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养育肥猪的流程 养育肥猪技术视频教程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叶念琛

育肥猪应该这么养,看看你做到了吗

育肥猪精细饲养应达到料肉比2.4—2.6:1,日增重1000克以上,育肥期不过90天。要求饲养人员精明强干,选猪精益求精,饲养精耕细作,成本精打细算,称“精”细化管理。
一、圈舍准备
可建经济实用单列塑料暖棚猪舍,全进全出饲养方式,每次转群后彻底消毒栏舍、饲槽,并空闲一段时间。每期(批)育肥猪饲养3个月,4个月1个周期,年出栏3批。
二、选购仔猪
到无疫区内的标准化猪场选购健康三元猪。进猪后5-7日内严禁过量采食,仔猪适应环境后,安排去势、防疫和驱虫工作隐轮高。驱蛔虫口服伊维菌素,驱疥癣注射伊维菌,然后保健用药1周。注意不权去社会购买土杂猪。一是病,二是生产性能。
大量试验证明,二元杂交猪日增重比纯种猪高15-20%,三元杂交猪比纯种猪高25%左右。目前国内多采用长大杂交母猪与杜洛克、皮特兰或汉普夏等公猪交配,获得最佳的三元杂交组合。
三、桐差适度规模
小型养殖场,每批适度规模为100-150头为好,一般不超过300头。坚持“留弱不留强”、“夜合昼不合”,即在转圈时转多不转少,留弱不留强,转大的,留小的,防止因转圈带来的应激,大欺小等,防止打架。要按来源、品种、体重大小合理分群合圈,合圈时安排在晚上,白天不合圈。每圈饲养10-30头。
四、供给清水
乳头饮水器高度为中猪35-45厘米,大猪45-55厘米。一般冬季饮水量为采食量的2-3倍,春秋季4倍,夏季5倍。猪的饮水必须消毒,即便是自来水,也要消毒处理。有质还要进行过滤沉淀。不消毒的饮水极易导致猪的腹泻。
五、重视调教
猪只进入猪舍后3天内不离人,及时调教,尽快养成采食、排泄、躺卧三点定位的习惯。可在猪舍内一角放些水和粪便,引导在此拉粪拉尿。
六、环境调控
肥育期适宜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为63-68%。注意换气,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温度低时要采取保温措施,可在圈舍栏增加垫料,覆盖彩条布和塑料薄膜等方式来增加舍内温度。温度较高时,地在洒水,采用通风排湿来降温。
七、卫生防病
注意消灭“四害”,切断疾病传播途径,保证生物安全。搞好圈舍卫生,保持猪栏干净、干燥,日清扫2次,每周消灶尺毒1-2次,疫病期间每日1次。经常观察健康状况、精神状态、采食、躺卧、排泄情况,注意防治呼吸道疾病,病猪早发现早隔离,重病者静脉给药。若场内或周边疫病流行,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疫病多发季节,或饲养管理条件和天气突变等情况下,选用以下用药方案:1吨饲料中添加15%金霉素公斤、50%黄芪多糖200克、板蓝根2公斤、防风300克、甘草200克,连续饲喂12天。

如何饲养管理育肥猪?

  育肥猪要如何管理才能提升养殖效益呢?只有实行”全进全出”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等的发生。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溼度和通风

  猪舍要保持干燥,就需要进行强制通风。为什么?现在大部分猪场没有强制通风,靠自然通风,但自然通风往往不能达到通风换气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进行强制通风。据观察,90%以上的猪场,通风换气工作没做好。到底通风起什么作用?通风,不仅可以降低舍内的溼度、降温,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提高舍内空气的含氧量,促进生猪敬悄生长。为什么到了秋天、冬天,猪场呼吸道病就来了?主要是通风换气没做好,这是猪场发生呼吸道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光照

  很多人认为,育肥猪还需要什么光照?到了冬天,有的猪场为了省钱,舍不得用透明薄膜钉窗户,窗户用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封著,这样很容易造成猪舍阴暗,舍内阴暗,会致猪乱拉粪使,阴暗与潮溼是往往是联在一起的。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入栏前准备

  首先要做好入栏前的一些准备工作,有的饲养员可能经验不足,猪一卖完以后,马上进行冲栏、消毒,这当然不错,但是方法不对。猪群走完以后,首先我们要把猪栏进行浸泡,用水将猪栏地板、围栏打潮,每次间隔1-2个小时,把粪便软化,再进行冲洗,这样冲洗就快了,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还有的饲养员冲完栏以后,立即就进行消毒,这个方法不对。按正常的程式,是浸泡--冲洗干净--干燥—消毒—再干燥-再消毒,这样达到很好的效果。

  育肥猪入栏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对猪栏进行修补、计划,和人员安排等。比方说,育肥猪每栋计划进多少,哪个饲养员来饲养,这些都要提前做好安排,敏稿物包括明天要转猪,天气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要有所了解。对装置、水电路进行检查,饮水器是否漏水?有没有堵塞?冬天入栏前猪舍内保暖怎样?都要考虑。

  猪群入栏以后,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进行合理的分群,要把公母猪进行分群,大小强弱要进行分群,为什么要进行分群?目的就是提高猪群的整齐度,保证“全进全出”。实际上,公母分群时间不应是在育肥阶段,在保育阶段已经完成。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密度的控制

  我们尽可能保证密度不要过大,也不能过小,保证每一栏10~16头,这样比较合理。超过了18头以上,猪群大小很容易分离。密度过小,不但栏舍的利用率下降,而且会影响采食量。为什么现在这个独生子女没有我们以前的多子女吃饭香、身体好?就是这个原因。

  另外,每栋猪舍要留有空栏,这起什么作用呢?主要为以后的第二次、第三次分群做好准备,要把病、残、弱的隔离开。比方说进300头猪,不要所有的栏都装满猪,每栋最起码要留5到6个空栏。如果计划一栏猪正常情况下养13头,那么入栏时可以多放两三头,装上16头。过一两个星期后,就把大小差异明显的猪挑出来,重新分栏。这样保证出栏整齐度高,栏舍利用率也高。

  猪群入栏,最重要的一点就要进行***,即通常讲的“三点定位”。“采食区”、“休息区”、“排泄区”,要定位,保证猪群养成良好的习惯;只要把猪群***好了,饲养员的劳动量就减轻了,猪舍的环境卫生也好了。三点定位的关健是“排泄区”定位,猪群入栏后将猪赶到外面活动栏里去,让猪排粪排尿,经一天定位基本能成功;如果栏舍没有活动栏,我们就把猪压在靠近窗户的那一边,粪便不要及时清除。

  有的栏舍有桥液门开向走道,往往猪一下地,如果不***,猪很容易在门这个地方排泄,为什么?因保育猪在保育床上时,习惯在金属围栏边排泄,所以我们***时要把这个肥猪舍的栏门这个地方“守住”,不能让它在这个地方排泄。转群第一天,我们要求饲养员对栏舍要不停地清扫粪便,并将粪便扫到靠近窗边的墙角,这样可以引导猪群固定在靠窗墙角排泄。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用料管理

  育肥猪在不同阶段的营养要求不一样。某些猪场的育肥猪饲料始终只有一种料。我们“长风华多”的猪虽然生长速度快,但是如果配方不科学,也不可能140天,平均体重达到114千克。

  另外,要减少换料应激。转群以后要进行换料,所以我们就要实行“三天换料”的方法,第一天,保育猪料和育肥料按2:1配比饲喂;第二天,保育猪和育肥料按1:1;第三天保育猪料和育肥料按1:2。这样三天就过渡了。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饲喂的方式

  通常育肥的饲养方式,有“自由采食”和“定餐喂料”两种方式。这两种饲养方式各有优缺点。自由采食大家知道,省时省工,给料充足,猪的发育也比较整齐。但是缺点是容易导致猪的“厌食”;该方法还很容易造成饲料的浪费,因为料充足,猪有事儿没事儿到处拱,造成浪费比较大;也容易造成霉变,因为,以前新增的饲料如果没有清理干净,很容易在料槽底存积发生霉变。自由采食再一个缺点是:猪只不是同时采食,也不是同时睡觉,所以很难观察猪群的异常变化;也容易使部分饲养员养成懒惰的作风,因为把料槽以后就没事儿,根本不进猪栏,不去观察猪群。

  定餐喂料也有它的优点:可以提高猪的采食量,促进生长,缩短出栏时间。我做过详细的试验,同批次进行自由采食的猪和定餐喂料的猪相比,如果定餐喂料做得好,可以提前七到十天上市。定餐喂料的过程中,更易于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定餐喂料的缺点是:每天要分三-四餐喂料,这样饲养员工作量加大了。另外,对饲养员的素质要求高了,每餐喂料要做到准确,难以控制;如果饲养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很容易造成饲料浪费或者喂料不足的情况。喂料的原则就要:保证猪只充分喂养。充分喂养,就是让猪每餐吃饱、睡好,猪能吃多少就给它吃多少。

育肥猪如何饲养

育肥猪的饲养是养猪场盈利的最后一道程序,因此,做好此阶段的饲养管理,十分关键。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育肥猪的饲养环境
生长肥育猪的适宜温度是体重60kg以前为16~22℃,体重60~90kg为14~20℃,体重lookg以上为12~16℃。
猪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
一般情况下,光照对猪肥育影响不大。
肥育猪舍的光线只要不影响采食和便于饲养管理操作即可。
不宜给肥育猪强烈的光照,以免影响肥育猪的休息和睡眠。
2、育肥猪的饲养密度
圈养密度若猪群体过大,密度过高,可导致猪只生活环境变差,猪只间冲突增加咐闷蚂,采食减少,影响生长,且猪群发育不整齐。
一般情况下,圈养密度以每头生长肥育猪占圈0.8~1.om2为宜,猪群规模以每群10头左右为佳。
3、育肥猪饲喂方法
生长肥育猪常以20~35头为一群进行饲养。
如果一个圈内的猪数较多,那么圈内的猪就会自行分为若衡埋干个小群,每一小群约20~35头。
如果圈罩告内只有一个采食或饮水位置,那么就会有一个小群的猪霸占住这一采食位置,并且力图排斥其他猪接近这一位置。
因此,如果大圈群养,圈内必须设置多个相互分隔的采食和饮水位置。
4、育肥猪的疾病防治育肥前做好免疫、驱虫、洗胃和健胃。
仔猪运回场内应免疫注射1次,常用猪瘟一猪丹毒二联苗;第二天驱虫,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片,按每千克体重20mg研细混入饲料中饲喂,以驱除体内寄生虫;用3%-5%的敌百虫液喷洒体表,以驱除体外寄生虫;第四天洗胃,连续2天;第六天健胃,按每10kg用大黄苏打2片的标准,分3次拌入饲料中投喂。

上一篇:玉米养牛技术视频 玉米养牛技术要点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