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茶轩文>茶器

盖碗茶杯是用来泡茶还是喝茶的 盖碗茶杯用法

分类:茶器发布者:棒棒堂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盖碗茶杯用法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盖碗茶杯是用来泡茶还是喝茶的和盖碗茶杯用法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盖碗茶杯是用来泡茶还是喝茶的 盖碗茶杯用法

日常的电视剧中,清朝最普遍运用盖碗泡茶,还有民国时期。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用盖碗泡茶,个人认为,一些轻飘飘的绿茶茶叶在盖碗中漂浮,不是会经常吸到,吐出来却也不优雅。盖碗泡茶的好处到底在哪?

盖碗茶杯(图)

在以前,中国人喝茶讲究喝热茶。盖碗茶,是中国茶道把饮茶艺术实用化了。茶碗上大下小,盖入碗内喝茶时不会滑动,下面有茶船,喝热茶避免烫到手。人们一只手就可以端起茶,并且重心平稳,不必揭盖。

盖碗泡茶的好处就是用杯盖遮挡茶叶,避免了壶堵杯。腾出的右手来,碗盖可以在茶面上刮动,古来称为翻江倒海,这样可以使整碗茶水上下翻动,均匀茶汤,果然很神奇。轻刮则淡,重刮则浓,这原理就不必多解释了。盖碗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茶汤沥尽,叶底又一目了然。

节省泡茶的时间也是盖碗泡茶的好处。没有很多讲究的。为单次、短时间使用的个人品茗茶具。盖碗泡茶泡得多,时间短,宜于保温,所以它适合中国很多地方。

盖碗泡茶一般只泡一两次,茶叶就老了。所以如今很多人也用有公道杯与盖碗一起来泡,这样虽然麻烦一点,但不会浪费好茶。

从中国茶道的饮茶审美来看,喝盖碗茶讲究姿态,你可以从一个人喝茶的姿态上看出这个人职业。你看川剧中的角色,如果是一个秀才他喝茶的姿势是很文雅的,左手端起茶船,右手捏起茶盖向外波动水面,喝茶的时候,用茶盖遮住口鼻,轻吹细吮茶水,那叫“斯文”。再看青衣花旦喝盖碗茶,那杯盖的手要做成兰花指的样子,那叫“淑女”。当然,若是换成如今的年轻人,要体现中国盖碗茶的茶道之美可没那么容易了。

在盖碗冲泡中茶具有哪些

在盖碗冲泡中茶具有哪些:茶盘、茶荷、茶则、茶匙、茶针、茶巾、茶漏、茶夹、公道杯、茶导、茶宠、品茗杯、闻香杯、盖碗。

No.1主泡器

盖碗: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盖碗有过这样的描述:“盖碗的盖意为天,盖托意为地,盖身意为人。”故又称三才杯,寓意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哲理。

使用盖碗泡茶,能够使茶叶沉积于底,注水时茶叶翻滚,易于泡出茶汁。在礼节上也有“端茶敬客”的作用。

No.2 公道杯

公道杯最早作为酒器出现在元代和辽代,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后,如今公道杯又被称为茶海、公杯,是茶席上不可或缺的必备茶具之一。

使用公道杯,一来可以保证茶席桌面清净,特别是在使用盖碗的时候,公道杯显得必不可少,

二来,使用茶壶泡茶时,茶水倒入杯子时容易出现前面的茶水淡,后面茶水浓的现象。而公道杯在此时,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在泡茶时,通常将泡茶壶中的茶水先倒入公道杯中,而后再分别倒入品茗杯中给客人品饮,保证每个人茶杯中的茶汤口味相同。

No.3 品茗杯/主人杯

品茗杯,是用来品饮茶和观赏茶汤的专用茶杯。而大多数爱茶的人,都会选择专属于自己的主人杯。

品茗杯的选择是有讲究的。选择不相匹配的品茗杯,会破坏了品茶的乐趣。挑选品茗杯,一般容量在三小口最佳,且遵循“小、浅、薄、白”四个原则最宜。

常言道“茶满欺人,酒满敬人”在斟茶时,品茗杯中的茶,应斟入2/3的为宜。

No.4 茶道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顾名思义,是六样茶道用具。分别是——茶则、茶针、茶漏、茶夹、茶匙、茶筒。

材质较多以竹木为主,在选购时,要看清竹木的纹理。使用完后,要擦干或者晾干,避免沾染、滋生细菌。收纳到茶筒时,应避免沾水。

茶筒:用于盛放”茶道六君子“其他五样用具,也可放置其他茶艺用品。

茶则:又称为茶勺,用于茶罐量取茶叶,置于茶荷或茶壶时使用。可确保投茶适量,避免因茶叶过多、或过少影响口感。

茶漏:是置入茶时,放在主泡器口上的器皿。在放置茶叶的过程中,起到防止茶叶掉落在主泡器外的作用。

茶匙:又称茶拨,茶匙有两用,一用于清理茶壶中泡过的茶的茶渣;二可用于将茶叶拨入茶壶中。

茶夹:也被称为“茶筷”。有两种使用方法。一方面,可将茶壶中残留的茶渣夹出;另一方面,可以在清洗茶具时,用夹住茶杯清洗,既防烫又使茶杯不易沾染细菌。

茶针:顾名思义,如针一般细小。一般用于疏通茶壶内的茶渣,以保证茶壶出水流畅,防止壶嘴被茶碎堵住。除此以外,金属茶针还可作为撬取紧压茶(如普洱饼茶、白茶饼茶等)使用。

茶具的使用方法:

1、茶杯的使用方法

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來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根据茶壶的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茶汤顏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內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順畅。

2、茶漏的使用方法

茶漏用于置茶时, 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3、盖碗的使用方法

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內,沖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沖一次。

4、茶盘的使用方法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

5、茶则的使用方法

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6、茶挟的使用方法

又称「茶筷」,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7、茶巾的使用方法

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啣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8、茶针的使用方法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內网(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

9、煮水器的使用方法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目前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我用自动电炉。

10、茶叶罐的使用方法

储存茶叶的罐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

11、茶船的使用方法

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里塞入茶叶,沖入沸开水,倒入茶船后,再由茶壶上方淋沸水以温壶。淋浇的沸水也可以用来洗茶杯。又称茶池或壶壺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盛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12、茶海的使用方法

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茶壶內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

13、茶匙的使用方法

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內茶叶,茶叶沖泡过后,往往会會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14、茶荷的使用方法

茶荷的功用与茶则、茶漏类似,皆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赏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将茶叶由茶罐移至茶壶。主要有竹制品,既实用又可当艺术品,一举两得。没有茶荷时可用质地较硬的厚纸板折成茶荷形状使用之。

茶具的挑选技巧:

1、茶壶:

选用紫砂或朱泥的制作的茶壶,选出水量为三杯或四杯的(干茶1/3壶,完全泡开时的出水),多了少了都难控制。

2 、茶盘:

最好用宽,平,竹制茶盘,木制茶盘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异味。茶盘提供的方便在泡第一,二道茶不可或缺。

3 、茶匙和茶荷:

竹木石骨都无所谓,紫檀的不错。茶量的合适直接影响茶汤的浓淡和气,味,必须准确,泡多了就会知道一粒干茶的多少都有影响。

4、炉和水壶:

电或酒精烧的都可以,本身发热时不生异味就行。这是必备的,绝大多数功夫茶要求沸水,万万不能用饮水机或电热水壶代替,因为它们设置的恒温是90~95度,而且太多水不断地沸腾会让水质受到影响。

5、茶杯:

白瓷薄壁的最佳,不影响茶色和茶味,清洗也方便。

6、茶罐:

用来储藏茶叶的罐子。纸罐外套密封袋最方便实惠,纸罐遮光,密封袋封气味和潮湿。放在阴凉干爽的地方。

以上内容就介绍到这里,看完这篇文章我相信大家对功夫茶具应该有所了解!

泡茶用具有哪些

泡茶用具有煮水器、盖碗、紫砂壶、品茗杯、茶巾、茶则、茶针、茶漏、茶夹、茶匙、茶筒、茶荷、茶滤、茶盘、盖置、茶垫、茶洗、烧水壶等,在泡茶时需用开水将主泡器具烫洗一次,然后进行正常正常泡茶步骤,器具随取随用,冲泡完成后要及时清理,保持茶具干净、整洁。

泡茶用具都有哪些:

1、煮水器:包括水壶和炭炉,一般在逼格高的地方才能见到,由于用炭炉煮水时间比较长,所以现在用得较多的是随手泡,更方便快捷一些。

2、茶盘:就是底座,用来放置茶壶,茶壶漏出来的水流入茶盘中,以免弄湿桌子,用于湿泡法。

3、壶承:和茶盘一样的作用,不同的是用于干泡法。

4、茶巾:茶杯、公道边缘或杯底有茶水时,可以用茶巾擦拭。

5、茶壶:这个就是用来泡茶用的茶器,常用的有盖碗和紫砂壶。

6、公道杯:又称“茶海”,是用来盛放茶壶里的茶,便于均匀分茶给客人。

7、茶滤:架在公道杯上,用于过滤茶叶和茶渣的。

8、水盂:用于装清洗好茶杯茶壶后的废水,还有洗茶时不要的茶水。

9、茶荷:用来装茶叶,可给客人观赏干茶。

10、闻香杯:一般茶艺表演上会用到,用来闻茶汤香气用的,与茶杯配套使用。

11、品茗杯:也就是茶杯,给客人喝茶用的。

12、杯托:用于垫放品茗杯的。

茶道六君子:

1、茶漏:放在壶口上,漏取干茶,防止茶叶外漏。

2、茶筒:用来盛放茶艺用品。

3、茶勺:又称“茶则”,用来盛取茶叶。

4、茶针:用于疏通壶嘴,以免茶渣阻塞造成出水不畅。

5、茶匙:又称“茶刮”,协助茶勺将茶叶拨至茶壶中。

6、茶夹:用于夹洗杯子,也用于夹取叶底,便于欣赏。

泡茶工具有哪些

泡茶工具有公道杯、盖碗、品茗杯、紫砂壶、茶盂、小秤、茶滤、茶勺、茶则、茶荷、茶针、茶匙等,其中主要的茶具有盖碗、公道杯、茶杯。

泡茶工具有哪些:

1.茶夹

在盖碗冲泡白茶时,茶夹可以充当泡茶者的另外一双手,作用不小。

比如,在烫壶温杯时,就需要用到茶夹,逐一夹起盖碗的杯盖,品茗杯等,将沸水冲淋下去。

经过烫壶温杯,可以让盖碗、公道杯、品茗杯上残留的生水味发散出去,更能确保喝茶的卫生。

再则是,在泡茶待客的场合下,若客人杯中的茶完全放凉了,或者是需要换茶时,可以用茶夹,取回客人的杯中,倒入沸水冲洗后,再接着给客人重新斟一杯热茶,礼节方才更到位。

2.盖碗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盖碗有过这样的描述:“盖碗的盖意为天,盖托意为地,盖身意为人。”故又称三才杯,寓意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哲理。

使用盖碗泡茶,能够使茶叶沉积于底,注水时茶叶翻滚,易于泡出茶汁。在礼节上也有“端茶敬客”的作用。

3.公道杯

搭配盖碗,在练习冲泡出汤时,少不了要用到公道杯,别称茶海。

盖碗泡茶出汤时,出汤的开口,要垂直对准公道杯。

然后,在使用公道杯,逐一进行分汤。

公道杯,顾名思义,意味着斟茶分汤时需要均匀,不能厚此薄彼。

通常,公道杯宜选透明的玻璃材质为佳,可以方便更好的观察汤色,以及茶汤是否清透。

4.品茗杯

品茗杯,也就是平时喝茶品茶用的杯子。

通常,品茗杯的容量,不适宜选太大。

毕竟,茶需要小口慢品,不能一口闷。

再说了,盖碗冲出来的一道茶汤,数量有限。

若是用上一套容量过大的品茗杯,那就不再方便分饮。

5.杯垫/杯托

杯垫,专门用来垫着品茗杯。

一来,可以防止茶杯底部,有茶汤滑落桌面,留下茶渍和水渍。

二来,有了杯托,可以更好的给客人奉茶。

按照礼节,给客人斟茶时,需要用到两手,将茶杯端到客人面前。

茶杯的杯沿部分,双手不能直接触碰,以免在茶杯上留下指纹和污渍,变得不卫生。

而直接把手放在茶杯底部,又未免容易烫手。

这时,有了杯垫的存在,奉茶时就方便了许多。

6.茶巾

类似抹布,小小的一块茶巾,看似不起眼,但能发挥的作用不小,不容忽视。

茶巾的用途,用作专门擦拭茶具上的茶渍和水渍。

在使用公道杯分汤前,需要将公道杯的底部,放在茶巾上“蘸一蘸”,免得底部滴水。

分茶汤时,公道杯底部的水渍,淅淅沥沥的滴洒在桌面,会让人看起来很不卫生!

此外,像是冲泡岩茶等,汤色较深色,茶渍比较明显的茶类时。

素净的白瓷盖碗上,一旦挂上茶渍,就会异常的显眼。

故而,在泡茶时,一旦出现茶水流下,或者洒下,需要用茶巾,及时的擦拭,以免留下茶渍。

7.茶滤

冲泡干茶断裂、破碎的茶叶时,少不了要用上茶滤。

茶滤,可以过滤茶汤,以免碎茶末掉落到汤水里。

盖碗泡茶时,可以将茶滤架置在公道杯上,再倒出茶汤。

喝茶时,可以避免喝到满口碎末的尴尬。让喝茶过程更愉悦。

8.克秤

冲泡散装茶叶时,茶桌的抽屉旁,少不了准备克秤。

如此,才能更好的精准控制投茶量。

9.茶盂

用来专门盛放废弃的茶与水。

当杯中的茶没有饮尽,完全放冷后,不想再喝时,可以将杯中剩余的茶,倒入茶盂内。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盖碗茶杯是用来泡茶还是喝茶的和盖碗茶杯用法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绿茶用什么样的玻璃杯 绿茶用玻璃还是瓷器

下一篇:更多茶器

茶器相关文章
更多茶器文章

精选茶器

茶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