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茶轩文>茶器

三才碗的正确拿法视频 三才碗的正确拿法图解

分类:茶器发布者:大苹果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三才碗的正确拿法图解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三才碗的正确拿法视频和三才碗的正确拿法图解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三才碗的正确拿法视频 三才碗的正确拿法图解

三才碗的正确拿法,出汤的时候,盖子调整好合适的开口大小,食指放在盖钮上,拇指和中指抓住碗沿的两侧,把三才碗呈垂直角度,即可出汤。这种拿法的核心是:食指接触按钮,拇指和中指接触碗沿。

三才碗(盖碗)的正确拿法

1.三指法

三只手指拿捏盖碗,暂且称之为三指法。三指法比较优雅,是最普遍的一种拿盖碗的方法,也是很多女性常用的手法。

盖碗有一个盖钮,既是开盖时捏住的地方,也盖住时需要按住的地方。出汤的时候,盖子调整好合适的开口大小,食指放在盖钮上,拇指和中指抓住碗沿的两侧,无名指和小指弯曲并在中指边上,不与盖碗接触,把盖碗垂直过来,即可出汤。注意无名指和小指不可像兰花指那样翘起,这个动作会显妖娆,是茶艺中的大忌。

这种拿法,食指接触按钮,拇指和中指接触碗沿,如果拿法不对,很有可能就会烫手。

2.抓碗法

抓碗法用的人不是很多,主要因为整个手抓住盖碗,还是比较烫手的。在广东潮汕的部分地区,较多人使用抓碗法,在茶艺表演里面,男性使用抓碗法的比较多。

这种拿法的要点就是先调整好盖子开口大小,拇指按住盖钮,其他手指贴住盖碗底部的圈足,一只手掌抓住盖碗,盖子的方向朝向自己,碗底背对自己,盖碗垂直过来,即可出汤。

抓碗法方便操作,一手即可掌握,对习惯用这种方法的人来说,实在是豪迈、大气。

结语:

三才碗即盖碗,拿盖碗时,注意使用方法,位置也不可过高,以免出汤溢出。

盖碗三才碗的正确拿法是怎样的?拿对了才会不烫手。

有很多茶友,最近问小昵:“泡茶,使用盖碗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烫手、拿不稳、倒茶汤时摔落“。

所以,今天小昵给大家说一下正确的盖碗拿法。只要你掌握对的盖碗使用方法,就不会出现上面的问题。

如何正确使用盖碗?

第一步

选择一个好用的盖碗。

盖碗大约可以分两类,

一类是敞口的,一类是撇口的。

敞口的不讲,就说撇口的。

第二步

盖碗,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加了盖子的碗。

会用碗的话就一定会用盖碗

不要盖子,注一碗开水。

找出一个最舒适的方法,把这一碗水端起来。

第三步

加上盖子,留一个小缝。

小缝和虎口在一条直线上。

食指轻轻的压住盖钮处,没有必要用力。

想好看一些也可以侧翻

水流与小臂在一个平面且呈90度直角

端起盖碗的时候不会烫到,

出汤的时候水也不会流到手指上。

就这样就好啦

这种方法完全不烫手,而且非常省力。

另外,泡茶的时候,保持专注力和耐心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才盖碗和盖碗是一样的吗

三才碗,其实就是常见的盖碗。

三才碗由盖、碗、托三部分组成,寓意天、地、人三者的统一,又被称为“三才杯”,容量在100-200毫升。

用盖碗泡茶,察色、闻香、品味、观形,一应俱全。

鲁迅先生曾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

“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在过去,盖碗大多是用来泡花茶的,但是现在已经没有限制了,可冲泡各个种类的茶。

使用时,既可以一人一套,当茶杯直接饮茶,也可以用来泡茶,然后分饮。

用盖碗泡茶前,需要先用滚烫的开水冲一下碗,然后再放入茶叶、注水冲泡等。

出汤的时间,主要看茶叶的种类、紧实度、嫩度等,但大多在3秒-3分钟之间。

三才碗指的是什么

三才碗指的是带盖儿的茶碗,即盖碗,三才碗由茶碗、茶盖、茶船三部分组成,同时三才碗又称三才杯,所谓三才即天、地、人,茶盖在上谓之天,茶托在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

三才碗泡茶的具体使用顺序:

1.洗杯白鹤沐浴

用开水洗净茶具,并提高茶具的温度。

2.落茶乌龙入宫

在福建省武夷山市称为“落茶”或“投茶”投茶量可根据个人爱好而灵活掌握.一般为5--8克。

3.冲茶悬壶高冲

冲泡时最好能使茶叶在杯中旋转。

4.刮沫春风拂面

用杯盖轻轻刮去浮在杯面的泡沫,

5.出汤玉液回公,

把盖碗中的茶汤倒进公道杯中使茶汤浓淡均匀。

6.点茶韩信点兵,(关公巡城)

将公道杯中茶汤公平均匀的倒入客人的品茗杯中,以供嘉宾使用。

7.看茶赏色闻香,(喜闻幽香)

观赏茶汤的色泽并闻杯盖上留香。

8.品茶品啜甘露,(领悟岩韵)

品武夷岩茶要边啜边嗅,浅尝细品,才能感悟到美妙的各种花香和岩韵。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三才碗的正确拿法视频和三才碗的正确拿法图解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茶叶冲泡用什么茶具好?各种茶具的优缺点是什么 茶叶冲泡用什么茶具好?各种茶具的优缺点有哪些

下一篇:更多茶器

茶器相关文章
更多茶器文章

精选茶器

茶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