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正月不能买鞋 广东人正月可以扫墓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广东正月不能买鞋 广东人正月可以扫墓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广东本土传统节庆,以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形式多样而著称,一年之中贯穿多个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广东大多数节庆来源于中原地区,但是又不乏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有自己一套规范、整理的过节传统,迥然于其他地方。那么,广东民间都有哪些传统节庆呢?广东人又是怎样过这些节庆的呢?
(一)春节
俗话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四季之首,而春季之首则是一年之元旦,广东人对这天非常看重,每到这天必热烈庆贺,俗称“过年”。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即为春节,但实际上,春节并非独指正月初一,而是指从正月初一开始的贺春节庆,一直延续至正月十五才算结束。广东人过春江,形式多样,一般从除夕便开始张罗,吃过团圆饭后,便进行娱乐活动,一直到正月初一零时到来,便家家户户燃放鞭炮,按照传统说法,这是“接财神进家”,希望财神爷能在新的一年里给自己家赐财赐福,保佑自己阖家福寿康宁。到了正月初一早上,各家各户又要燃放鞭炮,俗称“报晓”,民间说法是哪家放得越早就得到财神赠赐越多。这天早上,小孩子要向大人拜年,大人则要给小孩子发红包,并互相赠以吉祥祝福语。接着,各家各户的妇女都要到村中的宗祠、祖屋、社坛、庙宇处拜神,以清香清茶供上,日夜如复,一直延至正月初七“人日”结束。妇女拜神完毕后,就要回家煮汤圆,然后全家人都要吃,象征全家团团圆圆。正月初二一早,各家各户都要杀鸡拜神,俗称“开年”,寓意这天开始就可以杀生了,也可以去探亲了。杀鸡开年一般在早上进行,吃过午饭后,大部分外嫁女都会选择在这天回娘家探亲,作为走亲戚活动的开头戏。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人们都可以来往走亲戚,这也是人们最忙活的时间段。正月初七,俗称“人日”,源运相传是人的生日,既然这天是人的生日,所以人们这天都要在家中休息,禁忌探亲,不宜进行劳作及娱乐活动。这一天,各家各户同样要杀鸡拜神,拜过神,就不需要再每天上香了,而神位前的油灯可无需再添油了。正月十五,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也是春节期间最后的高潮部分,过了这天,春节就算结束。元宵节这天,按照习俗仍然要杀鸡拜神,晚上要吃团圆饭,寓意阖家团圆。在前一年得子的人家,要在前年除夕这天在宗祠或祖屋、社坛处挂上灯笼,俗称“上灯”,过完元宵节,就要把灯笼取下来,俗称“除灯”,除灯之日,必聚亲友为宴,以贺获麟。
春节期间,广东民间都有醒狮拜年的传统风俗,在舞狮进村前,醒狮队要给该村人家派帖说明,醒狮队进村后,先到该村宗祠、社坛、庙宇、渡头处参拜,然后才走访人家拜年。另外,在粤西地区也流行春节“烧炮”的风俗,各地炮会不定期举办,大多在正月初二、正月初九、正月十三、正月十五、正月十八举办,人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为亲友们带来幸福、美满、安康的一年。
(二)清明
清明节,是广东地区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在这天,广东人都要扫墓祭祖,以表达慎终追远的孝道。
中国人历来提倡孝道,因而设定清明节作为每年扫墓祭祖、对先祖表达敬意和追思的节日,雹族梁以此来体现子孙对先祖的一种报恩思想。清明节属于阳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中没有固定的时间,换算西历则是每年的四月四或五、六日。在清穗猛明节这天,广东人都会举族集会,然后带上贡品到达开祭祖墓前,扫墓、祭祖。扫墓的过程,由清理祖墓周围的杂草开始,这个过程谓之“修山”;清理杂草完毕后,就要在祖坟周围挂山纸,即在坟垣贴上一张纸白色纸条,寓意这座坟墓是有后人祭拜的,防止他人侵墓或毁墓;挂山纸毕,就要在祖墓明堂处摆上祭祖贡品,然后点燃香、蜡烛,焚烧纸钱,再集体向祖墓作拜;有的祖墓会有一座或两座后土,即是奉祀当地土神的地方,后人祭祖前必须先祭后土,否则按照民间说法,再多的贡品祖先都领不到;有的地方风俗喜舞狮祭祖,更甚者则在祖墓前煮饭用餐,寓意和祖先同庆节日。祭祖完毕后,即燃放鞭炮而去,不过这是在当地法规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的。清明节当天祭祖,谓之“拜正清”,人们一般都在这天拜祭开族始祖,其他的分房祖墓,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由各房自行拜祭,一直延续到农历四月八日才算正式结束祭祖时间。在频繁的祭祖活动中,人们多数聚集在宗祠用餐,这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团结宗族情谊的契机。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并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断绝,反而越来越受到重视、规范,成为广东人每年必过节日之一,这当然有赖于中国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宣扬,但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人们本身的感恩、报恩的孝思,这种精神上的美德是薪火相传、继之不辍的!
(三)牛王诞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是广东地区流行的一年一度的牛王诞,过去在这一天,广东人都会盛情过节。
我国是农业大国,传统社会是农耕社会,农耕就离不开耕牛,所以牛这种动物在民间的地位是很高的,过去除非遇到耕牛自然死亡可以煮其肉,否则是不可以随便宰杀耕牛的,而有偷盗耕牛者其罪则与杀人罪无异。广东人为了表示对土地、耕牛的敬重、感恩,所以设定二月初二土地诞、四月初八牛王诞,每年必过节庆。实际上,耕牛并没有因为牛王诞而受到额外礼遇,人们在这天过节,一来是寓意自清明以来扫墓祭祖的活动到这天正式结束,二来是杀鸡还神以向神明表达诉求。在传统风俗中,人们还有为无嗣者扫墓的习惯,即家族中有一些已经绝后的堂上宗亲,他们的墓葬无人祭拜,而近亲族人出于好心,可在这天去祭拜这些人的墓葬,这其实也是一种孝道的体现;因此,四月八扫墓又寓意着为绝后的人扫墓,因此在这天以前,但凡有后的墓葬,必须去祭拜完毕。过了牛王诞,一般就没有人再去扫墓。
牛王诞是广东人的传统节庆,在农耕社会尤为隆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农耕文化逐渐失去影响,人们对于这个节庆也是逐渐淡化,至于今日,已很少人在这天过节。
(四)端午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中国传统节庆端午节,每年这天,中国人都会以自己本土的风俗习惯过节,而在广东地区,最著名的风俗活动就莫过于端午赛龙舟了。
广东河流纵横的地理特点,造就了广东人端午赛龙舟的传统。在先秦时期,越人已有制木成舟的技术,受楚国文化的影响,越人也逐渐形成端午赛龙舟的习惯,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成为广东人重要的节日传统活动之一。广东人赛龙舟一般有以下进程:首先,是起龙舟,就是河畔淤滩中升起往年藏下的龙舟,然后清洗干净;其次,是祭神,即到本地庙宇或宗祠中拜祭神灵、祖先,祈求得到神灵、祖先的庇佑,使这次赛龙舟活动进行得顺顺利利;再次,就是龙舟下水,所有参加赛龙舟的人员都抬着自己队伍的龙舟来到河岸,然后经过德高望重的老人为龙舟“点睛”、除晦之后,就将龙舟抬到河面上,但是这个行为必须称为“升龙舟”;最后,就是正式赛龙舟了,各位参赛人员就位完毕,接着听到裁判一声令下,就努力扒桨前进,在敲鼓手的激励下力争上游,直到最先冲锋到目的地者即为胜利。在赛龙舟过程中,沿途会有不少民众参观,欢呼声、加油声、呐喊声,声声云集,现场十分嘘憾。赛龙舟活动结束后,人们就会合力将龙舟藏于河岸淤泥中,待到来年赛龙舟时再用。端午当晚,人们都会在家中吃团圆饭,以度节庆。
如今,龙舟竞渡已成为广东人端午节必办活动,在粤中各式均是流行,这是广东人流传千年的重要传统,也是端午节河道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必将永远流传下去!
(五)中元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是广东地区盛行的中元节,因是相传中给阴间鬼魂过的节日,因而又俗称“鬼节”或“鬼仔节”。
中元节,原本源于中原地区的“七月半”祭祖节,即定于每年的七月十五日祭祖,但是传入南方地区后,融入了古越人好祭鬼的风俗,并且提前一日过节,就逐渐形成了今天广东地区的七月十四日“鬼节”,也有部分地区在七月十三日过节。广东民间相传,在七月十四日零时之际,地府鬼门关大开,那些无主的孤魂野鬼就会走到阳间到处游荡,为了避免鬼魂会给自己家带来晦气,所以这天晚上广东人就会出门到路边、渡口或者桥头,点燃蜡烛、香,焚烧纸钱,奉上贡品,以祭祀过往的鬼魂,使其享受完祭祀后就有力远走他方,不要再在本地逗留,以免时运低的人碰到就招惹晦气,这个祭祀过程俗称“烧幽”。。中元节之后,广东人一般很少在深夜出门,因为传说中这段期间都会有鬼魂在路上游荡,直到过完七月之后,传说中的鬼门关才会关闭,“鬼节”才算正式结束。
广东地区的中元节,充分体现了广东人对待世间万物的人性化,该节体现的是惠济生人、泽及亡灵的思想,也体现了广东人对于大自然一切未知事物的敬畏心理,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呈现。
(六)中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也是广东地区最重要的节庆之一,该节也被视为最浪漫的节日。
每年中秋节这天,无论到多远发展的广东人,都会回到家乡,与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因为中秋节本身就是团圆的象征。中秋节最盛行的风俗,当然就是吃月饼和拜月,每到中秋之夜,广东人各家各户就会在自家门前或者楼顶摆上香案,燃烧蜡烛、香,进贡柚子、月饼、糖果等食物,以此拜月,祈求阖家幸福美满,拜月完毕,就会分吃拜过月的月饼,闲聊家常,不亦乐乎。另外,广东人还流行在中秋节期间给亲戚送月饼的习俗,一般都是晚辈给长辈送,也有姐妹间互送;这个习俗虽然口头称送月饼,但实际上所送礼品远不止月饼那么简单,除了月饼之外,还有水果、公鸡、猪肉等礼品,送到亲戚家后,亲戚也要按照来礼数量进行回礼,并杀鸡祭拜祖先。
在广东,中秋节因其美好寓意而被视为一年中最浪漫的节日,在金秋丰收的季节里,那些长年奋斗于异乡的游子能在这天回到家乡、与家人同品家乡的味道,也是一种快乐、惬意的享受。
(七)重阳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该节也是广东地区流行的重要节庆之一,在过去有着诸多习俗活动。
中国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因而九月初九是双阳重合之日,古人谓之“重阳”。在广东地区,重阳节被视为尊老、感恩的节日,所以广东人在过重阳节庆时大多会融入这方面的文化元素。在粤中某些地区,流行有重阳节祭祖的活动,则如清明节一样,给先人扫墓、祭拜,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感恩之情;不过,人们在重阳节拜祭的一般是开基始祖,其余分房祖一般都是在清明节祭拜。另外,广东人也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即在重阳节这天,结队登临高山,在山上载歌载舞,庆贺重阳到来,不过这些风俗活动到近年已经逐渐减少。既然重阳节被广东人视为尊老、感恩的节日,那么这天就注定老人们特别“受宠”;在广东地区,每个地方都流行重阳节举办敬老宴的活动,即在重阳节这天,各村举办宴席,专门招待村中上了一定年纪的老人,以敬祝这些老人节日快乐、健康长寿,举办宴席一般都是年轻人出劳动力而老人享受,体现出人们的尊老情怀。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地区又陆续兴起重阳节举办“金花回娘家”的活动,即在重阳节期间迎接村中所有外嫁女回到娘家,同聚乡情、亲情、友情,这种活动风气覆盖面甚广,展望未来,或许又会成为广东人的节日传统之一。
如今,重阳节已被融入多方文化元素,这个节庆早已摆脱封建色彩,以其精彩的内涵呈现于世人眼前!
(八)冬至
冬至,是广东地区流行的重要节日之一,阳历中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大雪半个月之后即为该节。
中国古籍《汉书》云:“
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意思说,过了冬至,阳气就会逐渐变长,所以人们在冬至这天会互相祝贺。而在广东地区,就有“冬大过年”的说法,意思是冬至比春节更重要,可见冬至在广东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要。每年冬至日,广东外出游子都要回到家中,与家人团圆,并吃汤圆,寓意一家幸福美满。在这天,广东人都要杀鸡宰鸭,做上一顿丰盛美味的饭菜,在祭拜神祇之后,便阖家吃团圆饭;这个习俗,在广东有个说法,即“肥冬瘦年”,意思是在冬至这天要吃得丰盛,在春节这天要吃得清淡,这个说法也是有其根据的。
冬至,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是幸福美满的象征,这个节庆凝聚了人间的丝丝亲情,值得人们愉快度过!
(九)除夕
除夕,即春节前一天,是每年农历的最后一天,这天可能是腊月廿九,也可能是腊月三十。除夕至于广东人的重要性,自然是无需多讲的,下面我将介绍广东人过除夕的习俗。
按照传统习俗,广东人在除夕是分外忙碌的。除夕早上,家家户户都要把在家中贴了一年的春联、年画都撕去,然后把新买的春联、年画贴上,寓意除旧迎新,抒发对未来一年的美好向往。除夕中午,在用过午餐后,人们又开始忙活起晚餐来,因为次日春节是不能杀生的,所以这天晚餐必须做得丰盛一些,以剩余春节吃用,这也寓意着“年年有余”。到了除夕傍晚,各家各户的妇女都要带上供品去拜神,祈求神灵赐福全家,特别是流行祭灶习俗的地方,这天还要迎接灶神回家;拜神过程中,还要在各处神位前摆上“意头”、油灯,油灯点燃期间不能熄灭,一直到次年正月初七那天方不用添油。除夕晚上,就是一家老小吃团圆饭的时候,也是除夕节庆的高潮部分,大家在忙碌一年之后,终于能够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愉快地吃上一顿团圆饭,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以畅和的心态准备迎接春节到来。晚饭后,大家会坐在一起,看着电视,聊着家常,直至春节零时到来,大家便燃放烟花炮竹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如今,新的一年又将到来,值此喜庆时刻,我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平安吉祥!
<strong洗邋遢广东有一句俗语“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里打扫卫生,迎接新年。这最初是广府人的过年习俗,但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全个广东。
准备新衣服家道富足者,新衣新裤新鞋新袜全身簇新;不富有者,不早茄能购齐新衣着,但至少应有一件新上衣。陆橡察这一习俗在惠州民间甚为讲究。
洗柚叶澡早上摘回柚叶,中午过后家家户户将柚叶放入锅内水中烧开,每人都要洗柚叶如春热水澡,其意是把污秽、"穷气"。郑重声明:回答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_迷信。
1 广东过年习俗。
春节是中国也是广东最重大的传统节日。广东的春节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置办年货;除夕前,在大门上或厅堂里挂上“福”字或年画,有的人家还将“福”字倒挂,意即“福”到。除夕夜,一些家庭到宾馆酒家吃团圆饭,然后“行花街”。初一至十五,亲友或相识的人互相拜年时,已婚或年长者要给未婚者或小孩封“利是”……
广州春节地方特色
春节为农历元旦,是中国也是广州最重大的传统节日。广州的春节既有中国春节的基本内容,又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置办年货;除夕前,在大门上或厅堂里挂上“福”字或年画,有的人家还将“福”字倒挂,意即“福”到。除夕夜,一些家庭到宾馆酒家吃团圆饭,然后“行花街”。初一至十五,亲友或相识的人互相拜年时,已婚或年长者要给未婚者或小孩封“利是”(即红包),以示吉利之意。正月十五元宵节食“汤圆”,寓意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团圆、幸福美满。
广州的春节风俗还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是:
1、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举办迎春花市,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逛花市活动。
2、置鲜花。家家必置,包括摆年桔、摆水仙、插鲜花。
3、庆人日。人日为大年初七,广州人多在这天设丰盛的家庭筵席,以示庆贺。
潮汕地区春节习俗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最重视的就是春节。因此,潮汕地区便有着许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习俗活动。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在潮汕地区的春联中,经常还看到单扇门儿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春”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层巧借“春”与潮音的“存”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传说潮汕地区的对联中最有名的是明朝潮州才子林大钦撰写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一联。
春节期间,潮汕的另一个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便是“掼春盛”(春盛,一种分成三四层的,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是成对使用,所以也叫“担春盛”)。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年,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
潮汕人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潮汕地区春节禁忌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猜游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言语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肆芹俗不怎么讲究了。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饮食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裂兆毕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完)
湛江的春节
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春节是民间最隆重、内容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但湛江的春节也有本地的特色。农村春节,一般从准备到结束约一个月时间,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作准备,内容包括整修房子、购置家具、添换新衣裳、采办各类年货等。年货有蔗糖、糯米、年画、对联、糖果、饼干、炮竹之类,一年所挣之钱大部分用于春节。
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热闹的场面是宰猪、捉塘鱼、赶年晚圩,男女老少齐出动。傍晚家家户户贴"年红",既有新年画,也有传统的"门神",对联大多与福财之类有关,军烈属则在大门贴上由民政部门发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对联,厨房、猪、鸡栏则贴"足食"、"六畜兴旺"等横批。团圆饭后则是分压岁钱。12时正,家家户户鞭炮齐鸣,送旧迎新。
大年初一,农村一般流行三忌:忌杀生、忌倒水、忌扫地,部分农村尚习惯吃斋。年初二开始走亲串友,你来我去。此期间大部分村庄和乡镇均有舞狮、游神、飘色游行、做大戏、武术表演、球赛等,各种民间活动应有尽有,一直延续半个多月。
肇庆人过年喊累
肇庆人过春节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比如说:炸角子、煮裹蒸棕,单说煮裹蒸棕就可以累坏个把人。家里女眷先得用一个大盆花上半天的时间洗好几十斤重的糯米,如果是大家族可能要过百斤,准备好肥肉、黄豆等配料,将预先洗好的冬叶铺在桌上,先将糯米放上去,然后在中间放进一块肥肉和少量的黄豆、绿豆等配料,密密实实合上冬叶,包成外形像金字塔似的,用草捆好,留有提手处,这样就完成一个裹蒸的包装工作,一个熟练的妇女包一个裹蒸需要两分钟时间。裹蒸的大小与各家的习惯有关,一般而言在农村包的裹蒸都有一斤多重,大的有两斤多,城市里的也有7、8两,几十斤糯米也就是几十个裹蒸。不要以为包装好就大功告成,其实最为温馨也最为耗时的工作即将开始--就是煮裹蒸。
如果说前期工作都是由妇女完成,那么蒸煮的工作就是男人和小孩的事了,肇庆人煮裹蒸有个讲究必须煮十二个小时,也许这不是讲究,而是如果不煮这么长时间,很难煮熟。几十个裹蒸放进一个硕大的铁桶里,铁桶就跟大汽油桶一般,加满清水,架在一个用石块和砖做成的临时的灶上,点上柴禾,柴禾通常选用木疙瘩,这样可以慢慢烧上几小时才需要填柴。烧煮十二个小时,看火的工作少不了。这就是肇庆人的独特的过年享受,为什么?看完你就知道。裹蒸煮好香气四逸,年三十晚上的团圆餐上的必备主食,自家做的、邻居互送的,打开冬叶热腾腾的蒸汽飘散,冬叶清香、糯米混着肉香充满了张灯结彩屋里,一屋子的幸福欢快。肇庆人的淳朴、热情、勤劳就如同这敦实飘香的裹蒸
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到80年代中,一到春节前,走在肇庆的街上,你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每家每户的屋前都搭建了临时的砖灶,灶上煮着一个硕大的铁桶。围着看火的一家人,大人吸着香烟,偶尔添一块柴,弄弄火,小孩围在身边,冰冷的风被灶火和滚腾的蒸汽赶走,小孩胖胖的脸上映着火苗,都红彤彤的,睁大明亮的眼睛,聆听着大人讲着秋月春花、仙女下凡、大闹天宫的故事。这情景,现在在肇庆的城区已经绝迹,但是这独特的回忆仍温暖着多少肇庆人心灵。
那时候外地人都说肇庆人过节累、自找苦吃,可肇庆的男女老少却都盼着过年,他们比任何人都希望重温那份温馨的家庭团聚,那跳动火焰,那充实的劳累。现在的回味令多少肇庆人由丹田袭来一股暖意,酸了鼻翼、潮湿了双眼、重置了心灵。埃?一声轻叹,美好的、淳朴的民风,肇庆人心里永远的净土。 (完)
高要县春节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高要县人民群众最重视的传统节日。节前家家户户都忙着搞清洁卫生,准备年货,包制“果蒸”粽。除夕。俗称年三十晚,住户门前贴上大红春联,室内张灯结彩,摆设盆桔、鲜花,当晚吃团年饭,聚天伦乐,围坐守岁,万家鞭炮齐鸣。大年初一,旧俗匿家不出门,不扫地。年初二俗谓“开年”,宰三鸟、备生菜生蒜以祀神,祈求风调雨顺,取生财好运之意。春节期间,人们穿红着绿,街市旌旗飘扬,五光十色。民间组织舞狮贺年,举行各种文娱活动。亲朋戚友互相拜年,送果蒸、油角、包头果等,见亲友小孩赏以红包(利是),熟人见面,互道吉祥语。新婚夫妇到亲戚家拜年,成为必不可少的礼节。
封开县春节习俗
春节是封开县内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外出的人纷纷回家团聚。群众过节活动,一般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即陆续开始,大搞室内外清洁卫生、备年货,妇女忙于 裹糍、蒸年糕,迎接新年。年制品以糯米糍为主,有时包裹蒸、花生、芝麻粘皮的糯米 糊、甜糕、“沙爽”(粘米制品),还有油炸糖环、油炸檄(北境制空心,南境制实心),解放后还时兴炸角子、做云吞、汤丸等等。 除夕前还有送迎灶君习俗。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君上天,除夕晚接立灶君神位。 迎送灶君要备三牲、酒礼祭拜。传说灶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该家主人情况,因此民 间对灶君都很敬重,每逢初一、十五要烧香敬拜,希望灶君上天时为其说几句好话。 除夕,家家户户贴对联、门神,买肉杀鸡,备丝粉、腐竹、针菜、香信及其他祭品 拜神。晚餐,各家吃“团年饭”,酒菜丰盛。农村许多地方,习惯全家大小在厅堂围着火 盆直至天亮,称之为“守年”。炉灶用谷壳或柴炭引燃,通宵保留烟火,并点“长明灯”, 以示“长庆”好意。不少地方还习惯留“隔年饭”,以示“年年有余”。 零时开始,放炮竹“接年”。城里人还走上街去转一圈,意是新年“行大运”、“行好 运”。城乡烟花炮竹不断。
年初一早晨,有些地方习惯吃甜汤丸、面条,也有的地方习惯整天吃素不吃肉。老 少首次见面,均敬礼作揖,相互恭祝吉利,年轻人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分发红包、糖 果。各家备有茶点、香烟、糖果之类,招待宾客。人人都穿上新衣服,街中村中行人如 流,一片喜气洋洋。 年初二为开年日,许多地方都习惯杀鸡拜神。年初一吃斋、吃素的,此日即宴丰餐 盛。 此后,各地都习惯相互拜年,走亲戚,访好友,城乡呈现一片节日欢乐气氛。醒狮 队、舞龙队、八音鼓乐队进城串乡贺新年,受贺者要备茶、糖果、香烟,热情接待。还 有舞狮采青、武术表演,放鞭炮、送红包等,观看场面人潮如涌,热闹非常。县境大洲 泗科的陕筋白马舞、五马巡城舞和采茶戏等民间传统节目,在四乡巡回表演,还到毗邻 广西苍梧县木双等地演出。 年初七为“人日”,一般不出门,不探亲访友。 元宵节 许多地方过元宵习惯吃汤丸,示意新的一年开始“心中有数”。县境内南丰 和金装望高过“元宵节”则比过除夕、年初一还要热闹。渡头城西庙是日举办炮会,许 多商户或居民合伙备金猪(即烧猪)拜菩萨,祈求神灵保钻在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保佑街坊居民四方大利、六畜兴旺、人丁安康。炮地内外,人山人海,年年如是。
河源客家春节习俗
川糖。龙川、河源、紫金等地出产的一种蔗糖。特点是粘性强,适合做年糕,几乎每户要购进上百斤。新衣服。每人最少要做一套新衣服、一双新鞋,买一双新袜。米。一般来说每户最低限度要备足一个月的口粮,不出“正月”不准响碓。以前没有碾米机之类的加工机械,全靠人工用砻、碓加工,工作量十分大,大多要苦战三、四天才能完成。
炒米糕。它的制作过程是:将粘米或糯米煮熟晒成饭干,然后用沙拌着饭干在铁锅中加热炒爆,有的用菜油炸爆,叫油炸米。接着将川糖煎成浆,将炒米、花生仁、芝麻等配料放进糖浆中搅匀捞起放入用板做成的木架内铺平压实,用刀切成长方形小块。炒米糕吃起来香甜、清脆,大人、小孩都喜爱吃。打炒米糕十分讲究技术,不但配料要合比例,而且煎浆时要讲究“火候”,弄不好就不能成块,而变成散米不中吃。一般来说,一斗米要配2.5斤川糖,只能多,不能少,特别要注意“火候”。有经验的人在灶头上放一碗清水,川糖煎到一定时候就开始结浆,用竹筷滴一点糖浆于清水中,如已成“松仁点”即可,马上熄灭锅底火苗,把炒米放进锅中不断搅,用手试一试,如果十分粘手就可起锅将炒米倒进木框架内铺平压实,直到凝结后再用刀切成小块。 油果。又名“炸煎堆”。油果制作比较简便,先将糯米碾成粉,每斗糯米配2.5斤川糖。将糖煮成糖液与糯米粉搓均匀,搓越久越松软,搓成粉团后再捏成一个个状似乒乓球大小的粉团,表面粘上白芝麻,再放进油锅中烧炸,炸成深红色即可起锅。过年时将所炸油果蒸软作为下酒料,这是在新年期间每餐不可缺少的食品。
粉皮。将粘米磨成米浆,配上黄豆、芝麻、花生仁等配料,把米浆倒进铁勺内放入油锅烧炸,直炸至深红色即可起锅。炸粉皮吃起来香脆,老少咸宜,也是新年期间招待客人的食物之一。
芝麻酥、花生酥。制作方法和打炒米相类似,以芝麻和花生仁为原料,将川糖煎成糊状再与炒熟的芝麻和花生仁搅拌,倒入锡盆内铺平压实,切成小方块。芝麻酥和花生酥也是过年不可缺少的食物。
以上几种年料,每家必备,全由自己加工制作。此外,柑桔、瓜子、饼干、糖果也不可缺少,这些年料多数要到市场上选购,数量也不多,主要是为了招待宾客。
上述年料,一般到“入年界”(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之前基本备办完毕。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这天作为跨入新年的界定日期,也就是说十二月二十五日过后就进入过年阶段。外出做工的、经商的人都要赶回来。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这几天,最为紧张,男女老少个个忙忙碌碌、紧紧张张,主要进行下面几项过年的后期准备工作:
扫屋。“入年界”后的扫屋非同一般,实是立体大扫除,全家动手。经过彻底大扫除,室内室外,窗明几净,人的心情无比舒畅,到处呈现出一派除旧布新的景象。
磨豆腐,干鱼圹,杀猪、鸡、鸭等。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左右,家家户户开始磨豆腐。农家多数家门口有小鱼圹,到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前后全部鱼圹放水捉鱼,一方面要用圹鱼制作菜肴,另一方面方便春节后挖取圹坭做肥料肥田。与此同时,开始陆续杀猪。一般人家过年都要用上三四十斤猪肉,有的人家过年一户杀一头大猪,主要用途是:一、馈赠亲戚、朋友,每一户亲戚要馈赠二至三斤猪肉,特别是岳父家馈赠的肉就更多,新结婚姻亲馈赠的猪肉数目更为可观,否则会被人耻笑为“孤寒鬼”。
一家老少忙到十二月三十日,年货、年料全部备齐,合家欢乐,特别是小孩更是欢天喜地,吃得好,穿得好,又不挨大人的呵斥打骂。外出经商、做工的人最迟也要在大年三十赶回家中吃“团圆饭”。这天也最为忙碌,不知苦累地去做各人要做的事,但大家都是乐呵呵的满脸春风。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又叫除夕,这天必须做的事有:
洗柚叶澡。早上摘回柚叶,中午过后家家户户将柚叶放入锅内水中烧开,每人都要洗柚叶热水澡,其意是把污秽、“穷气”、“衰气”洗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洗过柚叶澡后便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换下的脏衣服当天要洗涤干净。因此,洗柚叶水澡含有除旧布新之意。这一风俗已逐年淡化。
敬祖先。腊月三十日早餐后,凡是当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扫卫生,将祖祠墙壁粉刷一新。午后,陆续有人携礼盒、三牲、炮竹、元宝香烛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进香。行礼之后,放炮竹,有的放铳。每到大年三十午后,祖祠香火缭绕不断,炮竹声不绝于耳,一直延续到黄昏。这一风俗近年亦已淡化。
贴春联、年画。大门、小门均贴上大红春联,门楣贴“利是”,门板贴门神或“福”,“大吉”等字。厨房、牛栏、猪圈、鸡栅、厕所等处也要贴上用红纸写有“财丁两旺”、“六畜兴旺”等红纸“桃符”。大厅和卧室、客房均贴上新年画,一派喜气洋洋的欢乐景象。
吃团圆饭。年三十晚的团圆饭是最为隆重的家宴。规矩也多:一、分居后的儿子除夕要回到父母身边共吃“团圆饭”。二、排座次。年长老者一定要上座,然后按辈份往下排。同时,上座要预留几个空位,放几个空碗和筷,意在让已故的先祖也回来团聚,以示敬祖。三、所有制作好的新年菜肴,每样都要端一碗上桌,菜肴多的要启用大圆桌,表示丰盛。四、开戒。平时家长不准小孩饮酒,除夕团圆餐时则开戒,小孩也可破例饮酒。五、禁忌。男女老少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有的人担心小孩无法遵守,就事先在餐厅墙上贴上写有“孩童之言,百无禁忌”字样的红纸条。不准跌碗、跌筷,如不慎跌了碗筷,边收拾边念:“大吉大利”。如打破了碗就要将破碗用红纸包好放在不显眼的高处。吃饭时,小辈要给长辈敬菜敬酒,并祝老人福禄寿全。合家老少彬彬有礼,说话和气、亲切,充满团结、祥和、敬老爱幼的气氛。
发压岁钱。压岁钱又叫“利是”。老人给小孩发压岁钱,要用新纸币装进红纸袋内逐一分发。晚辈也要给长辈送“利是”。“利是”钱小孩可以自己支配,父母不加干涉。
清洗餐具。按祖训,大年初一不吃荤,要吃素。所以除夕家宴后全部餐具一律要清洗,不能有半点荤腥,否则就是对先祖不恭。属于荤腥的一切肉类均集中一处存放并用纸条贴上封存,叫“封岁”。这样做客观上对肠胃有好处。
守岁。吃罢团圆饭,屋内各处点上油灯(煤油灯),整座屋通宵灯火通明,叫“点岁火”。家人欢聚一堂品尝香茶、水果、瓜子、花生、糖果等,长辈给晚辈讲家史、族史,教育晚辈要牢记祖训,继承祖德,勤俭持家,团结和睦。讲完家史、族史后,有的敲锣打鼓,有的放烟花,一律不能早睡,谓之“守岁”。一般要等到午夜时,开大门、放鞭炮迎新岁后才能入睡,小孩可以例外。有的人索性闹到天亮。
开大门。正月初一凌晨(即零时)为送旧迎新时刻。家家户户将大门打开,大放鞭炮,这时每个角落都可以听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真是万炮齐鸣,此起彼落,十分热闹(近年来河源市区及一些县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一般由长辈打开大门,开大门的人要大声么喝:“开门大吉、大吉大昌”。厅堂、灶堂、大门、小门均点上大红烛,焚香礼拜,迎接新年,迎接财神。
大年初一,不论老少早早起床。相传此日不早起床,就意味着一年不顺利。起床后刷牙洗脸,女的下厨房准备早餐,事实上饭和素菜隔晚已经做好了,再热一次就是。男的端着素盒盛满糖果、年糕及元宝、香烛等到祖祠拜祭。祠堂祭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素食贡品,老少行礼,礼毕回家吃早餐。大年初一的早、中、晚餐都是素食。素菜有腐竹、粉丝、金叶(黄花菜)、木耳、豆腐皮、香菇、芹菜(象征勤快)、蒜(会划算)、葱(聪明)等,虽然无鸡、鸭、鱼等肉类,但也很丰盛。
拜年。早餐后,做父母的携着小孩到长辈家中拜年,见了长辈行鞠躬礼,送上“利是”,并祝长辈“长命百岁”、“新年快乐”。长辈也还礼,向小孩发“利是”和糖果并祝福晚辈“合家幸福,万事如意”。那些辈份高,年岁大的老者,几乎一整天都有晚辈登门拜年,应接不暇。虽累点但也得意和欣慰。平辈见面互相道贺、祝福,互送“利是”和糖果给对方小孩。大年初一相互见面切忌问病讨债,否则不但讨没趣还会引发纠纷。年初一禁忌也最多,除了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外,还不能换衣服,不能扫地倒垃圾,不能下河挑水,不能放牛、放猪、放鸡鸭,不能打骂小孩,不能动土,不能打破家杂。有一件不顺心事发生就会挂记一整年,所以年初一处事特别小心在意。
大年初二,又叫“团年”,一般不外出。是日开始吃荤。
大年初三,又叫“穷鬼日”。一早起床,全家动手大扫除,俗称“扫穷鬼”,扫得越干净越好,地上有一点点纸屑之类东西没扫净就会视为“穷鬼”。总之要把一切垃圾悉数扫地出门。打扫时还要念“穷鬼出、富贵入”。打扫的垃圾集中起来送至远离家门的野外河边、路边点火烧掉并放炮竹,表示已将“穷鬼”赶走。年初三扫地虽含有一些迷信色彩,但也合乎卫生要求。年初一、二均不准扫地,垃圾堆积多了,年初三来一次大清理也是应该了。因为年初三是“穷鬼日”,全家老少均不出门,不去别家串门,如不慎进了别家的大门,就会被人家视为“穷鬼”,不吉利,不受欢迎。所以年初三一般不入别家门。如有特殊情况非登门不可,要将屋主人叫出门外叙谈,客人自觉不进门,主人也不会邀客人进门。
大年初四,妇女开始携带猪肉、年糕之类礼品回娘家、走亲戚,大家结伴同行,一路说说笑笑,十分热闹。男人开始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又叫“闹新年”、“搞新年”。民间传统民间文艺间目主要有:“舞狮”、“舞龙”、“打马灯”。年初五以后开始陆续干活。(完)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广东正月不能买鞋 广东人正月可以扫墓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广东正月不能买鞋 广东人正月可以扫墓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广东禁渔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广东禁渔期是什么时候结束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本文标题:广东正月不能买鞋 广东人正月可以扫墓吗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88910.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正月不能买鞋 广东人正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禁渔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彩涂板生产厂家 广东涂饰...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甘化是什么企业 广东甘化...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适合种什么花 广东适合种...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古代广东和广西是什么国 广东...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省属什么生肖? 广东省属哪...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7月10号车祸 2023年7月10日车...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木叶饼叫什么名字好听 湛...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阻燃聚氨酯是什么厂家 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