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涌溪火青是什么茶多少钱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涌溪火青怎么泡和涌溪火青是什么茶多少钱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首先准备一只透明玻璃杯(300ml)、5g涌溪火青茶,取出玻璃杯,冲入少量温水将其烫洗干净,接着将5g干茶投入杯中,提起水壶冲,沿着玻璃杯环绕高冲注水(七分满),水温为80~85℃,注满水后,静候3分钟左右,即可开始饮用鲜美的茶汤。
涌溪火青如何冲泡
1、茶具
冲泡涌溪火青一般使用透明玻璃杯为佳,杯具不宜过大,一般300ml左右刚刚好。
玻璃杯有利于聚香,且方便观察茶叶在杯中的飞舞姿态,同时又能最大程度的闻香,最后清洗起来也很方便。
2、水温
关于水温,不宜过高,一般将水烧开之后,稍微晾置2分钟左右即可,即可达到80~85℃的冲泡温度,80~85℃可以将风味、冲泡次数、口感达到平衡,从而为泡一杯好茶奠定基础。
3、温杯
温杯是泡茶前的必经之路,然后用开水将玻璃杯完全烫洗一次,之后将其倒掉即可,温杯则是提高玻璃杯的温度,从而激发茶香。
4、投茶
对于涌溪火青,一般可以参考5g茶,250ml水这样的一个比例(茶水比例为1:50左右),这样的毕丽霞,口感相对适宜,不浓不淡,也符合你的高昂的气质。
5、冲泡
投茶后,然后向杯中注水,沿着杯壁缓缓注下,让茶叶充分浸润,注水速度不宜太快,常速就好,七分满为佳,注水后静静的等待3~5分钟,即可品饮鲜美、翠绿欲滴的茶汤,一口、两口、三口满口清润,回甘生津,徐徐到来。
每次喝到杯子三分之一的刻度时,就可以开始考虑加水了,一般可以冲泡三次左右。
苏轼与涌溪火青的历史佳话
苏轼与涌溪火青的缘分,从公元一零七四年就开始了。
当时,苏轼从杭州通判改为密州太守,途径安徽皖南,受到梅增的热情款待。这是苏轼第一次见到外形卷曲的团状茶叶——涌溪火青茶。到达密州后,苏轼对涌溪火青念念不忘,又请梅增给他发快递,专门寄送涌溪火青茶。
公元一零七五年,苏轼与友人在超然台品茶涌溪火青,此时,一首流传至今的名词就诞生于此。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公元一零七六年中秋,苏轼又与友人在超然台畅饮酒茶,又一首千古绝唱诞生于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涌溪火青拥有绿茶中最复杂的十八道工艺流程,采摘、鲜叶挑捡、鲜叶摊青、杀青、第一次揉捻、第一次拖坯、二次揉捻、二次拖坯、中途摊坯走水、三次拖坯、四次拖坯、茶坯的摊凉走水、成形、中途去沫、再次下锅成形、烘干、成品茶去沫、最后碳火复烘提香,整个过程需耗时二十八小时左右。
涌溪火青茶的制作工艺极为繁琐,不算采摘的时间,从杀青、揉捻、炒坯、摊放到掰老锅、筛分等,全程二十多个小时左右。其中,掰老锅这道工序最重要。
涌溪火青茶奇特圆润的外形特征就是在掰老锅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这也是制作火青的关键工序。
开始锅温80℃左右,每锅投叶量2千克左右。用手旋转翻炒,使茶叶连翻带转,互相挤压,促使成形。
约炒30分钟左右,锅温降至60℃左右,继续翻炒约1小时,部分叶子初步成团,三锅并两锅,再炒2小时左右,两锅并一锅,这时进入做形的最后阶段,叶量多,有利茶叶相互挤压成圆。
锅温再慢慢降至40—45℃,采用双手扳炒,左右交替旋转翻炒,动作要更轻更慢。约炒6小时左右,至颗粒紧结腰圆,表面油润,色泽墨绿,含水率5-6%,即可出锅;出锅前半小时可适当提高锅温,以发展香气。
火青掰老锅的特点是:叶量多、锅温低、翻炒慢、动作轻、时间长,均为炒青类绿茶之最,可谓名副其实的“低温长烚”;采用旋转翻炒的手法,利用翻、转、挤、压的力量,促使茶叶成紧结的腰圆形。
经过种种工序精心制成的涌溪火青茶,有着典型的特征:
其外形颗粒腰圆,紧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白毫稳伏,毫光显露;
冲泡时,干茶放入茶杯有响声,花香浓郁,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爽口甘甜,汤色嫩绿微黄,鲜艳明亮,叶底嫩匀,杏黄有光泽。
看着一粒粒茶卷在杯底宛如蓓蕾初放,逐渐舒展,如一朵朵昙花,缓缓开放,随后竖立于杯中,观赏性极,品尝过涌溪火青茶的人都喜爱。
涌溪火青是炒青绿茶,不经发酵,制作时第一步为采摘,采摘鲜叶要摊放6小时左右付制,当天鲜叶当天制完,具体的制作工艺为分杀青、揉捻、炒头坯、复揉、炒二坯、摊放、掰老锅、分筛等工序,全程约20小时左右。
涌溪火青的制作工艺
杀青:用直径46厘米的桶锅,锅温140—160℃左右,投叶量1.5—2公斤杀青时间6—7分钟,杀青程度要掌握适当偏嫩,杀青叶不能有泡点和焦边。出锅后抖散水汽,及时揉捻。
揉捻:双手轻轻团揉,用力不宜过重,达到初步成条和挤出部分茶汁即可。
炒头坯:炒头坯用桶锅,锅温100—110℃,投叶量为0.8公斤左右揉捻叶,快速抖炒,散失水分,炒到茶不粘手即可。出锅复揉,继续炒二坯。
炒二坯:锅温80—85℃,每锅投入复揉叶1—1.5公斤,慢慢炒烚做形,多炒少抖,至茶叶弯卷,形成虾形,即可出锅。摊凉3—5小时左右,即可掰老锅。掰老锅:火青腰圆的外形是在掰老锅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这是最关键的工序。开始时锅温55℃左右,随后慢慢下降到40℃左右。为保证供热稳定,要求用木炭作燃料。
投叶量开始每锅4—5公斤,中间进行二次并锅,以利做到紧外形。全程时间约10—12小时。全凭双手操作,使茶叶在锅内压、挤、推、滚、翻、转、烚炒动作宜轻,防止茸毛脱落,烚炒次数宜少,开始每分钟10余次,随后减少到每分钟5—6次。烚炒温度之低、时间之长、投叶之多、速度之慢、动作之轻,均为炒青类绿茶之最,可谓名符其实的“低温长烚”。烚炒到含水率7%,颗粒成形,表面光滑,色泽绿润,即可出锅。出锅前半小时适当提高锅温,以发展香气。成茶用手筛“撩头挫脚”后,即为正品火青。
涌溪火青茶的品质特征
涌溪火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在众多的高档绿茶中独树一帜。其成品干茶外形卷曲成螺旋圆珠,腰圆紧结,细嫩重实,其色泽墨绿油润,白毫外毫;其香浓郁鲜爽,高香持久;其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嫩黄成朵。
其滋味醇厚清爽,回甘明显;干茶落杯时叮当有声,沸水时颗粒舒展,宛如蓓蕾初放,朵朵在杯底静立,形成一杯初开的兰茶,颇有观赏趣味。涌溪火青香、味持久,耐泡度高,一般可冲泡4-5次,其中以第2-3次口味最佳。
涌溪火青是颗粒形状,其外形颗粒腰圆,紧结重实,其色泽墨绿油润,白毫隐伏,毫光显露,花香浓郁,鲜爽持久,其滋味醇厚,爽口甘甜,其汤色嫩绿徽黄,鲜艳明亮,其叶底嫩匀,杏黄有光泽。
涌溪火青属于炒青绿茶,产于安徽省泾县东南涌溪的丰坑,盘坑,石井湾头山一带。最早的涌溪火青茶是模仿松萝茶的制法制作而成的,后来慢慢地演化为火青,后曾断产,1956年方恢复生产。
每清明至谷雨期间,采摘当地柳叶种茶树一芽二叶初展鲜叶,身长为3厘米左右,匀整齐。鲜叶经拣剔,杀青,揉捻,烘干,做形,筛选等工序制成成茶。
涌溪火青成品茶茶分1—3等,其外形颗粒腰圆,紧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白毫隐伏,毫光显露,花香浓郁,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爽口甘甜,汤色嫩绿徽黄,鲜艳明亮,叶底嫩匀,杏黄有光泽。
涌溪火青久负盛名。清代“扬州八怪”诗人王巢林,饮尝涌溪火青后,顿觉六腑芬芳,诗兴大发,挥毫抒情曰:“不知泾邑山之崖,春风茁比此香灵芽;两茎细叶细雀舌卷,蒸焙工夫应不浅;宣州诸茶此绝伦,芳馨那逊龙山春;一欧瑟瑟散轻蕊,品题谁比玉川子;共向幽窗吸白云,令人六腑皆芳芬;长空霭霭西林晚,疏雨湿烟客忘返。”对涌溪火青茶之质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涌溪火青怎么泡和涌溪火青是什么茶多少钱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下一篇:更多冲泡
本文标题:涌溪火青怎么泡 涌溪火青是什么茶多少钱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1152.html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涌溪火青是什么茶多少钱的精彩内容等...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白牡丹茶怎么泡法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岩茶几秒出汤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大红袍和金骏眉喝起来的区别的精彩内...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熟普洱茶洗几次才可以饮用的精彩内容...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大红袍可以用保温杯泡着喝吗的精彩内...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蒸茶怎么加水视频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化石普洱茶熟茶怎么泡最好的精彩内...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冷泡茶要泡几个小时最好的精彩内容等...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100毫升水配多少克茶叶最好的精彩内...