旋菇法,即把菇轻轻旋转采下;菇稀时,采用拔菇法,即将菇直接拔起;当许多菇丛生成球菇时,用小刀小心切下达标子实体,采大留小。采菇时,小心轻放,以免损伤菇体。

双孢菇的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100克鲜品中含蛋白质2.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4克、粗纤维0.6克、灰分0.6克、钙8毫克、磷66毫克、铁1.3毫克、维生素(B1)0.11毫克,维生素(B2)0.16毫克、维生素C4毫克、烟酸3.3毫克。

双孢菇蛋白质含量为35%—38%,含有人体必须的6种 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 核苷酸,烟酸, 抗坏血酸和维生素D等,其营养价值是蔬菜和水果的4—12倍,享有“保健食品”和“素中之王”美称。深受国内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青睐。

双孢菇所含的蘑菇多糖和异蛋白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可抑制肿瘤的发生;所含的酪氨酸酶能溶解一定的胆固醇,对降低血压有一定作用;所含的 胰蛋白酶、麦牙糖酶等均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中医认为双孢菇味甘性平有提神消化、降血压的作用。经常食用双孢菇,可以防止 坏血病,预防肿癌,促进伤口愈合和解除铅, 砷,汞等的中毒,兼有补脾,润肺,理气,化痰之功效,能防止恶性贫血,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血脂。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视频 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视频 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斯巴鲁2030年 斯巴鲁21年新款车型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本文标题: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视频 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79789.html

使劲推荐

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视频 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
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视频 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视频 冬季...

斯巴鲁2030年 斯巴鲁21年新款车型
斯巴鲁2030年 斯巴鲁21年新款车型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斯巴鲁2030年 斯巴鲁21年新款...

中蜂冬季怎么饲喂饲料 中蜂冬季怎么饲喂食物
中蜂冬季怎么饲喂饲料 中蜂冬季怎么饲喂食物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蜂冬季怎么饲喂饲料 中蜂冬...

冬季适合种植兰花吗北方 冬季适合种植兰花吗视频
冬季适合种植兰花吗北方 冬季适合种植兰花吗视频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适合种植兰花吗北方 冬季...

果树冬季怎样上肥好呢 果树冬季怎样上肥好些
果树冬季怎样上肥好呢 果树冬季怎样上肥好些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果树冬季怎样上肥好呢 果树冬...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男款棉裤 冬季 加厚图片 男款棉裤 冬季 加厚图片大全
男款棉裤 冬季 加厚图片 男款棉裤 冬季 加厚图片大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男款棉裤 冬季 加厚图片 男款...

冬季给花用什么肥料最好 冬季花卉用什么肥料
冬季给花用什么肥料最好 冬季花卉用什么肥料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给花用什么肥料最好 冬季...

草在冬季生长吗视频 草在冬季生长吗图片
草在冬季生长吗视频 草在冬季生长吗图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草在冬季生长吗视频 草在冬季...

冬季花最好的肥料是什么 冬季花最好的肥料有哪些
冬季花最好的肥料是什么 冬季花最好的肥料有哪些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花最好的肥料是什么 冬季...

海棠冬季要施肥嘛视频 海棠冬季要施肥嘛为什么
海棠冬季要施肥嘛视频 海棠冬季要施肥嘛为什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海棠冬季要施肥嘛视频 海棠冬...

精选致富项目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