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解读 2023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_农业科技_茶文化

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2023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解读 2023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时间:2023-09-02 21:00:02 作者:小猪佩奇之逆商培养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2023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2023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解读和2023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2023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解读 2023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2023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农作物种业类)

国家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农作物种业方面重点支持种质资源保护、育种创新、测试评价和制(繁)种等种业关键环节能力提升项目建设。

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提升项目

(一)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项目

1.建设要求。重点新建、改扩建一批国家农作物种质资 源中期库。项目建成后,种质资源库的保存、评价能力明显 提高,能够满足今后 20 年种质资源保存和鉴定评价能力提 升的需求。

2.建设内容。新建、改扩建种质资源库建设按照填平补 齐原则,根据扩增保存种质资源的数量等实际需求,补充建 设田间工程、购置仪器设备和物联网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 等。

3.项目布局及申报条件。新建、改扩建一批种质资源中 期库,拟布局及品种范围为:山西(特色杂粮作物)、四川 (西南特色作物)、西藏(藏区高原作物)。项目由承担国 家种质资源保存任务的国家和省级科研教学单位建设。项目 承担单位应拥有国家种质资源库及资源保存、评价的技术队伍。

4.中央投资规模。按照东部地区 70%、中部地区 80%、 西部地区 90%的补助比例安排中央投资。

(二)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圃项目

1.建设要求。新建种质资源圃原则上要求占地面积 500 亩左右,保存该生态区域特色作物种类 2 种以上,资源保存 能力 5000 份以上,年鉴定评价和分发能力 500 份以上。项 目建成后,资源保护种类、数量、质量以及评价鉴定能力明 显提高,能够满足今后 20 年资源保存和鉴定评价能力提升 的需求。改扩建项目形成的保存、鉴定评价和分发能力原则 上不低于新建资源圃。

2.建设内容。新建种质资源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保存、 隔离、鉴定评价等圃地建设,购置资源鉴定及田间测定、监 控、相适宜的农机具和物联网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等设施设 备。改扩建种质资源圃按照填平补齐原则,根据扩增保存种 质资源的数量等实际需求,补充建设田间工程、购置仪器设 备和物联网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等。

3.项目布局及申报条件。新建一批种质资源圃,拟布局 及品种范围为:山西(饲草)、海南(热带野生稻)、贵州 (云贵高原特色作物)。项目由承担国家种质资源保存任务 的国家或省级科研教学单位建设。申报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圃 的项目单位,应具有该特色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评价的 科研支撑队伍,拥有 500 亩以上自有土地用于种质资源圃建设,已收集保存该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原则上不少于 300 份, 且该区域没有已建成的同作物类型的国家种质资源圃。改扩建一批种质资源圃,拟布局及品种范围为:广东(野 生稻)、陕西(柿)、新疆(野生苹果)。项目由承担国家 种质资源保存任务的国家和省级科研教学单位建设。项目承 担单位应具备承担 DUS 测试以及植物新品种保护繁殖材料 保存能力。

4.中央投资规模。按照东部地区 70%、中部地区 80%、 西部地区 90%的比例安排中央投资。

(三)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项目

1.建设要求。保护区总面积达到 1500 亩以上。项目 建成后,原生境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其栖 息地得到有效保护,严重濒危的农业野生植物珍稀物种种 群得到恢复和发展。

2.建设内容。项目应根据实际需求,重点建设隔离设 施、警示设施、看护设施、防火排灌设施、温室、网室及 必要的供电供水设施等,购置数据采集分析设备、通讯巡 逻设备、环境监测设备、标本陈列设备、资源监测与管护 监控设备等。

3.项目布局及申报条件。建设一批农业野生植物原生 境保护区,拟布局范围为河北、湖北、湖南、甘肃等省份, 各地限报 1 个。项目建设主体应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县 级农业环保站、科教站、农技站等事业单位,并应具备相应的技术力量。申报项目目标保护物种应优先选择已列入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处于濒危状态,对粮食 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农业野生植物,包 括作物野生近缘植物、野生蔬菜、野生果树、野生花卉、 野生茶树和野生药用植物等。项目需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建立原生境保护区的批复文件,明确保护物种、建设地 点和范围、责任主体,具有长期土地经营使用权和充足的 运行经费保障等。项目区域应远离人群密集活动区、污染 源、地质塌陷区等。鼓励并优先支持以省级农业环保站、 科教站、农技站等事业单位牵头,统筹辖区内符合规划布 局的各县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项目打捆申报为一 个总项目。项目建设单位需明确项目后续管护措施。

4.中央投资规模。按照东部地区 70%、中部地区 80%、 西部地区 90%的比例安排中央投资。

(四)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隔离基地项目

1.建设要求。为落实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要求,满足海 南南繁科研育种工作需求,新建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 转隔离基地,建设标准符合国家进出境动植物隔离基地建设 的硬件要求,隔离基地核心区面积不低于 100 亩。基地建成 后达到进出境检疫部门和植保部门的相应要求,具备检疫隔 离资质。

2.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检验检疫实验室、隔离检疫种植 养殖区、隔离温室(包括必要的负压温室)、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土建工程,以及相关仪器设备购置。

3.项目布局及申报条件。新建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 中转隔离基地项目,布局在海南三亚,由具有相应实力的事 业单位承担。

4.中央投资规模。中央投资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 70%,且最多不超过 25000 万元。

二、农作物育种创新能力提升

(一)农作物育种创新项目

1.建设要求。围绕发挥种子企业在现代种业发展中的主 体作用,通过改善企业育种创新条件,支持开展高效育种, 提升种质资源保存利用、育种科研创新、良种生产加工、推 广服务等能力,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民族种业。

2.建设内容。根据育种科研方向和科研技术路线及育繁 推一体化发展要求,着力改善科研基础设施,兼顾种子生产 加工等条件。重点建设内容包括库房(含低温种子库)、检 验室、农机具库等土建工程,温室、大棚、晒场、试验地田 间工程,以及实验分析设备、农机具、仪器设备购置等。

3.项目布局与申报条件。不同作物每省(自治区、直辖 市)限报 1 个。水稻育种创新项目:安徽、江西;玉米育种 创新项目:辽宁、河南;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育种创新项 目:黑龙江、贵州;果菜茶(含食用菌、花卉)育种创新项 目:北京、上海;饲草育种创新项目:甘肃、内蒙古。申报农作物育种创新项目企业条件:①已开展科企合 作,与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签订长期科研合作协议,明确种 业科研成果转化方式,其中参加国家或省级良种联合攻关的 企业优先;②具有专门的育种机构,在全国不同生态区有测 试点 30 个以上和相应的播种、收获、考种设施设备;③具 有分布在不同生态区、自有或租用(剩余租期不少于 5 年) 的科研育种基地 5 处以上、总面积 200 亩以上;④近 3 年内, 年均科研投入不低于年种子销售收入的 5%;⑤生产经营主 要农作物种子的,具有作为第一育种者的国家级审定品种 3 个以上,或者省级审定品种 6 个以上,或者国家级审定品种 2 个和省级审定品种 3 个以上,或者国家级审定品种 1 个和 省级审定品种 5 个以上;生产经营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应 当具有相应作物的以本企业名义登记或单独申请获得植物 新品种权的品种 5 个以上;⑥产业实力强,具有走出去潜力 优势,在国外有一定市场;⑦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 职称的专业育种人员 10 人以上;⑧近三年无生产经营假劣 种子或套牌侵权行为。申报饲草育种创新项目企业条件:①有稳定的产学研合 作机制,包括紧密的科研、企业合作协议,有健全的售后服 务体系;②有专门的育种机构,自有科研实验室 100 平方米 以上,长期稳定的育种用地(自有或剩余租期 5 年以上)100 亩以上,具备较为完备的检测、分析、测试手段和工艺设备;③拥有自有深度登记品种;④拥有商业化育种研发队伍,其中专职从事育种科研(相关专业本科以上)的人员 5 名以上。

4.中央投资规模。项目投资总体规模原则上不低于 2500 万元,中央投资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 40%,且每个项目 最多不超过 3000 万元。

(二)分子育种创新服务平台

1.建设要求。为推进新一代智能化育种技术体系发展、 有效提升动植物种业关键共性技术支撑能力,打造国际领先 的国家分子育种中心,开展多物种基因组测序、组装、功能 基因解析、全基因组选择、性状创新,以及新种质资源创制, 进行育种大数据智能化集成应用,并提供第三方检验检测、 测定评价等公共技术服务。

2.建设内容。致力于打造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高度集成 的行业关键共性平台,主要包括高通量的基因分型平台、高 效率的遗传转化体系、高性能的大数据分析中心、专业化分 子检验检测中心、规模化性状测试网络等,并配套相应仪器 设备。

3.项目布局与申报条件。在现有基础上提升改造,布局 在相关育种基础较好的湖南省,由国家级分子育种平台企业 承担;要求有建设用地或自有房产可用于试验业务用房;具 有分子育种、遗传育种、生物信息、大数据及物联网的专业 技术人员;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能够提供必需的运行经费 支持。

4.中央投资规模。项目投资总体规模原则上不低于 2500 万元,中央投资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 40%,且每个项目 最多不超过 3000 万元。

三、测试评价能力提升项目

(一)建设要求。加强现有资源整合,建设一批国家级 测试评价中心和区域级测试评价站,承担品种区域试验、特 性鉴定、质量检测、登记认证及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 定性测试(DUS)任务。按照科学合理的生态区布局要求和 试验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开展建设。项目建成后, 能够承担本生态区域植物品种试验以及测试技术研究等任 务;能够实现试验申请、试验方案形成、试验任务下达、试 验管理评价、试验数据采集与汇总分析、品种推广等环节全 程信息化管理;每年承担 1500 个次以上品种试验任务;具 有开展抗病性(抗虫、抗旱、抗高低温、抗倒、耐渍涝、耐 盐碱、水肥高效利用等)鉴定能力;测试用地长期稳定(自 有土地)。

(二)建设内容。重点建设远程监控室及配套设施设备、 网络管理室、考挂室、种子仓库,特性鉴定专用设施,摄影、 生理生化分析、品质分析室等土建工程,组织培养工作间、 植物样品处理工作间、分子及生理检测实验室,温室、网室、 隔离防护等田间工程,重点购置田间耕整、运输、品种性状 与田间环境数据采集、小区播种与收获、测产、考种及试验 信息化等设备机具。

(三)项目布局和申报条件。测试评价分中心布局在广 东、陕西、青海。区域测试评价站布局在辽宁、河南、四川 (饲草区试)、甘肃(饲草区试),每个省份限报 1 个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组织协调能力强;有 建设用地或自有房产可用于试验检验业务用房改造;有相应 的试验用地,面积 200 亩左右,生态代表性强;具有开展品 种试验、种子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 能够提供必需的运行经费支持。同时按照 1+N 建设模式要 求,每个区域性测试评价站应带动建设亚生态区内 3-5 个测 试点,形成区域性试验网络。其中布局在陕西的分中心还要 立足于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和中亚地区的种业新品种测试评 价交流合作平台。

(四)中央投资规模。按照东部地区60%、中部地区70%、 西部地区 80%比例安排中央投资。

四、制(繁)种能力提升项目

(一)建设要求。在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国家区域性良种 繁育基地范围内,支持部分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县(市) 加强种子(种苗)基地基础设施、生产加工、监管服务能力 建设,着力提升基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和信 息化水平。项目建成后,近三年种子(种苗)向本区域外调 出量应占到基地种子(种苗)生产量的 60%以上。

(二)项目布局与承担单位。项目布局在农业农村部认 定的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范围内,根据作物分类优先安排一批基地建设,主要包括:常规稻(云南)、大豆(黑龙 江、安徽)、马铃薯(河北)、棉花(新疆、新疆兵团)、 杂粮杂豆(宁夏)、花生(山东)、糖菜茶食用菌等(河北、 山西、江苏、湖北、广西、重庆)、中药材(福建、甘肃)、 饲草(黑龙江、甘肃、新疆)。由种子基地县(市)农业农 村主管部门牵头组织项目申报或基地县有实力的种子企业 直接申报,每省限报一个。

(三)建设内容。项目重点支持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实 施土地平整、田间排灌渠系、田间道路及配套设施等工程建 设,购置相关仪器设备和农机具,实现旱涝保收;支持种子 基地县(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加强物联网系统、种子物流 与追溯管理信息体系建设,推进基地实现种子生产、质量监 管的信息化和可追溯;支持有条件的种子基地建设种业园 区,完善种子晒场、仓库及附属设备、种子质量检验室、农 机库房、种子加工车间等加工及仓储设施。

(四)中央投资规模。项目投资总体规模原则上不低于 2500 万元,中央投资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 40%,且每个 项目最多不超过 3000 万元。

五、其他申报要求

(一)项目名称。地方申报项目按照“建设地点(缩写) +农作物类型(可选)+项目类型”模式命名,如:**省**市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项目。

(二)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须附具的部分证明材料。项目承担主体为符合申报要求的企事业单位,并附有效的法人 证书及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 2023-2023 年财务报表;项目 建设所需土地使用证明或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土地租用协 议、规划部门规划意见书;符合指南中各类型项目申报条件 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公益性项目还应提供确保项目建成后 正常运行的经费证明或说明。

(三)项目申报建设内容有关要求。土建工程要按实际 需要明确建设数量和面积,不得以项目名义兴建楼堂馆所;田间工程、仪器设备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标 准和购置设备规格。

(四)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项目布局及 品种范围进行项目推荐,原则上每个省不超过 2 个。同时,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关于《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 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农计发〔2023〕59 号)和《农 业部关于加大贫困地区项目资金倾斜支持力度促进特色产 业精准扶贫的意见》(农计发〔2023〕94 号)精神,允许国 家级贫困县以主导产业为依托打捆申报项目,符合条件的贫 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将优先安排。

六、联系方式

1.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

联 系 人:张野田

2.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

联 系 人:吴凯锋

2.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原生境类项目)

联 系 人:李景平

3.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饲草类项目)

联 系 人:赵恩泽

2023 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畜禽种业类)

以落实生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肉羊、水禽遗 传改良计划为重点,重点突出资源保护、畜禽新品种选育和 夯实种业发展基础等主攻方向,重点支持建设资源保护项 目,兼顾畜禽育种创新、生产性能测定和制(繁)种等项目建设。

一、资源保护利用项目

(一)建设要求。重点支持建设国家重点区域性基因库, 尚未建立保种场或保护区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未投资的 14 个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兼顾其他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国家 公布的新发现资源和地方保护品种保种场(新建国家级遗传 资源保种场,三年内必须达到国家级保种场要求,并向国家 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提出申报要求)。项目建成后,种质资 源场保种核心群规模增加 20%以上,三代之内无血缘关系的 家系不少于 6 个(家畜)、30 个(家禽);区域性基因库畜 禽品种保存数量达到 30 个,现有《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 护名录》中的品种不少于 15 个。

(二)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低温保存设施、标准化 畜禽棚舍、孵化厅、药浴池、库房、加工车间、青贮窖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以及场区道路、污水处理池、围墙等生产性辅 助设施,配套畜禽品种保存、生产性能测定、疫病监测净化、 防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设施设备,构建试验物联网系 统和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网络服务系统,保护区项目可设立界 碑、指示牌、宣传牌等区界设施和宣传设施。

(三)项目申报条件。

1.种质资源场(区)。重点支持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 资源保护名录》,尚未建立保种场或保护区的 14 个畜禽遗 传资源,同时兼顾其他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的畜禽品种资源和部分列入省级保护名录的濒危品种。每省 限报 1-2 个。

2.国家重点区域性基因库。支持在山东省新建国家重点 区域性畜禽基因库,由具有一定基础条件的事业单位承担。

(四)中央投资规模。按照东部地区70%、中部地区80%、 西部地区 90%比例安排中央投资。新建区域性畜禽基因库项 目中央投资补助规模控制在 3000 万元以内。

二、畜禽育种创新能力提升项目

(一)建设要求。围绕主要畜种遗传改良计划,结合畜 禽优势产区布局,重点支持一批有实力的核心育种场等单 位,有效利用地方畜禽种质资源和引进优良品种资源,加强 主要畜种选育和新品种培育,不断提升我国畜禽育种自主创 新能力,为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项目建成后, 种畜禽场育种条件明显改善,年生产性能测定数量增加 20% 以上,优良种畜禽供应能力提升 10%以上。

(二)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标准化种畜禽棚舍、育 种实验室等土建工程,配套性能测定、疫病监测净化、胚胎 移植等仪器设备,购置母畜、胚胎、冻精等育种材料(引种 费不超过总投资的 20%,中央投资不用于此项)等。择优支 持部分大型育繁推一体化畜禽企业,完善育种创新、标准化 繁种、科技推广等方面设施装备。

(三)项目申报条件。重点支持综合实力强、发展后劲 足、运转机制活的育种企业承担,优先支持国家核心育种场。项目承担单位应具有与项目品种对应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 可证》,有专门的育种部门和技术团队,并与科研院校保持 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参加国家或省级良种联合攻关的 企业优先安排。具体申报条件如下:

1.生猪育种创新项目。核心群母猪需满足:长白猪存栏 1000 头以上,或大白猪存栏 1000 头以上,或杜洛克猪存栏 300 头以上,或地方品种 600 头以上,或培育品种 600 头以 上;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年测定并上报数据的种猪 3000 头 以上。

2.肉牛育种创新项目。核心群母牛需满足:地方品种单 品种基础母牛存栏 100 头以上或引进品种单品种基础母牛 200 头以上,具备培育种牛的基础条件和技术力量等,优先 支持已开展种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并上报数据,并与种公牛 站签订种公牛培育合作协议的种牛场。

4.羊育种创新项目。重点支持肉羊,兼顾毛用、绒用羊。种肉羊场特、一级基础母羊 3000 只以上,种用毛、绒羊场 特、一级基础母羊 2500 只以上,具有培育种羊的基础条件 和技术力量等,优先支持长期开展种羊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的 种羊场。

5.鸡育种创新项目。蛋鸡种鸡场基础群存栏 2 万套以上, 具备 4 个以上的蛋鸡品系纯系,至少有形成 1 个配套系的供 种能力,建有 2 万只以上育种笼位,能持续开展 5 个以上杂 交组合的配合力测定。肉鸡种鸡场基础群存栏 3 万套以上,具备育种素材 4 个 以上,至少有形成 1 个配套系的供种能力,建有 2 万只以上 育种笼位,能持续开展 5 个以上杂交组合的配合力测定。

6.马、驴等特色畜种育种创新项目。品种具有独特特性 和市场前景,在扶贫增收方面作用明显。良种马或良种驴核 心群 500 头以上,每个单位至少具备培育专门化品系或品种 的素材 2 个。重点支持已有育种基础并取得成效,场内具有 标准化配种站、品种登记、带动能力强的单位。

(四)项目布局。生猪: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浙江、江西、四川、陕西。牛:内蒙古、辽宁、黑 龙江、山东、河南、湖北、云南、新疆。羊:内蒙古、河南、 甘肃、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禽类:北京、河北、江苏、 河南、广东、四川、陕西。马、驴等特色畜种:内蒙古、辽 宁、青海。

(五)中央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规模不低于 2500 万元, 中央投资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 40%。

三、畜禽品种测定站

(一)建设要求。围绕主要畜禽遗传改良计划,选择基 础较好、种畜禽产业优势明显的区域,以现有部省级种畜禽 生产性能测定中心为重点,支持建设猪及禽测定站,对畜禽 新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测试评价。通过项目建设,提高畜禽 良种质量监测能力,为新品种推广和种业监管工作提供技术 支撑。项目建成后,品种测定站年测定能力提升 20%以上。

(二)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畜禽性能检验室、测定舍、 隔离舍、污水处理池及其他场区工程等建设,配备饲喂自动 供给测量系统、生产性能测定软件系统、检验检测仪器设备、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备、配种防疫设备和冻精保存运输器 械,建立测定信息处理平台。

(三)项目申报条件。测定站建设单位需具有相应的种 畜禽测定、品种鉴定等业务能力和基础,配备有相应技术人 员,资产和财务状况良好,运转机制灵活,有稳定的运行经 费来源。

(四)项目布局。生猪:山东、湖北、广东、重庆、陕 西。禽类:北京、江苏、广东。

(五)中央投资规模。按照东部地区60%、中部地区70%、 西部地区 80%比例安排中央投资。

四、制(繁)种基地项目

(一)建设要求。围绕生猪产区布局,以保障优良种猪 及其精液供应为目标,重点开展种猪站改扩建,提升生产能 力和质量。项目建成后,种猪站供精能力提升 20%以上。

(二)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标准化畜禽圈舍等设施, 配套养殖设备、良种登记信息系统等。

(三)申报条件。种公猪站存栏采精种公猪 200 头以上, 其中有生产性能测定成绩的超过 50%,取得《种畜禽生产经 营许可证》。重点支持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种公猪站和国 家核心育种场建设种公猪站,兼顾品种改良种公猪站。

(四)项目布局。种公猪站:河北、上海、山东、河南、 广东、广西、四川。

(五)中央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规模不低于 2500 万元, 中央投资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 40%。

五、申报其他要求

(一)申报数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项目布 局及畜种范围进行项目推荐,每个省份不超过 2 个,原则上 不推荐“十三五”期间支持过的项目主体,同类项目请按照优 先次序进行排序。对于不符合项目申报要求的畜种和扩繁场、良繁场建设等项目原则上不予受理。

(二)项目名称。规范项目名称,按照“项目实施地+畜 种类型+项目类型”模式命名,如:**省**肉牛育种创新项目。

(三)项目承担单位。项目只能由一个独立法人单位承 担,行政单位、非法人单位等不能作为项目承担单位。

(四)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须附具的部分证明材料。项 目承担单位法人证明(项目单位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 的,须具备经工商部门或市场管理部门依法登记并取得农民 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现有土地使用证明或土地租用 协议;项目建设所需土地使用证明、项目用地预审意见;规 划部门规划意见;企业 2023-2023 年财务报表;项目建设单 位与申报项目品种对应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 性能测定中心除外,新建资源场可附带县级以上种畜禽管理 部门意见);符合指南中各类型项目申报条件的其他相关证 明材料;公益性项目还应提供确保项目建成后正常运行的经 费证明或说明。

六、联系方式

1.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

联 系 人:张野田

2.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

联 系 人:吴凯锋

2023 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水产良种类)

水产良种项目拟重点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等方面建设。

一、水产种质资源场

(一)建设要求。根据现代种业发展要求,突出薄弱环 节、优势区域,聚焦主要品种,系统构建分级分类渔业生物 种质资源保存体系,优先支持基础条件好的水产原良种场, 建设完善一批种质资源场。项目建成后,水产原良种基础群 体保存能力提高50%以上,优质亲本供应数量增加20%以上, 种质保存和选育水平明显提升。

(二)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催产和孵化车间、亲本 池、苗种培育池等生产设施,配套进排水、电力、道路、动 物无害化处理等工程,购置常规生物学仪器、水处理系统、 养殖设施等。

(三)项目布局及申报条件。北京、河北、山西、内蒙 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 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新疆兵团各限报 1 个。重 点支持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 批)》(农业部公告第 948 号)的品种、冷水性鱼类和通过 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项目承担单位应具备省级(含)以 上水产原良种场资质和独立法人资质,已取得水域滩涂养殖 证和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具有三年以上申报品种的保种工 作基础,具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并有省级以上科研单位或 高等院校作为技术依托;项目建设单位为农民专业合作社 (组织)的,须具备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并取得农 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项目原则上要求固定建筑物在 自有土地上集中建设,生产实验用地需自有土地或租期 15 年以上的租用土地(“三区三州”项目可放宽至 10 年以上)。

(四)中央投资规模。按照东部地区70%、中部地区80%、 西部地区 90%比例安排中央投资,且每个项目中央投资最多 不超过 1000 万元。

二、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示范项目

(一)建设要求。重点支持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或育繁 推一体化大型水产种业企业,建设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示 范项目。项目建成后,育种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育种创新能 力显著提升,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二)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核心群体保存池、备份 基地、催产和孵化车间、隔离检疫池等种质搜集保存设施, 以及育种实验室、培育池、遗传性能对比测试设施,配套水 处理系统、育种管理数据库、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等,购置 实验室仪器、标记设备、在线监测设备等。

(三)项目布局及申报条件。河北、辽宁、江苏、安徽、 福建、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各限报 1 个。承担育 繁推一体化示范项目企业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有独立或合 作培育的通过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有关科研成果获得省 部级以上奖励,具备水产育种创新科研条件,有较强的人才 队伍和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与科研单位有紧密合作协议。近五年承担过国家育种科研项目的企业优先。项目原则上要 求固定建筑物在自有土地上集中建设,生产实验用地需自有 土地或租期 15 年以上的租用土地(“三区三州”项目可放宽至 10 年以上)。

(四)中央投资规模。按照项目总投资 40%比例安排中 央投资,且每个项目中央投资最多不超过 1000 万元,

三、品种测试站项目

(一)建设要求。根据现代种业发展要求,在水产养殖 主产区对重点水产新品种先行先试,开展水产新品种生产性 能测试,为新品种保护、推广和市场监管提供技术支撑,优 先支持基础条件好的省级及以上水产科研院所、水产推广机 构和水产原良种场,建设一批水产新品种测试站。项目建成 后,水产新品种生产性能测试相关基础条件、技术水平和公 信力明显提升。

(二)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隔离检疫设施、实验用 房、测试车间、试验池塘等,配套进排水系统、养殖尾水处 理、动物无害化处理等附属设施工程,购置科研生产仪器和性能测试软件系统等;构建远程在线监测等物联网系统和测 定信息处理平台。

(三)项目布局及申报条件。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 区各限报 1 个。重点支持鱼类、虾类、蟹类、贝类、藻类等 新品种测试和测试数据应用。项目承担单位应具备申报品种 相关的选育工作基础,具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项目原则 上要求固定建筑物在自有土地上集中建设,生产实验用地需 自有土地或租期 20 年以上的租用土地。

(四)中央投资规模。按照东部地区 60%、中部地区 70%、西部地区 80%比例安排中央投资,且每个项目中央投 资最多不超过 1000 万元。

四、繁种基地项目

(一)建设要求。重点支持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或育 繁推一体化大型水产种业企业,建设水产种业繁育基地项 目。项目建成后,扩繁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优质亲本和种苗 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二)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亲本保存与培育池、孵 化繁育车间、隔离检疫池、苗种培育池、投入品仓库等工程, 配套进排水系统、尾水处理、电力线路、动物无害化处理等 设施,购置生产运输装备。

(三)项目布局及申报条件。以现有省级以上水产良种 场和规模以上水产苗种场为基础,改扩建繁种基地 6 个,布 局在苏、浙、鲁、鄂、粤、琼 6 个省,每省限报 1 个。

(四)中央投资规模。按照项目总投资 40%比例安排中 央投资,且单个项目中央投资 1000 万元。

五、其他申报要求

(一)项目名称。地方申报项目按照“建设地点(缩写) +品种类型(可选)+项目类型”模式命名,如:**省**市四 大家鱼水产种质资源场建设项目。

(二)可研报告须附具的证明材料。项目承担单位法人 证书及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 2023-2023 年财务报表;项目 建设所需土地、水域、滩涂等的使用证明或项目使用的预审 意见、租用协议、规划部门规划意见书;有关技术成果证明;科企合作协议或证明材料;申报项目在拟建地点的现状图及 设计平面图。符合指南中各类型项目申报条件的其他相关证 明材料。

四、联系方式

1.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

联 系 人:张野田

2.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联 系 人:王 良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21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解读和2021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四川省畜禽规模养殖场补助建设项目验收指南最新 四川省养殖业政府补贴标准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本文标题:2023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解读 2023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39843.html

使劲推荐

2023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解读 2023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2023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解读 2023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2023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四川省畜禽规模养殖场补助建设项目验收指南最新 四川省养殖业政府补贴标准
四川省畜禽规模养殖场补助建设项目验收指南最新 四川省养殖业政府补贴标准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四川省养殖业政府补贴标准的精彩内容...

江西省农作物种植结构 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
江西省农作物种植结构 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的精...

养老托育实施意见 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工作方案
养老托育实施意见 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工作方案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工作方案的...

广东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示范县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江西省
广东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示范县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江西省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江西...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鸡蛋价格是多少钱一斤 鸡蛋市价多少钱一斤现在
鸡蛋价格是多少钱一斤 鸡蛋市价多少钱一斤现在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鸡蛋市价多少钱一斤现在的精彩内容等...

河南省理顺农业灌溉用电设施建管体制实施方案 河南省农业灌溉用电价格
河南省理顺农业灌溉用电设施建管体制实施方案 河南省农业灌溉用电价格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河南省农业灌溉用电价格的精彩内容等...

湖北省小麦播种时间 春季小麦田间管理
湖北省小麦播种时间 春季小麦田间管理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春季小麦田间管理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

2023年3月份肉鸡价格行情及走势分析图 2023年3月份肉鸡价格行情及走势分析
2023年3月份肉鸡价格行情及走势分析图 2023年3月份肉鸡价格行情及走势分析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2023年3月份肉鸡价格行情及走势分析...

不能强迫农民退出宅基地 不能以各种名义让农民退出宅基地
不能强迫农民退出宅基地 不能以各种名义让农民退出宅基地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不能以各种名义让农民退出宅基地的精...

精选农业科技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