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云南哪里有网箱养殖技术的 云南哪里有网箱养殖技术培训班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烟花三月

黄颡鱼网箱养殖技术(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

黄颡鱼作为传统的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以其肉质细腻、肉刺少、营养价值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随着人工繁殖育苗的成功,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本文介绍的是在湖泊中网箱养殖技术。

一、养殖水体

网箱设置水域面积在l00亩以上,要求水体溶解氧长期在4毫克/升以上,水体透明度在40-50公分,水体无污染。网箱规格长4米,宽3米,深l.2米。网目5—8毫米,聚乙烯无节网片,网箱上用遮阳网遮挡,中间留0.5平方米投饵口,网箱上口用毛竹制成框架,毛竹每隔o.5米钻孔,插上60公分长的直径8毫米的圆钢,用来固定网箱上口。网箱底部用石头等作为沉子固定下口。网箱下水前要检查网衣有无破损,在投放苗种前7天下水浸泡,等网箱上有附着物时才可放苗。网箱中设置直径l米的食台,食台要求能上下移动自如,便于观察鱼的吃食情况和检查鱼的体质。

二、放养情况

投放的苗种规格要整齐,无病无伤。野外捕捞的苗种选择时要慎重,因为这样的苗种大多数都是用地笼等网具捕捞的,鱼苗在网内受困时间长,受伤严重,投放后死亡率高。鱼苗投放前用l%的食盐和l%碳酸氢钠浸泡30分钟。放养规格是280尾/千克。放养密度根据生长情况三次疏稀,第-阶段3月l0日投放,密度每立方米l000尾。第二阶段6月20日,鱼规格长到每千克l40尾时,密度调整到每立方米500尾。第三阶段7月25日,鱼规格达到每千克80尾时,密度调整到每立方米l50尾,直到养成商品鱼。鱼苗下水后连续用药嫌枝3—5天,用聚维酮碘0.5ppm由于是大水体,每箱酒药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上。

三、饲养管理

1、投喂:饲料为自配料,粗蛋白质含量45%以上。67%的鱼糜和33%的粉状料混合制成软颗粒,饲料大小根据鱼的规格不断调整,粒径3一6毫米。鱼糜用新鲜的野杂鱼或冰鲜鱼,加工前需消毒。粉状料要求细度在20目以上。配方为:豆粕60%,菜粕9%,玉米20%,麸皮5%,次粉5%,专用预混料l%。每天投喂3次,上午、下午、晚上各1次,晚上投喂量占全天饲料总量的60%,日投饲量5%-7%。鱼苗投放3天后开始诱食,每次投饵前发出敲击声,一段时间驯化便形成条件反射。开始将饲料投喂

在食台上,l小时以后检查,根据饲料剩余情况及饲料台上鱼的数量决定投喂量。如果饲料台上鱼的数量比较多,说明饲料量可以增加。诱食l0天以后,鱼形成定点定时吃食的习惯培老,投喂方式改成慢慢泼酒投喂,渐渐将鱼引到水的上层,在水面下20公分处吃食,每次投喂时间在30分钟左右。

2、防逃、透气管理:每周检查网箱1次,因黄颡鱼背、腹鳍条有硬刺,在受到应激反应时鳍条张开,锯齿般的硬刺容易钩住网,用力挣扎时导致网衣破损,发生逃逸事故。网目稠容易被青苔等藻类附着,网眼被堵,箱内外水体不能正常交换,造成鱼缺氧配者升浮头。藻类附着多时要及时清洗。7、8月份尤其要重视清洗网箱。由于网目稠,风阻力大,在大风暴雨季节要加固网箱,防止被风吹翻。

3、防病:黄颡鱼背鳍刺和胸鳍刺在受到刺激时张开,由于无鳞保护,且具有集群习性,体表极容易受伤。鱼种投放前用聚维酮碘药浴。鱼种下箱后连续用药3次,以后每隔l5天用药一次,每次2天。饲料中添加抗应激药物。在高温季节出血病发病机率较高,主要症状:鱼体表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腹部膨大,肛门红肿,鳍基充血、鳍条溃烂,腹腔积水。该病来势凶猛,蔓延迅速。处理不及时死亡率达30%。发现鱼摄食量下降,立即检查,确诊为出血病,泼酒抗暴灵lppm,连用5天,内服氟苯尼考,每千克饲料添加0.2克,同时内服维生素k等,5—7天为一个疗程。

四、养殖结果

3月l0l3至l0月30,经230天的饲养,l0月底起捕出售。8只网箱96平方米,投放鱼种65千克,计l8200尾,出售平均规格达l05克,总收获l7836尾,产量l873千克,每平方米产鱼l9.5千克,成活率98%,饵料系数l.96。黄颡鱼平均价格为30元/千克,总产值56l90元。生产成本:饲料费l2500元,鱼种费3900元,网箱折旧、药品费3000元,人员工资4000元,获利23400元,平均每平方米获利243元,投入产出比l:l.7l。

昆明有什么好的技术学校可以推荐吗?

昆明有一些不错的技术学校供您选择。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学校:

以上信息排名无先后顺序,也不代表我的偏好。在选择学校时,建议您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进行详细了解,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哪里有学养牛技术培训

河南省周口市周口市农业路北瞎友段磨让槐。周口畜牧养殖技术职业培训学校,成立于2013年位于河南省滑哪周口市周口市农业路北段,主要从事畜牧业,养殖业的培训。

上一篇:幼苗水蛭的养殖技术视频 幼苗水蛭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