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茶轩文>茶器

银壶煮水有什么功效 银壶煮水的好处和坏处

分类:茶器发布者:翠兰的爱情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银壶煮水的好处和坏处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银壶煮水有什么功效和银壶煮水的好处和坏处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银壶煮水有什么功效 银壶煮水的好处和坏处

相比“砂之土,瓷之脆,铁之锈”,银是唯一洁净无味、净水无菌、养生养颜的尊贵净器。银壶向来是宫廷皇家把玩之物,存世量少,银壶收藏在国内尚属小众,但凭其精良的工艺和东方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底蕴,近年来备受壶友藏家关注。那么如何看一把银壶的好坏?是看银料?还是看银壶打造工艺?

煮水煎茶,暖在其中

喝茶是风雅之事,是一种崇文的品格,但不应成为华丽的伪装。

有时与所谓茶人喝茶,反而觉得很累。

因为只是在谈对于茶的心得,过于讲究喝茶的仪式感,丧失了喝茶时的内省与自在。

以前法眼禅师曾被一位学生问道:“师父,什么是人生之道?”他说:“第一是叫你去行,第二也是叫你去行。”

同样的什么是饮茶之道?第一是叫你去喝,第二也是叫你去喝。哪需要那么多的仪式与大道理呢。

■ 饮茶之道

狭义的饮茶之道即为我们今天所谓的茶艺。

唐代陆羽《茶经》多为煎茶,宋代蔡襄《茶录》和赵佶《大观茶论》多为点茶。

明代张源《茶录》和许次纾《茶疏》讲的则是今天常见的散泡茶。

广义的饮茶之道,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到文化层次,重在审美艺术性。

其炊茶用具、煮茶方法、茶室布置、礼节礼貌、交谈话题等,有一系列的讲究和门道。

尤其是日本茶道,一招一数、一板一眼,讲究到繁琐和刻板的程度。

对于饮茶的意义,即使从人生的角度来说,也不过是“对完美的温柔试探”,程式化只会让人的灵性被禁锢。

■ 饮茶修道

齐梁陶弘景《杂录》有载:“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说饮茶能使人轻身换骨、羽化成仙。

借由饮茶活动,修行证道、体会万物的德性、规律、真理、本源等。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则把茶描述为一种媒介:“至若茶之为物,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

徽宗笃信道教,自号“教主道君皇帝”。

他认为茶禀清、和、淡、洁、韵、静之性,饮茶能致清导和、熏沐德化,陶冶性灵。

■ 饮茶即道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认为:“道在蝼蚁”、“在稊稗”、“在屎溺”,“无所不在”,“无逃乎物”。

禅宗则有“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之说,一切现成、触目菩提。

道不离于日常生活,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须于日常生活中澹然而为,顺任自然。

运水搬柴,著衣吃饭,涤器煮水,煎茶饮茶,道在其中。饮茶即修道,即茶即道。

仰山慧寂禅师有一偈:“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钁头边”。

不须持戒,亦无须坐禅,饮茶、劳作便是修道。

而赵州从谂禅师有“吃茶去”的偈语,开“茶禅一味”的先河。

大道至简,不修乃修。取火侯汤,烧水煎茶,无非是道。

饮茶不应拘泥于固定的程序、规则,亦不必以牛饮相标榜,贵在朴素、简单,从心所欲。

顺乎自然,从心而为,于自然的饮茶活动中默契天真、冥合大道。

如何煮茶

关于煮茶,并不是所有茶都适合煮,在这里简单概括下,能煮的茶必须是有一定粗老程度的茶,如带梗的黑茶、茯砖茶、青砖茶、普洱茶等,还可以是有一定年份的茶,像老白茶、陈年老铁、陈年岩茶等。

在这两类茶中,最好是含有梗叶的茶,因为其内含丰富的果胶,煮出来的茶汤口感滋味会更好,就像寿眉茶煮出来会比银针好喝得多。

如何煮茶~昵茶网茶叶百科:

1、先泡后煮

先用盖碗泡上5泡左右,再放进煮茶器中煮茶,这种方式对茶叶的内质有一定要求,如果是芽叶类或者年份轻的茶,煮出来滋味会寡淡或涩麻。

煮茶时投茶量不宜过多,一般按照3~5克干茶搭配300~500毫升水的黄金煮茶比例。

像熟普、柑普类、六堡茶、老茶头、老寿眉这种滋味比较浓的茶叶,就适合先使用盖碗冲泡五六遍后再拿来煮,还可以避免煮出来的茶汤过于浓强。

2、直接煮

相比泡茶,直接煮饮的投茶量要相应的减半,如水量为500ml,则投茶5g即可,先将水烧开,烧开之后将5g茶叶放入壶中,再次沸腾后即可关火。

趁着刚开之水的余温,让茶叶在壶中短暂停留,这样煮出来的茶汤味道比较好。

如果直接用凉水煮,茶汤会很浓厚,所以煮茶时切记先将水烧开,然后再投茶,其次煮茶时水温比较高,所以多加留意,水位不要太高,以免溢出,烫伤自己。

喝茶的步骤

1、用开水烫洗茶具;2、投茶,将茶叶投入茶壶(盖碗)中;3、清洗洗茶(非必要);4、正式冲泡;5、春风拂面,即刮沫;6、盖上壶盖;7、分置茶杯、茶具;8、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9、将茶汤分别倒入闻香杯;10、将茶双手送到客人面前;11、闻香;12、细细品茗。

喝茶的步骤是哪些

1、温杯洁具

先烧开一壶水,然后用沸水洗一次茶具,目的还在于进行卫生和清洁,同时预热茶具,使茶的味道更香。将开水倒入公道杯,茶杯,闻香杯中,然后倒掉即可。

2、投茶

茶叶分为六大类,而茶品则更为繁多。但每种茶的投茶量大不相同。

以下是昵茶网总结的大致规律(以110ml的盖碗为例)

泡白茶,投茶5克;

泡红茶,投茶5克;

泡岩茶,投茶8克;

泡生普,投茶8克。

然后将自己要泡的茶品,放入器皿(盖碗、玻璃杯、茶壶)中,过程很简单,在表演期间,可以适当地将其添加到不同的样式中,从而增加更多的茶韵。

3、洗茶(非必要)

泡茶前,部分紧压茶需要进行洗茶,或者说醒茶。

目的是让水和茶正确接触,洗茶速度要快,然后快速倒出即可,对于红茶、绿茶、新白茶、黄茶是可以不洗茶的。

4、冲泡

再次将沸水倒入盖碗、茶壶等冲泡器具之中,在倒水过程中点三下,即凤凰三点头,以表达对客人的尊重。

5、春风拂面

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6、封壶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7、分杯

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8、玉液回壶

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9、分壶

然后将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10、奉茶

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11、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12、品茗

最后一步,品茶,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相互交流,感受茶中真意。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银壶煮水有什么功效和银壶煮水的好处和坏处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茶具有5000年的历史 中国五千年茶文化

下一篇:更多茶器

茶器相关文章
更多茶器文章

精选茶器

茶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