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 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变化_致富项目_茶文化

茶文化>农业资讯>致富项目

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 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变化

时间:2023-11-29 19:39:38 作者:刘卓辉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 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变化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 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变化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 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变化

2023年文旅业十大消费高光场景

01抖音、小红书

小红书从精准女性流量的平台,到变为专业的种草社区平台,现如今已经成为与 旅游 出行相关内容增速最快的平台。2023年,小红书用户的全年笔记发布数量同比增长150%,在《2023年上半年度中国 旅游 行业发展分析报告》中,小红书以63.7%的占比,成为用户最常用的在线出行决策平台。而抖音在这份报告中,以56.5%的比例位列第二。

除了小红书超强的内容种草社区空间,流量极高的抖音平台也正在实现巨大的变现能力。

纵使会出现小红书滤镜景点差距被热议、抖音热门打卡地被诟病不符合宣传图等不利新闻,但是这两大门类的社区性、用户黏度与活跃度都比较高,受到90、00后等主流消费群体的喜爱。OTA进驻赛道变宽、变现能力增强,不可否认地受到资本的青睐,但是在这场“内容新消费争夺战”中,新的机遇与竞争选手正不断出现,平台们需要做的还很多。

02环球影城

从概念图公布、开始建园,筹建20多年、修建了7年的北京环球影城被注入了众多的期待。自2023年9月20开业以来,北京环影的吸金能力一绝。门票在正式开售的1分钟内全部售罄,据美团数据统计,仅美团平台环影周边五公里范围内的新开餐厅就达1067家,餐饮店收入增加近40%……即使环影有门票价格虚高的吐槽,但是依旧不妨碍游客对环影的喜爱,不管是园内还是园外的商铺销售额都暴增。

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变形金刚、侏罗纪世界、小黄人乐园,还有必打卡的“话唠威震天”等项目,为北京环影持续注入热度,吸引客流,同时也凭一己之力使北京的消费热度攀升。

据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已成为全球游客量最大的主题乐园市场,拥有近3000家主题乐园,但与庞大的市场相对应的却是仅13%的游玩比例。国内投资主题乐园消费热不减,北京环影动辄四五千元的消费还依然受到游客喜爱,会给国内的本土主题乐园什么启示?

03玲娜贝儿

著名的川沙妲己,自上海推出这只没有故事的小狐狸以后,就迅速收割全国各地少男少女的心。粉粉嫩嫩的装束,蓬松的大尾巴,一摇一摇地晃进你的心里。贝儿的故事非常简单,她是森林里面迷路后碰到了达菲,达菲用放大镜找到她身上的花籽后,成功将她送回了米奇的身边。

这位出道即巅峰的女明星,从明星们人手一只玩偶、粉丝排起数小时长队进入商店再到高溢价的周边公仔,都向大众证实了顶流的带货能力。即使没有影视制作支撑,只要IP人设塑造过硬、深入人心、形象行为讨喜,就是最大的流量钥匙。

04丁真

从丁真爆火,从成为家乡的 旅游 大使,再到如今到联合国发言,他不仅是个人价值在不断提升,也切实地为家乡拉动了 旅游 消费增长。通过丁真视角拍摄的甘孜宣传片《丁真的世界》,随意定格一帧都是当地美丽的风景,随后当地立马推出相关的 旅游 优惠政策,促使大家到甘孜理塘游玩。

丁真的走红与同步宣传家乡,使当地摘除了多年的贫困县帽子。在那其后,出现了一批为自己家乡代言的人,例如新疆昭苏县县长贺娇龙。她通过在冰天雪地中身着一袭红色的披风,英姿飒爽的骑马向大家展示沿途的风景,并且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打卡。

2023年,理塘县共接待游客人次, 旅游 总收入达1.52亿元,丁真的国民喜爱度从未消失且降低。2023年我们都期盼看到更多的“丁真”,更多为家乡做出改变、拉动消费增长的人才出现。

05消费券

消费券分为政府消费券、 社会 消费券、转移性消费券、 旅游 消费券和教育培训消费券五大种类,是实现经济政策的工具之一。我国首次发放消费券是在2023年前后,针对低收入家庭、退休职工等发放的100-200元人民币的消费券。

在因疫情影响而大量发放消费券之前,消费券属于少量定点定区域投放。在那时,政府已充分证明消费券拉动消费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重要选择。据数据统计,消费券转化为真实消费的比率接近100%。

而在疫情影响下,我国经济出现萧条,尤其是 旅游 业的停摆造成了大量的损失。为了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各地开始陆续发放消费券及 旅游 消费券。 旅游 消费券可用于 旅游 景点内的门票、住宿、餐饮、休闲 娱乐 等消费的减免折扣;消费券的目的也是促进消费,可用于各类指定商家、门店、餐饮商超等。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表示:“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在公正公开的前提下,推出各类消费券、购物券,促进消费回流和人气回升。”去年,你抢到消费券了吗?

06机票盲盒

在万物皆可盲盒的时代,各大航空公司也玩起了机票盲盒的服务。在指定的时间内用不足百元的价格购买一张未知的国内单程票,不满意可以全额退款,但是一旦锁定机票就不能退款或改签了。

2023年3月初,机票盲盒首次上线,吸引了超1000万民众的参与抢购,不少抢到的用户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的盲盒目的地。航司们在 旅游 复苏中巧思奇招,以其低廉的价格和盲盒的形式,狩猎消费者的好奇 探索 心理,出现了航空度假 旅游 的消费新赛道,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

#机票盲盒 在抖音的话题播放量也已经达到了7.4亿次,虽然说是民航业的创新之举,消费人次也在逐步增加,但是也需要注意售后服务与商品质量,将此类创新性盲盒服务引入 健康 赛道。

07《你好李焕英》

这部电影是2023年2月1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的,春节档奇幻喜剧电影。贾玲首次作为导演执导,由她的亲身经历改编。截至2023年4月10日,票房已达到54.13亿元,其电影女主角张小斐也凭此电影成功获得第34届金鸡奖最佳女主。

电影带来的IP热度从来都不可小觑。自《你好李焕英》上映后口碑爆棚,其取景地湖北襄阳的湖北卫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六〇三文创园、湖北化纤厂等地成为了热门打卡点,微博话题#你好李焕英取景地成网红打卡地#阅读量达1695.5万。当地甚至因为打卡人数太多 ,而不得不张贴告示谢绝参观。

而据恒腾网络发布的公告显示,将旗下儒意影业所持有的电影、电视剧IP授权给恒大 旅游 集团,其旗下14个童世界主题公园均可使用儒意影业旗下IP。这也就是表明,这部国民度极高的电影有望在全国的恒大童世界落地,打造出电影主题乐园以及IP衍生品和粉丝见面。IP赋能主题乐园巨大的流量,让我们期待恒大童世界是否能顺利开发运营好这个大IP。

08《司藤》

2023年,电视剧《司藤》热映。在电视剧中给观众展示了大理、香格里拉、西双版纳、普者黑的绝美风情,实景拍摄将云南的风光赏心悦目的呈现给了观众,其取景地云南再次大火。不少剧迷纷纷表示,这难道不是云南的 旅游 宣传片吗,让人分分钟有想要打卡的冲动。

香格里拉纳帕海、普达措国家公园、独克宗古城等等,在剧中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视IP赋能当地文旅的案例不再少数,这部电视剧历经多次的实景拍摄,自然风光与剧中场景实现了完美的融合,让观众直观地体会到了自然生态环境的视觉享受与冲击。

09《漠河舞厅 》

漠河舞厅是一首歌,也是一个地方。起因是这首歌的现场Live传到了抖音上,趁着电影的宣发效应,在短短两天时间内冲上了网易云热歌榜第二位,QQ音乐热门搜索第一位,微博话题搜索量达1478万。

“我从没有见过极光出现的村落,也没有见过有人在深夜放烟火,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杀人又放火,你什么都不必说,野风惊扰我。”

或许歌词的深意戳到了年轻人的内心,这首歌爆火的同时带火了漠河,同时也揭开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1987年,《漠河舞厅》原型张德全因火灾痛失妻子康氏,在之后的三十余年中张德全一直没有再婚,而是延续着妻子跳舞的爱好,留下了独自在舞厅徘徊及舞蹈的身影。

借着《漠河舞厅》在抖音上不断上升的热度,漠河文体 旅游 局也借势跟进。在其官方账号上发布《漠河舞厅》的内容介绍视频,不仅是有对于舞厅、老人的介绍,还有关于漠河的介绍视频。感人的故事加上文旅局的大力推介,有很多游客因此到当地打卡,探访舞厅。如今,#漠河舞厅打卡的话题也已经有了1706次播放量,这座漠北小城正成为一个新兴的网红打卡地。

10《唐宫夜宴》

要说去年跟文化相关最火的是哪一个地方,那一定不能忘记河南。河南春晚上的《唐宫夜宴》惟妙惟肖的舞姿表演,以歌舞的形式首次打败了小品的观看人次与流量,强势出圈,更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赞扬与转发。该舞蹈是由河南省歌剧院对原先的参赛作品《唐佣》改编而来,演员们在嘴里塞上棉球、穿上海绵假体衣、唐三彩纱衣和唐朝流行斜红妆的装扮,动作灵活俏皮,就像是古画里内的唐朝小胖妞们一个个复活了。

自《唐宫夜宴》成功出圈,河南仿佛就找到了流量钥匙。端午奇妙游节目再现了曹植的名篇《洛神赋》,水下舞蹈《祈》身着红黄绿三色衣衫的舞者化身“洛神”随着音乐婆娑起舞,画面美到令人窒息,用“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形容最为合适不过。重阳期间的奇妙游栏目连续打造7期“中国节日”系列爆款节目,引发观众的热烈追捧。

影视舞蹈节目的出圈,给河南也带来了高人气的 旅游 消费,国庆期间,河南全省共接待游客6675.07万人次, 旅游 收入达322.32亿元。根据河南省热门景区榜单来看,大部分游客都比较喜爱充满文化属性的景区。对于目前越来越泛年轻化与流量化的节目表演来说,河南依托自身的 历史 文化北京将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历史 文化名城的称谓也越来越响。

2023疫情不断反复,经济也经历了复苏重组,艰难坚持下来的各行各业正想尽一切办法,夹缝求生、破圈迭代。从河南文化自信、影视剧IP流量、主题公园对城市的赋能等几大消费高光场景,看2023的文旅业在优秀的展现它的生存及成长能力,我们期待着2023年有更优秀的消费高光场景,带来文旅业全新的面貌展现。

春节假期,旅游市场会如何

春节假期出游人次达2.51亿 春节假期出游人次达2.51亿,2023年春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春节假期出游人次达2.51亿。 春节假期出游人次达2.51亿1 春节遇冬奥,旅游年味浓。记者从文旅部获悉,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春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23年春节假日同期的73.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同比减少3.9%,恢复至2023年春节假日同期的56.3%。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文化和旅游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各项工作,疫情防控措施严格,安全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产品供给丰富,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同时,加大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供给力度,丰富群众节日生活。春节假期,探亲访友、都市休闲、乡村度假、冰雪休闲成为市场主流,自驾旅游、家庭出游、小团定制、“研学+非遗”成为假日出游的主流模式,广大游客去郊区“包个小院儿过大年”、住民宿成为假日新宠。 “周边游+深度游”模式凸显,近程旅游品质化、个性化趋势突出。 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省内游、跨省游比例分别为78.3%、21.7%。近程自驾游、亲子游、主题公园游、冰雪游等短途休闲活动增量明显,在本地找“年味儿”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过年选择。预约向导、周边精致露营、租车自驾本地游、精致旅拍等近程休闲活动提质升级,品质化、个性化产品更加契合春节出游需求。“民宿即目的地”“泡民宿汤池”成为假期家庭游、亲子游重要方式。独栋民宿受欢迎,“包个小院儿过大年”成为时尚。某民宿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独栋民宿订单量比2023年春节上涨约56%。北京乡村民宿预订火爆,与2023年同比增长1.4倍,呈现“一房难求”态势。 冰雪旅游热度提升,成为春节假日旅游的新亮点。 在冬奥热情持续高涨的带动下,以冰雪项目为主的冰雪游成为虎年春节假期的时尚新潮玩法。北京、辽宁、吉林、浙江、四川、新疆等14条春节假期冰雪主题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发布,带热周边滑雪、温泉、非遗、研学、美食、酒店等业态。河北滦平金山岭滑雪场、黑龙江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安徽天柱山滑雪场等景区人气较旺。湖北神农架将冰雪旅游与运动、节日、民宿相结合,打造了“滑雪+赏雪+过大年+住民宿”的组合产品。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于除夕当日恢复开园,吸引大批游客前往“家门口”的滑雪场感受冰雪旅游的乐趣。 传统民俗文化有机融入春节活动,文化迎春氛围浓厚。 各地张灯结彩,扮靓古村古镇,年画、春联、窗花、庙会、龙舞、狮舞等年俗元素营造浓浓“年味”,寺庙祈福、非遗体验、民俗拜年等活动深受游客欢迎。三星堆文物上央视春晚掀起博物馆旅游热潮,“博物馆里过大年”逐步成熟并形成品牌。皖北乡村市集轮番上演精彩节目,淮南寿县大鼓、宿州泗县泗州戏、太和狮子灯等表演,吸引众多周边游客。福建各地围绕“福”文化开展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 数字技术丰富文化和旅游体验,智慧 旅游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 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开展云展览、云春晚、云讲座、云演艺等丰富多彩的线上文化服务活动。陕西推出“云享文化·健康过年”线上文旅惠民活动。济南组织开展“云赏泉城 云游济南”系列线上活动。河北、山西、上海、江苏、贵州、云南等地强化智慧 旅游技术应用,方便游客通过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和OTA平台,一站式获取预约、限流、疫情防控、管理服务等信息,利用大数据引导游客错峰出游,实现科学管控、智慧限流。 春节假期出游人次达2.51亿2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春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23年春节假日同期的73.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同比减少3.9%,恢复至2023年春节假日同期的56.3%。 新春佳节遇到北京冬奥会,让冰雪旅游成为这个假期人们出游的热门选择。数据显示,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以“冬奥”为关键词的搜索热度增长200%;春节假期前3天的滑雪门票订单与去年相比增长33%。飞猪旅行网的数据也显示,春节假期冰雪旅游相关商品订单量比去年春节增长超30%。在去哪儿网平台上,春节假期北京滑雪场的票量,均超过了2023年春节同期票量2倍多,北京的天然冰场如什刹海、颐和园等,也在春节假期迎来游客高峰。 北京渔阳滑雪场总经理李新华说,能明显感受到北京冬奥会的到来极大激发了游客参与冰雪运动的兴趣,“这个春节假期,不光是雪场的人流明显增长,周围的酒店、民宿也是一房难求”。 在南方,冰雪旅游同样火热。景尚旅业集团营销事业部总经理李扬表示,今年春节天气晴好,浙江安吉云上草原滑雪场的门票预订量已经达到去年的2倍,度假区官方酒店等接连3天满房。 商家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满足大众高涨的文旅消费需求。在位于河南的银基冰雪世界,游客可以体验结合冬奥会元素的冰雪亲子竞技赛,在欢乐互动中享受家人的相互陪伴,度过愉快的假日时光。“我们通过与商家一起调整产品思路,创新商品组合形式与营销,希望为冰雪旅游提质升级尽一份力。”飞猪度假事业部副总经理崔宇鹏介绍。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若山认为,冰雪旅游因北京冬奥会的同期举办成为虎年春节期间最火热的旅游业态,冰雪运动游、冰雪民俗游、冰雪康养游以及室内冰雪游等多类型产品为游客畅玩冰雪带来了诸多选择。“近年来,随着南方滑雪场逐渐增多,南方地区潜在的冰雪消费需求逐渐释放。”吴若山表示,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为各地发展冰雪旅游带来新的机会,各地应因地制宜打造辨识度高的冰雪旅游特色品牌,精准服务不同消费群体,充分激发大众冰雪消费活力。 除了冰雪旅游热火朝天,这个春节假期旅游市场还呈现近程旅游品质化、个性化趋势突出的特点。文旅部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省内游、跨省游比例分别为78.3%、21.7%。近程自驾游、亲子游、主题公园游等短途休闲活动增量明显,在本地找“年味儿”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过年选择。 春节假期出游人次达2.51亿3 [ 交通运输部通报称,春节假期7天,预计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送旅客1.3亿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31.7%。 ] 尽管受到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2023年春节假期依然呈现出“安全、平稳、有序”的特点。多地假日市场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新消费模式,正带动旅游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2月7日,春节假期刚结束,多部门就发布了最新统计数据: 交通运输部通报称,春节假期7天,预计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送旅客1.3亿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31.7%,比2023年(疫情前)同期下降69.2%。 其中,预计铁路发送旅客3029.7万人次、公路发送旅客9127万人次、水路发送旅客304.6万人次、民航发送旅客500.9万人次。全国高速公路累计车流量预计23946万辆次,比2023年同期上升约9%,比2023年同期下降约13%。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测算也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23年春节假日同期的73.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同比减少3.9%,恢复至2023年春节假日同期的56.3%。 2023年春节假期,旅客出行出游面临安全与防疫双重考验。 1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对执行防疫政策提出明确要求: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不得随意扩大限制出行范围;不得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所在地市及全省;不得对低风险地区返乡群众采取强制劝返、集中隔离等措施;不得随意延长集中隔离观察和居家健康监测期限。这使得春节期间的人口流动相比去年有所增加。 依据百度迁徙指数,分地区看,广东、浙江、上海等发达地区以迁出活动为主;相比之下,安徽、湖南、江西等地区迁入的活跃度更高。这主要反映了春节外出农民工返乡的规律。 从城市间的迁徙活动看,迁徙受疫情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如北京,春节前一周的净迁出指数虽然高于去年,却与疫情前相比明显偏低。 在节前交通运输部2023年第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刘鹏飞表示,受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今年春运期间公众出行主要以中、短途为主。从流量变化看,呈“节前平稳、节中反弹、节后回升”的特征。 交通运输部有关人士介绍,眼下,各地交通部门正精心精细做好春运返程服务。比如江苏交通部门组织志愿者在交通流量较大的国省干线、城市出入口处免费提供口罩、洗手液等防疫用品等。 冰雪旅游空前火热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地旅游、林草部门了解到,2023年春节假期,旅游活动“小型化”“线上化”的.特色明显。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公号“乐游上海”6日晚发布的数据显示,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农历虎年春节假期7天,上海共接待游客1098.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7.21亿元。 上海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推出“云展览”“云演出”“云课堂”等,累计吸引326.99万人次浏览和参与。携程、抖音、美团、腾讯、得物等推出的“云上过大年”主题活动累计浏览量近6亿人次。话题浏览、视频播放量达2.1亿次,直播互动观看近400万人次。 江西明月山旅游度假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节假期人气火爆,除夕至初六7天共计接待游客83.61万人次,综合门票收入5821.51万元,旅游综合收入60547.47万元,同比2023年分别增长11.54%、16.34%和13.7%。 受2023年北京冬奥会的影响,各地冰雪旅游空前火热。今年1月28日,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3年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名单里,以“冰雪体验”“滑雪体育”“冬日时尚冰雪”为关键词的景区景点最为集中。冰雪旅游在今年春节假期急剧升温。 携程数据显示,连日来,以“冬奥”为关键词的搜索热度比往年增长超过200%。在北京后海、颐和园等景点,从大年初一开始,游客们就成群结队地赶来滑冰、玩雪。在云南,滑雪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近两成。今年春节假期滑雪门票订单同比增长33%,滑雪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52%。昆明融创雪世界、曲靖大海草山滑雪旅游度假区等冰雪游景区人气旺。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2023~2023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3233亿元。 但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今年春节假期,旅游活动也存在“冷热不均”的情况。7日,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主任陈景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春节受连续阴雨天气和深圳疫情影响,游客量大幅锐减。除夕至正月初六,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总接待游客量约为2.8万人次(往年超过10万人次),同比下降七成。 生态旅游超过国内旅游人数一半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生态旅游业没有消极懈怠,而是贴近市场和公众寻求突破。国家公园、森林步道、冰雪旅游等成为旅游热门。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林草专类园、国有林场、国有林区等区域共接待游客20.93亿人次,超过国内旅游人数的一半,生态旅游游客量已恢复至2023年游客量的约70%。 以广西为例,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介绍,2023年,全区林业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年接待游客量约1.45亿人次,总消费额超1300亿元,占全区文旅产业总收入的20%以上。 广西是森林资源富集区,发展林业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条件得天独厚。目前,广西已建成自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人家等森林康养目的地158处,创建62处森林康养基地,成为全国重要的森林康养集散中心。 “来宜春的游客,多是冲着森林旅游来的。”江西省宜春市林业局局长介绍,作为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宜春做好养生休闲、文化创意、生态观光三篇文章,打造了既有看头又有玩头的休闲度假产品。 介绍,观光、游憩、住宿、餐饮、会议、商务洽谈、康养等“全套”的旅游服务,拉长了宜春的旅游产业链,在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的同时,也增加了旅游综合效益。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也明确,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创新提升国内旅游;推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推出一批生态旅游产品和线路;丰富优质产品供给。 马蜂窝旅游国内目的地研究院院长孙云蕾对此表示,后疫情时代,“人山人海”的大众旅游路线逐渐“退居二线”,文化、艺术、体育、生态、亲近自然等重体验的内容逐渐走红,也成为旅游业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 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分析所的研究结果预测,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疫情影响和市场因素,预计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39.8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8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27%,分别恢复至2023年同期水平近七成。预计出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达两成,恢复至2023年的两到三成。 该数据分析所研究人员胡咏君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冲击仍在持续,宏观经济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在旅游业表现得更为明显,需要对困难、问题和风险做更充分的准备。

无“夜态”不旅游,文旅业或将进入超长待机模式

今年十一的8天假期,燃起民众积攒了半年的出行热情,也用事实证明了经济内循环的强大购买力。据文旅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

旅游恢复阶段中,有一个新兴商业模式不可小觑——夜游经济。

虽然此前国内也有类似的夜间亮灯项目,但2023年十一长假无论是地方政府、亦或旅游机构,都设法为产业进行“超长待机”设置,让文旅产业最大程度获得商业机会。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23年携程门票上线的灯会专题活动,游客数量同比增加了114%;2023年携程相关数据显示,厦门鹭江夜游、环鼓浪屿夜游等夜间游船产品备受欢迎,旅游业态正从日间饱和的项目中衍生更多“夜态”出来,从而形成一片新的蓝海。

双节“人从众”,消费者从外需急转内需

综合各地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八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携程发布的《中秋国庆假期旅游大数据报告》也显示,假期国内大交通、酒店、景区增长全破100%,旅游业恢复超八成。十一假期间,多地景区门票售罄,大家熟悉的“人从众”回来了。

有趣的是,今年一些旅游新玩法也进一步升温,比如“假装在国外”,网友纷纷到与国外风情相似的国内景点打卡,拍出了足以乱真的异域风情照片。在威海的海边小镇,诞生了众多“假装在日本”的笔记,而在重庆的民宿中,网友也拍出了在摩洛哥旅行的感觉。还有影视作品拍摄地打卡玩法,满足了粉丝的追星心理。另一个小众、个性化、新奇的项目就是“夜游”了。

今年“夜游”概念突然火了,面对夜游的千亿市场,大家蜂拥而至,希望能分到一杯羹。

“一个地区夜晚灯光亮度与它的GDP成正比”,夜经济是现代都市新经济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扩大内需的有效措施,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夜间经济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成为城市GDP的新轴心。

夜游项目的开发应判断市场需求,综合自身的市场基础、住宿配套、区位优势、度假功能、景区资源等方面来综合考虑。而其中的核心元素是夜景,这是吸引游客的第一步。目前国内的经典夜景有哈尔滨冰灯节、上海的黄浦江两岸、西安大唐不夜城、点亮童话场景的重庆洪崖洞、和迪士尼的烟花汇演等。让夜变得亮起来,美起来,是吸引游客的第一步,也是夜游经济发展的基础。可以想象,明月升起、华灯初上、烟花璀璨、流光溢彩,视觉盛宴到感官体验的享受,夜晚的景色的确比日间的景象更具神秘感和魅力。

夜演,则是夜游经济的核心内容。夜景如果是壳,那么夜间演出则是灵魂,比如“大唐不夜城”用灯光秀吸引来客户后,再用不倒翁等演出留住了游客,甚至一度登上热搜。旅游演艺已经成为很多游客夜间休闲的首选。它是夜游经济的引爆点,也是最快打破景区淡旺季的突破口,延长旅游时间的重要手段。

夜间演艺中的“印象刘三姐”等项目,就是实景演艺依托真山真水,多以当地文化、民俗为主要内容,从诞生之日到今天,都是长盛不衰的旅游标杆项目。

其实,夜游经济在国外早已有一定的成熟市场。

资深旅行家兼旅行杂志摄影师ANAN告诉文娱价值官记者,她就有一个全球夜游系列的旅行计划,目前已经完成了新西兰、新西兰、台湾等规划。

ANAN回忆道,去新西兰特意预约了南岛和北岛的夜游观看萤火虫项目,她和朋友们先去了北岛的卡维提山洞、卡瓦卡瓦,怀托摩萤火虫洞,之后在南岛又去了查尔顿萤火虫洞、龙洞、蒂阿瑙萤火虫洞,这些萤火虫洞的观赏都是当地著名的夜游项目,在怀托摩萤火虫洞ANAN一边划着皮划艇驶向神秘的萤火虫峡谷,观赏梦幻的萤火虫洞穴。ANAN告诉我们,凡是去新西兰旅行的人都会在夜晚看星空和萤火虫,可以玩夜游项目为拉动新西兰旅游经济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新加坡的夜间野生动物是世界上第一间专为夜间动物而设立的野生动物园。游客一边观看到夜间动物在设有特别照明展区内的一举一动,一边听到从黑夜中传来的各种动物鸣叫声,在这间动物园里可以见到夜行动物难得的活跃一面。

最让ANAN难忘的夜游项目,是台湾的夜宿海洋馆。客人在闭关后,先去领垫子和被子,晚上工作人员讲完注意事项后就离开海洋馆,只剩小部分夜宿的客人盖着被子享受整座“海洋天空”。当巨大的白鲸送ANAN的头顶游过,当成群的彩色小鱼在上空游移,这样的感官体验是前所未有的。

因为疫情缘故,ANAN留在国内已经快7个月,随着国内游的逐渐开放,她也拿起相机走进国内的景区,而今年十一期间关于夜游的宣传也让她有一种强烈的感受:中国夜游经济正在迎来一片蓝海。

收入增长124%,亮灯式夜游带动周边经济

夜游项目如何做得更富有文化性和差异化,如何增加高质内容,才是夜游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今年十一双节期间,不少文旅夜游项目都以创新内容来招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

国庆期间,曲江新区及大唐不夜城最新旅游数据显示,在“黄金周”期间曲江新区共接待游客415.24万人次,旅游收入21.03亿元,各大旅游景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曲江新区各大景区共计举办10大类、64项文化旅游活动中,夜游项目“大唐不夜城”表现更为突出,双节共接待游客264.73万人次,创接待人数新高。

伴随文旅产品升级,全新文旅消费市场扩展,整体呈现消费力强劲趋势,大唐不夜城,西安楼观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大唐芙蓉园等免费景区的二次消费,也大幅提升,夜游经济在小长假期间显示出一定的实力。其中,大唐不夜城在客流,按可比口径同比下降的情况下,街面收入增长124%。凭借流光溢彩的夜色,和晚间各具特色的地方美食,花样繁多的生活方式体验,让西安旅游“人气王”项目体现了应有的“吸金”能力据地方媒体报道,“大唐不夜城”周边的大悦城、银泰城、海港城等商贸综合体,销售收入近9000万元,占曲江核心区全部商贸综合体,销售收入比例首次超过50%,成为全区商贸综合体消费的半壁江山。

今年十一,上海的古猗园也推出了“夜游”项目。夜晚的江南园林配以量身定制的灯光,包括中秋拜月、猜灯谜、京剧专场演出、汉服体验等一系列传统节俗“夜游”轮番上演,游客可“沉浸式”体验在古典园林中过节的魅力。园方表示,今年夜游的亮点之一为“中秋拜月”在古猗园小草坪举行了拜月仪式,园方营造了“月兔赏月”景观,“玉兔”也从广寒宫被请下人间,和游客一起共度中秋佳节。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常在白天举办的“江南市集”,今年十一假期也将延至晚间,跨界“夜市”。

佛山的首个水上夜游项目,在十一假期迎来第一批游客。三龙湾游船项目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岭南水乡文化游船项目,串联三龙湾特色景观和地标建筑,形成特色夜游线路。三龙湾游船是打造“夜佛山”品牌的一个重点项目,通过这个窗口,让游客感受岭南文化的底蕴,感受佛山的水乡诗意。正式启航的三龙湾号游船,游船航线采用环线巡游方式,约1个小时的航程内,不仅能观赏极具岭南水乡特色的自然景观,近距离感受佛山工业文明的力与美,还能感受繁华都市高楼林立的璀璨光辉,在工业构筑物上结合灯光点缀的方式展现,打造一个星空主题的灯光效果。

北京的夜游项目也很有欢迎,世界花卉大观园景观由十五大温室和十五个花园广场组成,各式植物千奇百怪、花团锦簇,在10月1日-12月1日,这里将持续剧本为期两个月的2023北京首届国潮夜游节。园内设置了国潮梦幻秀、潘多拉秘境、粉色沙滩、国潮夜市、网红游乐五大主题,结合传统花灯、光影、造景等打造出多元化的观赏、体验场景。除了五大主题,还有7D极光秀、摇船放河灯、音乐互动投影等多项看点。

从国庆中秋起,南京城墙景区推出“潮玩明城墙,点亮夜金陵”夜游活动,用科技创新元素扮靓美丽古都的文化地标。据悉,夜游活动分为中华门和解放门两个片区开展,中华门景区以光雕艺术秀为特色,光影演艺与实景演出巧妙互动,开启穿越时空的对话;解放门景区则将明文化与游客参与度深度结合,带来沉浸式活动体验。大型科技光雕艺术秀——《明月印·中华门》,在长假期间每晚在南京中华门瓮城内上演。

此外、成都、长沙、芜湖等多地都将夜间项目进行开发和升级,让游客在日间游览后还能延长游玩时间,而且有些因为季节原因已经转淡的景区通过灯光设计和商业结合,再造新景的同事,还能延长游玩时间,打造夜游新经济。

比如融创文旅城推出的“阿狸舞”和“夜跑打卡”“海洋夜宿”“夜光巡游”等阿狸系列夜游活动在各业态中同步上演,欢乐氛围贯穿全“城”。在阿狸助阵的舞蹈中,游客在体验春城温暖的同时还能感受夜间畅游的激情澎湃;在夜光巡游中,各种可爱通话中的小动物与你陪伴,让你不孤单;在“海洋夜宿”中,与海洋生物同眠,共享海底浪漫……

针对此次夜游活动,融创文旅整合业态资源,联合品牌商户,链接各行业伙伴,为全国游客呈现出创新的夜游产品和场景。未来,融创文旅还会持续挖掘“一城一色”城市特色,打造更多满足“一人千面”情感需求的IP场景,衍生出广阔的可能性。“融创文旅·欢乐无夜”之“夜夜夜阿狸”主题夜游项目,是夜游生活方式的创新项目,试图发展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提供具有本土特色的夜生活形态,打造“文旅+”场景深度交融,共建夜游主题IP的商业模式。

夜态化产品,如何成就文旅新兴市场增长点

正所谓无业态不休闲,无夜态不度假。如果说业态是空间上的,是休闲旅游的常态;那么夜态就是时间上的,夜态化产品是度假旅游新兴市场增长点。旅游小镇和街区无疑是夜游产品最密集、最具生活化气息的所在,夜游再次成为了不少地方重振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

在景区与商业融合上,夜游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购物、美食、娱乐、夜宿、夜行等体验都有待完善。

首先是夜间购物,这个具有一定年代历史的销售模式早就淡出我们的记忆,被取代的是24小时便利店、24小时超市,但夜间购物,其实还有着丰富多样的产品与场景形式。对于我们的景区、旅游目的地来说,夜间购物是有很大的潜力的。夜市这样的场景迎合了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游客喜欢晚出晚归,再加满足消费者体验式购物欲在晚上更强烈,所以做好夜间购物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美食体验中的夜宴,是夜游经济最受欢迎的业态之一。据说,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吸引游客的夜间美食街,一个可以体验地道市井味道的美食夜市,一场在夜幕下有引爆效果的美食节。美食场景和夜间经济结合到一起,他们既是城市的缩影,也代表着城市的文化。

夜间娱乐,是夜游经济内容的集中体现。除了宅在家里熬夜,越来越多人开始选择出门娱乐度过晚上的时光,这也是夜游项目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打造的夜游项目真的可以满足游客对于娱乐的需求吗?还是社交需求?

夜宿,是夜间消费的一个重要选项,但一直没有被有效开发出有价值的产品。夜间住宿是有效延长夜间消费时间的重要方式,也是夜间消费的必选项之一。说到夜间住宿,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夜宿海洋馆这样的网红项目,而以此类推,还能开发更多体验式住宿内容,“为一晚住宿远赴一座城”才是终极目标。

夜行,一个城市的夜游路线,往往最能体现城市面貌,而许多经济发达且有江有海的地方,都保留着水上交通,盘活这些资源让夜航延续日间的行程,会给不同需求的游客以满足。经典夜航包括香港维多利亚港、上海夜游黄浦江、广州夜游珠江这些著名的夜游。

据悉,受疫情影响一度停摆的成都“夜游锦江”于4月再次起航。“夜游锦江”位于成都沿锦江而建的240公里锦江绿道中,从东门码头到合江亭一段,以“锦江故事卷轴”为主线,串联都市休闲、东门集市、闹市禅修、锦官古驿四大片区,打造六大主题场景,绘制出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生活美学地图。

此外,观赏萤火虫也成为夜游项目里的一大亮点,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就开发了这一深度自然体验活动。杭州西溪湿地也有夜游摇橹船观赏萤火虫的“萤火虫溪谷”,上海的同事体验后告诉我们,在进入湿地后看到那片茂盛植物里闪闪发光的萤火虫们,仿佛回到小时候。

境内游的夜间玩法并不单调,目前真正缺乏的是让人印象深刻的IP,完善的配套和创新精神。在硬件符合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各景区和机构急需升级软件和服务,夜游对安保、风控要求更高,用户对体验的敏感度也更高,目前国内夜游发展尚属早期阶段,借鉴国外已经成熟的项目同时,根据地方特点进行开发,植入本土IP,也是不错的方式。还记得故宫曾经褒贬不一的夜游项目“故宫观灯”吗?在仓促上马的灯光秀下,隐藏着当下夜游执行者急于求成的心态,和对市场过于草率的判断。

夜游项目内容的打造,还是要回归商业本身的价值,挖掘其自身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并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意夜游项目,是夜游长远可持续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避免同质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希望中国更多一些类似哈尔滨冰灯这样的超级夜游IP出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文旅产品选择的同时,也为文旅产业增加更多的商业机会。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 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变化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 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变化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广东冬天宝宝穿什么衣服 广东天气宝宝应该怎么穿衣服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本文标题: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 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变化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11014.html

使劲推荐

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 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变化
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 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变化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文旅市场面貌如何 广东文...

广东冬天宝宝穿什么衣服 广东天气宝宝应该怎么穿衣服
广东冬天宝宝穿什么衣服 广东天气宝宝应该怎么穿衣服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冬天宝宝穿什么衣服 广东...

广东兴业银行逾期如何协商还款 广东兴业银行逾期如何协商还本金
广东兴业银行逾期如何协商还款 广东兴业银行逾期如何协商还本金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兴业银行逾期如何协商还款...

如何查询广东高考投档人数多少 如何查询广东高考投档人数情况
如何查询广东高考投档人数多少 如何查询广东高考投档人数情况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如何查询广东高考投档人数多少...

广东如何建设冰雪产业基地呢 广东如何建设冰雪产业基地项目
广东如何建设冰雪产业基地呢 广东如何建设冰雪产业基地项目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如何建设冰雪产业基地呢 ...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在广州如何办理etc 广州怎么办etc卡
在广州如何办理etc 广州怎么办etc卡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在广州如何办理etc 广州怎么办...

如何做广东焖羊肉视频教程 如何做广东焖羊肉视频教学
如何做广东焖羊肉视频教程 如何做广东焖羊肉视频教学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如何做广东焖羊肉视频教程 如...

在广东如何办理个人社保卡 在广东如何办理个人社保缴费
在广东如何办理个人社保卡 在广东如何办理个人社保缴费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在广东如何办理个人社保卡 在...

广东省消费券如何领取 广东省消费券怎么领
广东省消费券如何领取 广东省消费券怎么领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省消费券如何领取 广东省...

深圳线上交社保 怎么在深圳参保
深圳线上交社保 怎么在深圳参保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深圳线上交社保 怎么在深圳参...

精选致富项目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