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经视直播9月5日开播时间是几点 经视直播9月5日开播时间是多少的文章,本文对文章经视直播9月5日开播时间是几点 经视直播9月5日开播时间是多少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1992年10月1日,CCTV-4正式开播,当日20点30分《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国新闻》前身)播出第1期,共10分钟。首播之后,又分别在22点、24点和次日8点30分安排重播。
1992年10月3日起,《中国新闻》又在CCTV-2(现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20点30分安排重播,后调整至20点重播。 《中国新闻》在CCTV-2的重播一直延续到2003年5月新闻频道开播前。
1992年12月18日,《中国新闻》播发《李光耀说:英国在香港搞民主是阴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就香港问题答记者问》,次日时任广电部部长艾知生表扬了这一编排,说利用外国政治家的观点为外交斗争服务很有力,要继续坚持下去。有关领导说: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里程碑,一是《东方时空》的创建,二是《中国新闻》的崛起。
1993年5月17日,《中国新闻》第1次改版,《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改名为《新闻》,节目由10分钟增加到15分钟,除通过CCTV-2和CCTV-4播出之外,还通过卫星向北美地区传送。
1993年12月1日,《中国新闻》第2次改版,节目由15分钟增加到20分钟,同时在CCTV-4的播出时间调整为20点30分(首播)、23点10分和0点(重播)。在增加信息量的基础上,注重服务性,增加了中国及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
1994年5月1日,《中国新闻》第3次改版,节目由20分钟增加到30分钟,正式启用现栏目名。台领导提出了“汇天下之精华”的编辑方针,把栏目办成海内外要闻荟萃,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1994年10月7日,《中国新闻》粤语版——《粤语新闻》创办,每天21点30分播出,每次20分钟。
1995年5月,《中国新闻》开始采用现场直播方式,实行每天8次滚动播出。
1995年9月4-15日,《中国新闻》参与联合国第4次世界妇女大会报道 ,并首次增加午间和傍晚新闻时段。
1995年9月27日,《中国新闻》通过台湾无线卫星电视台(TVBS)在其新闻中直播5分钟新闻。
1996年5月1日中午12点,《中国新闻午间报道》创办,时长20分钟,15点重播。北京时间中午12点是北美(西部)晚间黄金收视时间,开办此新闻的目的主要是为方便北美地区观众收看。
1996年8月5日,另外一档《粤语新闻》创办,每天18点30分-18点50分直播20分钟,香港亚洲电视本港台曾一度转播该档新闻。
1997年1月1日,《中国新闻》再次改换片头。
1997年7月28日,《中国新闻早间报道》开办,北京时间8点-8点15分直播,使国际重要事件的报道比午间提前了4个小时。北京时间早8点是北美(东部)晚间黄金收视时间。
1998年1月26日,《中国新闻15’》开播,北京时间10点-10点15分直播。同日,每天12点45分的重播《粤语新闻》改为首播。
1998年6月1日,CCTV-4改版,《中国新闻》改换新片头。还增加了《中国新闻财经报道》和《中国新闻文化报道》。
1999年9月23日,《中国新闻》开设台湾“9·21”大地震特别报道《北京—台北两岸寻亲热线》,当晚有近千名观众打进寻亲电话。
1999年,《中国新闻》获中国新闻奖电视节目编排一等奖。
2000年1月1日,《中国新闻》启用新片头,并在片头中加上英文名称“China news”。
2000年2月7日,CCTV-4改版,原《中国新闻早间报道》扩容升级为《新闻60分》,北京时间8至9点直播,以北美地区的华侨华人、驻外机构人员、留学生和亚太地区早间收看电视的华语观众为受众主体,是央视首个1小时新闻栏目。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次日凌晨的4个整点,《中国新闻申奥特别节目》对各界人士的反应进行现场报道。
2002年9月2日,CCTV-4改版,《中国新闻》更换片头。实现“整点有新闻,次次有更新”,实现了24小时整点新闻的准新闻频道架构,同时建立了突发新闻快速反应机制。《中国新闻》还增设了《地方连线》《国际观察》等特色板块,栏目获2002年中国“彩虹奖”一等奖。
2003年2月24日,《中国新闻》18点档推出《评论员时间》。
2003年5月8日,CCTV-4改版,每次5分钟的整点新闻全部改为10-15分钟,全天还有4个1小时重点新闻,使频道的新闻节目时间增加到每天465分钟,真正成为“以新闻立台”的国际频道。
2004年4月26日,《中国新闻》午间节目改版,突出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则,强化焦点新闻理念、时效、现场、跨媒体传播理念、对外特点和“有闻才报”的原则,推出“港澳台专讯”板块。
2005年4月26日至5月13日,《中国新闻》全程跟踪报道连战和宋楚瑜的大陆之行,收视率迅速飙升。
2006年1月30日,CCTV-4改版,《中国新闻》更换片头,新片头以红色作为主色调。
2007年1月1日,CCTV-4分为亚洲、欧洲、美洲三版,绝大部分《中国新闻》直播时段三个版本通用。
2008年1月1日,12点档《中国新闻》推出“直通港澳”,每天播出来自港澳地区的新闻资讯。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中国新闻》参与特别报道,CCTV-4推出《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特别直播节目,持续22天,推出直播304场,总时长超过220小时,播出新闻近5100条(次)。
2009年9月15日,8点档和12点档《中国新闻》中的即时新闻评论工作由央视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承担。
2010年4月30日,为配合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中国新闻》主播台上增加上海世博会相关主题的装饰。
2010年12月1日,CCTV-4改版。12月6日1点档《中国新闻》在临时演播室播出,4点档《中国新闻》时,原演播室投影背景更改。
2012年7月28日到2012年8月13日伦敦奥运会期间,CCTV-1(香港版)首次与CCTV-4(亚洲版)并机直播《中国新闻》,主要在凌晨部分时段、早间时段并机。
2012年11月5日1点档,《中国新闻》的圆形演播台最后一次出现在镜头前。4点档,全新演播台首次出镜。
2012年12月29日4点档,《中国新闻》的新演播台小改,完成首次出镜。
2013年4月,《中国新闻》参与芦山地震抗震救灾特别报道。
2014年2月16日起,CCTV-4在北京时间每周日19:00-20:00推出《中国新闻·周日一小时》。
2014年12月26日1点档《中国新闻》起,《中国新闻》开始在央视新址以16:9制式直播。
2021年1月1日起,所有时段的《中国新闻》正式在央视新址播出。在此之后,8、12、21点档的《中国新闻》以及每周日的《中国新闻·周日一小时》开始使用独立片头,节目片头为方形印章的《中国新闻》标志,包含内容提要,启用新的片头音乐;4点档和其它小时段使用《中国新闻》大文字片头(8、12、21点档的《中国新闻》以及每周日的《中国新闻·周日一小时》中为片花),无内容提要,沿用2009版的片头音乐。
2021年1月起,《中国新闻·周日一小时》取消,19点-20点改为《中国新闻+今日亚洲》(周一至周六)、《中国新闻+中国舆论场》(周日)。 21:00-21:30
21点档《中国新闻》以“权威盘点”为理念,梳理全天发生的最重要的国内国际新闻,“重点突出、大事不落”。该档新闻主要服务国内(含港澳台)观众和亚太其它地区黄金时间收视的华侨华人、驻外机构人员、留学生。
12:00-13:00
12点档《中国新闻》因为60分钟篇幅,因此内容更为丰富,设“新闻头条”、“直通台湾”、“媒体焦点”、“天气预报”等板块,其中台湾新闻和全球媒体内容摘播两部分是最大特色。该档新闻同时服务北美洲(西部)黄金时间收视的华侨华人、驻外机构人员、留学生。
8:00-9:00
8点档《中国新闻》由原《新闻60分》改版而成,该档新闻主要服务北美洲(东部)和南美洲黄金时间收视的华侨华人、驻外机构人员、留学生,也服务国内(含港澳台)和亚太其它地区早间收看新闻节目的华语电视观众。
4:00-5:00
4点档《中国新闻》主要服务欧洲、非洲观众,前半小时播出新闻,后半小时重播《今日关注》。如前一日无《今日关注》,则整1小时均为《中国新闻》。
《新闻联播》于1978年1月1日起每天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直播,同时各省级卫视进行转播。播出时长30分钟(有时会延长) 。
一、节目介绍
《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晚间新闻节目,节目由郭志坚、康辉、海霞、李梓萌、欧阳夏丹、刚强担任主播。
节目以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外交、文化、体育、农业、交通等方面新闻为主。
二、节目背景
1958年9月2日晚7点,北京电视台《电视新闻》开播,是《新闻联播》的前身。
1970年,北京电视台新闻部在合肥、太原与成都分别开会,寻求如何加强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的供稿能力;当时北京电视台新闻部职员夏之平、朱继峰、穆昭山等都是搭乘飞机穿梭三地,故名“飞行会议”。“飞行会议”提出了电视新闻改革工程的“十六字方针”:“实事求是,一事一议,短小精悍,新鲜活泼。”
1976年7月1日,根据全国省级电视台共同协商的意见,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向全国10多个省、直辖市电视台传送信号,该节目成为《新闻联播》的雏形。
1977年11月,分别召开了华东和中南、华北和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电视台参加的座谈会,共同商讨如何办好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的问题。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播,每晚七点左右播出,播出时长20分钟,给各个新闻影片加了配音。并且启用了新的片头。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扩展资料:
节目发展历程
1978年12月,《新闻联播》主播首次面对观众,赵忠祥成为节目开播以来第一位出镜播音员。 [9] 12月31日,央视启用台内仅有的两台电子新闻采集(ENG)设备录制新闻影片,采访不久就可以播出,解决了以往使用电影胶片时常见的影音不同步、胶片黏贴处断裂等问题。
1979年9月1日,央视每日播出的国际新闻节目《国际新闻》开播,播映合众国际社电视新闻(UPITN)提供的新闻影片、从香港收录的新闻影片与新华社提供的五分钟国际简讯。
1980年5月1日,《国际新闻》保留名称并入《新闻联播》,之后完全并入《新闻联播》。在此期间,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影片改用微波干线传送至央视,《新闻联播》每日播出时长改为30分钟。7月7日,《新闻联播》后面开始播出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
1981年4月,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在青岛举行,会议做出两项重大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中央电视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中央电视台供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必须转播《新闻联播》节目。
198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明确规定,重大时政的发布时间从20:00提前至19:00〔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即现今的《全国新闻联播》)的首播时间是18:30〕,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由此开始奠定《新闻联播》作为官方新闻发布管道的重要地位。
1984年,央视在香港成立第一个驻外记者站,《新闻联播》加录台湾华视新闻的新闻影片,也和亚太广播联盟A、B、C区的国家与地区交换新闻影片;同年,女主播卢静首次在《新闻联播》中实践了“微笑播报”,虽然引起争议,但是观众反应良好。此后,《新闻联播》的女主播们几乎都沿用了“微笑播报”。
1986年1月28日,美国发生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同月29日,当时的央视副台长杨伟光亲自拍板在《新闻联播》头条播发这一消息,打破了《新闻联播》多年不变的“先国内,后国际”的惯例。
1987年,《新闻联播》收录香港无线新闻的新闻影片。同年,作曲家孟卫东完成了一首19秒的乐曲,这首乐曲在1988年3月开始成为《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至今未改),同时更换片头。同年,《新闻联播》播音员由1人改为2人播出,节目结束后打出编辑制作人员名单。
1988年3月15日起,央视各节新闻所有制作过程一律都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彩电中心制作(至2009年10月18日),同时《新闻联播》更换片头,片头曲改为孟卫东所作的一首19秒的乐曲。
1990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始收录和播出美国CNN国际新闻频道的新闻影片和美国联合通讯社的新闻影片。10月1日,《新闻联播》更换片头,背景为青蓝色,动画效果为三基色长方块撞击地球。
1992年10月1日,《新闻联播》开始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4)并机播出。
1995年7月1日,《新闻联播》更换片头,背景上部为蓝紫色,下部为黑色阴影,动画效果为三基色光柱飞过地球。年8月1日,《新闻联播》更换新演播室,演播室的背景为长城、地球、CCTV字样,演播室上方为“中央电视台新闻”的字样。
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由录播形式改为现场直播(不过一些大段口播新闻仍然为录播)。 [15] 同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升格为国家“副部级”事业单位。7月1日,重播版的《新闻联播》由C2转移到C3。
1998年6月1日,由于C4的改版,《新闻联播》在四套播出的时间从19:00改为03: 00。
1998年8月2日,《新闻联播》再次更换新演播室,演播室背景为蓝色的世界地图;它是央视第一个开放式理念的演播室,但由于场地和技术的问题达不到要求,只能象征性地布置一排机器。
2002年4月15日,《新闻联播》片头再次更新,背景为蓝绿双色极光,动画效果与上一版本保持基本一致,此版片头为《新闻联播》有史以来使用时间最长的片头。虽然2003年5月1日开播的央视新闻频道经历了几次大改版,但是《新闻联播》此版片头一直没有更换,使用时间已将近15年。
2003年5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开播,《新闻联播》从那时起由CCTV1、CCTV13和各省级卫视频道并机直播,与此同时开始在每晚23:10在CCTV-13重播(2005年3月1日起改为每日21:00重播)。同时,比照境外一些电视台的作法,《新闻联播》的背景换成了央视新闻部的机房。同年7月7日,《新闻联播》取消每晚22:40在CCTV-3的重播。
2004年12月29日起,因CCTV-12改为社会与法频道,《新闻联播》取消在CCTV-12重播。
2008年2月3日,央视成立《新闻联播》编辑部,开始着手改进《新闻联播》,主要改进《新闻联播》用语、资讯量等方面。7月,《新闻联播》播音员罗京查出患淋巴癌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带病坚持工作。8月31日,已经经历了一期化疗的罗京忍着病痛最后一次主持了《新闻联播》,随后住院继续接受治疗,不再担任《新闻联播》主播。
2009年6月5日,《新闻联播》播音员罗京因患淋巴癌在北京逝世,终年48岁。6月16日,播音员邢质斌最后一次主持《新闻联播》。6月30日,邢质斌低调退休,不再担任《新闻联播》主播。9月28日,《新闻联播》开始采用16:9高清制式播出,演播室及央视新闻部的机房均做了调整。在对新闻报导的画面中仍是以4:3的形式,不过给主持人镜头的时候是以16:9的形式。4:3格式仍然同时播出。
2010年10月1日,《新闻联播》打破常规,在国庆节当天采用“画中画”模式在节目开始直播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嫦娥二号于当天18时59分57秒,即新闻联播开始前3秒钟发射升空);并在节目播出到19时25分05秒时再次直播“星箭分离”的实况,两段直播全长6分07秒;此举被视为《新闻联播》开播32年以来现场新闻直播的创新和突破。
为此,《南方周末》的专栏作者评论说:“尽管政治并没有完全让步于新闻,但它起码做出了一种姿态,稍稍低下了它高昂的头颅。”(不过整点报时的广告也和直播挤画面,且广告框住直播宽。有人质疑,《新闻联播》都让了,广告却不能让,十分可疑;因为,嫦娥发射就算不碰时间,《新闻联播》也会报导。)
2011年9月25日,《新闻联播》画面配置改版,同时由欧阳夏丹和郎永淳首次主持。
2012年11月15日,因播送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新一届领导班子亮相和介绍新一届领导班子简历,新闻联播延时至124分钟。
2013年1月23日《新闻联播》中,央视评论员杨禹出现在与主播郎永淳的连线中,是《新闻联播》开播35年来首次引入评论员。同年1月26日,《新闻联播》首次连线外景记者。2月9日,《新闻联播》切入多路信号直播各地迎接农历新年的场景,并以《春节序曲》作为结束曲,被称为“史上最颠覆除夕新闻联播”。
这种结尾形式其后亦有出现。结尾主播也是第一次在除夕之夜的《新闻联播》向观众行拱手礼拜年,此后每年的新闻联播也都沿袭了这一形式。
2014年1月1日,《新闻联播》以“人们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为结尾,引起了中国大陆网友的好评,被称为“史上最卖萌的新闻联播”。这种非常规结尾也被央视称作“彩蛋”。
3月23日,“央视新闻”微博称“结尾,有何惊喜”,引来关注;结果最后画面只是一副花开场景。5月28日,《新闻联播》播音员张宏民、李瑞英退居幕后,不再担任《新闻联播》主播。
2021年2月18日,《新闻联播》主播李梓萌和郎永淳开场在解说全国各地除夕实况画面后,互相对视即兴交谈,这也是《新闻联播》史上首次男女主播对视、交谈。3月5日,《新闻联播》播音员李修平最后一次主持《新闻联播》。3月22日,李修平退居幕后,不再担任《新闻联播》主播。
9月2日,《新闻联播》播音员郎永淳最后一次主持《新闻联播》。9月4日,郎永淳因妻子重病辞去在中央电视台的职位,不再担任《新闻联播》主播。9月3日,《新闻联播》出现罕见的以CCTV-1、CCTV-2、CCTV-3、CCTV-13、CCTV-15五个央视频道同时直播。
2021年2月8日,《新闻联播》首次在头条报道202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这也是央视春晚创办34年来首次登上新闻联播头条。9月4日,因CCTV-13(新闻频道)在19:00时段直播杭州G20峰会欢迎晚宴,这是自2003年新闻频道开播以来首次没有直播19:00的《新闻联播》。
2021年1月21日,刚强和海霞搭档主持《新闻联播》,刚强也由此正式加入《新闻联播》的主播阵容。王宁正式退居二线。2021年1月8日,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新闻联播的主播台上。4月,王宁正式离开《新闻联播》主播。10月25日,因播送十九届一中全会,新闻联播延长至140分钟,成为迄今为止最长的新闻联播。
2021年1月1日起,为了进一步扩大《新闻联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广泛地服务于海内外电视观众,自当天起,CCTV-4(亚洲版)于每天在22:30增加重播一次《新闻联播》。(原亚洲版次日凌晨2:00,欧洲版次日凌晨3:00,美洲版次日凌晨5:30的重播不变)
2021年9月14日,《新闻联播》首次出现手语播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闻联播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频道呼号:CCTV-5)是中国创办最早、规模最大、拥有世界众多顶级赛事国内独家报道权的专业体育频道,于1995年1月1日正式开播。体育频道以其权威、专业而又不失激情、活力的媒体形象,凭借着傲视群雄的赛事资源和稳定鲜明的节目品质,成为中国观众收看体育节目的第一选择.
频道简介:
中央电视台CCTV-5体育频道,唯一覆盖全国的国家级体育频道,拥有众多国际顶级赛事独家转播权;每年直播赛事1800余场,直播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占据全国电视体育市场86%以上的收视份额;建立了以意甲、德甲、NBA、F1、WTA、ATP…为代表的顶级联赛品牌圈,及以《体育新闻》、《体育世界》、《天下足球》、《足球之夜》等为代表的强势品牌栏目。
通过资源的差异化处理,体育频道对客户品牌的外在形象与内核文化,都能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可以说,CCTV-5不仅是企业塑造和传播品牌的一个超级平台,也是企业执行品牌战略,实施体育营销的重要战略资源。cctv5通过中星6a。中星6b c波段加密传送给全国各地有线电视网络。也通过中星9直播卫星村村通ku波段加密传送频道新台标。
2005年9月5日,该频道由原来的一天播出20小时改为全天24小时播出。
2008年元旦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CCTV-5)更名为奥运频道,全方位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11年1月1日起,CCTV-5和央视其他频道更换了新版台标,加注了中文标识,CCTV5新版台标下方新加了“体育”二字。
2012年7月3日0点起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结束,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CCTV-5)再次更名为CCTV-奥运频道,全方位报道2012年伦敦奥运会。该频道开始在新台址播出。
2012年9月28日开始,广电总局批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体育频道、电影频道(cctv-6)、电视剧频道(cctv-8)进行高标清同播。当天开始,高清节目信号上星播出,覆盖全国。
2013年8月18日开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推出CCTV5+频道。以“纯粹的体育”为核心,整赛事以及赛事集锦为基本节目形态,努力把更多样化、更高端、更中国化的赛事呈现给观众。该频道24小时以高清的方式进行播出,赛事直播、录像和集锦节目是主要内容。
2014年1月15日0时7分28秒,CCTV-5标清版的画面比例由4:3改为16:9。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经视直播9月5日开播时间是几点 经视直播9月5日开播时间是多少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经视直播9月5日开播时间是几点 经视直播9月5日开播时间是多少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本文标题:经视直播9月5日开播时间是几点 经视直播9月5日开播时间是多少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58063.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经视直播9月5日开播时间是几点...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5月7日跳水比赛结果查询表 7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印度前5月外贸出口贸易情况 印...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葛仙山现在开放了吗 葛仙山开...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宁波晚报5月9日内容概括图 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星巴克新品5月底销量多少钱 星...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2年动漫展时间表 2021年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无锡5月漫画展会时间安排表 无...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亚运会击剑比赛5月26日赛程 亚...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王源生日11月5日是什么星座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