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促进种鸽繁殖的方法 冬季促进种鸽繁殖的措施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冬季促进种鸽繁殖的方法 冬季促进种鸽繁殖的措施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由于肉鸽产品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肉鸽行业市场前景的广阔,肉鸽饲养者也都希望每对种鸽能生产繁育更多的乳鸽来供应市场,以获取更多的利润。然而,每对肉鸽的繁殖力有世闭饥限,在实际生产中,鸽场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着提高肉鸽繁殖力这个中心进行。只有提高了肉鸽繁殖力,才能有效的提高鸽场的经济效益。
以下浅谈一下本公司多年来肉鸽养殖中提高繁殖力的一些措施:
1、做好种鸽的选育工作:种鸽繁殖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来自遗传因素,因此要做好种鸽的选育工作,选留繁殖力高的种鸽,淘汰掉繁殖力低的种鸽。
2、采用人工孵化:自然孵化中,生产种鸽往往受到环境、日粮、敌害等的影响而造成出雏率低下,采用现代化电脑孵化机进行人工鸽蛋孵化,不仅提高了出雏率还减轻了生产种鸽的生产负担,有助于提高繁殖力。(天成鸽业与中国自动化研究所合作研发的全自动肉鸽专用孵化机,减少凉蛋、破蛋等,提高了搜返孵化率、出壳率,综合效益增加30%以上。)
3、采取并窝措施:在生产种鸽哺喂乳鸽时,采用并窝方式,增加每窝中乳鸽的数量,一对种鸽一次可以出产2只或者2只以上的乳鸽,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种鸽的繁殖力。(天成鸽业自育的天成王鸽,每次哺喂乳鸽潜力达到5只。)
4、科学饲养,加强管理:科学饲喂全价日粮,提高营养,提高日粮中蛋白质饲料的比例,争取做到少喂多餐,同时补充足够态谨干净的饮水。经生产实践应用:生产种鸽喂食天成鸽业复合蛋白颗粒料,降低成本15%,提高产量7%~12%。每天现配现用合格保健砂,每周彻底清除一次剩余的保健砂,同时做好种鸽舍清洁卫生等工作,提高了生产种鸽的健康水平,繁殖力自然就提高了。
鸽子养殖技术:
1、养殖场建设
选择安静、交通便扮氏利、通风良好、干燥且向阳的地方建造鸽舍,鸽舍要有一定的运动空间,四周围起来。鸽舍内要设置供鸽子站立的木棍,喝水和喂食的设备要齐全。
2、选择种鸽
选择免疫力强、抗性强、繁殖力强的鸽子来作为种鸽,种鸽每年至少要能繁殖6对以上鸽子。在育种的过程中腔举注意做好记录,然后进行筛选工作,不适宜的要及时淘汰。
3、日常饲喂
鸽子的食物以杂粮为主,常喂的有小麦、荞麦、高粱、玉米、豌豆、绿豆、麻子等。不同的生长阶段、季节要采取相应的饲喂,冬天温度低,鸽子消耗热量多,要在饲料中适量提高能量饲料,粗蛋白的含量,在喂量方面要比其它季节增加。
4、饮水事项
鸽舍要勤换水,水质容易导致衣原体和毛滴虫泛滥,一般建议每天进行换水。饮水器以及盛放饲料的器具也要保持清洁,并经常消毒。
5、卫生清洁
鸽舍卫生要及时清洁,可以在地面上放置硬纸板上面铺木屑,也可以撒烟灰和烟丝,通常需要做到两天一清理。鸽子是非常爱干净的,要十分注意鸽子的清洁卫生,夏、秋季每周至少水浴两次,冬季每天水浴一次即可。
6、疾病预防
多检查,看一下鸽子的情况如何,让鸽子经伍缺碧常晒太阳,进行日光浴。日常仔细观察鸽群的精神状态、采食和饮水情况、呼吸情况、粪便是否正常等等。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隔离病鸽,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怎样提高肉鸽的产蛋率,这是很多人想要知道的答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肉鸽提高产蛋率的 方法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提高肉鸽产蛋率的办法
1 合理配制肉鸽饲料,满足种鸽营养需要
饲料配方:50%玉米,15%小麦、10%谷物、5%碎米、20%豆类(最好是用黑豆)。因黄玉米含有维生素A和叶黄素,能提高产蛋率,而白玉米缺乏,所以要多用黄玉米。谷物胚芽中含有生育酚,也能促进多产蛋,所以不能减少其用量。
2 合理配制和充足供给保健砂
保健砂中除加入黄土、木炭、食盐、河沙外,还应加入3%的“多维”或“产蛋多”、20%骨粉。很多鸽场因为保健砂配制不合理,结果影响了产蛋率的提高。
3 注意选留高产种鸽和培育高产品系
凡是产蛋持久性强,冬休期短,产蛋强度大以及年产蛋8对以上的种鸽,可视为高产鸽,应给予保留生产。对于种鸽年产蛋不到8对的是低产鸽,者绝纳应进行折对重新 配对 ,若重组后产率仍不高,应将其中不合格的种鸽毫不留情的淘汰。对于高产品系的培育,可以用高产种鸽的优良后代,通过本品种选育和杂交方式培育。
4 加强保健和疾病防治工作
任何一种疾病对产蛋率都有影响,特别是鸽副伤寒、鸽结核、白痢可使种鸽完全停止产蛋。
5 加强环境条件的控制和改善
影响产蛋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湿度、温度、气压、通风、声音等。光照是一重要因素,光照不足可以使产蛋率下降,例如:当阳市官当乡有一个鸽场,种鸽间阴暗无光,结果造成绝大多数种鸽不下蛋而被迫倒闭。因此,种鸽每天必须接受10小时的光照,在冬季每天还应补照1~2小时,温度也是重要因素,种鸽下蛋的适宜温度是13~21℃。
6 注意照蛋并蛋
种蛋下蛋5天后进行头照,剔出无精蛋,14天时进行二照,剔出死胚蛋。对于留下的同日龄不同窝的单蛋实行并蛋,即放在一个窝中,这样可腾出部分种鸽让它们重新下蛋,提高产蛋率。
7及时抓出仔鸽
这样能让种鸽早日休养生息,早日进行下一轮产蛋,提高产蛋率宏源,一般出仔日龄以14~15天为好。
肉鸽产蛋量低的预防方法
肉鸽也叫乳鸽,是指4周龄内的幼鸽。其特点是:体型大、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是高级滋补营养品。肉质细嫩味美,为血肉品之首。经测定,乳鸽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 ,氨基酸总和高达53.9%,且含有10多种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
鸽子常年产蛋、孵化、育雏。6月龄左右性成熟,孵化期18天,哺“乳”期30天。通常一对生产鸽年繁5-7对雏鸽。鸽子以“一夫一妻制”配种繁殖。母鸽每窝产蛋2个,即一般头天产一个蛋以后,隔天再产一个,随即进行孵化。在孵化过程中,公母鸽轮流抱窝,每天公鸽值白班(9时至16时),母鸽则从16时起一直抱窝到次日9点为止。孵化过程中,要人工捡蛋,一般孵化4-5天时检查和及时剔出无精蛋和死胚蛋;孵化到第10天再照蛋一次,剔出死胚蛋。遇到单个鸽蛋孵化,应及时并巢。
营养不足或比例失调
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是肉鸽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营养不足或比例不当都将影响其正常生长和繁殖,引起体重减轻、产蛋间隔延长甚至停产。而造成营养不足或比例失调的因素有:
喂料量不足
一个鸽群中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生育期的种鸽,而每种生育期种鸽的营养需要量又相差很大,如哺育期种鸽对某一种饲料的采食量可以是抱孵期种鸽的2倍~3倍,如果按抱孵期种鸽的饲喂标准来决定全鸽群的饲喂量,必将首没使处于哺育期的种鸽采食量相对不足。
相同生育期的种鸽在不同的季节营养需要量也不一样。一般随着气温的下降,营养需要量逐渐增大,若不能随季节的变化及时调整饲喂量也会出现喂料量不足。
另外, 饲养 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人为地喂给少量饲料也是比较常见的原因。一般因喂料量不足形成营养缺乏而引起的产蛋量异常,如发生在一个鸽场的个别或少数鸽群仍属正常。找到原因后只要能根据种鸽营养需要及时调整喂料,一般数天后产蛋量即会有所回升。
原料种类单一
有些养鸽场或养鸽户经常因为原料来源或价格因素,使饲料中原料品种减少,或某种成分比例降低,造成饲料营养不全面或含量不足,满足不了鸽的正常营养需要。用这种饲料饲喂的鸽群,表现为普遍的产蛋量偏低。解决办法:变更日粮结构,合理配制饲料。
饲料成分发生显着改变
许多养鸽场或养鸽户目前仍以原粮喂鸽,日粮成分显着改变,使鸽群对某些新更换的成分不太适应,采食量降低,造成营养不足。为减少因饲料更换给鸽群造成的影响,可由少及多,逐渐更换,给鸽群一个适应的过程。
保健沙缺少
以原粮饲喂的鸽群,保健沙可以补充日粮中钙、磷等营养素不足,有助于所采食饲料的消化,起到保健作用。缺少保健沙必然会引起肉鸽体内某些营养素的缺乏,使鸽对不良条件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繁殖性能下降。要保持鸽群产蛋量不发生大的变化,合适的保健沙是必不可少的。
光照不足
冬季昼短夜长,如果不补充合适的人工光照,过短的光照时间会使种鸽的繁殖机能减退。同时,因采食时间短,也会造成鸽群摄入量少,引起营养不足,导致产蛋量下降。
疾病
引起鸽群产蛋量下降的疾病种类很多,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新城疫等易被人们所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防治。而有些隐性感染的疾病则常常被忽略,生产上引起产蛋量异常下降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这些疾病的存在。这类疾病主要有:
内寄生虫病
以线虫为主的内寄生虫,鸽轻度感染时无明显症状,对产蛋量无大的影响或使产蛋周期延长,重度感染时可表现为面颊灰白、贫血、消瘦,出现拉稀,产蛋停止。
鸽虱等外寄生虫病
鸽虱寄生在体表或羽毛上叮咬,使鸽不安,引起鸽的食欲下降,体质衰弱,生产性能降低。
副伤寒
成年鸽感染后不表现症状,但母鸽卵巢可受到侵害,使其产蛋紊乱或永久性停产。
霉形体病
是由禽败血性霉形体引起的鸽群多发疾病。病鸽食欲减退,渐行性体重减轻,羽毛松乱,呼吸困难,也可侵害生殖器官,使产蛋下降或停止。
控制疾病的方法主要有:加强检疫,淘汰副伤寒、霉形体病等阳性鸽,定期驱除鸽体内外寄生虫,进行预防性投药。加强环境卫生消毒,进行科学的免疫接种。
鸽群自身因素
换羽
种鸽一般每年夏末秋初换羽一次,换羽期长达1个月~2个月,在此期间部分鸽可能出现停产,而致使鸽群产蛋量下降。这与鸽的饲养管理有关,如果饲料量不足,缺水或其他管理工作跟不上,鸽群可能普遍停产。因此,在换羽期间增加鸽群的营养和加强饲养管理,可以减少换羽对产蛋量的影响。
种鸽过肥
饲养过程中,如果不能根据鸽的不同生理阶段合理饲喂,饲料量长期偏多,或饲料中能量物质比例过高,都将引起种鸽过肥。种鸽过肥后其繁殖性能消退,而导致的产蛋量异常一般是渐进性的,随着过肥种鸽量的增加而下降幅度增大。
应激
因应激引起的产蛋量异常的程度与应激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强而持续的应激可对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常见的应激因素有:高温、高湿、低温、缺水、断料、噪音、疫苗接种、有害气体等。对应激的控制主要是消除应激因素,给鸽群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实行规范化操作,合理调剂饲料营养,根据需要使用一些抗生素等药物。
冬季养殖肉鸽的饲养措施
防寒保暖 一是要堵塞鸽舍墙壁上的裂缝和孔洞,不让肉鸽受寒风侵袭。二是用塑料膜封严前后窗,晚上要在窗外挂麻布帘,门上挂防风帘,以提高舍内温度。三是在严冬时要保持鸽舍温度。通常鸽舍温度在5℃以上时,种鸽可照常产蛋、抱孵、哺育雏鸽,如果温度低于3℃时,应增设取暖设施。
提高营养水平 冬季气温低,饲料中所含的能量要比其他季节高些。饲料种类多样化,营养要全面。一般种鸽的每公斤日粮中应含代谢能量11.7~13.4兆焦、粗蛋白质15%~17%。饲料配方:玉米45%,豆粕25%,颗粒料、高粱、杂豆类各10%,每50公斤饲料中添加禽用多维素10~15克,日喂食2~3次,喂后让肉鸽自由饮水。同时,注意供足矿物质饲料。配方:黄土30%,细沙25%,贝粉30%,骨粉、熟石灰、食盐各5%,让肉鸽自由采食。
加强管理 及时打扫鸽舍,清除鸽笼中的粪便和脱落的羽毛。常清洗巢盘,防止雏鸽采食被粪便污染的饲料而生病。根据天气情况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预防疾病 鸽舍及饮食用具应定期用5%的来苏水儿、3%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百毒杀(按说明用)消毒。冬季昼夜温差大,鸽易患感冒,要注意观察,发现病鸽应隔离饲养,并及时治疗。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冬季促进种鸽繁殖的方法 冬季促进种鸽繁殖的措施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冬季促进种鸽繁殖的方法 冬季促进种鸽繁殖的措施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本文标题:冬季促进种鸽繁殖的方法 冬季促进种鸽繁殖的措施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81926.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促进种鸽繁殖的方法 冬季...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建兰冬季生长吗视频 建兰冬季...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龙血树冬季怎样浇水最好 龙血...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婴儿和尚服图片 婴儿和尚服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迎春冬季如何移栽种植 迎春冬...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床单冬季绒防滑效果好吗 床单...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孔雀冬季饲料配方大全 孔雀冬...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如意皇后冬季养护 如意皇后冬...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兰花冬季栽植方法视频 兰花冬...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蓝莓怎么养护和管理 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