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东营东城规划 东营东城发展规划的文章,本文对文章东营东城规划 东营东城发展规划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南边。东营东城总体规划是是往南边发展,南边好和北边相比,南边好。东营,是山东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石油基地,东营市矿产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地热、岩盐、石膏、地下卤水、油页岩、煤、矿泉水、贝壳、砖瓦黏土等,该市还是全省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生物资源同样丰富,鸟类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鹳、丹顶鹤等1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等51种。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进入在国家战略层面推进实施的新阶段。按照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开发区的总体发展思路是: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把握高效生态定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层次开发、高水平运作,走创新发展之路,推动开发区由综合类产业聚集区向高端产业聚集区转变,努力打造现代化新型开发区。所谓现代化,就是打造具有现代理念、现代管理方式和现代气派的开发区;所谓新型,就是把开发区打造成为高端产业聚集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创新型开发区、宜居新城区、和谐开发区。
总体上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2年,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引进和建设一批支撑力强的大项目,构建起高端产业体系框架,节能环保达到较高水平,现有控制区域内的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成,争取进入国家级开发区行列。第二步,到2021年,产业配套能力和聚集能力明显提高,形成几个大的高端产业链,循环经济体系建成,在此基础上,高端产业体系完全形成,构建起基地化、集群化、生态化的发展格局,建成黄河三角洲重要功能区和重要增长极,成为环渤海最具活力的高端产业板块。第三步,到2021年,高端产业的规模、层次和辐射力得到极大提升,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的现代化经济新区。
按照上述思路和目标,东营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四园区、一基地、一走廊”,培育了六大高端产业链,构筑了五个支撑体系,坚持两种模式,迅速拉开高端产业发展框架。
“四园区、一基地、一走廊”:规划建设生态工业园、油田工业园、滨海新材料园、中心商务区、国际新能源产品及装备制造基地、高新技术走廊六个功能区。生态工业园。定位为科技公园,规划控制面积8平方公里,主要摆布软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打造成工业旅游景点。目前,正在建设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软件大厦项目、吉盛皮卡及SUV整车生产项目,被列为“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园”和“山东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油田工业园。规划控制面积10平方公里,重点布局石油装备制造业项目,打造全国知名的石油装备制造研发服务基地。目前,已经聚集石油装备制造企业52家,销售收入占到全国的1/5。滨海新材料园。规划控制面积2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及循环经济项目,打造国内一流的循环经济园区。目前,正在建设金岭、华泰、大海三个离子膜烧碱项目,建成后达到130万吨/年的规模,成为国内最大的离子膜生产基地。中心商务区。规划控制面积4平方公里,重点布局现代服务业项目,打造集商务、休闲、娱乐、商住、办公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国际新能源产品及装备制造基地。规划控制面积17平方公里,主要布局新能源制造产业,并以此为载体,实施“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支持清洁技术与新能源产业(东营)国际示范城市项目”。高新技术走廊。规划控制面积4平方公里,主要摆布中小型高新技术项目,集中展现开发区产业升级的新型园区形态。
六大高端产业链: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要求,以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为支撑,以产业链为基础,着力构建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石油装备、新材料、有色金属压延及深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和动车组装备产业链。
五个支撑体系:规划支撑体系。搞好总体规划及各类专业规划的修编,尽快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人才支撑体系。依托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建设,规划设立院士工作站,吸引院士到开发区研发创业;支持引导企业开展吸引高层次人才试点工作;加强与国内各大院校的合作,为企业提供培训和高素质劳动力输入平台。技术支撑体系。重点构筑“创新支撑、创业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三个平台,积极推进创业中心、软件园、“生态谷”等平台建设,建设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黄河三角洲青年创业基地,创建国家风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室外试验室、国家石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软件评测中心东营分中心。投融资体系。成立了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和国有控股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搞好运营;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已全面展开业务;与英国凯银证券合作成立了黄河三角洲投资管理公司,设立了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引导重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体系。积极推进大型热电联产、工业用天然气、污水处理厂、水厂等重大项目运作,提高配套水平。同时,抓好新城区建设,集中推进中心商务区等重点区域开发,打造高品质生活中心。
两种模式: 把产业的生态化作为重中之重,推行“两个模式”,严把“两个关口”,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两个模式”:一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施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六大循环经济工程,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二是集约集聚发展模式。建设工厂社区和生活社区,推行多层厂房,开展土地集中清理整顿,提高土地利用率。“两个关口”:一是严把项目入区关。加强项目审查和筛选,分产业制定项目入区门槛,严控“两高”项目进区。二是严把环境保护关。严格执行区域环评,全面落实“三同时”制度,对重点企业实施在线监控,搞好污染防治。
“城市东扩”——— 这是东营新阶段确定的城市发展战略。
今年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开局之年,东营经济开发区今年重点推进科技公园港湾建设项目、悦来湖整体开发项目、企业总部聚集区项目、府前街南片项目、阳光100国际公寓项目,拉开东营经济开发区新城区建设发展的大框架。畅想渐成现实
推进中心城“东扩、西疏、南展、北延、中优”,是东营市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重大举措。东营经济开发区肩负“东扩”重任,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高效能管理,着力打造功能完善、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作为城市发展蓝图的规划,引领着城市的发展未来。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开发区总体规划,委托日本日建设计株式会社编制了中心商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企业总部聚集区规划、丽日湖小区规划,……2010年,东营经济开发区将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这是东营经济开发区发展史上最为深思熟虑的一次大规划、大建设,整个新城区规划与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相衔接,突出了前瞻性和科学性,突出了高起点和高品位,突出了生态特色和适宜创业居住。 阳光100、东辰鉴墅、万达高尔夫、大海鑫天地等一大批高档次住宅区快速崛起,“悦来康苑”企业职工生活社区、滨海新材料园综合配套服务区、科英青年公社和酒店式公寓陆续建设,市政、执法、社会事务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强化……东营经济开发区新城区建设全面启动。数据显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亿元,配套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建设道路112条(段),通车里程208公里,区内路网基本形成;绿化面积17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0.6%;供暖能力达到80万平方米,日处理污水4万吨;在全市率先实施了LED路灯改造等。 这只是东营经济开发区“城市化”进程的一角。今年,东营经济开发区新城区建设全面加速,以创新城市运营机制、管理机制为载体,推进“一轴、三片”开发建设。“一轴”即东五路水系轴线,南起广利河,北至北二路,重点布局CBD商务中心区、科技研发区和IED区域高端知本服务中心,并以此为依托向东西拓展,打造生产服务引擎区。“三片”包括中心商务区片、丽日湖片和府前街南片,打造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环境品质一流的城市片区。同时,加强现有城区改造提升,稳步实施东四路以西区域“退二进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迅速聚集人气、提升城市形象。
产业支撑崛起实践证明,无论是大城还是小市,如果缺乏产业支撑就势必空壳化,缺少人才支撑就势必边缘化,缺乏环境就必然谈不上现代化。所谓产业旺,城市兴。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布局来看,东营经济开发区规划伊始,便被赋予了承担高端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根据产业规划,东营经济开发区按照基地化、集群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模式,着力推进高端产业聚集发展,以产业聚集为城区发展提供支撑。结合现状产业布局,重点规划建设了八个不同功能和产业为主的组团,即综合服务组团、生活服务发展组团、制造产业集聚发展组团、高新产业集聚发展组团、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组团、产业高端服务组团、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组团及滨海新材料产业组团,以此带动新城区开发建设。 有什么样的载体就有什么样的产业。东营经济开发区以新城区建设为载体,推动产业改造升级,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加快“四园区、一基地、一走廊”建设,集中打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石油装备、新材料、有色金属压延及深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和动车组装备产业链,积极构筑现代产业发展高地。2009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1.4亿元、工业增加值136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4.09亿元,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石油装备、有色金属压延及深加工等产业产值占全区经济比重达到70.6%。 2009年9月,“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落户东营经济开发区。该中心将以灵活的IT基础架构,构建“智慧东营”,探索一条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创新之路,进而推动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这是东营经济开发区推进支撑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东营经济开发区加快“生态谷”和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设,引进了一批高层次研发机构;深化产学研结合,积极创建国家石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风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支持三英精密工程研究中心等创业团队搞好研发和产业化运作,建设黄河三角洲青年创业中心、院士工作站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力求以高新技术、一流人才推动园区和新城实现“裂变”式发展。
地标引领发展 “高效生态的鲜明特色,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将在这里得到展现。”——与当年从荒芜的盐碱滩上建造一处工业经济主战场一样,东营经济开发区如今更是踌躇满志,誓将新城区建成中心城区东部的新地标。 东营经济开发区将生态优先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管理和产业发展,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率先探索推行先进适用的生态模式、生态技术和生态产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科技节能降耗和建筑节能工作,推广应用LED、地源热泵、电动公交车等节能环保新产品;加强环境保护,严格项目审查和筛选,坚决防止“两高”项目进区,推动东八路以西化工企业搬迁;集中力量在东四路以东、东八路以西、黄河路以南、南二路以北20平方公里区域打造高效生态示范区。同时,坚持新城区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发展,协同推进,在与全市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前提下,及早将文化元素植入城市建设,高点定位,高点起步,坚持以文化设施建设破题,以精品工程带动。推进广利河两岸的深度开发,建设好科技公园,开发休闲娱乐项目,增强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将其打造成为生态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业的聚合点;规划建设一批精品社区,配套完善公共娱乐、文化、休闲设施,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到2012年,东营经济开发区将建成以高端产业引领、生态特色突出、具备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性生产服务中心,成为中心城区东部的新城和新坐标。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东营东城规划 东营东城发展规划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东营东城规划 东营东城发展规划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本文标题:东营东城规划 东营东城发展规划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48124.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东营东城规划 东营东城发展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画壁电视2023 画壁电视2023和2...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单招2024江西 单招2024江西学...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款奥德赛雨刮器怎么开 202...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兖州2024拆迁规划兖矿能源有限...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运动员注册时间 2024运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年nba 203球星的文章,本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进口车销量 2024进口车关...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年福特野马谢尔比gt500会...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金智秀会出solo吗 金智秀的s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