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普洱茶茶艺表演_文化_茶文化

茶文化>茶轩文>文化

普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普洱茶茶艺表演

时间:2023-05-30 03:40:12 作者:分手在最爱你的时候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普洱茶茶艺表演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普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和普洱茶茶艺表演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普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普洱茶茶艺表演

普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普洱茶茶艺表演

一﹑用具

1.碳炉一个2.陶制烧水壶一把3.根雕茶桌一张4.兔毫盏若干个

5.茶洗一个6.有把手的泡壶一把7.香炉一个8.香一支

9.木鱼一个10.磬一个11.铁观音茶十克至十五克12.茶道一套13.佛乐磁带一合

二﹑基本程序

1.礼佛──焚香合掌2.调息──达摩面壁3.煮水──丹霞烧佛4.候汤──法海听潮

5.洗杯──法轮常转6.烫壶──香汤浴佛7.赏茶──佛祖拈花8.投茶──菩萨如狱

9.冲水──漫天法雨10.洗茶──万流归宗11.泡茶──涵盖乾坤12.分茶──偃流水声

13.敬茶──普渡众生14.闻香──五气朝元15.观色──曹溪观水16.品茶──随波逐浪

17.回味──圆通妙觉18.谢茶──再吃茶去

三﹑解说词

禅茶属于宗教茶艺。自古有“茶禅一味“之说,禅茶中有禅机,禅茶的每道程序都源自佛典﹑启迪佛性,昭示佛理。

禅茶茶艺还是最适合用于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茶艺,我们这套禅茶茶艺共十八道程序,希望大家能放下世俗的烦恼,抛弃功利之心,以平和虚静之心,来领略“茶禅一味“的真谛。

1.礼佛:焚香合掌

同时播放《赞佛曲》﹑《心经》﹑《戒定真香》﹑《三皈依》等梵乐或梵唱,让幽雅庄严﹑平和的佛乐声,像一只温柔的手,把我们的心牵引到虚无缥缈的境界,使我们烦躁不宁的心平静下来。

2.调息:达摩面壁

达摩面壁是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的故事。面壁时助手可伴随着佛乐,有节奏的敲打木鱼和磬,进一步营造祥和和肃穆的气氛。

主泡者应指导客人随着佛乐静坐调息。静坐的姿势以佛门七支坐为最好。

所谓七支坐法,就是指在静坐时肢体应注意七个要点:

其一,双足跏趺也称为双盘足。如果不能双盘亦可用单盘。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做如意坐。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做金刚坐,开始习坐时,有人连单盘也做不了,也可以把双腿交叉架住。

其二,脊梁直竖,使背脊每一个骨节都如算盘珠子叠竖在一起样,使肌肉放松。

其三,左右两手环结在丹田下面,平放在胯骨部份。两手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抵。这叫“结手印“也叫做“三昧印“或“定印“。

其四,左右双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不可沉肩弯背。

其五,头正,后脑稍微向后收放,前腭内收而不低头。

其六,双目似闭还开,视若无睹,目光可定在座前七﹑八公尺处。

其七,舌头轻微舔抵上腭,面部微带笑容,全身神经与肌肉都自然放松。

在佛乐中保持这种静坐的姿势10-15分钟。

静坐时应配有坐垫,坐垫厚约两﹑三寸。如果配有椅子,亦可正襟危坐。

3.煮水:丹霞烧佛

在调息静坐的过程中,一名助手开始生火烧水,称之为丹霞烧佛。

丹霞烧佛典出于《祖堂集》卷四。据记载丹霞天然禅师于惠林寺遇到天寒,就把佛像劈了烧火取暖。寺中主人讥讽他,禅师说:“我焚佛尸寻求舍利子。(即佛骨)“主人说:“这是木头的,哪有什么舍利子。“禅师说:“既然是这样,我烧的是木头,为什么还要责怪我呢﹖“于是寺主无言以对。

“丹霞烧佛“时要注意观察火相,从燃烧的火焰中去感悟人生的短促以及生命的辉煌。

4.侯汤:法海听潮

佛教认为“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从小中可以见大,从煮水候汤听水的初沸﹑鼎沸声中,我们会有“法海潮音,随机普应“的感悟。

5.洗杯:法轮常转

法轮常转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二十。径山宝印禅师云:“世尊初成正觉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陈如比丘最初悟道。“法轮喻指佛法,而佛法就日常平凡的生活琐事之中。洗杯时眼前转的是杯子,心中动的是佛法,洗杯的目的是使茶杯洁净无尘;礼佛修身的目的是使心中洁净无尘。在转动杯子的手法洗杯时,或许可看到杯转而心动悟道。

6.烫壶:香汤浴佛

佛教最大的节日有两天:一是四月初八的佛诞日,二是七月十五的自恣日,这两天都叫“佛欢喜日“。佛诞日要举行“浴佛法会“,僧侣及信徒们要用香汤沐浴太子象(即释迦牟尼佛像)。我们用开水烫洗茶壶称之为“香汤浴佛“,表示佛无处不在,亦表明“即心即佛“。

7.赏茶:佛祖拈花

佛祖拈花微笑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一。据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柯迦叶“。我们借助“佛祖拈花“这道程序,向客人展示茶叶。

8.投茶:菩萨入狱

地藏王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据佛典记载,为了救度众生,救度鬼魂,地藏王菩萨表示:“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地狱中只要有一个鬼,我永不成佛。“投茶入壶,如菩萨入狱,赴汤蹈火,泡出的茶水可振万民精神,如菩萨救度众生,在这里茶性与佛理是相通的。

9.冲水:漫天法雨

佛法无边,润泽众生,泡茶冲水如漫天法雨普降,使人如“醍醐灌顶“,由迷达悟。壶中升起的热气如慈云氤氲,使人如沐浴春风,心萌善念。

10.洗茶:万流归宗

谢茶

五台山著名的金阁寺有一副对联:

一尘不染清静地,万善同归般若门。

茶本洁净仍然要洗,追求的是一尘不染。佛教传到中国后,一花开五叶,千佛万神各门各派追求的都是大悟大彻,“万流归宗“,归的都是般若之门。般若是梵语音译词,即无量智能,具此智能便可成佛。

11.泡茶:涵盖乾坤

涵盖乾坤典出于《五灯会元》卷十八。惠泉禅师曰:“昔日云门有三句,谓涵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流句“。这三句是云门宗的三要义,涵盖乾坤意谓真如佛性处处存在,包容一切,万事万物无不是真如妙体,在小小的茶壶中也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佛理和禅机。

12.分茶:偃溪水声

“偃溪水声“典出于《景德传灯录》卷十八。据载有人问师备禅:“学人初入禅林,请大师指点门径。“师备禅师说:“你听到偃溪水声了﹖“来人答:“听到。“师备便告诉他:“这就是你悟道的入门途径。“禅茶茶艺讲究:壶中尽是三千功德水,分茶细听偃溪水声。斟茶之声亦如偃溪水声可启人心智,警醒心性,助人悟道。

13.敬茶:普渡众生

禅宗六祖慧能有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似觅兔角。“菩萨是梵语的略称,全称应为菩提萨陲。菩提是觉悟,萨陲是有情。所以菩萨是上求大悟大觉──成佛;下求有情──普渡众生。敬茶意在以茶为媒体,使客人从茶的苦涩中品出人生百味,达到大彻大悟,得到大智大慧,故称之为“普渡众生“。

14.闻香:五气朝元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是佛教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五气朝元即做深呼吸,尽量多吸入茶的香气,并使茶香直达颅门,反复数次,这样有益于健康。

15.观色:曹溪观水

曹溪是地名,在广东曲江县双峰山下,唐仪凤二年(公元676年),六祖慧能住持曹溪宝林寺,此后曹溪被历代禅者视为禅宗祖庭。曹溪水喻指禅法。《密庵语录》载:“凭听一滴曹溪水,散作皇都内苑春。“观赏茶汤色泽称之为“曹溪观水“,暗喻要从深层次去看是色是空;同时也提示:“曹溪一滴,源深流长“(《塔铭?九卷》)。

16.品茶:随波逐浪

“随波逐浪“典出于《五灯会元》卷十五。是“云门三句“中的第三句。云门宗接引学人的一个原则,即随缘接物,去自由自在地体悟茶中百味,对苦涩不厌憎,对甘爽不偏爱,只有这样品茶才能心性闲适,旷达洒脱,才能从茶水中平悟出禅机佛礼。

17.回味:圆通妙觉

圆通妙觉即大悟大彻,即圆满之灵觉。品了茶后,对前边的十六道程序,再细细回味,便会:“有感即通,千杯茶映千杯月;圆通妙觉,万里云托万里天。“乾隆皇帝登上五台山菩萨顶时,曾写过一联:“性相真如华海水,圆通妙觉法轮铃。“这是他登山的体会,我们稍做改动:“性相真如杯中水;圆通妙觉烹茶声。“即是品禅茶的绝妙感受。佛法佛理就在日常最平凡的生活琐事之中,佛性真如就在我们自身的心底。

18.谢茶:再吃茶去

饮罢了茶要谢茶,谢茶是为了相约再品茶。“茶禅一味“嘛。茶要常饮,禅要常参,性要常养,身要常修。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仆先生讲得最好:“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让我们相约再吃茶去。

普洱茶的茶艺表演冲泡步骤

普洱茶的茶艺表演定点冲泡的10个步骤。

一“孔雀开屏”,即向客人展示茶具。

二“温壶涤器”,即以沸水冲洗茶具。

三“普洱入宫”,即撮茶入碗,投茶量为茶碗之五分之一。

四“游龙戏水”,即以铜壶之沸水呈45度角快速冲入盖碗,令茶叶随水流翻滚而洗涤,充分释放其真味。

五“淋壶增温”,即以碗中茶汤淋洗公道壶。

六“祥龙行雨”,以沸水由低至高冲入盖碗。

七“出汤入壶”,即将碗中茶汤拂去浮沫后倒入公道壶(第1泡至第3泡,1~3分钟)。

八“凤凰点水”,即将茶汤以“凤凰三点头”之势倒入公道壶中。

九“普降甘霖”,即将壶中茶汤均匀地依次倒入品茗杯(碗)中(以七分满为度)。

十“齐眉敬奉”,即举杯齐眉一一奉敬,然后,将品茗杯(碗)呈园状放置于托盘中向客人敬茶。

迎宾(九道)茶在普洱常见于家庭接待,因其为九道程序,故称“九道茶”。

一赏茶,即将茶叶置于小盘,请宾客观其形、察其色、闻其香。

二温壶洁具,即以沸水清洁茶具。

三置茶,即按茶1克、水40~50亳升的比例将茶叶置于壶中。

四泡洗茶叶(又称醒茶),即以沸水入壶3~4分满,静置约1分钟后将茶水倒掉。

五浸茶,即以沸水入壶4~5分满,静置1~2分钟;

六匀茶,即以沸水入壶至满,调匀茶汤浓淡。

七斟茶,即分3次将茶汤斟入品茗杯中。

八敬茶,即依照茶礼,依次向长辈、女士、男士、小孩敬茶。

九品茶。

普洱三味茶:除上述饮法外,“普洱三味茶”也颇具风韵。

第一味茶,是哈尼族的煮清茶,汤清、叶绿、香高、味醇。

第二味茶,是彝族的盐茶,滋味醇浓、提神生津。

第三味茶,是傣族的蜜茶,醇厚甘甜,功效奇妙。

品饮普洱三味茶,欣赏茶艺歌舞,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还可以从那三味茶的品饮中去体味人生的过程、人生的真谛。因为,茶积淀着生命的况味,品茶,就是品味人生。

普洱茶的冲泡方法和程序

普洱茶的冲泡方法和程序:首先用开水将盖碗、茶杯等烫洗一遍,将8g普洱茶投入盖碗中,注入100℃开水,第一泡茶为洗茶 直接倒掉不饮用,接着再次向盖碗高冲注水,七分满即可,盖上碗盖,等待15秒左右,即可出汤饮用。

1.新生普(投茶量8g,茶水比例1:20,水温95℃左右)

新的生普,茶性上较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

尤其是原料比较嫩的生茶,冲泡时,水温在93-95℃即可(当水煮沸后,可以适当让其静止一下,让热气散发一下,稍微降一下水温),不能用沸水直接浇到茶叶,以免烫熟新鲜的叶片,使茶汤产生水闷气,影响茶汤的鲜爽度。同时,出汤后可以稍微半开盖散热,也可保持茶汤的鲜爽度。

器具上,选用瓷质盖碗较为合适。因为瓷质盖碗胎质细密,釉厚,不挂味,这是优点。换句话说,更能真实呈现出茶叶的本质特点,如香气、滋味的纯正。

2.新熟普(投茶量8g,茶水比例1:20,水温100℃左右)

新熟普由于经过长时间渥堆发酵,冲泡时,水温要达到100℃,才能将熟茶顺、滑、甜、香、醇的性格发辉出来。但冲泡时间不宜太长,以避免苦涩味出现。

一些发酵程度稍轻的茶也可适当在前三冲半开盖,以保持茶汤的鲜甜感,同时开盖也有利于熟味的散发。

用紫砂壶泡新熟普,能很好的吸附“渥堆味”以及一些其他的杂味、异味,冲泡普洱熟茶使用身筒高、容量大的紫砂壶效果较好,例如井栏壶、秦权壶、葫芦壶、美人肩壶等。

3.老生普(投茶量8g,茶水比例1:20,水温100℃左右)

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低冲注水,沸水冲泡,适当闷泡。

老茶使用紫砂壶最佳,沏泡老茶需要保持高温,而紫砂壶的保温效果较好,且可用通过“淋壶”(用沸水浇在壶身上)持续保持温度,盖碗类器具因为构造原因做不到。

如果老茶在存放过程中不小心沾染上其他异味,紫砂壶因其双气孔结构能够吸附异味,具有一定的“修正”能力。

4.老熟普(投茶量8g,茶水比例1:20,水温100℃左右)

冲泡老熟普可以采取低冲注水,快速出汤,可用留根泡法(5泡之后每次出汤后留下一部分茶汤,再注水冲泡,一般采取“留二出八”或“留半出半”,能够增加耐泡度,调节茶汤滋味。)

对于老熟普冲泡,可以使用盖碗或者紫砂壶。用盖碗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出汤,避免内含物过多浸出,导致茶汤过浓形成“酱油汤”。紫砂壶因其材质特点,其优点是利于保温、便于提温,用来冲泡老熟茶能够使茶汤更为醇厚。

普洱茶冲泡的9个步骤和方法

冲泡普洱茶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机变,若细节不对,方式不对,则茶汤便是另外一番风景,那么如何泡好一杯普洱茶呢?下面跟着昵茶网来看一下。

首先准备茶具:

茶器:白瓷盖碗(110毫升)、公道杯、茶杯、茶滤、茶巾。

出汤时间:5秒左右

水温:100℃

茶量:8g普洱茶

是否醒茶:是

冲泡普洱茶,与之最好的搭档便是白瓷盖碗了,白色的杯,明亮之汤,天作之合,简洁又不失大气,非常具有饮用的欲望,白瓷盖碗冲泡方便,出汤顺手,但要掌握好拿捏的姿势,不然还是会烫手的。

当然如果有条件,昵茶网认为紫砂壶亦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如一些滋味浓郁的老普洱茶用紫砂壶也是增添光彩,但一般情况下,我们用盖碗即可,随手可得,真实还原普洱茶的味道,蛮不错。

1、温杯

冲泡普洱茶,开门的第一件事温杯汤杯,将水烧开,用开水认真的将盖碗以及茶具烫洗一遍,祛除异味,提高盖碗的本身温度,同时也能增加茶叶的风味,尤其是在低温的冬季尤为必要,温杯之后快速倒掉水。

2、投茶量

一般来说,冲泡普洱茶时,茶水比例控制在110ml容量的盖碗,搭配8g普洱茶(生茶)刚刚好,如是熟茶则投茶量可减少到6~7g。

昵茶网:投茶量过多则茶汤过浓,无法品尝到茶叶原本的口感,还会导致轻微的苦涩。

而投茶过少,则口感平平,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切刚刚好就是最好,所以普洱茶的投茶量一般为8g(110ml容量盖碗的前提下),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尝试做调整。

3、醒茶(湿醒)

普洱茶经过长时间的存放,茶內物质沉睡久矣,醒茶主要是为了洗发茶叶的风味和香气,从而焕发茶叶的活性。

把8g普洱茶投入盖碗之后,顺势提起水壶,向盖碗注入开水,注水再之后浸泡3-5秒,然后快速倒掉,此为醒茶。

4、冲泡

接下来就是正式冲泡了,注水原则为高温之水冲泡、环壁注水、快出水,高温意味着100℃,

首先,提起茶壶,沿着盖碗杯壁顺时针绕圈注水,环壁注水,是成全一杯好茶的利器。环壁状态下,水流缓慢地流入盖碗中,普洱茶的每一根条索都能得到与水接吻的机会,然后使其茶汤大放光彩。

5、出汤

将盖碗的水冲满后,3-5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出汤了,快出汤是普洱茶冲泡的主旋律,尤其是前三冲,切勿久泡,出水速度尽可能快。

在第四冲之后,可以适当坐杯。

坐杯时间参考。前6泡5s以内(快出汤),7泡开始5s、10s、15s、20s左右,好的普洱茶冲泡15泡以上不成问题。具体的坐杯时长,可根据个人口感喜好做调整。

6、品饮

首先,茶汤入口,先含在口中,与舌面充分接触。舌面的味蕾是最敏感的,去感受普洱茶在短时间内苦回甜、涩散开的过程。这是衡量好茶的重要标准。

主要细品这3点:苦回甜的过程、口感的醇厚度和香气的变化。

其次,要细细品味茶汤的浓强度和饱满度。有些老茶的茶气十分强劲,像没被驯服的野马,在你口腔里横冲直撞,力度很足很猛,就是这种感觉。

普洱茶的两种醒茶方法~昵茶网茶叶百科:

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在存放过程中其内含物质变得收敛,冲泡时不容易出味,经过醒茶后,茶香得到更好的挥发,口感也更加圆润滑口。

那什么是醒茶呢?醒茶好比运动前的热身,在这个过程中,尘封的茶叶与空气、水分进一步接触,使茶叶在冲泡时能稳定释放出内含物,达到更好的品饮表现。

普洱茶的醒茶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干醒”,指的是冲泡前的醒茶。在茶仓等封闭环境下长期存储的普洱茶,品饮前需要在相对透气的环境中放置1-3个月。

比如,把茶饼撬开后,存放在紫砂罐或者陶罐里,以唤醒茶叶活性,进一步提升茶叶品饮的口感。

第二种是“湿醒”,指的是冲泡时的醒茶。用开水充分浸润茶具后,把茶叶投入壶中,注入热水3-5秒后倒掉,然后静置适度时间,等茶叶充分吸收壶中的热气苏醒展开,再注入第二泡水。这样能使茶叶充分浸润,能够促进茶叶内含物的释放。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普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和普洱茶茶艺表演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知茶识礼 茶桌礼仪小知识

下一篇:更多文化

本文标题:普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普洱茶茶艺表演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6370.html

使劲推荐

普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普洱茶茶艺表演
普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普洱茶茶艺表演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普洱茶茶艺表演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

知茶识礼 茶桌礼仪小知识
知茶识礼 茶桌礼仪小知识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桌礼仪小知识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

九华毛峰多少钱一斤 九华山毛峰是什么茶
九华毛峰多少钱一斤 九华山毛峰是什么茶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九华山毛峰是什么茶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儒释道与茶文化 儒 释 道 在茶文化中的体现
儒释道与茶文化 儒 释 道 在茶文化中的体现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儒 释 道 在茶文化中的体现的精彩内...

记住这七点,那离茶艺师也不远了什么意思 记住这七点,那离茶艺师也不远了英语
记住这七点,那离茶艺师也不远了什么意思 记住这七点,那离茶艺师也不远了英语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记住这七点,那离茶艺师也不远了英语...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如何布置茶席 布置茶席的基本元素
如何布置茶席 布置茶席的基本元素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布置茶席的基本元素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饮一杯茶唯美句子 一杯茶的惬意
饮一杯茶唯美句子 一杯茶的惬意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一杯茶的惬意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

从弟舍弟
从弟舍弟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从弟舍弟...

享受茶艺的句子 茶艺感悟生活的心情说说
享受茶艺的句子 茶艺感悟生活的心情说说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艺感悟生活的心情说说的精彩内容等...

洞庭碧螺春传说典故,美誉,特点 洞庭碧螺春传说故事
洞庭碧螺春传说典故,美誉,特点 洞庭碧螺春传说故事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洞庭碧螺春传说故事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精选文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