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明清时期茶与茶具介绍的特点 唐宋元明清茶具的特点_文化_茶文化

茶文化>茶轩文>文化

唐宋明清时期茶与茶具介绍的特点 唐宋元明清茶具的特点

时间:2023-05-30 07:21:40 作者:我恨自己动了情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唐宋元明清茶具的特点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唐宋明清时期茶与茶具介绍的特点和唐宋元明清茶具的特点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唐宋明清时期茶与茶具介绍的特点 唐宋元明清茶具的特点

唐宋明清时期茶与茶具介绍的特点 唐宋元明清茶具的特点

茶与茶具的搭配是很有讲究的,为了欣赏到最佳的湿茶、叶底、汤色,茶具需要根据茶的特性来选择。在唐宋明清时期,随着每个朝代茶叶种类、形态的不同,茶具也有相应的变化。

唐代,人们喝的是饼茶,茶须烤炙研碎后,再经煎煮而成,这种茶的茶汤呈“淡红”色。一旦茶汤倾入瓷茶具后,汤色就会因瓷色的不同而起变化。陆羽从茶叶欣赏的角度,提出了“青则益茶”,认为以青色越瓷茶具为上品。越瓷为青色,倾入“淡红”色的茶汤,呈绿色。

宋代,饮茶习惯逐渐由煎煮改为“点注”,团茶研碎经“点注”后,茶汤色泽已近的“白色”。宋代蔡襄特别推崇“绀黑”的建安兔毫盏。

明代,人们已由宋代的团茶改饮散茶。明代初期,饮用的芽茶、茶汤已由宋代的“白色”变为“黄白色”,这样对茶盏的要求当然不再是黑色了,而是时尚“白色”。明代张源的《茶录》中也写道:“茶瓯以白磁为上,蓝者次之。”明代中期以后,瓷器茶壶和紫砂茶具的兴起,使茶汤与茶具色泽不再有直接的对比与衬托关系。人们饮茶注意力转移到茶汤的韵味上来了,主要侧重在“香”和“味”,追求壶的“雅趣”。强调茶具选配得体,才能尝到直正的茶香味。

清代以后,茶具品种增多,形状多变,色彩多样,再配以诗、书、画、雕等艺术,从而把茶具制作推向新的高度。一般来说,重香气的茶叶要选择硬度较大的壶,如瓷壶、玻璃壶。绿茶类、轻发酵的包种茶类比较重香气;品饮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龙井等细嫩名茶,则用玻璃杯直接冲泡最为理想。重滋味的茶要选择硬度较低的壶,如陶壶、紫砂壶。乌龙茶类是比较重滋味的茶叶,如铁观音、岩茶、单枞等。

俗话说“老茶壶泡,嫩茶杯冲”。这是因为较粗老的老叶,用壶冲泡,一则可保持热量,有利于茶叶中的水浸出物溶解于茶汤,提高茶汤中的可利用部分;二则较粗老茶叶缺乏观赏价值,用来敬客,不大雅观。这样,还可避免失礼之嫌。而细嫩的茶叶,用杯冲泡,一目了然,同时可收到物质享受和精神欣赏之美。

唐代茶具中重要的器具有哪些几种

唐代茶具中重要的器具主要有下面5种:

1、茶釜

茶釜是唐代重要茶具之一。唐代饮茶以烹煮为主,需要把茶饼碾成颗粒后放入茶釜中煎煮,茶釜在唐代饮茶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法门寺地宫出土鎏金银坛子,下图)

2、茶臼

茶臼是将茶饼研磨成颗粒的器具。陆羽《茶经》上所提到用来研磨茶叶的工具是茶碾,茶臼是早于茶碾出现的研磨工具。瓷茶臼坚厚,平底、外侧施釉、臼里不施釉,有月牙形的小窝,用以研磨。

3、茶则

茶则是一种量具,将研磨好的茶放入茶釜中时需要用茶则来量取定量的茶。唐代茶则多为青瓷。

4、茶瓯

茶瓯是唐代茶具中最典型的器具之一,又称为茶杯或茶碗。茶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玉璧底碗,圈足较大,中心内凹;另一种是常见的花口茶碗,多为五瓣花形,圈足外撇,是晚唐出现的器型。

5、茶托

茶托是防止茶杯烫手的器具,东晋时期就有了青瓷茶托的雏形,到了唐代,茶托的造型更加丰富,有莲花花瓣形、荷叶形、海棠花瓣形等。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银笼子,上图

茶席常用的茶具有哪些

茶席常用的茶具有:盖碗、茶壶、茶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茶荷、茶巾、茶盘、茶滤、茶桶、茶漏、茶则、茶夹、茶针、茶匙、桌旗、茶宠、杯垫、茶置、茶洗等。

茶席常用的茶具有哪些:

盖碗:盖碗是指一只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的茶具,主要用于泡茶。

茶壶:茶壶是一种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是茶具的一种,主要用于泡茶。

公道杯:是指用于均匀茶汤、再分茶至品茗杯中的茶具。

品茗杯:是指用于喝茶,较矮的茶杯。

闻香杯:用于闻香,比品茗杯更细长,多用于冲泡台湾高香的乌龙茶时使用。茶垫:比茶盘小,用于盛放品茗杯、递茶使用。

茶荷:用于盛放茶叶、观赏茶叶,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形状多以有引口的半球形,通常用竹、木、陶、瓷等制成。

茶巾:又称为“茶布”,多用棉、麻制成,可以用于擦拭干茶壶,也可用于擦拭滴落在桌面的茶水。

茶盘:茶盘是用于放置茶具、茶杯。一般而言,茶盘要平,才不会让茶杯不稳,摇晃不定。

茶滤:用于从茶壶中过滤茶汤,避免茶汤中有茶叶渣落入茶汤。

茶道六君子

茶桶:用于盛放茶艺用品器皿的器筒。

茶漏:在置茶中,用于放置在壶口上,可以将茶叶导入壶中,防止茶叶掉落在茶汤中,影响喝茶口感。

茶则:又称“茶勺”,用于将茶叶盛入茶壶中,也可以用于衡量茶叶用量,确保投茶量适中。

茶夹:又称“茶筷”,可以将茶渣从壶中夹出,也可以用于夹着茶杯洗杯,防止洗茶杯时烫手。

茶针:又称“茶通”,是用于疏通茶壶的内网,以保持水能流畅的从壶嘴中流出,不会被茶叶堵塞。

茶匙:又称“茶拨”“茶扒”,是一种细长的小把子,主要用于挖取泡过的茶、茶壶内的茶。

茶席装饰

桌旗:是摆放在茶桌上的软装饰品,功能类似与桌布,用于装饰茶桌。

茶宠:是一种用茶水滋养的宠物,或是饮茶时的把玩之物。多用紫砂或者橙泥等烧制的工艺品。

其他工具

养壶笔:一般用纯天然的动物鬃毛支撑,用于保养紫砂,陶瓷等各类茶器。

杯垫:用于放置茶杯、敬茶等等。

茶刀:用于撬茶饼、茶砖等紧压茶。

茶置:用于放置茶壶盖的器具。

茶夹架:用于搁置茶夹、茶针、茶匙等工具。

茶洗:也叫“茶渣缸”,用于清洗茶杯或者盛放茶渣水的器皿。

你的茶席还差了什么茶具呢?若是你还知道其他茶具,也欢迎各位补充~

茶席布置中的主要茶具和茶器

茶席布置中的主要茶具和茶器,茶席,指的是以茶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茶室空间形态中,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所共同完成的一个有独立主题的茶道艺术组合整体。

=茶席是千百年来,继陆羽首次创立“茶具组合”,经各代不断完善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茶席的设计,既不能脱离传统,也必须符合现代人的行为规律。

一款精心设计的“茶席”即是茶艺者尽情发挥丰富的想象平台,也是他们表达自己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的空间。茶事自此时起,有了更多仪式感和美学意义。

茶席构成

1、煮水器(能拿来煮水冲泡的烧水器具)

2、泡茶器(能放进干茶冲入热水并倒出茶汤的器具)

3、壶承

壶承,是承载包容泡茶器、收集淋壶热水的容器。茶席上的壶承,是为了保持席面的清洁干爽之用。

壶承的选择,颜色宜略浅于席布的颜色,不应太惹眼而喧宾夺主,大小则应当与茶壶相匹配,不宜太高,以免茶壶产生不稳定的感觉。如果有条件,可以挑选早期柴烧的瓷盘作为壶承。

4、公道杯公道杯避免了因泡茶出汤的先后造成的浓度不均匀现象。在茶席的设计中,我们选用的公道杯大都没有把手,公道杯要尽可能高于泡茶器,以形成视觉上的高下错落。

5、 茶杯(品尝茶汤)

6、茶仓(存贮干茶)

7、茶荷(承放干茶)

8、茶则茶则,是量取茶叶的计量器具,依靠茶则,从茶仓里量取大概所需的茶叶。

9、滓方滓方,又称"建水",是茶席上收集汇聚多余茶水、废水以及茶滓的器具。滓方陈设于席主泡茶弃水的方便位置,体积不宜过大,以免使茶席显得突兀。

10、席布

11、洁方(保持席面整洁清爽之物)

12、花器茶席上的花器,包括花瓶、竹篮、碗、盖、盏等。其选择既要考虑花瓶的色彩、高低、大小,又要关注花瓶与花卉的互衬映照。当首选传统经典、重心稳定、造型简洁、素身无刻画的花器。

茶席,不是刻意地“摆”,而是用心地去“布”。古人把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称为“置阵布势”。

茶席的“势”,是由茶席元素的“形”构成的。器具之间,不是干枯的罗列展示,彼此有着生命的相生相惜,有着气韵流动地相互映照。茶席不是作秀,是为了让我们更美更风雅地去喝茶。

茶席的设计要体现出茶席的诗意美、画面美,悦目方能赏心,神驰物外。借茶器育化茶汤,以茶盏为桥梁,让茶人在温馨素雅的茶境中,随心赏茶与品茶。

茶席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具有实际冲泡、品饮功能的器物,包括煮水器、泡茶器、匀茶器、茶盏、盖置、盏托、茶则、茶匙、水盂、茶巾等;

二是具有点明茶席主题、加深审美体验的装饰物,包括席布、花器、茶花、香器等。“左手席”——茶席中最基本也是最标准的布局。

“左手席”即使用左手拿煮水壶注水,右手持泡茶器并出汤的茶席布局。以拿煮水壶的手的方向为准,命名为“左/右手席”,这是茶文化圈子里所约定俗成的。

“左手席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煮水壶放在泡茶者左侧,可放在桌面上或桌旁一张较矮的凳子上;而茶壶放在泡茶者面前正中,壶柄在右,壶嘴向左,方便用右手出汤。公道杯放在泡茶器的右侧偏前方的位置,大约呈30°角。

这个黄金角度,也正是为了操作的便利而设计的,如此出汤,肩膀舒展,动作自然流畅,呈现一种和谐之美。出汤之后,右手拿起公道杯分茶,同样也非常顺手、自然。

同理,盛放弃水的水盂(或称茶渣缸、书鱼等),放在泡茶者的右侧较远远的地方,方便处理弃去不用的茶水。因其类似于“垃圾桶”的功能(实际上并不能往里扔垃圾,只盛放水和茶渣),应该置于尽量远离茶席中心但手又能够得着的位置。

一些小道具的摆放就相对自由些,但也要注意茶席视觉上的平衡和操作的便利性,如茶荷、茶则放在中心区左侧,那么盖置、茶巾就放在右侧。

反过来也可以,按个人习惯。杯子,就不需要多说了,常规的陈列是在客人面前摆成一排,注意客人取用方便,并且要疏密有致,具有视觉美感。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唐宋明清时期茶与茶具介绍的特点和唐宋元明清茶具的特点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清代茶文化地方茶俗的发展流传有哪些 清代茶文化的特点

下一篇:更多文化

本文标题:唐宋明清时期茶与茶具介绍的特点 唐宋元明清茶具的特点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6547.html

使劲推荐

唐宋明清时期茶与茶具介绍的特点 唐宋元明清茶具的特点
唐宋明清时期茶与茶具介绍的特点 唐宋元明清茶具的特点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唐宋元明清茶具的特点的精彩内容等你...

清代茶文化地方茶俗的发展流传有哪些 清代茶文化的特点
清代茶文化地方茶俗的发展流传有哪些 清代茶文化的特点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清代茶文化的特点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

中国茶历史文化及茶叶种植介绍图片 中国茶历史文化及茶叶种植介绍作文
中国茶历史文化及茶叶种植介绍图片 中国茶历史文化及茶叶种植介绍作文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中国茶历史文化及茶叶种植介绍作文的...

赵州茶公案解读 赵州茶是什么意思
赵州茶公案解读 赵州茶是什么意思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赵州茶是什么意思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

中医论茶 本草典籍中记载的茶叶是 中医论茶 本草典籍中记载的茶叶是什么
中医论茶 本草典籍中记载的茶叶是 中医论茶 本草典籍中记载的茶叶是什么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中医论茶 本草典籍中记载的茶叶是什...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雷响茶是第几道 雷响茶制作
雷响茶是第几道 雷响茶制作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雷响茶制作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

江南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是哪几位? 江南四大才子和吴门四家
江南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是哪几位? 江南四大才子和吴门四家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江南四大才子和吴门四家的精彩内容等...

茶山贡焙歌译文 茶山贡焙歌诗文原文翻译
茶山贡焙歌译文 茶山贡焙歌诗文原文翻译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山贡焙歌诗文原文翻译的精彩内容等...

英国人对茶叶的需求 英国人 茶叶
英国人对茶叶的需求 英国人 茶叶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英国人 茶叶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

湖州贡焙新茶 拼音 湖州贡焙新茶 张文规带拼音
湖州贡焙新茶 拼音 湖州贡焙新茶 张文规带拼音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湖州贡焙新茶 张文规带拼音的精彩内...

精选文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