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48年12月30日口号 1948年12月30号中央发布什么口号的文章,本文对文章1948年12月30日口号 1948年12月30号中央发布什么口号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的起草与正式发布,在时机成熟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缘于廖承志的一封电报。1948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快到了。按惯例,为纪念这一节日,每年的这个时候,中共中央都会通过新闻宣传部门――新华社,对外作出专门决定,发表宣言、口号,举行集会、游行,刊发文章、社论。革命战争迅猛发展形势下的1948年“五一”劳动节,自然也不会例外。当时担任新华社社长的是廖承志,正率队驻扎在位于太行山深处涉县的东西戌村。作为新华社社长的廖承志,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想到的是请示中共中央。于是,他随即给中央发来一个十分简短的电报,询问“五一”劳动节快到了,中央有什么重要事情发布。电文很快传到了西柏坡,机要工作负责人罗青长随即把来电送给中央书记处书记周恩来。
廖承志的这封简短来电,当即引起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民党反动统治即将崩溃,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该是对外公布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提出新中国政权蓝图的时候了。于是,“五一口号”初稿应运而生。
毛泽东进行了重要修改
“五一口号”初稿送到毛泽东的案头,他将目光停留在第5条“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更早地实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第23条“中国人民的领袖毛主席万岁”和第24条“中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的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万岁”上。毛泽东此时不免思绪万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救民于水火、追求人民民主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反对一党一派的专制独裁统治,主张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府,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广泛赞同。今天,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自己理想的时候了。也许是想到这些,或许想得更多更多,毛泽东拿起笔来,将“五一口号”初稿第5条修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将第23条“中国人民的领袖毛主席万岁”划掉。将第24条改为“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这样,修改后的“五一口号”,一共23条。
毛泽东的这一改动,寓意极为深刻,体现了他的博大胸怀与高瞻远瞩,表现了他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准确把握,对统一战线在革命进程中作用的清醒认识。
1938年,毛泽东为延安《解放周刊》题写了“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把“统一战线”作为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将“统一战线”作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现在,革命胜利指日可待,在革命胜利后还需不需要统一战线,还要不要同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不仅在当时中共党内一些同志而且在一些民主人士心中并不是完全清楚的。“五一口号”第5条的修改提出,表现了共产党对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诚意和决心,预示着一种全新的政党制度的诞生,奏响了协商建国的华美乐章,标志着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即将进入崭新时代。
一、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条战线是指在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它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故称第二条战线。
二、1946年12月24日,北平发生了美军士兵强奸中国女大学生的事件。美军的暴行激起了全市人民学生游行的公愤,北平学生率先开展了反美示威运动,这一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得到全市人民的支持,随即迅速发展为全国规模的反美、反蒋爱国民主运动。
三、至1947年1月,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数十个大中城市,共50多万群众参加了示威游行。为了加强对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领导,由周恩来兼任部长,并于1947年2月发出了《关于在蒋管区的工作方针和斗争策略》的指示,要求国民党统治区各级党组织积极发展民主进步力量。
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日益发展。“五·二○”运动则为中共中央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创造了一个重要条件,直接推动了国内的反蒋爱国斗争及中国革命的进程。?它标志着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五、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军事战场的斗争,对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党对解放区军事进攻的失败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也是第二条战线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并加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崩溃,促进了新中国的诞生。
扩展资料
一、继承爱国传统,奉献和谐社会,纪念“五·二0”学生运动60周年座谈会2023年5月18日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并讲话。参加过“五·二0”学生运动的老同志代表,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党史研究室、共青团中央、中共北京市委等有关负责同志,以及首都高校大学生代表共100多人参加座谈会。
二、1947年5月20日,北京、上海等几千名学生在南京举行了“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提出增加伙食费及全国教育经费等五项要求,遭到了国民党军警的残暴镇压。国民党派出大批军警用棍棒毒打学生,当场流血,受伤一百一十八人,又非法逮捕请愿学生二十余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五·二○”血案。
三、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所写的《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的评论中指出:“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五·二○”学生运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二条战线
新中国的命名是贯穿于新中国的整个创建过程之中的,它最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名,是我们党关于人民共和国思想与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名称虽无“民主”一词,却无不蕴涵着新中国人民民主的国家本质。 ●在新政协筹备会前夕,“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在新中国命名中暂占上风 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始终不渝的追求。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到“人民共和国”、“民主共和国”口号的相继提出,都是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发展阶段的形势与任务相适应的。不过,我们党关于新中国政权性质和阶级基础的认识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就是“人民民主的共和国”,“这种共和国的彻底完成,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才有可能”。这也决定了新中国国名的基本走向。毛泽东在1947年元旦发表新年祝词时指出:“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一定要在今后数年内奠定稳固的基础”。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开幕。关于国名问题,毛泽东在当天的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过去,中华民国是名不副实的。现在,我们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他在讲话结束时高呼的第一个口号就是“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万岁!”第二天,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把“提出建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之方案”列为筹备会的一项中心任务。当晚,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常务委员会下设六个工作小组。其中,第二小组起草新政协会议组织条例,组长谭平山;第三小组起草共同纲领,组长周恩来;第四小组拟定“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方案”,组长董必武,副组长黄炎培。各工作小组在起草有关文件的初稿时,都沿用了“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名称。然而,毛泽东在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则只使用了“人民共和国”的概念。这表明,尽管当时“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在新中国命名中暂占上风,但国名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处于待定状态。此后关于国名的争论,主要围绕“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一名称而展开。 ●在新政协筹备会上,张奚若提出:“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好。有‘人民’,就可以不要‘民主’二字” 国名问题是新政协筹备会在筹备政协会议期间讨论与协商的一项中心议题。其中,以第四小组为主,在讨论“政府组织法中的基本问题”的过程中,对“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名称问题提出了三种意见。一是“简称中华民国”说。此说针对“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名称过长而提出,认为这一名称可不变,必要时则使用简称。后来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中曾有过“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简称中华民国”的内容。二是“中华人民民主国”说。持这种意见者以黄炎培、张志让为代表,“两先生曾经写过一个节略,主张用中华人民民主国”。他们认为:“我国国名似可将原拟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改为中华人民民主国,简称中华民国或中华民主国。将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即可改称中华社会主义民主国。”“中华人民民主国”节略了“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中的“共和”,而保留了“人民”和“民主”。其词源依据是,汉语中的“共和国”,系译自英文“Republic”,而“Republic”与“Democracy”原无实质区别,也可译为“民主国”,只是前者指民主的国家,后者指民主的政治体制。因此,“民主”与“共和”无并列的必要。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说。这个意见虽与“简称说”都以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名称过长,但解决的办法不是用简称,而是“去掉民主二字”,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的讨论中,张奚若说:“我看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好。有‘人民’,就可以不要‘民主’二字,焉有人民而不民主哉?”“去掉‘民主’二字,从下面的解释也是很容易明白的:是共和而非专制,是民主而非君主,是人民而非布尔乔亚的国家。”因此,他认为与其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中华人民民主国”,不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根据上述讨论意见,政府组织法起草委员会先后召开三次会议,并在征求一些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写成了政府组织法的草案初稿。8月17日,第四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修正通过该组织法草案,其使用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据董必武后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所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草拟经过及其基本内容》报告中关于新中国国名问题的说明,之所以采用这个名称,是“因为共和国说明了我们的国体,‘人民’二字在今天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是指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及爱国民主分子,它有确定的解释,已经把人民民主专政的意思表达出来,不必再把‘民主’二字重复一次了”。 ●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正式将新中国国名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8月18日,毛泽东为邀请新疆代表参加新政协,在给阿哈买提江的电文中使用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9月2日,新华社发表社论阐述党的性质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者。”这里所用国名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于9月7日向政协代表作了《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其中就国名问题解释说:“在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草案上去掉了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民主’二字,去掉的原因是感觉到‘民主’与‘共和’有共同的意义,无须重复,作为国家还是用‘共和’二字比较好。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国名是‘中华民国’,有共和的意思,但并不完全,可以作双关的解释,而且令人费解。现在我们应该把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区别开来。因为在辛亥革命时期,俄国十月革命尚未成功,那时只能是旧民主主义的。在那以后由不完备的旧民主主义进步到完备的新民主主义。今天,为了使国家的名称合乎国家的本质,所以我们的国名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国家是属于四个民主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动的封建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分子不能列入人民的范围。等到他们彻底悔悟和改造后才能取得人民的资格。中国的少数民族也应该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承认他们的自治权。因此,我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是很恰当的。”他还特别指出:“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由此,新中国在统一的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也确定下来。9月17日,新政协筹备会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正式决定新中国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此,伴随新中国成立的步伐,一个伟大而光辉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1948年12月30日口号 1948年12月30号中央发布什么口号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1948年12月30日口号 1948年12月30号中央发布什么口号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设置7月11日 设置7月13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本文标题:1948年12月30日口号 1948年12月30号中央发布什么口号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99780.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48年12月30日口号 1948年12...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设置7月11日 设置7月13的文章,...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陕西12月30日确诊人数统计 陕...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长春12月份桂林温度多少 长春1...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赛特新材2023业绩 688398赛特...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2月16号早安说说短句图片 12...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今天是2月12日 今年的2月12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3月12号莱阳下雨了吗视频 3月1...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南宁19日疫情最新消息 南宁新...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7月12日的猪宝宝命运如何 7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