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养蜂管理视频教程 冬季养蜂管理视频讲解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冬季养蜂管理视频教程 冬季养蜂管理视频讲解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如何养蜜蜂?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管理入手:
一、 强群饲养管理:
1、选王。宜选用评分70分以上二级以上种王。选用春季或冬季换王,1年应换王1次或2次,保持蜂群强势。 2、双王群、双箱饲养。提倡竖蚂塌双王群和双箱饲养。采用朗氏十框箱或朗氏十二框箱(比十框箱大80mm),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可开设在箱前面,可采用2块框式隔王板将蜂王分别限制在侧壁向1~2框内产卵,箱中央供贮蜜;或用囚王笼扣1只蜂王,用1块框式隔王板将另蜂王限制在侧向1~2框内产卵,箱内其他部份供贮蜜。采用中蜂十框标准箱或FWF型中蜂箱,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均开设在箱前向,平时平箱饲养双王箱,流蜜期可叠加继箱取蜜。加继箱时应从巢箱提取3~4框盖子脾或大幼虫脾1张蜜粉脾放在继箱一侧,外加隔板,在巢脾内补加空巢脾,巢箱或继箱间加隔王板,让蜂王在巢箱内产卵,或不加隔王板让蜂王在整个箱体内产卵。产蜜期应在巢箱和继箱间加隔王板。 3、保持群内饲料充足。当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时,应采用灭菌的花粉灌脾饲喂,或花粉代替品制成花粉饼置于框梁上饲喂;缺蜜时,用饲喂器盛蜂蜜置于蜂箱内蜂箱内饲喂。饲喂宜在夜间和每次饲喂量应可供蜂群食用2~3d为宜。
二、 繁殖期管理。
1、繁殖期一般分为春夏、秋季繁殖期,繁殖期应注意保温,供应足够饲料,及时扩大蜂群群势,人工育王、双王同箱饲养、防治病虫害。 2、人工育王。选取5框以上蜂群,用隔王板把蜂群分为育王区和繁殖区,蜂王留在繁殖区内;育王区内放蜜粉脾和幼虫脾,育王区占原巢脾的2/3,或将育王群的蜂王暂时提出,待王台被接受后再放回。采用内径200~250mm,高200~220mm的窄式育王框,育王框上安装直径8mm、深11mm的人工王台,台与台之间距离9mm~10mm,每框内移入24h内的幼虫15条~20条,移虫后立即放入育王区;次日,再提出育王框,取出台基内的幼虫,再从母群内移入18h~24h的幼虫,培育成蜂王。 3、组织交尾群。选用与母群没有血缘关系或外地引进的良种,在人工育王前20d前培育雄蜂;育王复式移虫后10 d,从强群提出1~2框粉蜜多的封盖子脾,带蜂放入1只优质王台(注意不要挤压、倒置)组成交尾群。蜂王交尾丢失后,再放入一个成熟王台,若两次丢失,则交尾群应合并。 4、人工分蜂后的饲养。从原群中抽出一框封盖子脾、一框蜜粉脾、一框幼虫脾入在隔壁板一侧,开侧巢门放成熟王台,新蜂王交尾成功后形成新群,新群同老群同箱饲养,以母女同余圆箱或姊妹同箱箱饲养为宜,若工蜂偏集一群时,应调整群势,改变巢门方向。及时加基造脾,扩大蜂巢,并用新脾换老脾,当群势发展到5个巢脾时,应改为单箱饲养;流蜜期或气物竖温25℃以上时,应改为单箱饲养。
三、 越夏阶段管理。
1、度夏准备。7月底至8月底野外蜜粉源缺乏,持续高温,这个时期为度夏期。度夏前应合并2框以下的弱群,每群应调整到4~5框群势,清除箱内或巢脾上的巢虫,群内应有1~2框封盖蜜脾。 2、降温管理。应将蜂箱移至树荫或屋檐下,或搭凉棚遮荫,中午高温时可在蜂箱四周洒水降温,打开通气窗和扩大巢门,以利于蜂群降温。气温超过35℃时,给蜂群喂水和箱外洒水,为蜂群降温。 3、检查。高温天气应以箱外观察为主,防止蜂群产生飞逃“情绪”。若发现工蜂出勤少,应选择傍晚开箱检查,及时改善箱内条件。 4、天敌防治。夏季高温时,应垫高蜂箱防蟾蜍、蚂蚁为害蜂群,并经常捕打胡蜂等天敌。 5、越夏后检查。9月初,野外出现零星蜜源,蜂群开始繁殖,应及时全面检查,调整群势,清除巢虫,合并弱群并进行奖喂。
四、 蜂群越冬阶段管理。
1、最后一个蜜源流蜜期,给蜂群预留封盖蜜脾。合并蜂群更换衰老、产卵力差的蜂王。 2、在最后一个蜜源即将结束时,用强群的蜂和封盖子脾补充中小群,同时撤出蜂群中多余的巢脾,保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 3、保持巢内充足的产卵空间和蜜粉饲料,并进行奖励饲喂。 4、越冬选择地势高、干燥、避风、安静、半阴半阳的落叶树下摆放蜂群,中、后期树林落叶后,使蜂群采光充足。越冬初期,只需在副盖上加保温物。越冬中、后期,进行巢内保温。冬季气温降至0℃以下时,蜂群停止哺育幼虫,蜂群结团,并停止采集活动,并采取包裹蜂箱、留出巢门口等保温措施。 5、越冬蜂群管理。经常进行箱外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蜂群越冬的异常状况。在巢门侧耳倾听蜂群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或轻叩箱壁发出“嗡嗡”声,马上静下来,属正常情况。箱外检查发现工蜂在巢门口进出抖翅,箱内声音混乱,表明可能失王,应在晴暖的中午开箱检查,若失王应诱入储备王或并入他群。箱外检查发现蜂群喧闹不安,从巢内捣出断头缺翅的死蜂,并有巢脾碎块,可能有虫害,应及时驱杀,查找堵塞学习漏洞。箱外检查发现蜂群出现骚动不安,经久不息,可能是缺水或缺蜜。若蜂团散开,表明缺蜜,应加入蜜脾;若从巢门掏出蜂蜜结晶,可在巢门喂0.2%的食盐水。
冲誉键你饲养的是中蜂。下篇是有关饲养笼蜂的方法,可能对你饲养笼蜂(中蜂)有所帮助。
笼蜂饲养管理
笼蜂饲养管理包括:笼蜂的饲养方式,生产和饲养笼蜂的条件,蜂笼的构造,饲料的配制,笼蜂蜂王的培养,笼蜂的生产,装笼工作,笼蜂的运输,笼蜂饲养技术。
笼蜂是只有蜜蜂和蜂王,不带巢脾和蜂箱,装在纱笼中出售(或运输)的蜂群。欧美养蜂发达国家的蜜蜂繁殖场出售的笼蜂是按蜜蜂的重量(磅)计算的,所以过去称为磅蜂。蜜蜂繁殖场和养王场大多设在南方有春季蜜源的地方,主要在3~5月份出售给北方饲养。
在北方饲养笼蜂,大多采取饲养1个养蜂季节(半年左右),到秋季采完蜜以后将蜂群杀死。这样既节约了蜂群越冬的饲料蜜,提高了蜂群的单产,又省去了半年的人工管理。我国南方春季有油菜、紫云英、蚕豆等丰富的蜜粉源,气候温暖,有利于蜂群的繁殖,是理想的生产笼蜂的地方。北方群越冬时间长,饲料消耗多,蜜蜂越冬死亡率高,但是,夏季主要蜜源植物丰富,如饲养笼蜂,有利于夺取蜂产品的高产。
(一) 笼蜂的饲养方式
饲养笼蜂的方式有以下数种:
1.供北方养蜂场生产饲养
北方的养蜂场春季从南方购买笼蜂,过入蜂箱饲养,生产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产品,秋季无蜜源时将蜂群杀死,还可以取得蜜蜂虫蛹。将蜂箱、巢脾、养蜂用具清理消毒以后,妥善保存备用。这种饲养方法可以节约蜂群越冬饲料蜜20千克左右,提高了蜂蜜的产量,还省去了半年管理蜂群的工作。
2.用笼蜂加强弱群和无王群
北方越冬的部分蜂群,由于饲料不佳、管理不善等种种原因,越冬以后,群势削弱到难以独立生存,或者丧失了蜂王,可以将笼蜂与它们合并,使它们在大流蜜期到来时能够投入生产。
3.推广良种
出售笼蜂的蜂场必须保证质量,必须是蜂蜜、蜂王浆高产的蜂种,以青年蜂为主,蜜蜂健康无病虫害。南方的种蜂场将蜂蜜、蜂王浆高产良种或者将选育的抗病虫蜂种以笼蜂的形式推广。
4.辅助强群长途运输
在炎热季节,3~7日的长途运输,蜂群容易受闷死亡。如果采取开巢门运蜂的办法,会有部分蜜蜂飞失,使蜂群削弱,同时影响车站作业的安全。在起运蜂群以前,可以从强群分一部分蜜蜂,放人1个王台,装笼运输,到达目的地以后,除去处女王再与原群合并。这样既可以保证蜂群长途运输的安全,又能防止蜜蜂飞出。
5.为农作物授粉
利用笼蜂给植物授粉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
6.南北合作
南方和北方的养蜂场互助合作或者联营从事笼蜂饲养是理想的办法。这样可以减少蜂群在北方越冬、在南方越夏的损失和蜂蜜的消耗,并且节约非生产期的人工开支。
(二)生产和饲养笼蜂的条件
生产笼散巧蜂的蜂场除去在蜜源植物丰富的地方建立场址以外,需掌握蜜蜂良种繁育技术,不断选育高产、抗病的蜂种;掌握人工育王技术,及时培育出大量的优质蜂王;掌握蜂群的快速繁殖技术,使蜂群尽早、尽快地发展壮大,以便提早供、多供应笼蜂。
饲养笼蜂的地方,同样需要具有1个以上的主要蜜源植物和丰富的辅助蜜粉源。由于笼蜂是不带蜂箱和巢脾的蜂群,所以必须预先准备好蜂箱、巢脾、巢础框和饲料(糖、蜂蜜和花粉或者花粉代用品)。购入笼蜂以前,要掌握笼蜂的运输、过箱和饲养技术。
(三) 蜂笼的构造
装运蜜蜂的蜂笼,通常是用木板钉成长方形四框,两面钉上铅丝纱制成的。长度不超过440毫米,高度不超过240毫米,可以放人标准蜂箱内,便利于过箱操作。蜂笼的上下和左 右四面是用10~12毫米厚木板钉成的,顶板正中开一个直径100毫米左右的圆洞,以供放饲料罐或者饲料罩,同时也是装进蜜蜂的入口。如果采用蜂蜜等液体饲料,就在此处安装饲料罐;采用炼糖等固体饲料时,在此处安装饲料罩。饲料罩是用8~10目铅丝纱制作,直径95毫米,高100~130毫米,罩口有15~20毫米的外沿。
蜂笼的大小根据装蜂多少而定。装1.5千克蜜蜂的虚或蜂笼,外围尺寸为长440毫米、高240毫米、宽160毫米。每增加或者减少0.5千克蜜蜂,蜂笼的长度和高度不变,宽度增加或者 减少20毫米。然后在四框的前后两面钉上铅丝纱,铅丝纱要卷边,用鞋钉钉严密,不能让蜜蜂钻出。在顶板的圆洞一侧锯一条长10毫米的锯缝,旁边钉一小钉。在这里用铅丝吊着固定邮寄蜂王笼。
(四)饲料的配制
空运笼蜂使用固体饲料,铁路或卡车运输使用液体饲料。
1.炼糖
笼蜂运输期间的饲料与邮寄蜂王使用的炼糖相同。配制的炼糖软硬度和含水量要适宜,以在15℃时不干不硬,在37℃时不流动为宜。用优质的白砂糖和蜂蜜配制。普通粉状白糖含有微量的矾,红色原糖含杂质多,均不宜做炼糖,更不能用有铁锈或者含病菌的蜂蜜配制炼糖。
(1)加热法
优质白砂糖2份加水1份,加热,搅拌,使糖完全溶化,双层纱布过滤。蜂蜜l份加热到60℃,过滤。将清 洁的糖汁加热到112℃,对入蜂蜜混合均匀,继续加热并且不停地搅拌,直到118℃时撤火,放温到70℃左右,继续搅拌到成为乳白色的糖团为止。调制好的炼糖装入容器,密封,放于凉爽、干燥处储藏。
(2)研磨法
将优质白砂糖研磨成细粉,经80~100目细筛筛过,粗粉再研磨、过筛,直到全部成为细粉。先取70%的糖粉,放在案板或者厚玻璃板上,加入25%的蜂蜜(蜂蜜经过加热、过滤),然后来回进行揉搓,如同和面一样,揉时逐渐加入剩余的糖粉,直到揉成白色的糖团,不软不硬,不粘手,放置不变形为止。糖粉和蜂蜜的比例约为4比1。
1.5千克的笼蜂在运输期间平均每天约消耗固体饲料100克,通常每笼加入炼糖500克。如果个别蜂群在运输途中吃完了饲料,可以随时添加。
可以采用转化糖代替蜂蜜调制炼糖。转化糖的制法是:1千克白砂糖加800毫升水,加酒石酸3克,煮沸30~45分钟。
2.液体饲料
利用火车、卡车、轮船运输笼蜂,使用液体饲料效果好。将蜂蜜装入玻璃瓶或者马口铁听内,盖上钻2~3个小孔,盖朝下倒放于蜂笼顶板的圆洞里,固定好。空运笼蜂时不能使用液体饲料,因为飞机飞行时气压变化大,容易使瓶内的蜂蜜流出。
(五)笼蜂蜂王的培养
笼蜂使用的蜂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预先按需要数量作好计划,按计划培养,以便能够及时地满足供应。 保证蜂王是人工培育的当年的或者日龄不超过6个月的产卵王,符合种性要求,蜂王产卵力强,其后代蜜蜂采集力强,分蜂性弱,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抗病力。为了在3月份能够提早供应笼蜂,需提前1个月培育蜂王,提前1个半月培养雄蜂。这时由于气温低、蜜源少、蜂群还没有进入发展强盛时期,人工育王有困难,需要在头一年秋季培养一批蜂王,储存起来,在供应第一批笼蜂时应用。4月份及以后供应的笼蜂,使用当年培育的蜂王。培育蜂王的数量,按提供笼蜂的多少有计划地进行安排。培育蜂王时,移虫的数量要比需要蜂王的数量多1倍左右,因为移虫的接受率为80%~90%,处女王交尾成功率在50%~80%, 蜂王产卵以后还要淘汰一部分。
(六)笼蜂的生产
生产笼蜂的工作应在前一年的秋季开始,除去培养一批蜂王以外,还要彻底治螨,培育健康的越冬蜂,作到强群越冬。在南方冬季气温比较高、有蜜粉源的地方,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促进和加速蜂群的发展。
根据当地的气候蜂群和蜜源条件提出适宜的早春蜂群快速繁殖法,可使蜂群尽快发展强壮。现有一种方法,其具体做法是:
在12月底或者1月初检查蜂群,了解并详细记录蜂群的情况,将3框蜂以上的蜂群列为大群,3框蜂以下的列为小群。小群组成双王群,采取双群同箱的管理方法,可以两群群势相当,也可以一强一弱。提出巢内空脾使蜜蜂密集,即第一次“密”,3~4框蜂的单王群留2个脾,放于箱内中央,两侧加隔板和保温物(保温框或者草卷),盖布上加盖20张草纸,既保温又吸潮。蜂箱巢门留10~15毫米宽,面朝南或者西南,背靠墙;各蜂箱之间间隔10~15厘米;箱底垫10厘米厚干草,箱背后和各箱之间空隙填上千草;箱上盖上草帘和塑料薄膜。晴天翻晒保温物。双王群的中间闸板要十分严密,两群的蜜蜂不能在箱内互通;闸板两侧的两个群各留2个脾,巢脾紧靠闸板和外侧隔板,使蜜蜂集中在两脾之间的一条蜂路内,箱内外保温与上述相同。紧脾当天傍晚开始喂蜂,在3日内喂足,使每个脾上有500克以上的饲料储备。在糖浆中加磺胺类药物(每框蜂0.2片)或者抗生素(每框蜂5000单位)。以后每日进行奖励饲喂牛乳糖浆。500克白砂糖和250克水加热溶解,再加250克牛(羊)奶和1克食盐,放温后喂。奖励饲喂不间断,开始时小群每次喂50克牛乳糖浆,以后逐日增加10%。寒潮期可在早晚各喂1次。
8~10天以后,巢内有整框子脾时开始加脾。第一次加空脾时加在蜂巢中央。4~5天后第二次加脾,加在最外侧巢脾的里面,即边2位置,以后再加脾时同样加在边2位置。同时将新封盖子脾调到外侧,把老封盖子脾调到中间,新蜂出房后蜂王能在其中产卵。经过几次加脾以后,每脾上的蜜蜂减少到七成蜂左右,但是子脾数量增加了,这是第一次“稀”。当蜂群发展到占用8~9个脾时,暂缓加脾,这时采用割开子脾上的蜜房封盖和调动巢脾的办法扩大蜂王产卵面积。由于蜜蜂大量出房,蜜蜂数量增加,逐步达到蜂脾相称(平均每个巢脾有 2000只蜜蜂),或者蜂多于脾(每脾有2000只以上蜜蜂),达到第二次“密”。当群势发展到9框蜂以上时,加上继箱,调到继箱1个蜜脾和2个子脾,并补加2个空脾,巢箱也补加2个空脾。经过这样处理,巢脾上的蜜蜂又稀了,即第二次“稀”。但是巢内有6~8个子脾,新蜂陆续出房,青幼年蜂多,哺育力强,同时气温已经升高,蜜粉源增多,可以进一步促进蜂王产卵,可为笼蜂培育提供大量的蜜蜂。
七)装笼工作
根据交蜂日期,事先准备好用具、饲料,按步骤将蜜蜂装入蜂笼。
1.用 具
使用的用具有蜂笼、蜂王邮寄笼、饲料罩或者饲料罐、台秤、漏斗、铁钉、 铁纱、钉锤、钳子等。 抖蜂漏斗,上口直径30厘米,下口直径10厘米、上段长55厘米为圆筒形,下段长35厘米呈漏斗状。用镀锌铁皮制作,也可以用塑料薄膜制作。大量装笼时,在一空继箱下钉上一块隔王板,箱下连接一个上口与继箱同样大的漏斗,既可提高抖蜂效率,又可避免将蜂王和雄蜂装入蜂笼。
2.装笼时间
在流蜜期装笼,要在蜜蜂大量出巢采集以前进行,以免蜜蜂到达目的地以后失重太多。在蜜源缺乏时,容易发生盗蜂,装笼工作困难,装笼时间需安排在清晨或者黄昏蜜蜂很少飞翔时进行。一旦发生盗蜂,立刻停止,等蜜蜂安静后再继续。
3.装蜂王
打开蜂王邮寄笼上的铁纱,在饲料室内装上炼糖,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止炼糖干燥或者潮解,再将铁纱固定好。将蜂王和7~10只蜜蜂从蜂王笼侧面的圆孔装入,用软木塞或者蜂蜡把出入孔塞住,称出重量。用铅丝将蜂王笼从蜂笼的圆孔放人笼内,铅丝卡在锯缝里固定在顶板上,使饲料室位于下方。
4.抖蜂装笼
将蜂笼放在台秤上,抖蜂,漏斗插在蜂笼上。打开蜂箱,找到有蜂王的巢脾放在一边;提出其他青幼年蜂多的巢脾,将蜜蜂抖入漏斗,再将巢脾放回原箱。依次提脾抖蜂,直到笼内蜜蜂重量少许超过要求,立刻抽出漏斗,盖好圆洞。纱盖、隔板和边脾上附着的蜜蜂大多是日龄较大的,不要将它们抖入笼内。更不要把蜜蜂抖入塑料带内过秤以后再装入蜂笼,因为蜜蜂在塑料带内聚集在一起,气温高时只要几分钟就会伤热而脱水,伤亡很大。在无蜜源时,不要将几群蜜蜂混合装入一笼,以免互相咬杀。
5.加饲料
将预定数量的笼蜂装好以后,把附着在蜂笼外面的蜜蜂扫干净,搬离蜂场,将饲料罩装在圆洞内,罩口上沿每隔3~4厘米钉一图钉或者鞋钉把它固定住。再将一定重量的炼糖或者液体饲料罐放入饲料罩内,然后用薄木板钉在顶板上把上口封住。将饲料重量记录在登记卡上。把封装好的笼蜂放在树荫下或者凉爽通风的室内,使蜜蜂保持安静。
(八)笼蜂的运输
可用卡车、火车或者飞机运输笼蜂。注意做好蜂笼的固定和途中管理。
1.固定蜂笼
为了使笼蜂通风、散热和便于搬运,将每3~4笼用4根木条或者竹板钉连在一起,各笼的纱窗与纱窗相对,间距70~80毫米,木条钉在蜂笼侧壁的上下两端,一面两根。木条或者竹板的长度根据蜂笼的数量和宽度而定,两头还要长出30毫米。
2.途中管理
卡车或火车运输,途中时间较长,必须有人押运,照看笼蜂和联系有关事项。飞机运输时间短,两边电报联系,有人接送就可以。装运或者途中停留时,将蜂笼叠放整齐,对齐空隙,使蜂笼保持空气畅通;并且用绳子捆扎固定,防止互相碰撞。用喷气式飞机运输,将笼蜂装在前舱,螺旋桨飞机则装在后舱,以减少震动。火车要装在棚车内通风良好的门窗附近。 押运人员应随身带面网、钉子、锤子、钳子和炼糖饲料,沿途指导笼蜂的装卸和安放等工作。不能将笼蜂倒放,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运输途中,每天喂水2~3次,察看饲料消耗情况,及时给予补充。
(九)笼蜂的饲养技术
饲养笼蜂要预先做好计划,与笼蜂生产场签订购销合同,订购所需数量的笼蜂,约定交蜂日期。笼蜂群过入蜂箱饲养,大约经过1个月才能恢复到原有的蜂数,经过2个月才能发展强壮。需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蜜源情况确定交蜂日期。笼蜂能够在当地最早的蜜粉源植物开花时或者开花以前半个月运到最理想。
(4)中蜂标准箱
中蜂标准箱是专为科学饲养中蜂设计的蜂箱。它使用高135毫米的浅继箱,继箱外围长420毫米,高125毫米。
(5)简便转运蜂箱
浙江农业大学设计的转运蜂箱,特别适合转地饲养,结构基本上和10框标准蜂箱相同。特殊结构是:
①前后箱壁内侧承框槽60~100毫米处,装设巢脾快速固定器;
②两侧壁下部的箱板,向前伸出箱前壁55毫米,高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上钉上盖板,关上巢门,翻板时,又可作为蜜蜂的栖息走廊;
③箱底距前缘120~220毫米处开一底气窗,有滑板,可开闭;
2.蜂箱的巢门档
在巢箱与箱底之间设有巢门,供饲养时蜜蜂出入。在不同季节蜜蜂出入口的大小不同,这就需要用巢门档来更好地调节巢门的大小。对活动箱底的蜂箱,一般用方条木巢门档,其长为380毫米,宽与高都是22毫米。在方条木的不同方向上,开有两个大小不同的缺口,大缺口宽165毫米、高9毫米,小缺口宽50毫米、高8毫米,这样可组成蜜蜂三种不同的出人口。盛花期需要大的出入口,可将整个巢门口成为出入口;在准盛花期酌情选择巢门档上的一大一小两个缺口其中之一做为蜜蜂的出入口。对固定箱底,巢门档一般用复式巢门档,即长380毫米,厚10毫米,高30毫米的长方形木条。木条放在巢门踏板上,高度部分盖住巢门的。木条上开有两个大小不同的凹槽,凹槽高9毫米,宽度是60毫米和40毫米,使凹槽对着巢门踏板,凹槽之内各嵌人大小与凹槽一样的小板条,小板条用钉子穿在木条的凹槽内,使小板条能活动自如。其巢门口大小的调节,一是调节整个巢门档与巢门踏板的距离;二是固定好巢门档,仅调节两活动板条的高度来控制开口大小。
3.隔板与隔离板
用于隔离蜜蜂的为隔板,它可切断蜂路。当在蜂箱中需要饲养两群或两群以上的独立蜂群时,就要求在一个蜂箱内分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空间,这时就应用隔离板,使其插入蜂箱中,作为“墙壁”。将空间隔开,切断前、后、上、下的蜂路,使各群的蜜蜂不能来往。
平时蜂箱都放置在户外开旷或靠近蜜源的地带,而冬季寒冷,蜜蜂会停止采食外出,会在蜂箱中越冬,所以这时的蜂箱就要放置在一个背风向阳干燥,这样可使蜜蜂不受寒风的侵扰,干燥的环境,蜜蜂也不易生病物陪。
蜜蜂越冬的适宜温度是-2-8℃,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引起其增加活动量,消耗,饲料多蜂群易老化,不易繁唯搭殖。可将蜂巢放置在干燥的洞内或窖内,因为这两者冬暖夏凉,适宜蜜蜂生存。
蜂箱内投入足够的食物,定期查看蜜蜂状态,及时补足食物,防止蜜蜂冻饿而死,食物中加入0.3%-0.5%的菌液,增加蜜蜂腹腔及环境益生菌,增强蜜蜂免疫力,提高蜂群存活力。
蜂群排列
新开辟的养蜂场地,首先要清除杂草,平整土地,打扫干净,然后陈列蜂群罩山蠢。蜂群排列的基本要求是,便于蜂群的管理操作,便于蜜蜂识别本群蜂箱的位置。
蜂群数量较少的,可以采取单箱单列或双箱并列;蜂群数量较多的蜂场,采取分行排列,各行蜂箱相互交错陈列,群距1米,行距2-3米,距离较宽为好。
中蜂群宜散放,亦可2-3群为1组,分组防置,各群或组之间的距离宜大。交尾群或新分群应散放在蜂场边缘,使巢门朝向不同的方向,并且适当地利用地形、地物,以便于蜜蜂识别自己的蜂箱。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冬季养蜂管理视频教程 冬季养蜂管理视频讲解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冬季养蜂管理视频教程 冬季养蜂管理视频讲解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本文标题:冬季养蜂管理视频教程 冬季养蜂管理视频讲解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83805.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养蜂管理视频教程 冬季养...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大玫瑰冬季养护方法 大玫瑰冬...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蜜蜂 冬季筑巢方法 蜜蜂 冬季...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蜜蜂冬季室内越冬怎么办 蜜蜂...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的蔬菜有哪些种类 冬季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怎么养蚯蚓钓鱼 冬季怎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彼岸花冬季怎么养 彼岸花冬季...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养风雨兰好吗 冬季养风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花草如何养保温 冬季花草...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碗莲怎么养 冬季碗莲在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