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花卉诊疗>病害

三叶草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三叶草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分类:病害发布者:秦俑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三叶草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三叶草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和三叶草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三叶草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三叶草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三叶草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

菌核病

一旦三叶草感染菌核病,那么在植株上会形成斑痕,一开始会呈现浅褐色,渐渐地斑痕色泽也会由浅褐色变成灰白色,这时根茎基部变得软腐,会长出所谓的菌核。轻者植株会发黄,黄色呈星点状,重则大片萎焉枯死。对于菌核病的防治方法是首先将植株拔起,集中处理掉以减少蔓延。在多雨的季节注意排水,避免积水。其次是用常见的化学农药——乙烯菌核剂,能使菌核细胞破裂。

病毒感染

如果是被病毒感染的白三叶,用药物防治很难奏效。可采用种子消毒,土壤处理,杀灭传播昆虫媒介等方法。

三叶草常见的虫害及其防治

叶蝉

是一种栖息于叶背、吮吸叶汁液的虫害。受害轻的植株叶片退绿,在叶片上会出现小白点,如果受害较重,会使整个叶片呈现苍白色,观赏价值大大降低。防治方法为4月下旬检查,若发现幼虫可施以农药喷杀,喷药要均匀,不仅叶面叶背,植株上下里外都要喷到。

地老虎

地老虎如它的名字一般,对根芽的危害极大,有的在地面咬断根茎,它们可以从地下啃食萌芽会导致植株成片死亡。对于它们的防治可以进行毒液诱杀,另外也可用呋喃丹颗粒杀灭,每亩用量1500-2000克。此药残效期长,施药后7-8周可免遭危害。

白粉蝶

是三叶草几大害虫之一。每年4-10月,白粉蝶便开始“作恶”,在夏季干热少雨季节幼虫能将叶片吃光,导致受害植物生长势减弱。对其的防治可在幼虫危害期喷青虫菌杀灭,也可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撒2.5%敌百虫粉剂,每亩用量3-4斤,效果较理想。

黄杨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黄杨的主要虫害

尺蠖及防治

大叶黄杨尺蠖的幼虫会吃掉黄杨的叶片,使黄杨叶片呈网状甚至整片叶子什么都不留下,吃完叶片叶子之后还会接着去取食下一片叶子,危害极大。

防治尺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分别从虫蛹和成虫入手。首先,在冬季和春季的时候,找出叶片上的虫蛹,然后全部消灭掉,以免其孵出幼虫。然后,再用黑光灯将所有的成虫都诱杀掉。

蚜虫及防治

蚜虫不仅会危害黄杨,对其他的树木植物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而且,蚜虫的繁殖能力超强,黄杨感染上蚜虫之后如果不及时治疗,整个树木都会被其毁掉。

防治蚜虫的方法当然也是多种多样。首先要出去杂草,特别是有虫卵的杂草要特别注意,最好一个都不要留。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可以用物理的方法将剩余的蚜虫诱杀,也可以喷洒农药将其彻底清除。

叶螨及防治

叶螨对黄杨的危害主要是叶螨会在黄杨的背面吮吸黄杨的叶片,使其失去养分。

防治的方法一是可以引来一些瓢虫,瓢虫是叶螨的天敌。而来可以喷洒药物,一定是进行叶面喷雾,喷洒时要注意自身安全。

黄杨的主要病害

叶斑病及防治

叶斑病又称枯叶病,初期的现象时叶子上面出现褐色的斑点,中期的时候,斑点越来越大,到后期,斑点会连成一片,最终导致整片叶子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是,冬季的时候把枯叶收集起来,烧掉或者深埋起来。在栽植的时候,选择健壮的树木进行栽植,以提高成活率。春天的时候定期喷洒药物,以除去病源。

炭疽病及防治

和叶枯病很类似,但是病斑从边缘开始扩大,并呈现出椭圆形,病斑的中央为灰白色的,到后期,病斑上面会出现小黑点。

防治的方法是,冬天的时候将枯叶收集起来,烧掉或者是深埋,以减少病源。种植在园林当中的话,要加强管理,提高树木的免疫力。喷洒一些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以除去病菌。

雪松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雪松的病害及其防治

灰霉病

1、雪松适宜种植在排水和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种植时切忌过密。

2、及时剪除并销毁病枝。

3、发病时需要及时喷施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化学药剂进行有效防治。

叶枯病

1、加强管理,增强雪松的抗病性。

2、尽可能清除病叶,减少侵染来源。

3、在子囊抱子成熟以后,喷施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是65%可湿性代森特8倍液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需要喷2- 3次,每隔10-15天左右喷一次。

根腐病

1、提高栽培技术,加强管理。

2、发病时根部浇灌乙磷铝、瑞毒霉、敌克松等药剂。

雪松的虫害及其防治

1、越冬期间向枝干喷洒3-5波美度石柳合剂。

2、冬夏两季需要适当修剪植株,除去过密枝和虫枝,加强通风和透光,以抑制虫体发育。

3、虫害发生时喷杀相应化学药剂来防治。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三叶草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和三叶草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宋梅的养护 宋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下一篇:更多病害

病害相关文章
更多病害文章

精选病害

病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