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音乐创作理念有哪些 广东音乐作品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广东音乐创作理念有哪些 广东音乐作品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极具地方文化特色,运用中国传统乐器,将历史的声音一遍遍演绎,将过去的故事代代传承。置身于广东音乐之中,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场景瞬间切换成上世纪的模样。那么本期的民族文化,为你深入了解广东音乐十大名曲之《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这首乐曲最早出自清代广东音乐的曲谱集,1935年,由作曲家任光和聂耳重新编曲,成为了一部优秀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彩云追月”的标题包含着仙人乘着五彩祥云奔向月宫的美好寓意,旋律中洋溢着广东音乐的闲适淡雅,月宫晶莹剔透的美景仿佛随着轻轻摇曳的音乐缓缓掀开面纱。
任光简介
任光(1900-1941),中国作曲家,曾用笔名前发。1900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州市(城关镇)。自幼喜爱音乐,爱看绍兴大班、莲花落等,入嵊县中学读书时已学会拉二胡、吹铜号、弹风琴,有“小音乐家”之称。中学毕业后入上海震旦大学。
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入里昂大学音乐系学习乐理和作曲。大学毕业后,到越南河内亚佛琴行任经理。1927年,应聘就任上海法商创办的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不久,与进步文艺团体“南国社”发生联系。1933年,在田汉的领导下,与安娥、聂耳、张曙、吕骥等,在上海组织左翼音乐组织——“苏联之友社”音乐组和“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创作革命群众歌曲和抒情歌曲,开拓了左翼电影音乐阵地。
他的《渔光曲》、《大地进行曲》、《王老五》、《新莲花落》,特别是1936年创作的《打回老家去》等作品,反映了贫苦民众的真实情感,表现了革命群众豪壮坚毅的性格,创作风格进一步民众化、大众化。
聂耳简介
聂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曾用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
1912年2月,聂耳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到上海,参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初,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党。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
聂耳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响中国音乐几十年。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榜样。
《 步步高 》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民乐。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乐谱》,在当时已很流行。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台山的“八音班”是广东音乐的活动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悠久的历史。明清之时,八音班主要演奏佛教音乐和民间小调。太平天国运动后,八音班实行变革,将乐曲演奏和戏曲演唱相结合,逐步走入成熟。1949年后,台山市的广东音乐活动纳入城乡文化室的范畴,成为文化室的活动项目。全市有一百二十多个广东音乐活动组织,遍布城乡。
初期仅有二弦、提琴、三弦、月琴、横箫,俗称“五架头”其演出场合较广泛,或为戏曲演出的垫场,或在茶楼、酒肆由流浪艺人表演,或为婚丧喜庆助兴,或为百姓自娱。大批粤乐家自编自创,已积累了数百首曲目。如《旱天雷》《雨打芭蕉》《双声恨》《步步高》《饿马摇铃》《连环扣》《赛龙夺锦》《平湖秋月》《孔雀开屏》《娱乐升平》等。
广东音乐主要流传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是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在当地民间“八音会”和粤剧伴奏曲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常规器乐有粤胡、秦琴、琵琶、扬琴、洞箫、喉管、笙及木鱼、铃。
2023年5月20日,广东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音乐 是产生于广州方言区的器乐品种,本世纪初发源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风行国内外而享有盛誉和众多的听众,其中常听得到的有《步步高》,在202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各国家代表队入场仪式上,就有一段背景音乐放的是欢快好听的《步步高》,还有像中央电视台每年的《过年七天乐》等节目也把它作为背景音乐。它是以广东民间曲调和某些粤剧音乐、牌子曲为基础,吸收了中国古代,特别是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的养料,经过近300年的孕育,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民间音乐。
广东音乐组合乐器主要有五种形式: 硬弓组合:二弦、提琴(大板胡)、三弦、月琴和喉管(或横箫),便组成五架头。 软弓组合:高胡、扬琴、琵琶(或秦琴)、洞箫、椰胡|或二胡。 从本地曲艺伴奏形式发展起来的组合:洞箫、椰胡、琵琶(古筝或秦琴)。 吹打乐组合:大小唢呐为主奏,配上锣鼓等打击乐器,或加进其他弦索乐器。 西洋乐器组合:小提琴、萨克斯风、电吉他、木琴等为核心,常用于演奏类似轻音乐、舞曲的乐曲。
广东音乐是一种标题音乐,结构上以简驭繁。它以器乐的丰富音乐和宽广的音域,以及表现手法的丰富多变,写景、抒情、状物,因而地方色彩浓郁,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广东音乐擅长于生活小境的描摹,对传统的生活情趣无不流露著关注。欣赏它,并不一定要在其中发现重大的社会人生主题,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常常带给娱乐的感受。
本世纪20年代初至解放前的30年间,广东音乐创作曲达300多首,其中50余首已流传于海内外。主要作品有《旱天雷》、《倒垂帘》、《雨打芭蕉》、《赛龙夺锦》、《饿马摇铃》、《平湖秋月》、《步步高》、《鸟投林》、《禅院钟声》等。解放后,广东音乐又有长足的发展,涌现了不少出色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创作了一大批新作品。其中如《鱼游春水》、《春郊试马》、《山乡春早》、《喜开镰》等。亦广为流传。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广东音乐的兴盛时期,出现了吕文成、何柳堂等专业作曲家和演奏家,原来的“硬弓”乐队也发展成“软弓”。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东音乐持续发展。 20世纪20至30年代是广东音乐的兴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专业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如何柳堂、吕文成、易剑泉、尹自重等。约在1926年间,受江南丝竹影响,吕文成将二胡引进港、澳,并改用钢丝琴弦,移高定弦,成为发音清脆明亮的粤胡(又称高胡)。加入扬琴、秦琴,并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称为“三件头”,又称“软弓”。后来又在“三件头”的基础上加入洞箫、笛子、椰胡等丝竹乐器,乐队有了扩大,大约在1930年左右乐队才定型下来。代表曲有何柳堂的《赛龙夺锦》、《鸟惊喧》、《醉翁捞月》、《七星伴月》;吕文成的《步步高》、《平湖秋月》、《醒狮》、《岐山凤》、《礁石鸣琴》;尹自重的《华胄英雄》及易剑泉的《鸟投林》等。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音乐一度陷入低谷,出现了一些低俗的作品,如何大傻的《甜姐儿》、何与年《私语》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东音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音乐工作者对广东音乐进行蒐集、整理,并对广东音乐的和声、配器等方面进行研究改革,出版了不少的乐谱,创作并演出了大量优秀曲目,如陈德巨的《春郊试马》、林韵的《春到田间》、刘天一的《鱼游春水》和乔飞的《山乡春早》。 吕文成 广东音乐如今所用的乐器有高胡、扬琴、秦琴、洞箫、大阮、中胡等,以高胡为主奏乐器,其中“滑指”是广东音乐最具特色的演奏手法,又分“小绰”、“大绰”、“小注”、“大注”、“回滑”等。主要弦式有合尺调(定弦为52)、上六调(定弦为15)、乙反调(定弦为37)、士工调(定弦63)工乙调(定弦37),各种不同的弦式表现不同的情绪。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广东音乐创作理念有哪些 广东音乐作品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广东音乐创作理念有哪些 广东音乐作品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广东室外遮阳伞品牌有哪些牌子 广东室外遮阳伞品牌有哪些呢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