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养殖水源要求 虹鳟养殖水源是什么
时间:2023-09-12 18:26:35 作者:超人集中营 养殖虹鳟鱼养殖条件很关键,养殖虹鳟鱼需要哪些条件?
鱼池的条件。成鱼养殖池,可选择各种形状、基质和结构,只要水流通畅,就能保证水体交换更新。水泥池以50平方米、水深1米为宜;泥浆池较大、较深。有排污和增氧设施,放苗前应严格用生石灰消毒,药效消失后再放鱼。注意调整投喂量。养殖户应根据水温的变化,增加或减少投喂量。水温与虹鳟鱼的摄食量有关。水温高,虹鳟鱼吃哗罩得多;水温高,虹鳟鱼吃得少。
当水温在10℃以上时,投喂量可占池塘虹鳟鱼总重量的3%-4%。注意选择不同直径的颗粒饲料。不同体型的虹鳟鱼应选用不同直径的颗粒饲料。一般体长为4-6厘米的虹鳟鱼,喂食直桥戚径为0.5毫米的颗粒饲料。体长为7-8厘米的虹鳟鱼,喂食直径为3毫米的颗粒饲料。服用维生素补充剂。在颗粒饲料的生产过程中,维生素会被破坏。所以养殖户如果用粮食喂养虹鳟鱼,要喂少量富含维生素的青饲料,以补充维生素的不足。
虹鳟鱼的养殖条件要求其生长在水质清澈、氧气充足的水中。生活水温为5-24℃,最适宜生长的水乱消闹温为14-18℃。当水温低于7℃或高于22℃时,虹鳟鱼会停止进食。如果水质充足,溶氧充分,还能耐受24℃以上。在这种高密度的养殖环境中,22℃左右的水温就有死亡的危险。冷水鱼虽然价格高,但产量低,也是因为其养殖环境有限,在一些山区有优质的冷泉水资源,水库的底层水、山涧水都可以养殖。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且产量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水产养殖方式。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虹鳟鱼应该如何养殖?我们养殖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为了提高虹鳟鱼的产量和质量,在养殖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要点:
一、鱼塘准备
为了更好地满足虹鳟鱼的生御指长,我们需要研究繁殖地的选择,并注意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作为选址的主要条件之一,水源、年温差和水质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水质呈微碱性,年水温不高于22℃的水域为虹鳟鱼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册拆孝,其中最重要的是丰富的溶解氧。
二、鱼塘建设
养殖场设有鱼苗池、鱼种池、成鱼池、母池和备用母池,可适应虹鳟鱼不同生长阶段。鱼塘由混凝土制成,每排都有一定数量的水滴,以促进水的州稿自然流动。鱼池为矩形,纵横比为5-8:1。每个鱼塘有一个进水口、一个出水口和一个排污口。为防止鱼逃逸,应在进出口处设置渔网,并根据鱼类大小设置渔网间距。
三、饲养管理
鱼类放养量的确定应与养殖过程中的注水量、池塘换水量和投喂水平相结合。一般以50~100尾/m2为宜。为了减少鱼类养殖中的疾病和死亡,养殖前必须对池塘进行消毒。我们选择使用生石灰。按照每平方米水面100克生石灰的标准,我们将所有生石灰以1:10的比例溶解在水中,然后洒在整个水箱中。鱼塘消毒后,应视乎实际情况,在四至六天后注入淡水。确保储运水体与储存池水温的温差不超过3℃。养鱼时要轻。将储运鱼的设备放在水面以下的慢池中,让鱼自由游
每天喂鱼苗4~3次,成鱼和亲鱼2次。每天喂食两次,最好在上午9:00至10:00和下午16:00至17:00喂食;每天喂食3次,分别为8:00~9:00、12:00~13:00和17:00~18:00;每天喂食4次,可在8:00至18:00之间均匀设置。注意喂食速度,喂食时要耐心小心。
四、水质控制
虹鳟养殖需要非常严格的水质。除了高溶解氧外,还需要微流水环境。水的颜色应干净透明,色度一般小于30度,水中悬浮物小于15mg/L,当溶解氧通常需要大于6mg/L时,溶解氧不符合标准,氧化时应安装通风装置。当溶解氧达到9mg/L时,虹鳟鱼生长更快。当溶解氧低于4.3mg/L时,鳃在长期死亡后会立即死亡。当溶解氧低于3mg/L时,大量鳃死亡。
以上就是关于虹鳟鱼的养殖技术分析,供大家了解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求虹鳟鱼的养殖知识
虹鳟是冷水性鱼类,通常栖息在水质呈清、无污染、砂砾底质的河川溪流中。虹鳟喜欢生活在水温8—20℃的水中。在人工密养条件下,最佳生长水温是12—18℃,当水温低于7℃或高于20℃时食欲明显减少,生长减慢,抗病国减弱,水温达到24℃时停止摄食,在26℃短时间内即能死亡。所以虹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水温上限是24℃。虹鳟鱼没有明显的生长下限温度,只要水不李察结冰,就能摄食、生长,但摄食强度减弱、生长缓慢。养鳟水体中的溶氧要求在5mg/L以上,当溶氧在5mg/L时鱼的呼吸频率加快,感觉不适,在4mg/L时即出现缺氧症状,常会引起死亡。当溶氧为3mg/L时会出现大批死亡。养殖水体的PH值应保持在5—9,碱度1.5mg.n/L,硬度8—12。虹鳟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经过短暂的驯化,可以用海水进行成鱼的养殖。
一、养鳟场的建造
养鳟场的建造布局要合理,面积要适当,一般要根据水的流量而设计鱼池的面积,面积过大造成浪费,面积过小不够用。根据水流量和鱼池面积,计算出每年的生产量,再据此建造饲料加工和库房等辅助设施。
1、养鳟池
养鳟池的建筑材料,目前一般都是用浆砌块石或砌砖墙用水泥抹面而成,各地可根据材料的来源难易就地取材,养鳟池以不渗漏、水流畅通为前提。鱼池的排列有并联和串联两种,最好是采取并联和串联相结合的方式,即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不影响养殖成绩,串联池最多不超过三个池,否则下部池的水容易污染和缺氧。养鳟池底要有坡降,前后池要有落差,水应自行流入池中,并能自行排出。
(1)稚鱼池:稚鱼池是用来培育从上浮稚鱼后直至养成到一周年鱼种的培育池。稚鱼池应建在接近水源的地方,面积不宜过大,一般池长10—20米,池宽1.2—2.5米,池深0.6米,水深20—40厘米,池底坡降为0.2%。
(2)成鱼池:是从鱼种养成商品鱼的鱼池,面积在100—200平方米之间,池长20—30米,池宽4—6米,池深0.8—1米,水深60—80厘米,池底坡降0.8%。
(3)亲鱼池:用作虹鳟亲鱼或后备亲鱼培育,亲鱼池面积在100—200平方米之间,池长20—30米,池宽4—6米,池深0.8—1米,水池60—80厘米,池底坡奖0.8%。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受条哪凳茄件限制,成鱼池可以用来培育鱼种,也可替代亲鱼培育池,另外鱼池形状以长条形池为好,如果水量充足,条件适宜的也可建造圆形池。
(4)建池面积的计算方法:鱼池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现举一例计算方法,即根据单位面积生产量来计算:鱼池面积=年生产量/1平方米产量
例如:水流量30升/秒,1升水量年产鱼200公斤。
1平方米可生产30公斤,则:
鱼池面积=30×200/30=200米2
根据面积可换算出建鱼池的数量,即:
养鱼池宽=每秒注水量(米3)/水深(米)×每秒流速(米)
养鳟池水的流速通常是2—5厘米/秒。
如果已计算出养鱼池总面积为500平方米,通过上式计算出鱼池宽为4米,则鱼池长应为125米,这样粗圆即可建造4米宽,31.25米长的鱼池4面。
(5)养鳟池都必须具备注、排水和排污的功能,一般注排水口,都应尽量加大过水断面。进水口一般用喇叭形,通过进水闸口进鱼池时水呈扇状,并要有一定的落差,让水跌入鱼池。
排水口一般也做为排污口,排水时最好能排底部水,这样有利于污物的排出,设计为,第一道是拦鱼栅,第二道是顶部挡水板,水从底部流出,第三道是水位控制闸板。这种方式比较合理,也有的只放一道拦鱼栅,一道闸板,这种方法不利于排污。
2、孵化室设备
虹鳟鱼卵在孵化时应避免强光刺激和外来环境的干扰,所以受精卵孵化应尽可能在室内进行,孵化室面积可根据生产苗种的量来决定。培育数百万尾稚鱼,孵化室在200平方米左右即可。
孵化室应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水质一定要清洁,无污染。室内修建长2—3米,宽50—60厘米的小池,池面以上靠墙一侧有进水渠或管道,鱼池有一注水阀,池底应高出地面,便于水和污物的排出。
进行孵化时还应具有,孵化桶或平列槽、塑料盆、洗卵和消毒器具等。
3、饲料加工机械及库房
养鳟用人工配合饲料,需制成颗粒状后方能投喂,所以必须有造粒机。目前使用的造粒机械大小不一,一般的小型养殖场可用小型造粒机,加工出的颗粒料有硬颗粒和软颗粒两种,小型养鳟场用小型造粒机,制作软颗粒料即可。库房一定要通风好、干燥、不漏雨、不潮湿。
二、养鳟用水
水是进行虹鳟养殖的前提条件,养殖用水应该是流动的冷凉水,常年水温在22℃以下,冬季不结冰。水质要符合养鱼用水标准,澄清无污染。这类水源程序有山泉、山涧溪流、地下进水、水库的底层排水、雪山融水等。养鳟用水要有一定的流量,通常可养鱼的数量均按水流量计算,一般情况下每秒1升水的流量的养鳟产量约为50—200公斤。流水池中的用水要有一定的流速,一般在1.2—1.8米/分之间,养稚鱼水的流速要小一些,养成鱼和培育亲鱼的水流速稍大些为好。
虹鳟鱼
虹鳟鱼
三、成鱼饲养
虹鳟鱼的生长分为五个阶段:
(1)鱼卵期,即胚胎发育期,一般为30天到46天;
(2)仔鱼期,时间为20天;
(3)仔鱼期以后五个月为稚鱼期;
(4)五个月后至1年为年鱼;
(5)成鱼期通常指15个月后,体重在1斤以上的鱼,这时候就可进入市场销售了。
1、放养密度
为了获得较好的养鳟效益,要在有限的鱼池面积、用水量方面争取获得最大的生产量。由于供水主要是供给氧气,而氧气又和温度有关,因此水量、温度和氧气是影响饲养密度的三大要素。
2、投喂高蛋白优质配合饲料
饲料是高密度养殖的关键。由于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鱼类的营养完全依赖于所摄取的人工饲料,所以关键是饲料的质量。为了使饲料的营养能满足鱼类生长的需求,需通过科学配比,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虹鳟鱼的需求量,使必需氨基酸保持平衡,努力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虹鳟鱼鱼种和成鱼用的全价饲料,其营养成分中粗蛋白为40%~45%,粗脂肪为6%~16%,粗纤维为2%~5%,灰分5%~13%,水分8%~12%。日投饵量一般不超过鱼体总重的3%,每日投饵二三次。为改变虹鳟鱼肉的颜色,在虹鳟鱼上市前一段时间,可以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虾壳粉。一些养殖户将鳗鱼饲料用于虹鳟鱼饲料配方,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3、控制水质,保证池水有充足的溶氧量
充足的溶氧状况是密养下水质控制的重要指标,当水量充足时,无需增氧即可获得可观的生产量。通常注水率�注水率=〔注水量(升/秒)/饲养鱼重量(公斤)�×1000在10-15时饲养效益最好。
4、加强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巡塘,并注意防治逃防盗。
虹鳟鱼的喂养以动物性饲料为主,主要原料有鱼粉、血粉、肉骨粉、羽毛粉等动物性原料。此外,豆饼、大豆、小麦粉、玉米、米糠、草粉等植物性原料也可使用,再添加油脂、复合多种维生素、复合矿物质及其它微量添加物,根据不同的时期进行合理的配制,就能获得最佳的养殖效果。在养殖过程中除了保证虹鳟鱼生长的必要条件外,也要注意鱼病的防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下面的网址还有更多信息,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