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致富项目

12月usda报告 12月usda报告时间

分类:致富项目发布者:听夜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2月usda报告 12月usda报告时间的文章,本文对文章12月usda报告 12月usda报告时间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美国农业部报告解读,如何分析平衡表

如何正确解读USDA报告

USDA报告是美国农业部对农作物的相关信息数据如产量、消费量、库存、播种面积和单产等的一个评估调整报告,它是一份相对重要的官方报告,也是许多投资者投资农产品期货市场时参考的一份重要报告。因此,正确解读这份报告对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对USDA报告解读时不仅要“瞻前顾后”,而且要理解(还原)数据变化的预期程度。

一、“瞻前”——与前期报告预测数据比较

以下是6月30日报告与市场此前相关预测数据的具体对比(单位:十亿蒲):

1.谷物季度库存

本次报告 平均预测 预测区间 上季度库存 去年同期库存

玉米 4.028 3.925 3.550-4.326 6.859 3.533

大豆 0.676 0.669 0.615-0.743 1.428 1.092

小麦 0.306 0.278 0.247-0.461 0.710 0.456

玉米季度库存同比上涨14%,大豆季度库存同比下降38%,小麦合计季度库存同比下降33%。 ( do it yourself !)

2.种植面积(单位:百万英亩)

6月30日USDA发布的二季度报告可以说是对本年度大豆较有影响意义的种植面积报告。数据显示,大豆播种面积比3月份的预估减少,从3月份的7479万英亩下降到7453万英亩。单纯地从这个数字看,减少的面积并不大,但是重要的是对收获面积的预测。此报告预计新季大豆收购面积为7212万英亩,而3月份的预计为7380万英亩,减少了168万英亩,使美豆的收获率下降到96.8%的较低水平,按照这个数据计算,美豆2008/2009年度的库存消费比在3.46%,比本年度4.2%的水平还要低,这对市场形成很强的利多作用,刺激了CBOT大豆的连续3日上涨,美豆也创下了历史新高,突破了3月份的重要高点。( connection! )

二、“顾后”——与报告评估日之后的市场变化对比

6月份以来连日的暴雨致使美国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流域多处地段出现水漫堤坝、农田被淹甚至桥梁被毁的情况,主要受灾的区域包括爱荷华、密苏里、伊利诺斯、印第安那、堪萨斯和明尼苏达等中西部各州。本次洪灾的重灾区主要是美国的中西部地区,而这一地区是美国大豆和玉米的主要种植区。其中爱荷华州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美总面积的15.3%和 13.1%,伊利诺斯州为14.6%和11.8%,明尼苏达州为8.8%和9.5%,印第安那州为6.6%和7.4%。

本次洪灾的出现正值玉米和大豆的播种关键期。根据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截止到6月15日,美国大豆的播种进度仅仅为84%,远远落后于去年同期的95%和5年平均的94%,美国农业部估计,今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约为7480万英亩。大豆播种的延迟,对大豆单产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2008/2009年度美国大豆单产恐将很难达到农业部预计的41.2英亩/蒲氏耳。洪灾的出现,将会使得原本趋紧的2008/2009年度玉米和大豆供给格局愈发吃紧。

USDA二季度报告是基于2008年6月1日前的市场状态的评估,报告出台日是6月30日,而在6月1日到6月30日这一段时间,市场又发生了较大变化且对数据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是需要考虑进去的。这段时间美国主产大豆和玉米的中西部地区发生了较大的洪涝灾害,这将使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及未来产量发生变化(减少的可能性高),因此当6月30日出台与市场预期比较相对而言利空的USDA二季度报告时,美豆并未产生回落,而是振荡并继续上涨,创出合约新高。

美国农业部承认6月底的报告很难评估出破坏程度,并正在进行额外的调查,将在8月公布另一份完全反映洪水影响的报告。在收获面积大幅减少的情况下,预计大豆仍将较为坚挺,以振荡上涨为主。

三、对数据变化的“预期实现程度”的理解与认识

美国农业部6月份预估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 (单位:百万吨)

USDA6月份报告第一次预估了2008/2009年度全球大豆平衡表,此平衡表比本年度调高了期末库存115万吨到5041万吨,期初库存调低了1318万吨,2008/2009年度的期末库存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大幅调高2008/2009年度的产量来实现,产量增加2187万吨到2.4067亿吨。由于目前大豆价格的高企,将可能吸引更多的种植面积,因此市场普遍预期未来大豆种植面积将较大幅度增加,从而提升明年的产量。

报告中初期库存被大幅调低,说明市场需求的强劲,因此不可轻易对市场看空。而产量和期末库存的大幅调增,是基于种植面积的预期大幅增加,若未来播种面积没有明显增加或者单产出现下滑,则期末库存数据还会被调回来。因此对月度供需报告里的各种数据如期初库存、产量、进出口量、国内压榨量和期末库存等数据变化的分析要比对期价的变化对这种“预期数据变化”是否过度反应。

总之,投资者依据USDA报告数据来进行分析时,应该做横向、纵向以及结合期价变化来做科学合理的量化分析。所谓横向分析即当期与上期报告数据对比,纵向分析即当期与去年同期数据对比,而且应该充分理解报告当时的市场信息及状态,分析期价变化是否已经透支(或未全部反映)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数据。比如USDA二季度报告是基于2008年6月1日前的市场状态的评估,而8月份将进行公布的是对6月份洪涝影响的评估报告。这一时期时间比较长,而此时间段天气等因素仍将发生变化,而期价也同时在发生变化。

USDA的报告数据是“静态”的,而外部市场信息以及期价的变化则是动态的,投资者在利用USDA报告时应该“动静”结合,并前后对比,这样才能较好地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从而做出较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今年棉花价格会是怎样的趋势?2011

在2009/2010年度进入尾声之季,国家抛储政策适时出台,有利于保证新旧棉花年度平稳过渡,但本年度的高棉价将传导至新花开秤。我们预计,2010/2011年度全球棉花供求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新年度棉价保持高位运行。

下年度全球供需格局

下年度全球供需缺口减少至77.8万吨

据美国农业部9月供需报告显示,2010/2011年度全球棉花供需缺口将较本年度减少271.7万吨。尽管其幅度大幅减少,但缺口仍存。市场中有不少人士认为,明年棉花市场或许会重蹈2004/2005年度的覆辙,在经历2003/2004年度大涨之后会有一个加速回落的过程。但我们可以明显看出,2004/2005年度棉价之所以会大幅回落,是受全球棉花当年丰产所致,而2010/2011年度的供需环境与当年迥异。供需缺口的存在,将带动明年全球库存消费比继续走低,因此,从供需环境看,明年并不具备促使棉价大幅回落的基础。

具体来看,自2005/2006年度之后的每个棉花年度均存在棉花供给缺口。本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202.3万吨,消费量为2551.8万吨,缺口349.5万吨,库存消费比为40.1%;下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546.4万吨,消费量为2624.2万吨,缺口77.8万吨,库存消费比为37.7%,为1995/1996年以来最低,1980/1981年度以来的历史最低点为1989/1990年度的29%。

种植面积和单产均助美棉产量大增

由于2009/2010年度棉价大涨,美国2010/2011年度棉花种植面积增加明显,2009/2010年度为305万公顷,2010/2011年度为436万公顷,增幅达到42.95%。而且2010/2011年度的单产也处于较高水平,2009/2010年度为871千克/公顷,2010/2011年度增长8.04%,至941千克/公顷。

2010/2011年度美国棉花产量较2009/2010年度增加144.8万吨至410.2万吨,增幅达54.6%。预计增加75.4万吨,增幅28.8%。库存消费比继续下降至14.1%,2009/2010年度为19.4%。

9月7日,美国农业部的棉花生产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9月5日,美国棉花吐絮率为41%,较一周前增加12%,较去年同期增加17%,较过去五年平均值增加10%。美国棉花采摘率为6%,较过去五年平均值减少1%。美国新棉长势为良好以上的占60%,与前周持平。

印度种植面积继续增加,产量有望创新高

按照美国农业部的最新预估,2010/2011年度印度棉花种植面积有望达到1070万公顷,较2009/2010年度增加44万公顷,增幅4.29%。

单产有望增加30千克/公顷,达到529千克/公顷,增幅6%。总产量有望增加61万吨至566.1万吨,增幅12%。2010/2011年度印度国内需求量预计为446.3万吨,较2009/2010年度增加21.7万吨;出口预计为108.9万吨。

巴基斯坦洪水或致新棉减产38万吨

巴基斯坦近年来种植面积和单产均较为稳定,产量变化不大,2005年至今均在200万吨左右。此前不久,巴基斯坦遭遇历史罕见洪灾,巴基斯坦纺织厂协会预计,本次洪灾或致2010/2011年度棉花减产38万吨,这势必将推高巴基斯坦国内棉价及下年度棉花进口量。

在最新的预测中,ICAC(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预计新年度巴基斯坦棉花产量约190万吨,新棉受灾程度预期达到6%—8%,最高能达到15%;在9月份的全球棉花供需预测中,USDA(美国农业部)预计为202.5万吨,受灾量约12万吨。

我国下年度供需缺口继续扩大

据美国农业部最新预计,下年度我国产量为707.6万吨,消费量为1088.6万吨,缺口为381万吨,较2009/2010年度扩大21.7万吨。下年度我国进口量预计将增加至277.6万吨。据中国棉花信息网8月生产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为7803万亩,总产为698万吨,同比2009年产量增加2%。

据中储棉花信息中心调研显示,受春播低温及7、8月份阴雨等不利天气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新棉采摘延迟已成定局,大约推迟10天。若后期天气正常,预计新棉单产90.44公斤/亩,较上年提高3.99%;面积预测依据5月份数据,为7784.32万亩;棉花总产量预计704.02万吨,较上年增加4.2%,较6月份提高0.94个百分点。

四季度国内棉花供应或较往年偏紧

纵观目前的棉花市场,国内外供需格局较往年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体来看,全国棉花消费需求保持稳中略增;而供给方面,由于2009/2010年度国内和全球近年罕见的供给缺口,带动全球期末库存已降至1994/1995年以来最低水平,国内棉花库存也所剩无几。我们预计,在今年新花上市初期,国内棉花市场供应或较往年偏紧。

四季度棉花消费需求旺盛

按照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来看,2009/2010年度我国棉花消费量为1056吨,最近三年的均值为1041.47吨,近5年均值为1038.56吨,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中。若按照5年均值来计算,月均棉花消费量为86.55万吨。而且,棉花消费呈现出较强的季节性特征,按照往年的经验,随着气温的降低和春节临近,四季度为棉花消费旺季,月均消费量可达到95-100万吨。由此我们预计,10-12月的棉花消费总量预计在285-300万吨。

今年四季度供给格局生变

按去年的经验,上述300万吨(四季度棉花消费量)的棉花供应主要来源于国家抛储、进口、新疆棉上市外运和地产棉加工上市,但目前的市场供给格局已发生改变。

首先,从国家抛储来看,2009年10月1日至10月30日抛储32万吨(2009年第二次抛储10月累计抛售量),11月20日至12月25日抛储(第三次抛储)50.76万吨,2009年四季度抛储供应量累计为82.76万吨。

而今年国家已于8月10日开始抛储60万吨,每天抛储1.5万吨,预计到9月结束将抛售57万吨,进入10月后的抛储供应仅余3万吨。而且,在本轮抛储之后,就笔者了解,国储棉仅余60万-70万吨左右,再次抛储几无可能。与去年相比,2010年四季度国储供应将减少80万吨。

其次,从棉花进口来看,2009年10月-12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44.8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8.63万吨,从印度进口18.32万吨,其他国家的进口量均在4万吨以下。另外,从2009年和今年上半年的进口数据来看,第三大棉花出口国乌兹别克对我国的棉花出口大多集中在每年的1—6月,因此可供我国四季度进口的棉花十分有限。美国2009/2010年度棉花期末库存仅65.3万吨,尽管今年美国棉花产量增长较大,且新棉销售状况良好,但加上收购、加工、船期的时滞,大量出口将等到2011年1月之后。而印度棉花出口则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尽管其在今年10月1日后将重新放开棉花出口,但按照印度商务部8月28日发布的消息来看,2010/2011年度印度政府将在首先保证国内用棉的基础上才出口棉花,且必需事先在纺织委员会登记,超过限定额度的出口都将备征收关税。据考特鲁克消息显示,2010/2011年度印度棉花出口登记将从近日(9月15日)推迟至10月1日开始,与装运开始期一致,预计届时将有大量棉花进行登记。印度纺织行业等向政府提出建议,为保护国内纺织业,希望政府在2010年结束前不要放开棉花出口,同时将2010/2011年度出口量限制在印度棉花咨询委员会(CAB)预测可供出口量84.15万吨,而不是之前公布的93.5万吨。印度出口政策多变,预计将使四季度印度棉出口量受到较大影响。

第三,疆棉外运瓶颈难解。由于2009年棉花上市较早,截至2009年12月底,新疆棉外运总量约100万吨,棉花的日均装运车皮数在200—230个,每天可发运9000吨左右。由于今年棉花播种普遍推迟10-15天左右,收获期将向后顺延,疆棉外运时间也将因此推迟。另外,由于元旦和春节的临近,届时客运将增加,对棉花外运极为不利。因此,在今年12月底前,疆棉的供应量将较去年有所减小,预计影响幅度在10万吨以上。

第四,地产棉供应量持续下降。从下表来看,自2000以来,新疆棉花产量的比重在全国总产量中的比重逐渐上升,从2000年的32.96%上升至2008年的40.39%,地产棉产量占比逐年下降。另外,地产棉也同样面临因棉花播种较晚,上市时间推迟的问题,预计大量采摘将较往年延后7—10天左右。

第五,农民惜售情绪升温,人为推迟新棉上市。由于棉花种植面积下降,且粮棉比价较低,面对2009/2010年度一路高涨的棉花价格,棉农对今年新棉上市价格有较高预期。据笔者前期在山东、河南等地的考察来看,预期籽棉售价以4元/斤—4.5元/斤为主,部分地区达到5元/斤。而且从去年的经验来看,越晚卖收益越高,预计今年棉农惜售情绪将加重。作为棉花加工企业而言,若根据现货328级棉花价格18500元/吨计算,籽棉价格在4.2元/斤左右,若高于4.2/斤则加工企业将亏本。预计新棉上市后棉农与加工企业之间的博弈将加剧,加工企业也将谨慎收购,新棉大量上市时间也将因此推迟。从目前已开秤的湖北、安徽等地的收购情况来看,目前上市的棉花等级以4、5级为主,收购价格在4.1元/斤左右。

另外,从纺织业固定投资实际完成额累计同比来看,自经济危机后,纺织业产能重新步入扩张通道,2009年后半年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在10%左右,2010年上半年累计增速在20%左右。纺织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僧多粥少的局面将继续加剧,对于有限资源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这也给棉价提供了继续上行的动力。

从新年度初期来看,2009/2010年度的高棉价已传导至新花开秤。后期随着新棉的大量上市将逐步改善国内供需格局,棉价有望回落。但受国内产量增幅有限及棉农惜售情绪等因素影响,预计现货棉价难现大幅下跌,市场回落的具体程度将视今年全球和国内棉花的产量而定,因此,后续几周的全球棉区天气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由于我国下年度缺口继续放大,进口量相应增加,来自国际市场的影响也将逐渐加强。预计在印度棉花上市之前,美棉将主导全球棉花出口市场。

按照美国农业部预计,新年度全球棉花缺口较本年度大幅收窄271.7万吨至77.8万吨,全球将处于紧平衡。市场普遍预期新花上市后棉价将呈现先高后低局面,市场的底部预期将在新花大量加工上市和外棉大量到港的12月份。年度后期随着棉花的逐渐消耗,缺口效应将逐渐显现,棉价有望企稳回升。总体来看,新年度棉花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并有望刷新历史新高。

美国大豆8月份报告什么时候出来

2022年8月13日。

截至2022年12月29日,美国大豆8月份报告已于北京时间8月13日凌晨0点由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

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5%~40%。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12月usda报告 12月usda报告时间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12月usda报告 12月usda报告时间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春节期间餐饮开放吗现在 春节期间餐饮开放吗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致富项目相关文章
更多致富项目文章

精选致富项目

致富项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