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紫砂壶印款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紫砂壶印鉴和紫砂壶印款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钤印(qiányìn)是中国古代官方文件或书画、书籍上面的印章符号,即加盖印章。其意义在于表明所属者对加盖印章之物的拥有权、使用权或认可。
通俗意即“盖印章”,是书画等作品在即将完成时的最后一个关键步骤,这是中国独有的特色艺术。钤印始于北宋苏东坡,迄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
底款
紫砂制壶与书画作品一样,是属于一个人的艺术成就的范畴,需要作者本人的印来做身份肯定,同时也是一份鉴定凭证。
那么你有没有观察过,你的壶上盖了几个章?
现代制壶,钤印一般出现在三个位置:壶盖内、壶底、壶把,也有个别特殊情况:如部分印章也会在壶内部或者壶身外部出现。
但是这也不代表,一把壶就一定会盖上三个章,而是要视情况而定。
内壁章
历来制壶高手和名家对自己所钤印款都十分重视和讲究,所用之印章也涉及到制作者的艺术素养。
顾景舟用印
知名的艺术大师所用的印章也必定是出自金石大家之手。下面谨以顾景舟先生的作品来举例。
顾景舟最贵的作品——松鼠葡萄十头咖啡茶具,2023年以92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顾景舟松鼠葡萄十头咖啡茶具
此枚印章为铁画轩戴相明请王仁甫先生为顾景舟篆刻,最早使用在1948年制作的“大石瓢壶”的盖内,以下是X片与印章的对比图。
上世纪顾景舟50年代顾景舟创作的三足云肩如意壶。
顾景舟云肩如意
且这件作品的底款比较特别,为“宜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出品”,目前仅见于两件作品上,另一件是顾景舟于1995年第二次创作大石瓢壶使用,此壶是杨谷方定制。
宜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出品
顾景舟所作大集玉壶,2023年北京保利十周年秋季拍卖会上,该壶以1150万元人民币成交。
顾景舟大集玉壶
底款:景舟手制。盖款:顾景洲。
顾景舟所作汉铎壶,壶身上下内外有三方印章,皆是阳文篆书款:壶底“景舟制壶”大方印;壶鋬底部“壶叟”小方印。壶盖内“顾景舟”中方印。
顾景舟汉铎壶
除此三方印外,盖内有四个小圆点记号,据业内方家介绍,顾老当时制作此壶时,仅作四把,分别于盖内标记一至四个圆点标记,据此推断此作为其四。
矮僧帽壶,底部刻有“生莲居大彬”款,壶内暗处藏有“景舟”小印。
顾景舟僧帽壶
此件作品是顾景舟上海仿古时期所作,壶内暗款“景舟”是为了表情此壶系自己所做。
看了顾景舟的这几把壶,当然就知道壶上到底盖多少印章没有固定的标准。
但是无论紫砂壶上有几个印章,都要做到整体和谐统一,款识大小适宜。刻款、印章的大小与壶本身具有一定的协调性。
紫砂壶的目数一般要求在40~60之间,紫砂泥料的目数,指的是紫砂颗粒的大小,一般有24、32、40、50、60、72、80、100等目数,目数越小,泥料颗粒越粗;反之,目数越大,颗粒就越细,而目数多为40~60之间,此范围的泥料(目数)既细腻且有砂质感,同时烧成率高,光泽度更好。
目数是区分紫砂泥料颗粒粗细或者说大小的一个概念。
紫砂泥料60目
在紫砂壶行业,我们在将紫砂矿研磨过筛时,会以筛网确定目数,常见的有24目、32目、40目、60目、80目、100目等。
如果有其他的特殊用途,还会增加别的目数,视情况而定。目数越小,泥料颗粒就越粗,反之,目数越大,泥料颗粒就越细。
目数体现在紫砂烧成后表面的砂质感、细腻感,目数低的紫砂泥,成品壶颗粒相对粗些,砂质突出;
目数高的紫砂泥,泥料就较为细腻,砂质感少。有人说细腻的砂质感看着精细、好看,也有人说目数小的粗砂,有粗狂美,摸上去手感更好,因此也没有绝对的好坏、多少区分。
其次,目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其对透气性的影响是很微小的,例如60目与80目的同种泥料,透气性是差不多的。
而当我们把泥料研磨的太细,打破了其物理结构,就会影响到其透气性了。
而如果60目与180目的泥料相比,后者几乎便没有透气性可言了。
总结
经过紫砂艺人的实际操作检验,砂质太粗和太细在制作难度上都非常高,一般控制在40目与60目左右最好;
这个范围的泥料既细腻又有砂质感,且制作烧成率高,烧成后泡养包浆光泽度也好。
所以泥料不是越细越好,太细会过犹不及的。
买紫砂壶多大容量合适,从实用角度来说,最主要的还是要考虑喝茶的人数和方式。一个人饮茶,可选择120~200ml的小容量紫砂;三两好友喝茶,可选择200~300ml的中品紫砂壶。正常家庭饮茶,可选择200~300ml黄金容量壶,适合三口之家享受饮茶之乐。
买紫砂壶多大容量合适:
市面上常说的黄金容量的壶,普遍在200cc到300cc左右,适合两到三人饮茶,一壶泡下来刚好,茶不冷也够喝。
一般来讲,我们把120cc到200cc以下的称为小品壶;200cc到350cc以下的称为中品壶;350cc以上到500cc以下的称为大品壶。
200cc到300cc的中品容量,适合两到三人饮茶满足了大多数人的饮茶需求,即使是一个人也合适。因此成了大家口中的“黄金容量”。
不过如果一个人喝茶,还是建议使用120cc容量的,口感拿手度刚刚合适。
结语:
综上,壶的容量只作为一个参考数据,所谓的黄金容量也有特定的标准的。所以,选壶时要选能满足你使用需求的,这才是真正的黄金容量。
一个人泡茶茶壶的容量为100~150ml。市面上常说的黄金容量的壶,普遍在200cc到300cc左右,适合三五人饮茶,而对于一人饮茶的场景,可选择相对较小的茶壶,更易掌握茶量、更舒适,避免茶水冲泡过多而放凉,一时饮用不完,其次,小壶便于试茶、品味,香气不涣散。
以下是茶壶的容量
1、100cc或者100cc以下的成为特小壶;
2、100cc以上200cc以下的可以称为小品;
3、200cc以上350cc以下的可以称为中品;
4、350cc以上600cc以下可以称为大品;
5、600cc以上可以成为超大品。
市面上常说的黄金容量的壶,普遍在200cc到300cc左右,适合两到3~5人饮茶,一壶泡下来刚好,茶不冷也够喝。
如常规情况下,一人饮茶则没必要选择容量过大的茶壶,从而可以避免投入更多的茶,或者茶汤没来得及饮用,茶汤变量,其次,大壶也不是很好掌握。
因此,一人饮茶,建议选择120cc左右的茶壶,容量、舒适度、茶量也刚刚好。
1、绿茶与紫砂壶
主要花色有:西湖龙井茶,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太平猴魁,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竹叶青,恩施玉露,普陀佛茶。
绿茶汤色青嫩,不耐闷,所以要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的紫砂壶:
泥料:紫泥类,绿泥类,红泥类等所有泥料都可以。
壶型:口盖大,身桶宜矮不宜高。
容量:250cc及以上。
2、红茶与紫砂壶
我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滇红、霍红、苏红、越红、川红、英红、九曲红梅、汉中红、政和红茶、信阳红茶等。
世界的四大名红茶有: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
泥料:紫泥类、红泥类、降坡泥等泥料;
壶型:壶身较高深、窄长的;
容量:200cc以上均可。
3、乌龙茶与紫砂壶
乌龙茶的主要产地在福建、广东和台湾。以闽北的武夷岩茶、闽南的铁观音、广东单从和台湾的冻顶乌龙茶为最佳。
乌龙茶又称为工夫茶,是因为其泡茶方法和其他茶类的泡饮不同,起茶器均有规格限制,对壶的要求更是严格:
泥料:紫泥类、绿泥类、红泥类和降坡泥均可,其中以红泥类最为标准。
容量:按照茶量的不同而选择不同容量的壶,一般为80cc-200cc内。
壶型:铁观音:壶型宜矮不宜高,能表现茶香特质,平顺释放出铁观音的茶韵花香。
4、黑茶与紫砂壶
黑茶主要产于湖南的安化县、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主要品种有安化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散茶、云南普洱茶等。其中云南普洱茶古中今外久负盛名。
黑茶汤浓,色泽较深,在选壶上也需要注意:
泥料:紫泥类(生普、熟普皆可),绿泥类(可泡生普);
壶型:壶腹较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
容量:200cc以上。
5、黄茶与紫砂壶
黄茶主要产地有:安徽,广东,贵州,湖南,湖北。四川,浙江。黄茶依原料芽叶的嫩度和大小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主要花色有:君山银针,沩山毛尖,霍山黄芽,霍山黄大茶等。
黄茶选壶注意事项:
1,泥料:紫泥类,绿泥类,红泥类等所有泥料都可以。
2,壶型:口盖较大。
3,容量:200cc以上。
6、白茶与紫砂壶
白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柘荣 、武汉新洲旧街 、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白茶因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四种产品。
白茶需要爽利散热的泡茶氛围,因此在泡饮白茶时需注意:
泥料:紫泥类,绿泥类均可。
壶型:口盖较大,壶腹较窄,壶身较高。
容量:300cc以上。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紫砂壶印鉴和紫砂壶印款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下一篇:更多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