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联复活 苏联复兴计划_致富项目_茶文化

茶文化>农业资讯>致富项目

2024年苏联复活 苏联复兴计划

时间:2024-03-31 05:07:59 作者:静夜的单簧管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年苏联复活 苏联复兴计划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024年苏联复活 苏联复兴计划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2024年苏联复活 苏联复兴计划

2024年苏联复活是真的吗?

假的,苏联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国家,分解成的十五个成员国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国家,这十五个成员国已经依赖上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想再改变的话,真的是很难的,况且俄乌局势那么紧张,乌克兰也是成员国之一,乌克兰是不会轻易和俄罗斯重组的,乌克兰都想加入北约了,您觉得2024年可能吗。但整个世界现在的趋势是走向大统一,也许在未来数千年之后,地球上只有一个国家了,那时人类会与外星文明重新战战和和。

德国最终打不过苏联,战败后的德国有多惨不忍睹

战场瞬息万变,前一刻占尽优势但一招不甚满盘皆输的情况也会有。二战期间德国侵略苏联,势如破竹,但是攻到莫斯科时却全盘皆输。前期战况占优势的德国,为什么最后却输给了苏联?作为挑起战争的侵略者最后却战败了,可想而知其战败后的处境会何等的悲惨,但究竟凄惨到何种地步呢

德国最终为什么打不过苏联?

巴巴罗萨计划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该计划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1940年8月底制定完毕。原名为“奥托”计划,后于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整场作战于1941年6月22日展开。计划为快速攻克苏联北至阿尔汉格尔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苏联西部领土。“巴巴罗萨”来自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红胡子”(Barbarossa)。在晋中之窗作战的最初数个月里,德军沿用之前在西欧大获全胜的闪击战术,横扫了大半个东欧平原、歼灭数百万计战术不佳的苏联红军,展现出辉煌无比的战争艺术,但最后仍在莫斯科战役中受阻,导致巴巴罗萨计划的失败。

德国失败的原因:

1、首要原因是天气。苏联天气转冷,在极寒的天气下作战,使德军士兵无法接受,许多士兵更是被冻死。在零下三四十度,就连枪栓也被冻住,根本就拉不动。

2、德国资源和工业基础不如苏联。虽然德国的坦克在性能和火力上都比苏联好,可德国的生产速度远比苏联慢,最后拼的根本就是国家综合实力,不论是人口,还是自然资源,工业基础,德国都不能支持他长期作战,特别是同时两面作战。

3、苏联自身的兵力动员能力。“看不见的师”这一体制于三十年代初在红军中实行。它在二战中成功地挽救了苏联。直到今天这一体制仍然被采用。这一能使苏联迅速扩大其兵力的体制,其过程非常简单可靠,并且不消耗任何物资资源。在晋中之窗和平时期,每一位师长都有两名副职。其中一人是常规的副师长,另一人则只有晋中之窗部分职责。他另有一项秘密职务:第二力量师的师长。师参谋长(军衔为上校)也有两名副职,都是中校。其中一人也有一项秘密职务:第二力量师参谋长。每个团的情况也一样。每个营有一个营长(中校)和一个副营长。副营长有一项秘密职务:第二力量的营长。 很快就组建一个新的部队。

战败后的德国有多惨不忍睹

“饥饿冬季”险些毁灭德国

1946年开始的冬天导致10万人死亡,数百万伤病。

希特勒曾经说过,如果他的军队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他本人和整个德国都将陷入无尽的深渊。纳粹“元首”这个预言在二战后迅速变成了现实。遭到彻底破坏的德国在1946年底迎来上世纪最寒冷的冬天,数十万人因饥饿和寒冷死亡,甚至国家都陷入“毁灭”的境地。近日,德国国家电视一台和《图片报》揭示了这场“饥饿冬季”的真相。

上千万德国人被东欧驱逐

战后的德国国民生产总值不到战前的一半,各大城乡居民面对的是堆积如山、多达数亿立方米的瓦砾和废墟,劫后余生的人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妇女们担负起克服物资短缺以及清理废墟垃圾的重担,因为男人大多命丧疆场,幸存的德军半数以上被关押在战俘营。

20岁的英格为了生存,也加入到了“废墟女工”的队伍中。因为清除废墟的工人除薪水之外还可获得较高的食品配额。她每天都工作,早餐休息一刻钟,午休半小时,极其劳累艰苦。英格和她的母亲、外公住在四面布满破洞的废墟房屋中。在他们的邻居中,有不少是从东欧拥入的战争难民。战争结束后,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纷纷驱逐境内的德裔少数民族,共有1000多万人。华沙犹太人起义的英雄埃德尔曼一次在接受采访时说:“德国人为他们的政策,特别是对希特勒的支持,付出了代价,其中之一就是遭到驱逐。”

l一些人不能忍受痛苦,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崩溃和价值观念的丧失。买不起香烟的人跟在外国军人和外国人身后捡他们扔掉的烟头;而一些德国姑娘与盟国士兵勾搭,换取巧克力和尼龙袜或者美军的干粮包,以贴补家用。1946年10月,从北极和西伯利亚入侵的寒潮开始席卷德国,气温逐渐下降。可是,像英格家一样,德国人几乎所有家庭都没有暖气,没有电,严寒的威胁越来越严重。

到了1947年1月,温度骤然降至零下20度。而一般人的极限承受度也才零下15度。暴雪和风吹成的雪堆使某些地方的交通完全中断。德国北部和西部的所有河流和运河全被封冻,不能通航,战后投入使用的有限的交通运输业中断了。这使得1947年1月初的工业生产减少了1/4。而煤的供应停止,使得许多企业、工厂、学校以及其他国家设施被迫临时关门。

16%的婴儿出生第一年就死去

在交通运输正常时,德国人每天最多分到1500卡路里热量的食品。美军一开始把自己的面粉拿出来给德国老百姓,很快大批救援物资被源源运来。在这一过程中,西德地区的德国人开始将美英军队视为解放者而非占领军。但食物仍然很缺乏。

交通的瘫痪,使本来就营养不良的老百姓更加痛苦。鲁尔工业区等地的食品定量每人每天开始不到1000卡路里,而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量为2000卡路里。

10岁的凯尔森的父亲由于是建筑工人,可以获得特殊津贴。而他的爷爷奶奶由于已经退休,只能得到800卡路里的食品。因为食品太少,他的爷爷奶奶几个月内相继去世。后来当上德国总理的施密特说,“我们每天靠896卡路里的热量过活”。

被称为帝国“面包篮子”的东部德国地区已被苏联占领,不再向美英法占领的西部德国输出粮食,更加剧了食品供应的紧张形势。最为致命的是煤的短缺,让德国可供取暖的煤极度缺乏。面对现实,科隆的红衣主教正式宣布,凡是有煤的地方,偷煤不再是罪孽。有些人希望逃离这个国家,但这是不允许的。

“取暖的燃料根本就不够,到处是手脚肿胀、缺胳膊短腿、暴露着伤口的人群,无目标地四处流窜”,汉堡作家诺斯萨克写道,大约16%的婴儿在出生第一年就死去。在柏林,很多人不得不吃草和树皮充饥。进口粮食缺乏必需的外汇,德国的钱都给了战胜国,德国在国外的所有资产被没收了,大量的工业设施也被拆迁。“室内温度最高也是零下五度,人们没有任何煤炭!每天电力供应最多只有2小时,人们个个饿得半死。”一位美军记者向纽约本部汇报说。

据统计,在长达4个月的漫长冬季里,全德国死亡人数至少10万(这还不包括在战俘营死去的俘虏),冻伤、浮肿、患上软骨病、肺结核者达数百万,仅柏林一地就至少1000人饿死冻死。整个惨状就像是经历了一场瘟疫,运尸的手推车每天推送出大批死尸。美国官员威廉·克莱顿在给华盛顿的报告中说,“数百万人正在慢慢饿死。”一位美国记者则写道:“德国人一天喝三次汤就够了——战争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如是说。但是,你能眼看着人们饿死吗?看着狗群追逐将死但是尚未完全咽气的人的尸骨?”

“毁灭论”让美国害怕

寒冷的冬季,也使黑市兴隆起来。由于粮食不足,人们只好从价格更高的黑市中获取生活必需品。盟国驻军军官及其夫人们也兴致勃勃地参加黑市交易,这使得黑市更加兴旺。军队的消费合作社成为黑市最大的供应商。香烟、咖啡、肥皂、罐头等等,成了交易品。在美军的监督和控制下,在柏林和法兰克福建立起了两个官方“易货中心”。

黑市使德国社会、经济更加危急,甚至有人预言德国会变成一个农业国。而英法等西欧国家也受到严寒袭击自顾不暇,这使原本凋敝的西欧经济濒临全面崩溃。丘吉尔1947年5月曾形容英法德意等国的状况说:“欧洲现在怎样?它是一座瓦砾堆,一个尸骨收容所,一个滋生瘟疫和憎恨的温床。”

华盛顿政府当时被巨大的恐惧笼罩,害怕德国乃至西欧从此会彻底毁灭。如果真是如此,斯大林就能在东欧快速扩展和渗透他的统治权力,之后把西方全部吞入他的势力范围。再加上德国等西欧老百姓对过渡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有增无减,“毁灭论”在社会传开。在此背景下,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此期间,德国等西欧国家通过参加经合组织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与此同时,在德国一直从事经济工作的路德维希?艾哈德(西德第二任总理),提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方案:用物美价廉的“德国制造”占领世界市场。1948年7月,主管英美占领区经济工作的他当机立断,把数百条经济管制,如物价限制、票证配给等,通通扔进了废纸篓,同时税率也被大幅削减,使原本绝望的人们又看到了曙光。进入上世纪50年代,西德经济飞速发展,实现了贸易顺差,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远超美英法等国,不仅彻底摆脱了灭顶之灾,还迎来了国家复兴的黄金发展期。

分析下俄罗斯工业复苏情况(要客观、全面)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工业很不发达,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仅占1/3,而工业部门结构中又以轻工业为主,其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2/3。本来就十分落后的俄国工业,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外国武装干涉及国内战争的破坏,濒于崩溃的边缘。国内战争结束后,在国民经济恢复基础上,苏联通过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决议。决议明确规定,工业化的总路线的基础就是从重工业开始。从发展重工业的核心,即机器制造业开始,这实际上就是偏重于甲类工业,即生产资料生产。 [1]

在这个方针影响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俄罗斯具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具体分为八大工业部门:燃料动力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建筑材料工业;森林、木材加工和纸浆造纸工业;轻工业;食品工业。 [2]

工业在俄罗斯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俄罗斯工业的特点是:重工业发展始终占优先地位,同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涌现出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工业生产集中程度很高,这是俄罗斯生产力布局政策的结果。在工业生产中,俄罗斯把工业部门分成几个综合体来进行计划和组织发展。这几种综合体是:燃料动力综合体、冶金综合体、机器制造综合体、化学森林综合体、建筑综合体、社会综合体和东部的区域性生产综合体。 [3]

二、 主要工业部门

1.燃料动力工业

燃料动力工业是建立在俄罗斯本国资源基础上的强大工业部门,俄罗斯的煤、石油、天然气、泥炭、铀矿的储量在世界上均处于前列。燃料动力工业是俄罗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之一,它包括电力工业和燃料工业。

俄罗斯电力工业由热电站、水电站和原子能电站三大系统组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力工业的企业数在增加,发电量逐年减少。原子能电站的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1%~12%之间。热电站发电量的比重出现下降的趋势,水电站发电量的比重在上升。在工业部门中,电力工业的盈利较高。

俄罗斯燃料工业分为石油工业、天然气工业和煤炭工业。

(1)石油工业

苏联的石油开采重点由西部向东部转移,二次大战后由阿塞拜疆的巴库油田转向伏尔加-乌拉尔地区,20世纪70年代又向东转移到西西伯利亚的秋明地区,这里有全俄最大的,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萨莫特洛尔油田。秋明地区的石油开采量占全俄总开采量的66%。

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РОСНЕФТЬ)成立于1995年9月,是国有控股石油公司,其前身是苏联石油部及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该公司1996年拥有石油储量为14.83亿吨,石油产量为1300万吨,石油加工量为450万吨。1995年时雇员人数是6.988万人。公司董事会由总裁董事长、国家部委、子公司、地方行政长官共12人组成。俄罗斯石油公司设有8家石油生产公司、9家炼油厂、12家油品销售公司及其他公司。12家子公司是:⑴阿尔汉格尔斯克地质公司(Архангелскгеолдобыча),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和加工。⑵克拉斯诺达尔石油有机合成公司(Краснодарнефтеоргсинтез),成立于1950年,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和加工、现有雇员1497人。⑶莫斯科石油和润滑油厂(Московский завод для нефти и смазок),成立于1925年,现有雇员366人。⑷捷尔姆石油公司(Термнефть),从事与热采有关的各项研究和试验。⑸共青城炼油厂(Комсомольский НПЗ),成立于1950年,位于阿穆尔州共青城,现有雇员916人。⑹普尔石油天然气公司。⑺斯塔夫罗波尔石油天然气公司。⑻克拉斯诺达尔石油天然气公司。⑼卡莱姆石油公司。⑽达吉斯坦石油公司。⑾萨哈林海洋石油天然气公司。⑿图阿普谢炼油厂。此外,俄罗斯石油公司还有一些对外合作机构,包括中央地球物理国外勘探公司、油气计算中心。经营范围是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藏普查、勘探、开发、运输及加工;石油产品、石化产品及其他产品生产;石油、石油产品及其他产品销售;投资活动(包括有价证券业务);对外经贸、进出口业务;完成联邦国家及地区消费者的订货。 [5]

东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ВОСТСИБНЕФТЕГАЗ),成立于1994年4月,经营范围是地球物理勘探、区域性勘探和详查、钻井、开发以及石油天然气供应。公司董事会由董事长、国家部委、地方行政官员及子公司代表共9人组成。东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公司设有3家子公司:叶尼塞地球物理公司,位于叶尼塞斯克;叶尼塞石油天然气地质公司,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东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 [6]

(2)天然气工业

全俄共有17个天然气开采区。秋明州是全俄最集中最大的天然气开采地,占天然气开采总量的92%。天然气工业相对比较稳定。天然气储量集中在乌拉尔的奥伦堡气田和西西伯利亚的马连戈伊、扬堡、扎波利亚尔、麦德维热5个大气田。天然气开采工业集中程度高,85%的开采量是由3个大型企业进行的,它们的年开采量都在500亿立方米以上。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Газпром),是苏联解体后在苏联天然气工业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储量和开采量方面是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生产企业,也是世界最大天然气公司。年开采量在100亿~500亿立方米的企业有2个,年开采量在10亿~100亿立方米的企业有7个,而年开采量在10亿立方米以下的小型企业有16个。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向国内的天然气供应量已占俄罗斯能源总供应量的一半以上,向西欧的天然气年出口量约1200亿立方米,外汇收入超过150亿美元,它控制了24%的欧洲天然气市场。此外,向独联体国家每年约出口800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主要从事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加工、储运以及销售,还从事多种经营,包括旅游业、农业、航空以及通讯等业务。俄罗斯的气田和凝析气田均由该公司开采,其产量占全俄总产量的95%以上。对天然气的生产和销售完全实行垄断。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继承了苏联统一的供气系统,拥有21个天然气生产企业、9个研究所、6个工程局、6家服务公司,直属企业和子公司的职工总计36万人。苏联时期的统一供气系统十分庞大,包括200个气田和凝析气田;22.6万公里的输气干线;407座压气站,总安装功率达5900万千瓦;46座地下气库,总有效容量800亿立方米;4500个配气站;6家天然气加工厂。统一供气系统的调度中心在莫斯科。苏联解体后,统一供气系统照常运行,俄罗斯以外的有关设施,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租用。除独联体各国外,与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约70家公司进行合资经营。 [7]

(3)煤炭工业

俄罗斯煤炭资源丰富,其探明可采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居第三位,预测储量超过50000亿吨。煤炭品种比较齐全,从长焰煤到褐煤,各类煤炭均有。俄罗斯主要煤炭基地有西西伯利亚的库兹涅茨矿区、欧洲东北部的伯朝拉煤矿区、东西伯利亚的坎斯克一阿钦斯克矿区和莫斯科郊区矿区。大型炼焦煤基地在库兹涅茨和伯朝拉。较大的露天煤矿基地有乌拉尔的科尔金诺、博戈斯洛斯克、沃尔昌斯克矿区;西伯利亚的坎斯克-阿钦斯克、伊尔库斯克和库兹涅茨克煤田;远东的莱奇哈、萨哈林。在煤炭工业中,大中型煤矿占优势地位。年开采量在10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有6个;年产量在100万~500万吨的煤矿有14个;年产量在500万~1000万吨的煤矿有10个;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大型煤矿有9个。 [8]

煤炭工业有72个煤炭生产股份公司(不含子公司),其中24个为联邦股票控股公司和6个国营煤炭开采联合企业。俄罗斯煤炭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有井工矿和露天矿的生产能力在降低。据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所的数据,未来天然气的价格将不断上升,而煤炭企业经过重组以后,其生产费用会不断下降,因此各地区的煤价应当低于天然气价格。在现阶段,煤炭工业主要的改革任务是,根据增长的需求,制定煤炭工业发展目标;以最快的速度关闭严重亏损企业和解决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制定有效的由国家调控私人煤炭公司的灵活机制。俄罗斯有60%的煤产量来自私人煤炭公司,所以改革要完成的任务之一是有效地调节市场经济下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因此,地下资源利用、确保煤炭稳定而充分供应、改进立法和规范权力范围,是国家调控的重点。根据条件修订现有的政策包括: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煤炭企业技术操作和设计定额。在要求俄罗斯动力部对煤炭工业加大调控力度方面包括:干部培训,实施部门和部门间科技发展纲要,支持和发展部门科学研究和设计制造院所的倡议。俄罗斯煤炭工业部门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创造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提高煤炭生产潜力。根据俄罗斯2021年动力战略以及联邦“动力有效经济”的目标规划,到2005年煤炭产量应达到3亿吨,到2021年必须达到4.3亿吨。为完成发展规划所规定的总生产能力,到2005年以前,需投入资金671.4亿卢布(按2001年卢布比价计)。上述资金来源,既靠企业自有资金,又需要来自联邦政府的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总额494.2亿卢布,将主要来自企业自有资金(折旧提成和利润),以及来源于引资和银行贷款。

2.冶金工业

冶金工业是俄罗斯的传统工业部门,俄罗斯拥有丰富的铁矿,黑色冶金是工业的骨干部门。冶金工业分为两大门类: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大型冶金中心在西北区、中央区、乌拉尔、库兹巴斯、伏尔加沿岸和西西伯利亚。大型冶金企业有: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克里沃罗日、新利别茨克、西西伯利亚、切列波维茨、车里雅宾斯克等。其中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基地规模最大。在炼钢部门,生产工艺得到某些改进。黑色和有色冶金部门的产品盈利率和资产盈利率均高于整个工业。俄罗斯的有色金属工业有炼铝、镍、铅、锌、铜等工业。在安卡拉有大型炼铝厂。在有色冶金工业中,锡、锑、汞冶炼业不发达,俄罗斯是这些有色金属短缺的国家。

3.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

俄罗斯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的布局也在由西部向东部地区转移。俄罗斯的东部地区,特别是西伯利亚和远东拥有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森林资源、食盐和磷灰石等,对发展化学工业提供了有利的资源条件。20世纪70~80年代,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建立起十几座石油加工厂,年加工能力一般都在600万~1200万吨石油。全俄最大的鄂木斯克石油加工厂年加工能力为2000万~2200万吨石油。俄罗斯的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主要分为5个部门:基础化学,产品主要是硫酸、纯碱、烧碱和化肥;化学纤维和纱线;合成树脂和塑料;合成橡胶和轮胎工业。重点发展化肥、新型结构材料和化学纤维。

4.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

机器制造业是俄罗斯工业的核心,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它为工业本身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对国民经济的技术现代化起着关键的作用。苏联长期以来一直以超越整个工业部门的速度发展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俄罗斯机器制造业的一个特点是生产高度集中,并且具有高度垄断性。据官方统计,在整个工业中垄断企业有420个,其中256个在机器制造业。机器制造业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生产与军事化密切相关,有80%的机器制造企业与军工生产相关。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部门的企业数增加很快。机器制造业的分部门主要为:重型动力和运输机器制造业;电机工业;机床制造和工具工业;电子计算机和仪表制造业;汽车工业;拖拉机和农业机器制造;家电工业。在整个机器制造业中,俄罗斯把机床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和仪表制造业、电机工业和电子工业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催化部门。俄罗斯消费市场最为畅销的家电产品主要有四类,即电视机、冰箱、录像机和洗衣机。

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俄罗斯家电工业一直处境艰难。从内部因素看,由于资金短缺,企业无力进行技术更新改造,自产家电的综合竞争力弱,在质量、性能、外观上远远落后于同类进口产品。从外部条件看,在实行外贸自由化的同时,政府未采取必要的民族工业保护措施,国外家电大量涌入俄罗斯市场,致使本国家电行业受到严重冲击。比较知名的电视机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并拥有一批小有影响的国产品牌。例如,莫斯科市《红宝石电视机厂》的“Рубин”;沃龙涅什地区《电信股份公司》的“Рекорд”;圣彼得堡市《彩虹股份公司》的“Радуга”;诺夫哥罗德地区《量子联合生产公司》的“Садко”等。这些品牌电视机一般采用世界流行款式和设计,引进外国的主要部件在俄罗斯进行组装,技术性能和外观造型上均有了很大改观,价格水平也基本与国外同类产品持平。洗衣机生产厂家也基本分布在欧洲部分,例如,下诺夫哥罗德州的《斯维尔德洛夫生产联合公司》、别尔哥罗德州的《斯塔尔奥斯科尔工厂》和基洛夫市的《维斯塔股份公司》。市场上比较知名的国产洗衣机品牌有“Вятка-Алена”、“Ока-9”、“Фея”、“Малютка”和“Сибирь”等,以手动、小容量、软塑机壳为主,而半自动、全自动机型比重不足10%。由于价格、性能和质量等原因,这些机器的主要用户是低收入阶层。莫斯科市的大部分俄产洗衣机的平均价格约在30-100美元之间。冰箱企业主要有莫斯科市的《吉尔股份公司》、斯摩棱斯克市的《艾斯别尔戈股份公司》、奥伦堡州的《奥尔斯克机械厂》、利佩茨克地区的《利佩茨克钢铁企业》等。市场上能见到的国产冰箱品牌有“Stinol”、“Зил”、“Саратов”、“Смоленск”、“Орск”和“Ока”等,其售价大致在80~140美元之间。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俄罗斯对部分进口商品实行质量和安全认证制度,看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安全要求,是否持有相应的商检证明。俄罗斯每年都对进口税率进行较大幅度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家电进口税率呈明显攀升趋势。

5.建筑材料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是俄罗斯的传统工业部门之一。各地区都拥有生产建筑材料的原料,建筑材料工业主要分布在工业发达的中央区、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地区。建筑材料工业的下属分部门有:水泥工业、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配件工业、墙材料工业、建筑陶器工业、聚合原料制造的建筑材料、非矿物建筑材料工业和玻璃工业。在水泥生产行业,小企业(年平均生产能力在50万吨以下)较多,有27个,它们占本行业企业数的48%,而生产的水泥占水泥总产量的13%。大型企业(年平均生产能力在200万吨以上)有10个,占这一行业企业数的17.8%,生产的水泥占总产量的43%。“斯巴斯克水泥厂”是俄罗斯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其他大型水泥厂还有:“矿山工厂水泥厂”、“舒罗夫斯基水泥厂”、“沃尔斯基水泥厂”等。

6.森林、木材加工和纸浆造纸工业

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为森林、木材加工和纸浆造纸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资源基础。这一部门也是俄罗斯的传统工业部门。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部门的企业数逐年增加,在私有化过程中,企业数大量增加。这一部门在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4.3%,仅高于轻工业所占的2.5%。森林、木材加工和纸浆造纸工业的主要分部门有:森林采伐工业、木材加工工业和纸浆造纸工业。俄罗斯现有家具生产企业约3500家,其中550家大型企业的产值约占整个国内家具工业产值的80%。本国家具企业面临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家具生产设备和国内紧缺配件的进口关税偏高,妨碍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一些国产和进口家具原材料以及国内能源价格的上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价格接近进口产品,从而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7.轻工业

轻工业一直是一个薄弱的工业部门,它的发展速度缓慢,设备陈旧落后。轻工业部门多为中小企业。轻工业部门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份额最小,在各工业部门中仅占2.5%。轻工业部门分为纺织工业,缝纫工业,制革、皮毛和制鞋工业。据预测2010年俄罗斯轻纺行业发展目标主要是将国产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提高到55%。俄罗斯轻工业有能力在亚麻、毛、皮革、皮毛和化纤面料市场方面保持领先地位,但服装、针织面料和鞋等产品落后于国外。在国外市场,俄罗斯出口产品主要是匹布。

8.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主要包括:粮食食品制造业、肉类食品制造业、奶类食品制造业、鱼类制品工业、砂糖和糖果制造业、各种饮料制造业、制油和制盐业等。俄罗斯的面粉工业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流域区、北高加索区和中央黑土区等粮食主要产区,主要的面粉工业中心有萨拉托夫、车里雅宾斯克和奥伦堡等。油脂工业主要分布在北高加索区、中央黑土区、伏尔加河流域区等向日葵主要生产地区。罐头工业主要分布在中央区、中央黑土区、北高加索区等地。其中,水果蔬菜罐头工业集中在北高加索区,肉奶罐头工业集中在西北区、加里宁格勒州、中央区、西伯利亚区等地,鱼罐头工业主要集中在渔业发达的远东区、北方区和加里宁格勒州。俄罗斯除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设有专门的糖果点心加工企业外,一般的面粉、粮食加工企业也生产糖果糕点。俄罗斯的肉类制品加工工业主要分布在中央区、北高加索区、伏尔加河流域区、西西伯利亚区,这些地区约占俄罗斯肉类生产的半数以上。莫斯科、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大的肉类加工中心,其加工能力大大超过本地区的原料供应能力,因此,不得不依靠远距离调运牲畜。俄罗斯的制糖工业主要分布在甜菜主要产地北高加索区以及中央黑土区和中央区,主要的制糖中心有沃罗涅日、图拉等。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4年苏联复活 苏联复兴计划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024年苏联复活 苏联复兴计划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湖南历史高考2023 湖南历史高考2023平均分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本文标题:2024年苏联复活 苏联复兴计划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46008.html

使劲推荐

2024年苏联复活 苏联复兴计划
2024年苏联复活 苏联复兴计划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年苏联复活 苏联复兴计划...

湖南历史高考2023 湖南历史高考2023平均分
湖南历史高考2023 湖南历史高考2023平均分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湖南历史高考2023 湖南历史高...

南航校历2023 南航校历2023-2023
南航校历2023 南航校历2023-2023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南航校历2023 南航校历2023-20...

勒芒赛车2023 勒芒赛车2023
勒芒赛车2023 勒芒赛车2023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勒芒赛车2023 勒芒赛车2023的...

深圳mba2024招生简章 深圳mba2023
深圳mba2024招生简章 深圳mba2023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深圳mba2024招生简章 深圳mba2...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王源2024年会办演唱会吗 王源2024年巡回演唱会时间
王源2024年会办演唱会吗 王源2024年巡回演唱会时间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王源2024年会办演唱会吗 王源2...

锁定提前批志愿还能报普通批吗 锁定提前批影响第一批吗
锁定提前批志愿还能报普通批吗 锁定提前批影响第一批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锁定提前批志愿还能报普通批吗...

中信银行面试2023春招 中信银行面试流程
中信银行面试2023春招 中信银行面试流程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信银行面试2023春招 中信银...

2023美国就业形势 美国今年就业率
2023美国就业形势 美国今年就业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美国就业形势 美国今年就...

跨年电影预售 今年跨年电影
跨年电影预售 今年跨年电影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跨年电影预售 今年跨年电影的...

精选致富项目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