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茶轩文>文化

茶席一共有几个要素组成 茶席一共有几个要素呢

分类:文化发布者:博爱人生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席一共有几个要素呢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茶席一共有几个要素组成和茶席一共有几个要素呢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茶席一共有几个要素组成 茶席一共有几个要素呢

茶席一共有14个要素,这些要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具有实际冲泡、品饮功能的器物,如煮水器、泡茶器、匀茶器、茶盏、盖置、盏托、茶则、茶匙、水盂、茶巾等;二是具有点明茶席主题、加深审美体验的装饰物,包括席布、花器、茶花、香器等。茶席的灵魂为茶叶,茶席的主体则为茶具。

茶席具体组成要素:

1、煮水器(能拿来煮水冲泡的烧水器具)

2、泡茶器(能放进干茶冲入热水并倒出茶汤的器具)

3、壶承

壶承,是承载包容泡茶器、收集淋壶热水的容器。茶席上的壶承,是为了保持席面的清洁干爽之用。壶承的选择,颜色宜略浅于席布的颜色,不应太惹眼而喧宾夺主,大小则应当与茶壶相匹配,不宜太高,以免茶壶产生不稳定的感觉。如果有条件,可以挑选早期柴烧的瓷盘作为壶承。

4、公道杯

公道杯避免了因泡茶出汤的先后造成的浓度不均匀现象。在茶席的设计中,我们选用的公道杯大都没有把手,公道杯要尽可能高于泡茶器,以形成视觉上的高下错落。

5、 茶杯(品尝茶汤)

6、茶仓(存贮干茶)

7、茶荷(承放干茶)

8、茶则茶则,是量取茶叶的计量器具,依靠茶则,从茶仓里量取大概所需的茶叶。

9、滓方滓方,又称"建水",是茶席上收集汇聚多余茶水、废水以及茶滓的器具。滓方陈设于席主泡茶弃水的方便位置,体积不宜过大,以免使茶席显得突兀。

10、席布

11、洁方(保持席面整洁清爽之物)

12、花器茶席上的花器,包括花瓶、竹篮、碗、盖、盏等。其选择既要考虑花瓶的色彩、高低、大小,又要关注花瓶与花卉的互衬映照。当首选传统经典、重心稳定、造型简洁、素身无刻画的花器。

茶席如何布置

茶席,不是刻意地“摆”,而是用心地去“布”。古人把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称为“置阵布势”。茶席的“势”,是由茶席元素的“形”构成的。器具之间,不是干枯的罗列展示,彼此有着生命的相生相惜,有着气韵流动地相互映照。茶席不是作秀,是为了让我们更美更风雅地去喝茶。

茶席的设计要体现出茶席的诗意美、画面美,悦目方能赏心,神驰物外。借茶器育化茶汤,以茶盏为桥梁,让茶人在温馨素雅的茶境中,随心赏茶与品茶。

“左手席”即使用左手拿煮水壶注水,右手持泡茶器并出汤的茶席布局。以拿煮水壶的手的方向为准,命名为“左/右手席”,这是茶文化圈子里所约定俗成的。

“左手席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煮水壶放在泡茶者左侧,可放在桌面上或桌旁一张较矮的凳子上;而茶壶放在泡茶者面前正中,壶柄在右,壶嘴向左,方便用右手出汤。公道杯放在泡茶器的右侧偏前方的位置,大约呈30°角。

这个黄金角度,也正是为了操作的便利而设计的,如此出汤,肩膀舒展,动作自然流畅,呈现一种和谐之美。出汤之后,右手拿起公道杯分茶,同样也非常顺手、自然。

同理,盛放弃水的水盂(或称茶渣缸、书鱼等),放在泡茶者的右侧较远远的地方,方便处理弃去不用的茶水。因其类似于“垃圾桶”的功能(实际上并不能往里扔垃圾,只盛放水和茶渣),应该置于尽量远离茶席中心但手又能够得着的位置。

一些小道具的摆放就相对自由些,但也要注意茶席视觉上的平衡和操作的便利性,如茶荷、茶则放在中心区左侧,那么盖置、茶巾就放在右侧。

反过来也可以,按个人习惯。杯子,就不需要多说了,常规的陈列是在客人面前摆成一排,注意客人取用方便,并且要疏密有致,具有视觉美感。

茶席常用的茶具有哪些

茶席常用的茶具有:盖碗、茶壶、茶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茶荷、茶巾、茶盘、茶滤、茶桶、茶漏、茶则、茶夹、茶针、茶匙、桌旗、茶宠、杯垫、茶置、茶洗等。

茶席常用的茶具有哪些:

盖碗:盖碗是指一只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的茶具,主要用于泡茶。

茶壶:茶壶是一种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是茶具的一种,主要用于泡茶。

公道杯:是指用于均匀茶汤、再分茶至品茗杯中的茶具。

品茗杯:是指用于喝茶,较矮的茶杯。

闻香杯:用于闻香,比品茗杯更细长,多用于冲泡台湾高香的乌龙茶时使用。茶垫:比茶盘小,用于盛放品茗杯、递茶使用。

茶荷:用于盛放茶叶、观赏茶叶,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形状多以有引口的半球形,通常用竹、木、陶、瓷等制成。

茶巾:又称为“茶布”,多用棉、麻制成,可以用于擦拭干茶壶,也可用于擦拭滴落在桌面的茶水。

茶盘:茶盘是用于放置茶具、茶杯。一般而言,茶盘要平,才不会让茶杯不稳,摇晃不定。

茶滤:用于从茶壶中过滤茶汤,避免茶汤中有茶叶渣落入茶汤。

茶道六君子

茶桶:用于盛放茶艺用品器皿的器筒。

茶漏:在置茶中,用于放置在壶口上,可以将茶叶导入壶中,防止茶叶掉落在茶汤中,影响喝茶口感。

茶则:又称“茶勺”,用于将茶叶盛入茶壶中,也可以用于衡量茶叶用量,确保投茶量适中。

茶夹:又称“茶筷”,可以将茶渣从壶中夹出,也可以用于夹着茶杯洗杯,防止洗茶杯时烫手。

茶针:又称“茶通”,是用于疏通茶壶的内网,以保持水能流畅的从壶嘴中流出,不会被茶叶堵塞。

茶匙:又称“茶拨”“茶扒”,是一种细长的小把子,主要用于挖取泡过的茶、茶壶内的茶。

茶席装饰

桌旗:是摆放在茶桌上的软装饰品,功能类似与桌布,用于装饰茶桌。

茶宠:是一种用茶水滋养的宠物,或是饮茶时的把玩之物。多用紫砂或者橙泥等烧制的工艺品。

其他工具

养壶笔:一般用纯天然的动物鬃毛支撑,用于保养紫砂,陶瓷等各类茶器。

杯垫:用于放置茶杯、敬茶等等。

茶刀:用于撬茶饼、茶砖等紧压茶。

茶置:用于放置茶壶盖的器具。

茶夹架:用于搁置茶夹、茶针、茶匙等工具。

茶洗:也叫“茶渣缸”,用于清洗茶杯或者盛放茶渣水的器皿。

你的茶席还差了什么茶具呢?若是你还知道其他茶具,也欢迎各位补充~

泡茶用具有哪些

泡茶用具有煮水器、盖碗、紫砂壶、品茗杯、茶巾、茶则、茶针、茶漏、茶夹、茶匙、茶筒、茶荷、茶滤、茶盘、盖置、茶垫、茶洗、烧水壶等,在泡茶时需用开水将主泡器具烫洗一次,然后进行正常正常泡茶步骤,器具随取随用,冲泡完成后要及时清理,保持茶具干净、整洁。

泡茶用具都有哪些:

1、煮水器:包括水壶和炭炉,一般在逼格高的地方才能见到,由于用炭炉煮水时间比较长,所以现在用得较多的是随手泡,更方便快捷一些。

2、茶盘:就是底座,用来放置茶壶,茶壶漏出来的水流入茶盘中,以免弄湿桌子,用于湿泡法。

3、壶承:和茶盘一样的作用,不同的是用于干泡法。

4、茶巾:茶杯、公道边缘或杯底有茶水时,可以用茶巾擦拭。

5、茶壶:这个就是用来泡茶用的茶器,常用的有盖碗和紫砂壶。

6、公道杯:又称“茶海”,是用来盛放茶壶里的茶,便于均匀分茶给客人。

7、茶滤:架在公道杯上,用于过滤茶叶和茶渣的。

8、水盂:用于装清洗好茶杯茶壶后的废水,还有洗茶时不要的茶水。

9、茶荷:用来装茶叶,可给客人观赏干茶。

10、闻香杯:一般茶艺表演上会用到,用来闻茶汤香气用的,与茶杯配套使用。

11、品茗杯:也就是茶杯,给客人喝茶用的。

12、杯托:用于垫放品茗杯的。

茶道六君子:

1、茶漏:放在壶口上,漏取干茶,防止茶叶外漏。

2、茶筒:用来盛放茶艺用品。

3、茶勺:又称“茶则”,用来盛取茶叶。

4、茶针:用于疏通壶嘴,以免茶渣阻塞造成出水不畅。

5、茶匙:又称“茶刮”,协助茶勺将茶叶拨至茶壶中。

6、茶夹:用于夹洗杯子,也用于夹取叶底,便于欣赏。

泡茶工具有哪些

泡茶工具有公道杯、盖碗、品茗杯、紫砂壶、茶盂、小秤、茶滤、茶勺、茶则、茶荷、茶针、茶匙等,其中主要的茶具有盖碗、公道杯、茶杯。

泡茶工具有哪些:

1.茶夹

在盖碗冲泡白茶时,茶夹可以充当泡茶者的另外一双手,作用不小。

比如,在烫壶温杯时,就需要用到茶夹,逐一夹起盖碗的杯盖,品茗杯等,将沸水冲淋下去。

经过烫壶温杯,可以让盖碗、公道杯、品茗杯上残留的生水味发散出去,更能确保喝茶的卫生。

再则是,在泡茶待客的场合下,若客人杯中的茶完全放凉了,或者是需要换茶时,可以用茶夹,取回客人的杯中,倒入沸水冲洗后,再接着给客人重新斟一杯热茶,礼节方才更到位。

2.盖碗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盖碗有过这样的描述:“盖碗的盖意为天,盖托意为地,盖身意为人。”故又称三才杯,寓意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哲理。

使用盖碗泡茶,能够使茶叶沉积于底,注水时茶叶翻滚,易于泡出茶汁。在礼节上也有“端茶敬客”的作用。

3.公道杯

搭配盖碗,在练习冲泡出汤时,少不了要用到公道杯,别称茶海。

盖碗泡茶出汤时,出汤的开口,要垂直对准公道杯。

然后,在使用公道杯,逐一进行分汤。

公道杯,顾名思义,意味着斟茶分汤时需要均匀,不能厚此薄彼。

通常,公道杯宜选透明的玻璃材质为佳,可以方便更好的观察汤色,以及茶汤是否清透。

4.品茗杯

品茗杯,也就是平时喝茶品茶用的杯子。

通常,品茗杯的容量,不适宜选太大。

毕竟,茶需要小口慢品,不能一口闷。

再说了,盖碗冲出来的一道茶汤,数量有限。

若是用上一套容量过大的品茗杯,那就不再方便分饮。

5.杯垫/杯托

杯垫,专门用来垫着品茗杯。

一来,可以防止茶杯底部,有茶汤滑落桌面,留下茶渍和水渍。

二来,有了杯托,可以更好的给客人奉茶。

按照礼节,给客人斟茶时,需要用到两手,将茶杯端到客人面前。

茶杯的杯沿部分,双手不能直接触碰,以免在茶杯上留下指纹和污渍,变得不卫生。

而直接把手放在茶杯底部,又未免容易烫手。

这时,有了杯垫的存在,奉茶时就方便了许多。

6.茶巾

类似抹布,小小的一块茶巾,看似不起眼,但能发挥的作用不小,不容忽视。

茶巾的用途,用作专门擦拭茶具上的茶渍和水渍。

在使用公道杯分汤前,需要将公道杯的底部,放在茶巾上“蘸一蘸”,免得底部滴水。

分茶汤时,公道杯底部的水渍,淅淅沥沥的滴洒在桌面,会让人看起来很不卫生!

此外,像是冲泡岩茶等,汤色较深色,茶渍比较明显的茶类时。

素净的白瓷盖碗上,一旦挂上茶渍,就会异常的显眼。

故而,在泡茶时,一旦出现茶水流下,或者洒下,需要用茶巾,及时的擦拭,以免留下茶渍。

7.茶滤

冲泡干茶断裂、破碎的茶叶时,少不了要用上茶滤。

茶滤,可以过滤茶汤,以免碎茶末掉落到汤水里。

盖碗泡茶时,可以将茶滤架置在公道杯上,再倒出茶汤。

喝茶时,可以避免喝到满口碎末的尴尬。让喝茶过程更愉悦。

8.克秤

冲泡散装茶叶时,茶桌的抽屉旁,少不了准备克秤。

如此,才能更好的精准控制投茶量。

9.茶盂

用来专门盛放废弃的茶与水。

当杯中的茶没有饮尽,完全放冷后,不想再喝时,可以将杯中剩余的茶,倒入茶盂内。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茶席一共有几个要素组成和茶席一共有几个要素呢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茶的历史和发展英语演讲 茶的历史和发展思维导图

下一篇:更多文化

文化相关文章
更多文化文章

精选文化

文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